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序二十首

  暮春江夏遂张祖监丞之东都序

  吁咄哉,仆书室坐愁,亦已久矣。每思欲遐登蓬莱,极目四海,手弄白日,顶摩青穹,(1)挥斥幽愤,(2)不可得也。而金骨未变,玉颜已缁,(3)何尝不们松伤心,抚鹤叹息。误学书剑,薄游人间。(4)紫微九重,(5)碧山万里。

  有才无命,甘于后时。刘表不用于称衡,(6)暂来江夏;贺循喜逢于张翰,且乐船中。(7)(1)《宋书·乐志》:旋驾耸泛青穹。

  (2)《庄子》:“挥斥八极,神气不变。”郭象注:“挥斥,犹纵放也。”

  (3)《说文》:“缁,黑色也。”

  (4)谢朓诗:“薄游第从告。”

  (5)紫微,天子所居之宫,以拟天之紫微垣而名也。

  (6)《后汉书·称衡传》:刘表及荆州士大夫,先服其才名,甚宾礼之。

  后侮慢于表,表耻不能容,以江夏太守黄祖性急,故送衡与之,祖亦善待焉。

  (7)《晋书》:会稽贺循,赴命入洛,经吴阊门,于船中弹琴。张翰初不相识,乃就循言谈,便大相饮悦。问循,知其入洛。翰曰:“吾亦有事北京。”

  便同载即去,而不告家人。

  达人张侯,大雅君子。统泛舟之役,(1)在清川之湄。谈玄赋诗,连兴数月,醉尽花柳,赏穷江山。王命有程,告以行迈,(2)烟景晚色,惨为愁容。系飞帆于半天,泛禄水于遥海。欲去不忍,更开芳樽,(3)乐虽寰中,(4)趣逸天半。平生酣畅,未若此筵。至于清谈浩歌,(5)雄笔丽藻,(6)笑饮□□酒,醉挥素琴,(7)余实不愧于古人也。

  (1)《左传》:“秦输粟于晋,自雍及绛相继,命之曰泛舟之役。”

  (2)《诗·国风》:“行迈靡靡。”《毛传》曰:“迈,行也。”《郑笺》曰:“行,道也。道行,犹行道也。”

  (3)刘孝绰诗:“芳樽散绪寒。”

  (4)梁简文帝《大爱敬寺刹下铭序》:“功超域外,道迈寰中。”

  (5)《楚辞》:“临风怳兮浩歌。”

  (6)郭璞《尔雅序》:“英儒赡闻之士,洪笔丽藻之客。”《疏》曰:“洪,大也。丽,美也。藻,水藻也,有文,以喻人之文章。言大有词笔,美于文章之客也。”

  (7)素琴,见二卷注。

  扬袂远别,何时归来?想洛阳之秋风,将脍鱼以相待。(1)诗可赠远,无乃阙乎?

  (1)张翰在洛,见秋风起,因恩吴中莼菜羹、鲈鱼脍,遂命驾而归。见廿二卷注。

  奉饯十七翁二十四翁寻桃花源序

  《名山洞天福地记》:桃源山,周围七十里,名“白马玄光之天”,在朗州武陵县。《一统志》:桃源山,在湖广常德府桃源县南二十里。其西南有机源洞,一名秦人洞,洞北有机花溪。故老传云:晋太元中,武陵渔人,沿溪行,忽逢桃树夹岸。复前行,得一山,山有小口,便舍船入。行数十步,豁然平旷,屋舍俨然,桑竹交通,鸡犬相闻,男女耕种,估然自乐。见渔人,惊问所从来,为设酒殽。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乱,率妻子来此。不复出。停数日,送出,渔人志之。太守即遣人随所志,迷不复得路。琦按:桃花源自陶渊明作记之后,无人复至其地,后人多云是仙境,或云乃托言耳,非实境也。好奇之士,慕想不可得,而指近地之山以当之,遂有桃源山,其实非昔之桃花源矣。

  昔祖龙灭古,(1)道严威刑,煎熬生人,(2)若坠大火。三坟、五典,(3)散为寒灰。(4)筑长城,(5)建阿房,(6)并诸侯,杀豪俊。(7)自谓功高羲皇,国可万世。(8)思欲凌云气,求仙人,登封太山,风雨暴作。虽五松受职,(9)草木有知,而万象乖度,礼刑将弛,则绔皓不得不遁于南山,(10)鲁连不得不蹈于东海。(11)则桃源之避世者,可谓超升先觉。夫指鹿之俦,(12)连颈而同死,非吾党之谓乎?

