为吴王谢责赴行在迟滞表
《通鉴》:天宝十四载十二月,安禄山以张通晤为睢阳太守,与陈留长史杨朝宗将胡骑千余东略地,郡县官多望风降走,惟东平太守嗣吴王祗、济南太守李随起兵拒之。郡县之不从贼者,皆依吴王为名。十五载二月,上以吴王祗为灵昌太守、河南都知兵马使。三月戊辰,吴王祗击谢元同,走之,拜陈留太守、河南节度使。五月,太常卿张垍荐夷陵太守虢玉巨有勇略,上征吴王祗为太仆卿,以巨为陈留谯郡太守、河南节度使。至德二载十一月,张镐率鲁灵、来瑱、吴王祗、李嗣业、李奂五节度,徇河南、河东郡县,皆下之。其赴行在,疑在征为太仆卿时事。《汉书》:征诣行在所。颜师古曰:天子或在京师,或出巡狩,不可豫定,故言行在所耳。《三辅黄图》:行在所,天子以四海为家,不以京师宫室居处为常,则当乘车舆以行天下,车舆所至,奏事皆曰行在。《独断》:天子所在曰行在所。《十六国春秋》:天子以四海为家,故行曰乘舆,止曰行在。
臣某言:伏蒙圣恩,追赴行在,臣诚惶诚恐,顿首顿首。(1)臣闻胡马矫首,(2)嘶北风以跼顾;(3)越禽归飞,恋南枝而刷羽。(4)所以流波思其旧浦,(5)落叶坠于本根。(6)在物尚然,矧于臣子。
(1)《齐东野语》:今臣僚上表所称“诚惶诚恐”及“诚欢诚喜,顿首稽首”者,谓之“中谢”、“中贺”,自唐以来,其体如此。盖臣某以下,略叙数语。便入此句,然后敷陈其详。
(2)《古诗》:“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水经注》:胡马感北风之思,遂顿羁绝绊,骧首而驰。晨发京城,食时至敦煌北塞外,长鸣而去。
扬雄《甘泉赋》:“仰矫首以高视兮。”刘良注:“矫,举也。”
(3)潘岳《寡妇赋》:“马悲鸣而跼顾。”刘良庄:“跼顾,踡跼顾盻不前也。”
(4)潘岳诗:“徒怀越鸟志,眷恋想南枝。”粱简文帝诗:“衔苔入浅水,刷羽向沙洲。”
(5)张协诗:“流波恋旧浦。”
(6)张骏《东门行》:“休否有终极,落叶思本茎。”
臣位叨盘石,(1)辜负明时;(2)才阙总戎,(3)谬当强寇。驽拙有素,(4)天实知之。伏惟陛下重纽乾纲,(5)再清国步,(6)慜臣不逮,(7)赐臣生全。归见白日,死无遗恨。
(1)《韵会》:“叨,滥也。”《汉书》:高帝王子弟,地犬牙相制,所谓盘石之宗也。
(2)《韵会》:“孤,负也。”毛氏曰:“孤负之孤,当作“孤”,俗作“辜”, 非。
(3)《隋书》:总戎塞表,胡虏清尘。
(4)卢思道《孤鸿赋序》:“才本驽拙,性实疏懒。”
(5)范宁《榖梁传序》:“周道衰陵,乾纲绝纽。”《疏》曰:“乾纲者·乾为阳,喻天子;坤为阴,喻诸侯。天子总统万物,若纲纪众纽·故曰乾纲。
绝纽者,纽是连系之词,诸侯背叛,四海分崩,若纽之绝,故曰绝纽。”
(6)《诗·大雅》:“国步斯频。”朱子注:“步,犹运也。”
(7)《广韵》:“愍,怜也。慜,聪也。”二字异义,世多以“愍”作“慜”,非是。
然臣年过耳顺,风瘵日加。(1)锋镝残骸,劣有余喘。(2)虽决力上道,(3)而心与愿违。贵贪尺寸之程,转增犬马之恋。(4)非有他故,以疾淹留。
(1)郭璞《尔雅注》:“今江东呼病曰瘵。”
(2)《广韵》:“劣,弱也,少也。”
(3)《陈书·高祖纪》:决力取之。
(4)曹植《上责躬应诏诗表》:“不胜犬马恋主之情。”
今大举天兵,扫除戎羯。(1)所在邮驿,(2)征发交驰。臣逐便水行,难于陆进,瞻望丹阙,心魂若飞。惭坠履之还收,(3)喜遗簪之再御。(4)不胜涕恋屏营之至。(5)谨奉表以闻。
(1)《韵会》:“羯本地名,上党武乡羯室也。晋匈奴别部居之,后因号胡戎为羯。”
(2)《说文》:“邮,境上行书舍也。”“驿,置骑也。”一云步传为邮,马传为驿。
(3)《新书》:楚昭王与吴人战,楚军败,昭王走,而履决背而行,失之。
行三十步,复旋取履。及至于随,左右问曰:“王何惜一踦履乎?”昭王曰:“楚国虽贫,岂爱一踦履哉!恶与偕出,勿与俱反也。”自是之后,楚国之俗,无相弃者。
(4)《韩诗外传》:孔子出游少原之野,有妇人中泽而哭,其音甚哀。孔子使弟子问焉。曰:“夫子何哭之哀?”妇人曰:“向者刈蓍薪,亡吾蓍簪,吾是以哀也。”弟子曰:“刈蓍薪而亡蓍簪,有何悲焉?”妇人曰:“非伤亡簪也,盖不忘故也。”
(5)《广雅》:“屏营,佂伀也。”《国语》:屏营傍偟于山林之中。《后汉书》:“夙夜屏营,未知所立。”盖言惶惧之意。后人表笺言激切屏营,正是此义。
为宋中丞请都金陵表
宋名若思,为御史中丞。
臣某言:臣诚惶诚恐,顿首顿首。臣闻社稷无常奉,(1)明者守之;君臣无定位,暗者失之。所以父作子述,重光叠辉。(2)天未绝晋,(3)人惟戴唐。以功德有厚薄,(4)运数有修短。功高而福祚长永,德薄而政教陵迟。(5)三后之姓,(6)于今为庶,非一朝也。
(1)《左传》:“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定位,自古已然。”杜预注:“奉之无常人,言惟德也。”
(2)《书·顾命》:“昔君文王武宣重光。”
(3)《左传》:介之推曰:“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怀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
(4)《汉书·谷永传》:以功德有厚薄,期质有修短。
(5)《王嘉传》:“纵心恣欲,法度陵迟。”颜师古注:“陵迟,即陵夷也,言渐颓替也。”《魏书》:政教陵迟,至于凋薄。
(6)《左传》:“三后之姓,于今为庶,主所知也。”杜预注:“三后,虞、夏、商也。”
伏惟陛下钦六圣之光训,拥千载之鸿休。(1)有国之本,(2)群生属望。粤自明两,(3)光歧之阳。(4)昔有周太王之兴,发迹于此,天启有类,岂人事与?