  (1)祖龙见二卷注,谓秦始皇。

  (2)《楚辞·九思》:“我心兮煎熬。”

  (3)孔安国《尚书序》: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

  少吴、颛项、高辛、唐、虞之书,谓之五典,言常道也。

  (4)《史记》:秦始皇三十四年,丞相李斯请史官非秦纪皆饶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

  (5)贾生《过秦论》:“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6)《三辅黄图》:阿房官亦曰阿城,惠文王造,宫未成而亡。始皇广其宫。规恢三百余里,离宫别馆,弥山跨谷。辇道相属,阁道通骊山八十余里。

  表南山之巅以为阙,络樊川以为池。作阿房前殿,东西五十步,南北五十丈,上可坐万人,下建五丈旗。以木兰为梁,以磁石为门,周驰为复道,度渭属之咸阳,以象太极,阁道抵营室也。

  (7)《过秦论》:“堕名城,杀豪俊。”

  (8)《史记》:秦始皇二十六年,制曰:“朕闻太古有号无谥,中古有号,死而以行为谥。如此,则子议父,臣议君也,甚无谓,朕勿取焉。自今以来,除谥法,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9)二十八年,始皇上太山,立石封祠祀。下,风雨暴至,休于树下,因封其树为五大夫。《野客丛书》:按应劭云:秦皇逢暴雨得五松,因封为五大夫。《独异志》:始皇二十八年,登封太山,至半道,忽大风雨雷电。路旁有五松树,荫翳数亩,乃封为五大夫。忽闻松上有人言曰:“无道德,无仁礼,而王天下,妄名帝,何以封!”左右咸闻,始皇不乐。归,崩于沙丘。

  (10)绔皓遁南山,见二十二卷注。

  (11)鲁连蹈东海,见四卷注。

  (12)《史记》: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耶,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或言鹿者。高因阴中诸言鹿者以法。后群匣皆畏高。李善《文选注》:《风俗通》曰:秦相赵高,指鹿为马,束蒲为脯,二世不觉。

  二翁耽老氏之言,(1)继少卿之作,(2)文以述大雅,道以通至精。卷舒天地之心,脱落神仙之境。武陵遗迹,可得而窥焉。问津利往,水引渔者;花藏仙溪,春风不知。从来落英,何许流出。(3)石洞来入,晨光尽开。(4)有良田名池,竹果森列,三十六洞,别为一天耶?(3)今扁舟而行,笑谢人世,阡陌未改,(6)古人依然。白云何时而归来,青山一去而谁往?诸公赋桃源以美之。

  (1)《史记》: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2)《文选》有李少卿与苏武诗三首。老氏之言,少卿之作,俱切李氏事用。

  (3)何许,犹何处也。

  (4)何晏《景福殿赋》:“晨光内照,流景外烻。”李善注:“晨光,日光也。”

  (5)《述异记》:人间三十六洞天,知名者十耳,余二十六天,出《九微志》。

  (6)扁舟,特舟也。阡陌,田间道也。俱详二卷注。

  夏日陪司马武公与群贤宴姑熟亭序

  武公,名幼成,为宣州司马,见后《赵公西候亭颂》。《江南通志》:太平府当涂县有采虹桥,即下浮桥,唐李阳冰建亭在其上,李白序之,名姑熟亭,盖走芜湖道也。

  通驿公馆南有水亭焉,四甍翚飞,(1)巉绝浦屿。盖有前摄令河东薛公栋而宇之,今宰陇西李公明化,开物成务,(2)又棱其梁而阁之。昼鸣闲琴,夕酌清月,盖为接辅轩、(3)祖远客之佳境也。

  (1)《说文》:“甍,屋栋也。”徐锴曰:“所以承瓦,故从瓦。”《诗·小雅》:如鸟斯革,如翚斯飞。”《郑笺》曰:“伊、洛而南,素质五色,皆备成章,曰翚。翚者,鸟之奇异者也。”孔颖达《正义》:“斯革、斯飞,言檐阿之势似鸟飞也。”

  (2)《周易》:“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

  (3)左思《吴都赋》:“辅轩蓼扰。”李周翰注:“輶轩,轻车也。”昔人多以輶轩为使车之通称,见九卷注。

  制置既久,莫知何名。司马武公,长材博古,独映方外。(1)因据胡床,岸帻啸咏,而谓前长史李公及诸公曰:“此亭跨姑熟之水,可称为‘姑熟亭’焉”。

  (2)嘉名胜概,自我作也。

  (1)《世说》:桓宣武引谢奕为司马,奕既上,犹推布衣交。在温座席岸帻啸咏,无异常日。宣武每曰“我方外司马”。

  (2)《方舆胜览》:姑熟溪,在太平州当涂县南二里,西入大江。

  且夫曹官级冕者,大贤处之,若游青山、卧白雪,逍遥偃做,何适不可。小才居之,窘而自拘,悄若桎梏,则清风朗月,河英岳秀,皆为弃物,安得称焉。所以司马南邻,(1)当文章之旗鼓;翰林客卿,(2)挥辞锋以战胜。(3)名教乐地,(4)无非得俊之场也。千载一时,言诗纪志。

  (1)司马,指武松。

  (2)翰林,白自谓。于时为客,故曰客卿。

  (3)《晋书》:“恩绪云骞,辞锋景焕。”

  (4)《世说》:王平子、胡母彦国诸人,皆以任放为达,或有裸体者。乐广笑曰:“名教中自有乐地,何为乃尔也。”