(1)六圣,高祖、太宗、高宗、中宗、睿宗、玄宗也。《书·顾命》:用对扬文武之光训。孔安国《传》:用对扬圣祖文武之大教。《隋书》:鸿休永播,久而弥新。
(2)《北齐书》:太子国之根本。
(3)《周易》:“明两作离,大人以继明照于四方。”
(4)唐时岐州领天兴、岐山、扶风、麟游、普润、宝鸡、盩厔、虢、郿九县,属关内道,去京师三百十七里。周太王迁国于岐山之下,即其地也。《鲁颂》云:“后稷之孙,实惟太王,居妓之阳,实始剪商。”天宝元年,改称扶风郡。肃宗即位于灵武,改称扶风为凤翔郡。二载,遂驻跸于凤翔。其年十月,克复两京,始还长安。
皇朝百五十年,金革不作。逆胡窃号,剥乱中原。虽平嵩丘、填伊洛,(1)不足以掩宫城之骸骨;(2)决洪河、洒秦雍,(3)不足以荡犬羊之膻臊。(4)毒浸区宇,(5)愤盈穹旻。此乃猛士奋剑之秋,谋臣运筹之日。(6)夫不拯横流,(7)何以彰圣德;不斩巨猾,(8)无以兴神功。十乱佐周而克昌,(9)四凶及虞而乃去。(10)去元凶者,(11)非陛下而谁。
(1)嵩丘,嵩山也,为河南巨镇。伊、洛二水,为河南巨川。见一卷《明堂赋》注。
(2)《唐书·地理志》:西京宫城,长千四百四十步。广九百六十步,周四千八百六十步,其崇三丈有半。东都宫城,长千六百二十步,广八百有五步,周四千九百二十一步,其崇四丈八尺。以象北辰藩卫,曰紫微城。《雍录》:唐都城三重,外一重名京城,内一重名皇城,又内一重名宫城,亦名子城。
(3)洪河,黄河也。《西京赋》:“带以洪河、泾、渭之川。”唐之西京,古秦地,在《禹贡》为雍州之域,故曰秦雍。
(4)《周礼》:羊泠毛而毳,膻;犬赤股而躁,臊。《正义》云:依庖人职。注:臊,谓犬也;膻,谓羊也;泠毛,谓毛长也;毳,谓毛别聚结者,此羊肉必膻也。赤股者,股里无毛,谓之赤股,非谓肉赤,而走又躁疾,犬有如此者,其肉必臊。郑康成《周礼注》:杜子春云:臊,犬膏;膻,羊脂也。
(5)张衡《东京赋》:“区宇乂宁。”穹曼,天也。《尔雅疏》:李巡云,“仰视天形,穹隆而高,其色苍苍,故曰穹苍。旻,闵也,言其以仁慈之恩,覆闵在下,则称旻天。”今曰穹旻,盖变文称之。
(6)《汉书》:“运筹帏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7)傅亮《修张良庙教》:“夷项定汉,大拯横流。”
(8)《东京赋》:“巨猾间舋,窃弄神器。”
(9)《书·泰誓》:“予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正义》云:“乱,治也,谓我治理之臣,有十人也。《论语》引此,而孔子论之。有一妇人焉,则十人之中,其一是妇人,故先儒郑玄等皆以十人为文母、周公、太公、召公、毕公、荣公、太颠、闳夭、散宜生、南宫适也。”
(10)《左传》:“昔帝鸿氏有不才子,天下之民谓之浑敦;少皞氏有不才子,天下之民谓之穷奇;颛顼氏有不才子,天下之民谓之梼杌。此三族也,世济其凶,增其恶名。以至于尧,尧不能去。缙云氏有不才子,天下之民以比三凶,谓之饕餮。舜臣尧,宾于四门,流四凶族,投诸四裔,以御魑魅。”
(11)《宋书》:“志枭元凶,少雪仇耻。”
且道有兴废,代有中季。(1)汉当三七,莽亦为灾;(2)赤伏再起,(3)丕业终光。(4)非陛下至神至圣,安有勃然中兴乎。
(1)《汉书·谷永传》:“时世有中季,天道有盛衰。”颜师古注:“中,读为仲。”
(2)《宋书》:汉元、成世,道士言谶者云,赤厄三七,三七,二百一十年,有外戚之篡;祚极三六,当有龙飞之秀,兴复祖宗。及莽篡汉,汉二百一十年矣。莽十八年而败,光武兴焉。
(3)赤伏,见九卷注。
(4)司马相如《封禅文》:“天下之壮观,王者之丕业。”
以臣料人事得失,敢献疑于陛下。(1)臣犹望愚夫干虑,或冀一得。(2)(1)《列子》:北山愚公,其妻献疑。
(2)《汉书》:广武君曰:“臣闻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亦有一得。”
何者?贼臣杨国忠蔽塞天聪,(1)屠割黎庶;女弟席宠,(2)倾国弄权。(3)九土泉货,尽归其室。怨气上激,水旱荐臻;(4)重罗暴乱,百姓力屈。即欲平珍蝥贼,(5)恐难应期。且图万全之计,以成一举之策。
(1)《魏书》:树列朋党,蔽塞天聪。
(2)《旧唐书·杨国忠传》:太真妃即国忠从祖妹也。《书·毕命》:“兹殷庶士,席宠惟旧。”孔安国《传》:“居宠日久。”《正义》云:“席者,人之所处,故为居之义。”
(3)《太真外传》:杨氏权倾天下,每有嘱请,台、省、府、县,若奉诏敕。四方奇货,童仆、驼马,日输其门。《潇湘录》:杨国忠权势渐高,四方奉贡珍宝,莫不先献之。豪富奢华,朝廷间无敌。
(4)《通鉴》:天宝十三载,自去岁水旱相继,关中大饥。《诗·大雅》:“饥馑荐臻。”
(5)《左传》:“率我蝥贼,以来摇荡我边疆。”杜预注;“蝥贼,食禾稼虫名。”
今自河以北,为胡所凌;(1)自河之南,孤城四垒。(2)大盗蚕食,(3)割为洪沟;(4)宇宙□□屼,(5)昭然可睹。
(1)凌,凌轹,谓践蹈也。
(2)《礼记》:“四郊多垒。”郑康成注:“垒,军壁也。”
(3)《汉书》:”稍蚕食六国。”颜师古注:“蚕食,谓渐吞灭之,如蚕食叶也。”孔颖达《毛诗正义》:“蚕食者,蚕之食桑,渐渐以食,使桑尽也。”
(4)洪沟,即鸿沟,见十一卷注。
(5)□屼,不安也,见三卷注。
臣伏见金陵旧都,地称天险。龙盘虎踞,(1)开肩自然。六代皇居,五福斯在。
(2)雄图霸迹,(3)隐轸由存。(4)咽喉控带,索错如绣。(5)天下衣冠士庶,避地东吴,永嘉南迁,(6)未盛于此。
(1)龙盘虎踞,见七卷注。
(2)《石林燕语》:太一有五福、大游、小游、四神、天一、地一、直符、君綦、臣綦、民綦,凡十神,皆天之贵神。而五福所临,无兵疫。《玉海》:说者谓太一贵神有十,而尊曰五福。迁徙有常,率四十五岁而一易灵游所直之方,祥庆骈集,雨旸时叙,农扈屡丰,民物阜康,无或疵疠。
(3)《晋书》:武略雄图,比踪前烈。
(4)谢灵运诗:“隐轸邑里密,缅邈江海辽。”
(5)《吏记》:秦、韩之地形,相错如绣。
(6)《宋书》:晋永嘉大乱,幽、翼、青、并、兖州及徐州之淮北,流民相率过淮,亦有过江在晋陵郡界者。
臣又闻汤及盘庚,五迁其邑,(1)典谟训诰,不以为非;卫文徙居楚丘,(2)风人流咏。
(1)《尚书序》:盘庚五迁,将治毫,殷民咨胥怨,作《盘庚》三篇。孔安国《传》:自汤至盘庚,凡五迁都。《史记》:帝盘庚之时,殷已都河北,盘庚渡河南,复居成汤之故居,乃五迁,无定处,殷民咨胥皆怨,不欲徙。
盘庚乃告谕诸侯大臣。《正义》曰:汤自南毫迁西毫,仲丁迁敖,河亶甲居相,祖乙居耿,盘庚渡河南居西毫,是五迁也。
(2)《毛诗传》:“定之方中,美卫文公也。卫为狄所灭,东徙渡河,野处漕邑。齐桓公攘夷狄而封之,文公徙居楚丘,始建城市,营宫室,得其时制,百姓悦之,国家殷富焉。
伏惟陛下因万人之荡析,(1)乘六合之诪张,(2)去扶风万有一危之近邦,就金陵太山必安之成策。苟利于物,断在宸衷。
(1)《书·盘庚》:“今我民用荡析离居。”
(2)《书·无逸》:“无或胥诪张为幻。”孔安国《传》:“诪张,诳也。”
刘琨《答卢谌书》:“自顷辀张,困于逆乱。”李善注:“侜张,惊惧之貌。”
旧说“俯”“侜”通用,是太白所用诪张字,当作惊惧解。
况齿革羽毛之所生,楩楠豫章之所出,(1)元龟大贝,(2)充牣其中;(3)银坑铁冶,(4)连绵相属。刬铜陵为金穴,(5)煮海水为盐山。(6)以征则兵强,以守则国富。横制八极,克复两京,俗畜来苏之欢,人多徯后之望。(7)(1)《禹贡》:扬州厥贡齿、革、羽、毛、惟木。孔安国《传》:齿,象牙。革,犀皮?羽,鸟羽;毛,旄牛尾;木,楩、梓、豫章。《正义》曰:楩、梓、豫章,此三者,是扬州美木,故传举以言之。所贡之木,不止于此。
(2)《大禹谟》:“昆命于元龟。”《正义》曰:“元龟,谓大龟也。”
《白虎通》:“江出大贝,海出明珠。”《尚书正义》:伏生《书传》云:“散宜生之江椎,取大贝如大车之渠。”
(3)《子虚赋》:“充仞其中者,不可胜纪。”
(4)《唐书·地理志》:扬州广陵郡有丹阳监、广陵监钱官二,江都县有铜,六合县有铜、有铁,海陵县有盐官,天长县有铜,升州江宁郡上元县有铜、有铁,句容县有铜,溧水县有铜,溧阳县有铜、有铁。
(5)划,削也。铜陵,出铜之山。金穴,藏金之窟。
(6)《汉书》:采山铜以为钱,煮海水以为盐。
(7)《书·仲虺之浩》:攸徂之民,室家相庆曰,“徯我后,后来其苏。”
徯,待也。后,君也。苏,复生也。
陛下西以峨嵋为壁垒,(1)东以沧海为沟池,守海陵之仓,猎长洲之苑。(2)虽上林、王柞,(3)复何加焉。
(1)峨嵋山,见三卷注。
(2)《汉书·枚乘传》:“转粟西向,陆行不绝,水行满河,不如海陵之仓。修治上林,杂以离宫,积聚玩好,圈守禽兽,不如长洲之苑。”晋灼曰:“海陵,海中山为仓也。”臣瓒曰:“海陵,县名也,有吴太仓。”服虔曰:“长洲,吴苑。”孟康曰:“以江水洲为苑也。”韦昭曰:“长洲在吴东。”
《太平寰宇记》:海陵仓,即汉吴王濞之仓也。枚乘上书曰:转粟西向,水行满河,不如海陵之仓。谓海渚之陵,因以为仓,今已堙灭。长洲苑在苏州长洲县西南七十里。《艺文类聚》:《吴地记》曰:长洲,在姑苏南,太湖北岸,阖闾所游猎处也。吴先主使徐详至魏,魏太祖谓详曰:“孤愿越横江之津,与孙将军游姑苏之上,猎长洲之苑,吾志足矣。”
(3)上林苑、五柞宫,俱见一卷《大猎赋》注。
上皇居天帝运昌之都,(1)储精真一之境。(2)有虞则北闭剑阁,(3)南扃瞿塘,(4)蚩尤、共工,五兵莫向,(5)二圣高枕,人何忧哉!飞章问安,往复巴峡,朝发白帝,暮宿江陵,(6)首尾相应,率然之举。(7)(1)左思《蜀都赋》:“远则岷山之精,上为井络,天帝运期而会昌。”
刘渊林注:《河图括地象》曰:“岷山之地,上为井络,帝以会昌,神以建福,上为天井。”昌,庆也。言天帝于此会庆建福也。
(2)《甘泉赋》:“储精垂恩。”李善注:“储精,储畜精诚也。”罗苹《路史注》:《三皇经》云:皇人者,泰帝之所使,在峨眉山、黄帝往受真一五牙之法。杨谷《授道记》云:黄帝见天皇真一之经而不决,遂周流四方,谒皇人于峨眉,而问真一之道。其言大率论水火绛宫大渊之事云。
(3)剑阁,见三卷《蜀道难》注。
(4)瞿塘,见四卷《长干行》注。《说文》:“扃,外闭之关也。”
(5)《述异记》:轩辕之初立也,有蚩尤氏,兄弟七十二人,铜头铁额,食铁石。轩辕诛之于涿鹿之野,蚩尤能作云雾。涿鹿,今在冀州,有蚩尤神,俗云人身牛蹄,四目六手今冀州人掘地得髑髅,如铜铁者,即蚩尤之骨也。
秦、汉间说蚩尤氏耳鬓如剑戟,头有角,与轩辕斗,以角触人,人不能向。
罗苹《路史注》:《世本》云:蚩尤作五兵,戈、矛、戟、酋矛、夷矛。黄帝诛之涿鹿之野。《淮南子》:昔共工之力,触不周之山,使地东南倾。与高辛争为帝,遂潜于渊,宗族残灭,继嗣绝祀。《文献通考》:女娲末年,共工氏任智刑以强,霸而不王。与祝融战,不胜,怒触不周山以死。
(6)朝发白帝,暮宿江陵,详见二十卷《早发白帝城》诗注。
(7)《礼记正义》:《兵书》云:善用兵者,似率然。率然者,常山蛇也。
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俱至。
不胜屏营瞻云望日之至,(1)谨先奉表陈情以闻。
(1)《晋书·张轨传》:“瞻云望日,孤愤义伤。”
为宋中丞自荐表
臣某闻,天地闭而贤人隐,(1)云雷屯而君子用。(2)(1)《周易》:“天地闭,贤人隐。”孔颖达《正义》:“谓二气不相交通,天地否闭,贤人潜隐。”
(2)又《周易》:“云雷屯,君子以经纶。”王弼注:“君子经纶之时也。”
臣伏见前翰林供奉李白,年五十有七。天宝初,五府交辟,(1)不求闻达,(2)亦由子真谷口,名动京师。(3)上皇闻而悦之,召入禁掖。(4)既润色于鸿业,(5)或间草于王言,雍容揄扬,特见褒赏。为贱臣诈诡,遂放归山,闲居制作,言盈数万。属逆胡暴乱,避地庐山,遇永王东巡胁行,中道奔走,却至彭泽。
具已陈首。前后经宣慰大使崔涣及臣推覆清雪,(6)寻经奏闻。
(1)《后汉书·张楷传》:“五府连辟,举贤良方正,不就。”章怀太子注:“五府,太傅、太尉、司徒、司空、大将军也。”
(2)《三国志》:诸葛亮遭汉未扰乱,随叔父玄避难荆州,躬耕于野,不求闻达。
(3)《华阳国志》:郑子真,褒中人也。玄静守道,履至德之行,乃其人也。教曰,忠孝爱敬,天下之至行也;神中五征,帝王之要道也。成帝元舅大将军工凤备礼聘之,不应。家谷口,世号谷口子真。《汉书》:谷口郑子真,不诎其志,耕于岩石之下,名震于京师。
(4)颜师古《汉书注》:掖门,非正门,而在两旁,若人之臂掖也。《雍录》:《御览》曰:出禁省为殿门,外出大道为掖门。禁掖者,谓禁中之掖门也。
(5)班固《两都赋序》:“以兴废继绝,润色鸿业。”李善注:“言能发起遗文,以光赞大业也。”
(6)《唐书·宰相表》:至德元载七月庚午,蜀郡太守崔涣为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十一月戊午,涣为江南宣慰使。
臣闻古之诸侯进贤受上赏,蔽贤受明戮。若三适称美,必九锡光荣,(1)垂之典谟,永以为训。臣所管李白,实审无辜,怀经济之才,抗巢、由之节。文可以变风俗,学可以究天人,(2)一命不沾,(3)四海称屈。
(1)《汉书》:元朔元年诏曰:进言受上赏,蔽贤蒙显戮,古之道也。其与中二千百、礼官,博士议,不举贤者罪有司。奏议曰:古者,诸侯贡士,一适谓之好德,再适谓之贤贤,三适谓之有功,乃加九锡。服虔曰:“适,适得其人也。”应劭曰:“九锡,一曰车马,二曰衣服,三曰乐器,四曰朱户,五曰纳陛,六曰虎责,七曰鈇钺,八曰弓矢,九曰秬鬯。此皆天子制度,尊之,故事事锡予,但数少耳。”张晏曰:“九锡。经本无文。《周礼》以为九命;《春秋说》有之。”臣瓒曰:“九锡备物,伯者之盛礼。齐桓、晋文犹不能备。今三进贤便受之,似不然也。当受进贤之一锡。《尚书大传》云:三适谓之有功,赐以车服、弓矢是也。
(2)《梁书·钟嵘传》:“文丽日月,学究天人。”
(3)《周礼》:“一命受职,再命受服,三命受位,四命受器,五命赐则,六命赐国,七命赐国,八命作牧,九命作伯。”孔颖达《礼记正义》:“天子上士三命,中士再命,下士一命。”后世以受初品官为一命,本此。
伏惟陛下大明广运,至道无偏,收其希世之英,以为清朝之宝。昔四皓遭高皇而不起,(1)翼惠帝而方来,君臣离合,亦各有数,岂使此人名扬宇宙,而枯槁当年。传曰:举逸人而天下归心。伏惟陛下,回太阳之高辉,流覆盆之下照,(2)特请拜一京官,献可替否,(3)以光朝列,(4)则四海豪俊,引领知归。不胜之至,(5)敢陈荐以闻。
(1)四皓,见四卷注。
(2)《抱朴子》:“是责三光不照覆盆之内也。”
(3)《后汉书》:君以兼览博照为德,臣以献可替否为忠。《尔雅》:“替,止也。”《广韵》:“替,废也,灭也。”
(4)潘岳《秋兴赋序》:“摄官承乏,猥厕朝列。”
(5)《后汉书·杨赐传》:“岂敢爱惜垂没之年,而不尽其之心哉。”
章怀太子注:“ ,犹勤勤也。”
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
《方舆胜览》:寿山,在常德府安乐县西北六十里,昔山民有寿百岁者。
前人《德安府记》:西揖白兆,峰峦秀出,其下李太白之庐,想见拏丹砂、抚青海,而凌八极。北寿山,即太白所谓攒吸霞雨, 隐居灵仙者也。
人境之胜如此。《一统志》:寿山,在湖广德安府城西北六十里,与应山接境。山下居民有寿至百余岁者,故名。
淮南小寿山谨使东峰金衣双鹤,(1)衔飞云锦书,于维扬孟公足下,(2)曰:仆包大块之气,(3)生洪荒之间。连翼、轸之分野,(4)控荆、衡之远势。(5)盘薄万古,邈然星河。凭天霓以结峰,(6)倚斗极而横嶂。颇能攒吸霞雨,隐居灵仙。产隋侯之明珠,(7)蓄卞氏之光宝,(8)馨宇宙之美,弹造化之奇。
方与昆仑抗行,阆风接境,(9)何人间巫、庐、台、霍之足陈耶!(10)(1)按《唐书·地理志》,安州安陆郡隶淮南道。鹤色白,而曰金衣双鹤,谓黄鹤也。
(2)维扬,扬州也,摘《禹贡》“淮南惟扬州”之句,以成文也。
(3)高诱《淮南子注》:“大块,天地之间也。”
(4)《汉书》:楚地,翼,轸之分野也。今之南郡、江夏、零陵、桂阳、武陵、长沙及汉中、汝甫郡,尽楚分也。《宋书》:翼、轸,荆州之分也。
(5)《韵会》控,引也。荆、衡,谓荆州、衡州之地,或曰荆山、衡山也。
荆山在湖广襄阳府南漳县西北八十里。衡山在衡州府衡山县西三十里。
(6)薛综《东京赋注》:“霓,天边气也。”
(7)《世说注》:旧说云:隋侯出行,有蛇斩而中断者,侯连而续之,蛇遂得生而去。后衔明月珠以报其德,光明照夜同昼,因曰隋珠。
(8)卞和宝玉,见四卷注。
(9)《水经注》:昆仑之山三级:下曰樊桐,一名板松;二曰玄圃,一名阆风;上曰增城,一名天庭,是谓太帝之居。又曰:昆仑山有三角:其一角正北,干辰星之辉,名曰阆风巅:其一角正西,名曰玄圃台;其一角正东,名曰昆仑宫。
(10)山,在四川夔州府巫山县。庐山,在湖广九江府德化县。天台山,在浙江台州府天台县。霍山,在江南六安州霍山县。
昨于山人李白处见吾子移文,责仆以多奇,鄙仆以特秀,而盛谈三山五岳之美,谓仆小山无名、无德而称焉。观乎斯言,何太谬之甚也!吾子岂不闻乎:无名为天地之始,有名为万物之母。(1)假令登封禋祀,(2)易足以大道讥耶?
然能损人费物,庖杀致祭,暴殄草木,镌刻金石,(3)使载图典,亦未足为贵乎?且达人庄生,常有余论,以为尺鷃不羡于鹏鸟,(4)秋毫可并于泰山,(5)由斯而谈,何小大之殊也。
(1)《老子》:“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河上公注:“无名者,谓道无形,故不可名也。始者,道之本吐气布化,出于虚无、为天地本也。
有名,谓天地有形位,阴阳有刚柔,是其有名也。万物母者,天地含气生万物,长大成熟,如母之养子。”
(2)《汉书·武帝纪》:夏四月癸卯,上还,登封泰山。孟康曰:“王者功成治定,靠成功于天。封,崇也,助天之高也。刻石纪号,有金策、石函,金泥、玉检之封焉。应动曰:封者,坛广十二丈,高二丈,阶三等、封于其上,示增高也。刻石,纪绩也。立石三丈一尺,其辞曰:事天以礼,立身以义,事亲以孝,育民以仁。四守之内,莫不为郡县。四夷八蛮,咸来贡职,与天无极。人民蕃息,天禄永得。尚玄酒而俎生鱼。下禅梁父,祀地主,示增广,此古制也。《周礼》:以禋祀祀吴天上帝。孔安国《尚书传》:“精义以享,谓之禋。”杜预《左传注》:“洁斋以享谓之禋。”
(3)《说文》:“镌,琢石也。”
(4)尺鷃、鹏鸟,见一卷《大鹏赋》注。
(5)《庄子》:“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太山为小。”郭象注:“夫以形相对,则太山大于秋毫也。若各据其性分,物冥其极,则形大未为有余,形小不为不足。苟各安于其性,则秋毫不独小其小,而太山不独大其大矣。
若以性足为大,则天下之足未有过于秋毫也。若性足者非大,则虽太山亦可称小矣。故曰: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大山为小。太山为小,则天下无大矣;秋毫为大,则天下无小矣。”
又怪于诸山藏国宝、隐国贤,使吾君榜道烧,山(1)披访不获,非通谈也。(2)夫皇王登极,瑞物昭至,蒲荡翡翠以纳贡,(3)河图洛书以应符。(4)设天网而掩贤,(5)穷月竁以率职。(3)天不秘宝,地不藏珍,风威百蛮,(7)春养万物。王道无外,(8)何英贤珍玉而能伏匿于岩穴耶?所谓榜道烧山,此则王者之德未广矣。昔太公大贤,傅说明德,栖渭川之水,藏虞、虢之岩,(9)卒能形诸兆朕,(10)感乎梦想。此则天道暗合,岂劳乎搜访哉。果投竿诣麾,⑾舍筑作相、佐周文,赞武丁,总而论之,山亦何罪,乃知岩穴为养贤之域,林泉非秘宝之区,则仆之诸山,亦何负于国家矣。
(1)《晋书》:孙惠诡称南岳逸士秦秘之,以书干东海王越。越省书,榜道以求之,惠乃出见越。越即以为记室参军,专掌文疏,预参谋议。《三国志注》:《文士传》曰:太祖雅闻阮瑀名,辟之,不应。连见迫促,乃逃入山中。太祖使人焚山,得瑀,送至。梁邵陵王《贞白先生陶君碑》:“榜道求贤,焚林招士。”
(2)钟嵘《诗品》:“属词比事,乃为通谈。”
(3)《西阳杂俎》:尉瑾曰:蒲萄出自大宛,张骞所致,有黄、白、黑三种。成熟之时,子实逼侧,星编珠聚。西域多酿以为酒,每来岁贡。《周书·王会解》:“成周之会,仓吾翡翠。”翡翠者,所以取羽。琦按:蒲萄,西域所产;翡翠,南越所产。略举二物,以见远方纳贡之意。
(4)《淮甫子》:“洛出丹书,河出绿图。”《白虎通》:“玉者德至渊泉,则河出龙图,洛出龟书。”《宋书》:黄帝轩辕氏游于洛水之上,见大鱼,杀五牲以醮之。天乃甚雨,七日七夜,鱼流于海,得图书焉。龙图出河,龟书出洛,赤文篆字,以授轩辕。《礼纬含文嘉》:“伏羲德合上下,天应以鸟鲁文章,地应以河图洛书。则而象之,乃作八卦。”
(5)曹植《与杨修书》:“吾王于是设天网以该之,顿八纮以掩之。”
(6)颜延年《宋郊祀歌》:“月竁来宾。吕延济注:“竁,窟也。月窟,西极。”颜延年《赭白马赋》:“五方率职,四隩入贡。”
(7)《家语》:“昔武王克商,通道于九夷、百蛮。”王肃注:“百蛮,夷狄百种也。”《汉书》:威震百蛮,武畅西海。”《后汉书·杜笃传》:“屠裂百蛮。”章怀太子注:“百蛮,夷狄之总称也。”
(8)《公羊传》:桓八年,王者无外。
(9)《楚辞章句》:周文王梦立令狐之津,太公在后。帝曰:“昌,赐汝名师。”文王再拜。太公梦亦如此,文王出田,见识所梦,载与俱归,以为太师。傅说抱怀道德,而遭遇于刑罚,操筑作于傅岩。武丁思想贤者,梦得圣人,以其形象求之,因得傅说。登以为公,道用大兴。孔安国《尚书传》:傅氏之岩,在虞、虢之界,通道所经。有涧水坏道,常使胥靡刑人筑护此道,说贤而隐,代胥靡筑之以供食,《正义》曰:《尸子》云:傅岩在北海之州,传言虞、貌之界,孔必有所案据而言之也。皇甫谧云:高宗梦天赐贤人,胥靡之衣,蒙之而来。曰:“我徒也,姓傅,名说,天下得我者岂徒也哉。”
武丁悟而推之,曰:“傅者,相也;说者,欢悦也,天下当有傅我而说民音哉。”明以梦视百官,百官皆非也。乃使百工写其形像,求诸天下。果见筑者胥靡,衣褐带索,执役于虞、貌之间,傅岩之野。名说,以其得之傅岩,谓之傅说。
(10)《淮甫子》:“欲与物接,而未成兆朕。”高诱注:“兆朕,形怪也。”《广韵》:“吉凶形兆,谓之兆朕。”
(11)《韵会》:“麾,旗属。”《周礼》:建大麾以田。
近者逸人李白自峨眉而来,尔其天为容,道为貌,(1)不屈己,不干人,巢、由以来,一人而已。乃虬蟠龟息,(2)遁乎此山。仆尝弄之以绿绔,(3)卧之以碧云,嗽之以琼液,饵之以金砂。(4)既而童颜益春,真气愈茂,将欲倚剑天外,挂弓扶桑。(5)浮四海,横八荒,出宇宙之寥廓,登云天之渺茫。俄而李公仰天长吁,谓其友人曰:吾未可去也。吾与尔,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一身。安能隋君紫霞, 荫君青松,乘君鸾鹤,驾君虬龙,一朝飞腾,为方丈、蓬莱之人耳,(6)此则未可也。乃相与卷其丹书,匣其瑶瑟,(7)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粥,(8)使衰区大定,(9)海县清一。
(10)事君之道成,荣亲之义毕,然后与陶朱、留侯,浮五湖,戏沧州,不足为难矣。即仆林下之所隐容,岂不大哉。必能资其聪明,辅以正气,借之以物色,发之以文章,虽烟花中贫,(11)没齿无恨。(12)其有山精木魅,(13)雄腆猛兽,(14)以驱之四荒,碟裂原野,(15)使影迹绝灭,不干户庭。亦遣清风扫门,明月侍坐。此乃养贤之心,实亦勤矣。
(1)《庄子》:“道与之貌,天与之形。”
(2)左思《吴都赋》:“轮园虬蟠。”《说文》:“虬,龙子无角者。”
《抱朴子》:《史记·龟策传》云:江、淮间居人,为儿时以龟支床。至后死,家人移床,而龟故生,此亦不减五六十岁也。不饮不食,如此之久而不死,其与凡物不同亦远矣。仙家象龟之息,岂不有以乎?(3)《广博物志》:司马相如作《玉如意赋》,梁王悦之,赐以绿绮之琴。琴铭曰:“桐样合精。”
见《古琴疏》。
(4)琼液,玉液也。金砂,仙药也。俱见二十一卷注。
(5)阮籍诗:“弯弓挂扶桑,长剑倚天外。”
(6)方丈、蓬莱,见四卷注。
(7)陆机诗:“佳人理瑶瑟。”
(8)《孔丛子》:王者前有疑,后有丞,左有辅,右有弼,谓之中近。
(9)《后汉书》:“蝉蜕嚣埃之中,自致衰区之外。”
(10)《隋书》:皇明御历,仁深海县。《后汉书》:宪度既张,远逸清一。
(11)《吴都赋》:“川读为之中贫。”
(12)《后汉书》:“以为没齿之恨。”章怀太子注,“没,终也。齿,年也。”
(13)木魅山精,见二十二卷注。
(14)雄虺,见一卷注。猛兽,猛虎也。唐人讳虎,或易称武,或易称兽。
(15)《韵会》:“磔,裂也。”
盂子孟子,无见深责耶!明年青春,求我于此岩也。
上安州孪长史书
今湖广之德安府,在唐时为安州,地属淮南道。州设长史一人,正五品上。
白,嵌崎历落可笑人也。(1)虽然,颇尝览千载,观百家,(2)至于圣贤,相似厥众,则有若似于仲尼,(3)纪信似于高祖,(4)牢之似于无忌,(5)宋玉似于屈原。(6)而遥观君侯,(7)窃疑魏洽,便欲趋就,临然举鞭,迟疑之间,未及回避。且理有疑误而成过,事有形似而类真,惟大雅含弘,(8)方能恕之也。
(1)《晋书》:桓彝,字茂伦,雅为周额所重。顗尝叹曰:”茂伦嵌崎历落,固可笑人也。”
(2)《汉书》:武帝罢黜百家,表章六经。颜师古注:“百家,谓诸子杂说。”
(3)《史记》,孔子既没,弟子思慕,有若状似孔子,弟子相与共立为师,师之如夫子时也。
(4)《史记》、《汉书》载纪信诳楚事,不言其貌似高祖。惟《白帖》云纪信貌似汉王,乘黄屋车,左纛。诈称汉上出降项羽。不详出于何书,要必有所本。
(5)《晋书》:何无忌,刘牢之之甥,酷似其舅。
(6)《襄阳眷旧传》:宋玉识音而善文,襄王好乐而爱赋,既美其才,而憎其似屈原也,曰:“子盏从俗,使楚人贵子之德乎?”
(7)《汉书注》:如淳曰:《汉仪注》:列侯为丞相,称君侯。师古曰:《杨恽传》丘常谓俸为君侯,是则通呼列侯之尊称耳,非必在于丞相也。
(8)卢湛《赠刘垠诗序》:“大雅含弘,量苞山薮。”
白少颇周慎,(1)忝闻义方,(2)入暗室而无欺,(3)属昏行而不变。(4)今小人履疑误形似之迹,君侯流恺悌矜恤之恩。(5)戢秋霜之威,(6)布冬日之爱。
(7)睟容有穆,(8)怒颜不彰。虽将军息恨于长孺之前,(9)此无惭德;司空受揖于元淑之际,(10)彼未为贤。一言见冤,九死非谢。(11)(1)《后汉书》:“龙伯高敦厚周慎,口无择言。”嵇康诗:“万石周慎,安亲保荣。”周慎,谓周详审慎也。
(2)《左传》:“臣闻爱子教之以义方。”邢昺曰:“方。犹道也。”
(3)《南史·粱简文帝纪》:弗欺暗室,岂况三光。又阮长之为中书郎,直省,夜往邻省,误著展出阁,依事自列。门下以暗夜人不知,不受列。长之固遣送曰:“一生不侮暗室。”
(4)《列女传》:卫灵公与夫人夜坐,闻车辚辚。至阙而止,过阙复有声。
公问夫人曰:“知此为准?”夫人曰:“此蘧伯玉也。”公曰:“何以知之?”
夫人曰:“妾闻礼下公门,式路马,所以广敬也。夫忠臣与孝子,不为昭昭变节,不为冥冥情行。蓬伯玉,卫之贤大夫也,仁而有智,敬于事上,此其人必不以暗昧废礼,是以知之。”刘勰《新论》:遽瑗不以昏行变节。
(5)《诗·小雅》:“既见君子,孔燕岂弟。”《毛传》曰:“岂,乐;弟,易也。”
(6)荀悦《申鉴》:“喜如春阳,怒如秋霜。”《十六国春秋》:去秋霜之威,垂三春之泽。
(7)《左传》:“赵衰,冬日之日也。赵盾,夏日之日也。”杜预注:“冬日可爱,夏日可畏也。”
(8)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醉容有穆,宾仪式序。”张铣注:“睟,润泽之貌也。穆,和也。”
(9)《汉书》:汲黯,字长孺,为人性倨少礼。大将军青既益尊,姊为皇后,然黯与亢礼。或说黯曰:“自天子欲令群臣下大将军,大将军尊贵,诚重,君不可以不拜。”黯曰:“夫以大将军有揖客,反不重耶?”大将军闻,愈贤黯,数请问以朝廷所疑,过黯加于平日。
(10)《后汉书》:赵壹,字元叔,汉阳西县人。光和元年举郡上计,到京师。是时司徒袁逢受计,计吏数百人,皆拜伏庭中,莫敢仰视,壹独长揖而已。逢望而异之,命左右往让之,曰:“下郡计吏,而揖三公,何也?”
对曰:“昔郦食其长揖汉王,今揖三公,何遽怪哉?”逢即敛衽下堂,延置上坐。因问西万事,大悦。顾谓坐中曰:“此汉阳赵元叔也,朝臣莫有过之者,吾请为诸君分坐。”坐者皆属观。或用其事。司空受揖,事未详。司空当是司徒,元淑当是元叔之误,未可知也。
(11)《楚辞》:“虽九死其犹未悔。”
白孤剑谁托,(1)悲歌自怜,迫于恓惶,(2)席不暇暖。(3)寄绝国而何仰,(4)若浮云而无依,南徙莫从,北游失路。远客汝海,(5)近还□□城。(6)昨遇故人,饮以狂药。(7)一酌一笑,陶然乐酣,困河朔之清筋,(8)饫中山之醇酎。
(9)属早日初眩,晨霾未收,(10)乏离朱之明,(11)昧王戎之视。(12)青白其眼,(13)瞢而前行,(14)亦何异抗庄公之轮,怒螳螂之臂,御者趋召,明其是非,(15)入门鞠躬,精魄飞散。昔徐邈缘醉而赏,魏王却以为贤;(16)无盐因丑而获,齐君待之逾厚。(17)白妄人也,安能比之。上挂《国风》相鼠之讥,(18)下怀《周易》履虎之惧。(19)慜以固陋,礼而遣之。幸容宁越之辜,(20)深荷王公之德。铭刻心骨,退思狂,(21)五情冰炭,(22)罔知所措。昼愧于影,夜惭于魄,啟处不遑,(23)战踢无地。
(1)陈子昂诗:“孤剑将何托,长谣塞上风。”
(2)班固《答宾戏》:“圣哲之治,栖栖遑遑。孔席不暖,墨突不黔。”
李善注:“栖遑,不安居之意也。”
(3)韦昭曰:“暖,温也,言坐不暖席也。《淮南子》:“墨子无暖席。”
高诱曰:“坐席不至于温,历行诸国,汲汲于行道也。”《宋书》:“灶不得黔, 席未暇暖。”
(4)绝国,谓远地,见六卷注。
(5)汝海,见十三卷注。
(6)《史记·正义》:《括地志》云:安州安陆县城,本春秋时郧国城。
杜预《春秋经传集解》:郧国,在江夏云杜县东南,有郧城。□□城,即郧城也,古字通用。
(7)《晋书》:长水校尉孙季舒尝与石崇酣燕,慢傲过度,崇欲表免之。
裴楷闻之,谓崇曰:“足下饮人狂药,责人正礼,不亦乖乎?”《初学记》:魏文帝《典论》曰:大驾都许,使光禄大夫刘松北镇袁绍军,与绍子弟日共宴饮。常以三伏之际,昼夜酣饮,极醉至于无知,云以避一时之暑,故河朔有避暑饮。
(8)江总《玛瑙碗赋》:“获阿宗之美宝,命河朔之名觞。”
(9)左思《魏都赋》:“醇酎中山,流湎千日。”刘渊林注:中山出好酎酒, 其俗传云:昔有人曰玄石者,从中山酒家沽酒,酒家与之千日之酒,语其节度,比归百里,可至于醉。如其言饮之,至家而醉,其家不如其醉,以为死也,敛棺而葬之。中山酒家计向千日,忆曰:“玄石前来沽酒,其醉向解也。”遂往问。其邻人曰:“玄石死来三年,服已阕矣。”于是与其家至玄石冢上,掘而开其棺,玄石于是醉始解,起于棺中。其俗语曰:“玄石饮酒,一醉干日。”《说文》:“耐,三重醇酒也。”
(10)晨霾,早时昏雾之气。
(11)赵歧《孟子注》:离娄,古之明目者,盖以为黄帝时人也。黄帝亡其玄珠,使离朱索之。离朱,即离娄也。能视千百步之外,见秋毫之末。
(12)《晋书》:王戎幼而颖悟,神彩秀彻,视日不眩。裴楷见而目之,曰:“戎眼烂烂如岩下电。”
(13)又《晋书》:阮籍能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及嵇喜来吊, 籍作白眼,喜不择而退。喜弟康闻之,乃赍酒挟琴造焉,籍大悦,乃见青眼。
(14)《韵会》:“瞢,目不明也。”
(15)《韩诗外传》:齐庄公出猎,有螳螂举足将搏其轮。问其御曰:“此何虫也?”对曰:“此螳螂也。其为虫,知进而不知退,不量力而轻就敌。”
庄公曰:“以为人,必为天下勇士矣。”于是回车避之,而勇士归焉。《庄子》:“汝不见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
(16)《魏志》:徐邈为尚书郎,时科酒禁,而邈私饮,至于沉醉。校士赵达问以曹事,邈曰:“中圣人。”达白之太祖,太祖甚怒。鲜于辅进曰:“平日醉客谓酒清者为圣人,浊者为贤人。邈性修慎,偶醉言耳。”竟坐得免刑。文帝践祚,车驾幸许昌,问邈曰:“颇复中圣人否?”邈对曰:“昔子反毙于阳谷,御叔罚于饮酒。臣嗜同二子,不能自惩,时复中之。然宿瘤以丑见传,而臣以醉见识。”帝大笑,顾左右曰:“名不虚立。”
(17)无盐丑女,见四卷注。
(18)《诗·国风》:“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19)《周易》:“履虎尾,咥人,凶。”
(20)《世说》:王安期作东海郡。吏录一犯夜人来,王问何处来,云:“从师家受书还,不觉日晚。”王曰:“鞭挞宁越,以立威名,恐非致理之本。”使吏送令归家。
(21)《广韵》:愆,过也,俗作(22)五情,见二卷注。郭象《庄子注》:“喜惧战于胸中,固已结冰炭于五藏矣。”
(23)《诗·小雅》:“王事靡盬,不遑启处。”《毛传》云:“遑,暇。
启,跪。处,居也。”
伏惟君侯,明夺秋月,和均韶风,(1)扫尘词场,振发文雅。陆机作太康之杰士,(2)未可比肩;(3)曹植为建安之雄才,(4)惟堪捧驾。天下豪俊,翕然趋风,白之不敏,窃慕余论。
(1)《南齐书》:挺清誉于弱龄,发韶风于早日。韶风,和风也。
(2)钟嵘《诗品》:陈思为建安之杰,陆机为太康之英。太康,西晋年号,时则有左思、潘岳、二张、二陆之时。
(3)《说苑》: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
(4)建安,汉末年号,时则有曹氏父子及邺中七子之诗。
何图叔夜潦倒,不切于事情;(1)正平猖狂,自贻于耻辱。(2)一忤容色,终身厚颜,(3)敢昧负荆,请罪门下。(4)傥免以训责,恤其愚蒙,如能伏剑结缨,(5)谢君侯之德。
(1)嵇叔夜《与山巨源绝交书》:“足下旧知吾潦倒粗疏,不切事情。”
(2)《后汉书》:祢衡,字正平。孔融深爱其才,数称述于曹操。操欲见之,而衡素相轻疾,自称狂病不肯往,而数有恣言。操怀忿,以其才名,不欲杀之。闻衡善击鼓,乃召为鼓史。因大会宾客,试阅音节。诸史过者,皆令脱其故衣,更著岑牟单绞之服。次至衡,衡方为渔阳掺挝,蹀而前,容态有异,声节悲壮,听者莫不慷慨。衡进至操前而止,吏呵之,曰:“鼓史何不改装,而轻敢进乎?”衡曰:“诺。”于是先解袒衣,次释余服,裸身而立,徐取岑牟单绞而著之。复参挝而去,颜色不怍。操笑曰:“本欲辱衡,衡反辱孤。”
(3)孔稚珪《北山移文》:“芳杜厚颜,薛荔蒙耻。”
(4)《史记》:“廉颇肉袒负荆,至蔺相如门谢罪。”《索隐》曰:“负荆者,荆, 楚也,可以为鞭者也。”
(5)《左传》:魏绛将伏剑,士鲂张老止之。孔颖达《正义》:“将伏剑,谓仰剑刃,身伏其上而取死也。”《左传》:太子下石乞、孟黶敌子路,以戈击之,断缨。子路曰:“君子死,冠不免。”结缨而死。江淹《上建平王书》:“结缨伏剑,少谢万一。”犹云杀身以报德也。
敢以近所为《春游救苦寺》诗(1)一首十韵、《石岩寺》诗一首八韵、《上杨都尉》诗一首三十韵,辞旨狂野,贵露下情、轻干视听,幸乞详览。
(1)《方舆胜览》:救苦寺,在常德府西四里,今名胜业院。李白有《春游救苦寺》诗。今考集中,三诗皆不传。
与贾少公书
唐入通呼县尉曰少府。少公,即少府也。书内有“中原横溃”及“王命崇重,大总元戎,辟书三至”,“严期迫切”等语,疑是永王璘胁行时所作。
(上似有缺文)宿昔惟清胜。白绵疾疲薾,(1)去期恬退,(2)才微识浅,无足济时。虽中原横溃,(3)将何以救之。王命崇重,大总元戎,(4)辟书三至,(5)人轻礼重。严期迫切,难以固辞,扶力一行,(6)前观进退。
(1)谢灵运诗:“疲薾惭贞坚。”吕向注:“疲薾,困极之貌。”
(2)《宋书·孝武帝纪》:“恬退自守,不交当世。”
(3)《南史·儒林传》:“中原横溃,衣冠道尽。”
(4)《汉书》:“统辟元戎。”颜师古注:“元戎,大众也。”庾信《哀江南赋》:“实总元戎,身先士卒。”
(5)阮籍《奏记》:“辟书始下,下走为首。”李善注:“辟,犹召也。”
(6)徐陵《与宗室书》:“扶力为书,多不诠次。”扶力,犹勉力也。
且殷深源庐岳十载,时人观其起与不起,以卜江左兴亡。(1)谢安高卧东山,(2)苍生属望。白不树矫抗之迹,(3)耻振玄邈之风,(4)混游渔商,隐不绝俗。
(5)岂徒贩卖云壑,(6)要射虚名,方之二子,实有惭德。(7)徒尘忝幕府,终无能为。
(1)《世说》:殷深渊在墓所几十年,于时朝野以拟管、葛,起不起以卜江左兴亡。
(2)谢安高卧东山,见七卷注。
(3)刘琨《劝进表》:“存舜、禹至公之情,狭巢、由矫抗之节。”
(4)桓温《荐谯元彦表》:“洗耳投渊,以振玄邈之风。”
(5)《后汉书·郭林宗传》:“隐不违亲,贞不绝俗。”
(6)孔稚珪《北山移文》:“诱我松桂,欺我云壑。”
(7)《书·仲虺之诰》:“惟有惭德。”《孔传》曰:“惭德,惭德不及古也。”
唯当报国荐贤,持以自免,斯言若谬,天实殛之。以足下深知,具申中款。
(1)惠子知我,(2)夫何间然。勾当小事,(3)但增悚惕。
(1)陆云诗:“何用结中款,仰指北辰星。”
(2)曹子建《与杨德祖书》:“其言之不惭,恃惠子之知我也。”李周翰注:“我有此言而不惭者,恃子恩惠之知我也。一云:惠子,惠施也。”
(3)勾当,干办也。唐宋时俚语,今北人犹有此言,俱作去声呼。
为赵宣城与杨右相书
赵宣城,宣城太守赵悦也。《唐书》:天宝十一载十一月庚申,杨国忠为右相。
某启。辞违积年,伏恋轩屏,首冬初寒,伏惟相公尊体起居万福。某蒙恩才朽齿迈。(1)徒延圣日。少吞末吏,本乏远图;中年废缺,分归园壑。昔相公秉国宪之日,(2)一拔九霄,拂刷前耻,升腾晚官。恩贷稠叠,实戴丘山。落羽再振,枯鳞旋跃,运以大风之举,假以磨天之翔。(3)衣绣霜台,含香华省。
(4)宰剧惭强项之名,酌贪砺清心之节。(5)三典列郡,(6)寂无成功,但宣布王泽,(7)式酬天奖。(8)(1)陆云《与陆典书》:“年长而志新,齿迈而曾勤。”
(2)《唐书·杨国忠传》:天宝七载,擢给事中、兼御史中丞。蔡邕《文烈侯杨公碑》:“逮作御史,允执国宪。”
(3)阮籍诗:“高鸟摩天飞,凌云共游戏。”
(4)绣衣,御史之服。霜台,御史之府。俱见十一卷注。《初学记》:应劭《汉官仪》曰:“尚书郎含鸡舌香,伏奏事。黄门侍郎对揖跪受。故称尚书郎怀香握兰,趋走丹墀。”《宋书》:尚书郎口含鸡舌香,以其奏事对答,欲使气息芬芳也。潘岳《秋兴赋》:“独展转于华省。”
(5)汉光武呼洛阳令董宣为强项令,见十二卷注。《晋书》:广州包带山海,珍异所出,一箧之寄,可资数世。然多瘴疫,人情惮焉。惟贫窭不能自立者求补长史,故前后刺史,皆多黩货。朝廷欲革岭南之弊,隆安中,以吴隐之为广州刺史。未至州二十里,地名石门,有水曰贪泉,饮者怀无厌之欲,隐之既至,语其亲人曰:“不见可欲,使心不乱,越岭丧清,吾知之矣。”
乃至泉所,酌而饮之,赋诗曰:“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在州清操逾厉。
(6)典,守也。
(7)班固《两都赋序》:“王泽竭而诗不作。”
(8)任昉《奏答敕示七夕诗启》:“牵率庸陋,式酬天奖。”刘良注:“式,用也。酬,答也。奖,犹恩也。”
伏惟相公,开张徽猷,(1)寅亮天地。(2)入夔龙之室,持造化之权。安石高枕,苍生是仰。(3)(1)《诗·小雅》:“君子有徽猷。”《毛传》曰:“徽,美也。”《郑笺》曰:“猷,道也。君子有美道以得声誉也。”
(2)《书·周官》:“贰公弘化,寅亮天地。”
(3)《孔传》曰:“敬信天地之教。”“安石不出,当如苍生何”,见七卷注。
某鸣跃无已,剪拂因人。(1)银章朱绂,(2)坐荣宦达,身荷宸眷,(3)目识龙颜。既齐飞于鹓鹭,(4)复寄迹于门馆,皆相公大造之力也。而钟鸣漏尽,夜行不息,(5)止足之分,(6)实愧古人。犬马恋主,(7)迫于西汜,(8)所冀枯松晚岁,无改节于风霜;老骥余年,期尽力于蹄足。上答明主,下报相公,缕缕之诚,(9)屏息于此。(10)(1)剪拂,见三卷注。
(2)银章、朱绂,见十一卷注。
(3)《北史·刘炫传》:以此庸虚,屡动宸眷。
(4)《隋书·音乐志》:怀黄绾白,鹓鹭成行。
(5)《三国志》:田豫屡乞逊位,司马宣王以为豫克壮,书喻未听。豫书答曰:“年过七十而以居位,譬犹钟鸣漏尽,而夜行不休,是罪人也。”
(6)潘岳《闲居赋序》:“览止足之分,庶浮云之志。”《晋书》:陶侃季年,怀止足之分,不与朝权。
(7)犬马恋主,见本卷注。
(8)《楚辞》:“出自汤谷,入于蒙汜。”王逸注:“汜,水涯也。言日出东方汤谷之中,入西极蒙水之涯也。”谢瞻诗:“扶光迫西汜。”吕延济注:“扶光,日也。迫,薄也。西祀,日入处也。”
(9)缕缕,见本卷注。
(10)卢思道《劳生论》云:“违时薄宦;屏息穷居。”
伏惟相公,收遗簪于少昊,(1)念亡弓于楚泽。衰当益壮,(2)结草知归。(3)瞻望恩光,(4)无忘景刻。(5)(1)《独异志》:孔子行过少陵原,闻妇人哭甚哀,使子贡问焉:“何哭之悲也?”妇人曰:“向者刈薪而遗簪。”孔子复问曰:“刈薪遗簪,乃常也,而哭悲者何也?”答曰:“非惜一簪,所以悲不忘故也。”《家语》:楚王出游,亡乌皞之弓,左右请求之。王曰:“已之,楚王失弓,楚人得弓,又何求之。”
(2)《后汉书》:马援尝谓宾客曰:“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3)《左传》:魏颗败秦师于辅氏,获杜回,秦之力人也。初,魏武子有嬖妾,无子,武子疾,命颗曰:“必嫁是。”疾病,则曰:“必以为殉。”
及卒,颗嫁之,曰:“疾病则乱,吾从其治也。”及辅氏之役,颗见老人结草以亢杜回,杜回踬而颠,故获之。夜梦之,曰:”予,尔所嫁妇人之父也。
尔用先人之治命,予是以报。”
(4)江淹《上建平王书》:“大王惠以恩光,顾以颜色。”
(5)谢灵运诗:“爱客不告疲,饮宴遗景刻。”李善注:“刻,漏刻也。”
与韩荆州书
《唐书》:韩朝宗初历左拾遗,累迁荆州长史。开元二十二年,初置十道采访使,朝宗以襄州刺史兼山南东道,坐所任吏擅赋役,贬洪州刺史。
天宝初,召为京兆尹,出为高平太守,贬吴兴别驾,卒。喜识拔后进,尝荐崔宗之、严武于朝,当时士咸归重之。
白闻天下谈士相聚而言曰:“生不用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何令人之景慕,(1)一至于此耶!岂不以有周公之风,躬吐握之事,(2)使海内豪俊,(3)奔走而归之,一登龙门,(4)则声誉十倍。所以龙盘凤逸之士,皆欲收名定价于君侯。愿君侯不以富贵而骄之,寒贱而忽之,则三千宾中有毛遂,使白得颖脱而出,(5)即其人焉。
(1)梁简文帝启:“矧彼前贤,宁忘景慕。”
(2)《韩诗外传》:周公曰:“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
又相天下,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
(3)《淮南子》:“智过万人者,谓之英;干人者,谓之俊;百人者,谓之豪;十人者,谓之杰。”
(4)《世说》:李玄礼风格秀整,高自标持,欲以天下名教是非为己任。
后进之士,有升其堂者,皆以为登龙门。
(5)《史记》:平原君合从于楚约,与食客门下有勇力文武备具者二十人偕, 得十九人。有毛遂者,前自赞于平原君。平原君曰:“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今先生处胜之门下,三年于此矣,左古未有所称诵,胜未有所闻,是先生无所有也。”毛遂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
使遂早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
白陇西布衣,流落楚、汉。(1)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三十成文章,历抵卿相。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王公大人,许与气义。此畴曩心迹,(2)安敢不尽于君侯哉!(1)太白本蜀人,称陇西者,本先世族望而言也。
(2)《尔雅》:“曩,向也。”畴曩,犹畴昔。
君侯制作侔神明,(1)德行动天地,(2)笔参造化,学究天人。(3)幸愿开张心颜,不以长揖见拒。必若接之以高宴,(4)纵之以清谈,请日试万言,倚马可待(5)今天下以君侯为文章之司命,人物之权衡,一经品题,便作佳士。而君侯何惜阶前盈尺之地,不使白扬眉吐气、激昂青云耶?
(1)何承天《达性论》:“妙思穷幽赜,制作侔造化。”
(2)《后汉书》:言行动天地,举厝移阴阳。
(3)《梁书·钟嵘传》:“文丽日月,学究天人。”
(4)《北史》:崔常与萧祗、明少遐等高宴终日,独无言。
(5)《世说》:桓宣武北征,袁虎时从。会须露布文,唤袁倚马前令作,手不辍笔,俄得七纸,殊可观。
昔王子师为豫州,未下车即辟荀慈明;既下车,又辟孔文举。(1)山涛作冀州,甄拔三十余人,(2)或为侍中、尚书,先代所美。而君侯亦荐一严协律,(3)入为秘书郎。中间崔宗之、房习祖、黎听、许莹之徒,或以才名见知,或以清白见赏。白每观其衔恩抚躬,忠义奋发,以此感激,知君侯推赤心于诸贤腹中,(4)所以不归他人,而愿委身国士。傥急难有用,敢效微躯。
(1)《后汉书》:王允字子师,太原祁人也。中平元年,特选拜豫州刺史。
辟荀爽、孔融等为从事。《晋书·江统传》:昔王子师为豫州,未下车,辟荀慈明;下车,辟孔文举。
(2)《晋书》:山涛出为冀州刺史,冀州俗薄,无相推毂。涛甄拔隐屈,搜访贤才。旌命三十余人,皆显名当时。人怀慕尚,风俗颇革。
(3)《唐书·百官志》:太常寺有协律郎二人,正八品上,掌和律吕。
(4)《后汉书》:光武自乘轻骑,案行部阵,降者更相语曰:“萧王推赤心置人腹中,安得不投死乎?”
且人非尧、舜,谁能尽善。白谟猷筹画,安能自矜。至于制作,积成卷轴,(1)则欲尘秽视听,(2)恐雕虫小技,(3)不合大人。若赐观刍荛,(4)请给纸墨,兼之书人。然后退扫闲轩,(5)缮写呈上。(6)庶青萍、结绿,(7)长价于薛、卞之门,(8)幸惟下流,大开奖饰,惟君侯图之。
(1)任防《齐竟陵文宣王行状》:“所造箴铭,积成卷轴。”
(2)《三国志·陆凯传》:“秽尘天听。”
(3)《隋书·李德林传》:“经国大体,是贾生、晁错之俦;雕虫小技,殆子云、相如之辈。”雕虫,见二卷注。
(4)《诗·大雅》:“先民有言,询于刍荛。”
(5)《南齐书》:高啸闲轩。
(6)《韵会》:“编录文字,谓之缮写。”
(7)青萍,剑名。结绿,玉名。俱见九卷注。
(8)《越绝书》:客有能相剑者,名薛烛。详见二卷注。《新序》荆人卞和得玉璞,详见四卷注。
上安州裴长史书
《通典》:安州,今理安陆县,春秋□□子之国,云梦之泽在焉。后楚灭□□,封斗辛为郧公,即其地也。注:□□,或作“郧”。
白闻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1)白人焉,非天地,安得不言而知乎?敢剖心析肝,(2)论举身之事,便当谈笑,以明其心。而粗陈其大纲,一快愤懑,(3)惟君侯察焉。
(1)《北史》:长孙绍远曰:“夫天不言,四时行焉;地不言,万物生焉。”
(2)《史记·邹阳传》:“两臣二主,剖心析肝,相信岂移于浮词哉!”
(3)《汉书·司马迁传》:“是仆终已不得舒愤懑以晓左右。”颜师古注:“懑,烦闷也。”
白本家金陵,世为右姓。(1)遭沮渠蒙逊难,奔流咸秦,(2)因官寓家,少长江汉。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3)轩辕以来,颇得闻矣。常横经籍书,(4)制作不倦,迄于今三十春矣。
(1)《唐书·柳冲传》:江左定氏族,凡郡上姓第一,则为右姓。太和以郡四姓为右姓。齐浮屠昙刚《类例》,几甲门为右姓。周建德氏族,以四海通望为右姓。隋开皇氏族以上品、茂姓则为右姓。唐《贞观氏族志》,凡第一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