  江夏送林公上人游衡岳序

  江南之仙山,黄鹤之爽气,(1)偶得英粹,(2)后生俊人。(3)林公世为豪家,此土之秀。落发归道,专精律仪。(4)白月在天,(5)朗然独出。既洒落彩翰,亦讽诵于人口。(6)(1)《方舆胜览》:黄鹤山,一名黄鹄山,在江夏县东九里。去县西北二里有黄鹤矶。

  (2)颜延之《宋武帝溢议》:“英粹之照,正性自天。”

  (3)《南史·王规传》:王威明,风韵遭上,神峰标映,千里绝迹,百尺无枝,实俊人也。

  (4)《梁书》:慈心深广,律仪清净。

  (5)《法苑珠林》:西方一月分为黑白,初月一日至十五日名为白月,十六日已去至于月尽名为黑月。此文所云白月,则指满月而言也。

  (6)《华严经》:何况如来金口所说。

  闲云无心,与化偕往。欲将振五楼之金策,(1)浮三湘之碧波。(2)乘杯泝流,(3)考室名岳;(4)瞰慈冥壑,(5)凌临诸天。(6)登祝融之峰峦,(7)望长沙之烟火。(8)遥谢旧国,誓遗归踪。百千开士,(9)稀有此者。

  (1)金策,锡杖也。见十五卷注。

  (2)三湘,见一卷注。

  (3)神僧杯度,常乘木杯渡河,见十卷注。

  (4)《初学记》:衡山一峰名石闲,下有石室,中常闻讽诵声。

  (5)冥壑,幽谷也。

  (6)诸天,见十九卷注。

  (7)《一统志》:祝融峰在衡山县西北三十里,位值离宫,以配火德,乃祝融君游息之所。上有青玉坛,道书以为“第二十四福地”。《湖广通志》:衡山有七十二峰,其最高者,为祝融峰。旧传:高九千七百三十丈,或云祝融峰去地二万丈。唐卢载诗“五千里地望皆见,七十二峰中最尊”是也。峰顶有风穴,每将雨,则风自穴发。又有雷池,祷雨皆验。

  (8)按《唐书·地理志》,潭州长沙郡,隶江南西道,领长沙、湘潭、湘乡、益阳、醴陵、浏阳六县。

  (9)开士,见甘一卷《赠衡岳僧方外》诗注。

  予所以叹其峻节,(1)扬其清波。龙象先辈,(2)回眸拭视。比失泪泥沙者,相去如牛之一毛。(3)昔智者安禅于台山,(4)远公托志于庐岳,(5)高标胜概,斯亦向幕哉!(1)颜延年诗:“峻节贯秋霜。”

  (2)僧中能负荷大法者,谓之龙象。见十二卷注。

  (3)长九龄诗:“相去九牛毛,惭叹知何已。”

  (4)《传灯录》:智顗禅师,荆州华容人。十五礼佛像,誓志出家。恍焉如梦见大山临海际,峰顶有憎招手,接入一伽蓝,云:“汝当居此。”年十八,依僧法绪出家。陈太建七年,隐天台山佛陇峰。有定光禅师先居此峰,谓弟子曰:“不久当有善知识领徒至此。”俄而师至,光曰:“忆畴昔举手招引否?”师即悟礼像之证,悲喜交怀,乃执手共至庵所。其夜闻空中钟磐之声,师曰:“是何佯也?”曰:“是揵椎集僧,得住之相。此处金地,吾已居之。北峰银地,汝宜居焉。”开山后,宣帝建修禅寺,割始丰县调以充众费。及隋炀帝请师受菩萨戒、号师为智者。师自始受禅教,终乎灭度,常披一坏钠,冬夏不释。来往居天台山二十二年,建造大道场一十二所,国清最居其后。

  (5)《神僧传》:释慧远欲往罗浮,及届污阳,见庐峰清净,足以息心,始住龙泉精舍。此处去水本远,远乃以杖扣地,曰:“若此中可得栖立, 当使朽壤抽泉。”言毕,清流引出,浚以成溪。于是率众行道,昏晓不绝。释迪余化,于斯复兴,自远卜居庐阜,三十余年,影不出山,迹不入俗。每送客游履,常以虎溪为界。

  紫霞摇心,青枫夹岸,目断川上,送君此行,群公临流,赋诗以赠。

  金陵与诸贤送权十一序

  斯、高柄秦,赢世不二;三杰伏草,与汉并出。(1)莽夷朱晖,耿、邓乃起。

  (2)自古英达,(3)未必尽用于当年。去就之理,在大运尔。

  (1)李斯、赵高,执秦国之柄,毒痡天下,致赢氏甫二世而亡。于是三杰辅汉高,以出定天下。《史记》:高祖曰:“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人,皆人杰也。吾能用之。

  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2)夷,灭也。朱晖,火之光晖也。汉以火德王,故云。王莽篡汉,耿弇、邓禹之徒乃起而佐光武,以致中兴。

  (3)《三国志注》:《江表传》曰:有周瑜者,与孙策同年,亦英达夙成。

  我君六叶继圣,熙乎玄风;(1)三清垂拱,(2)穆然紫极。(3)天人其一哉!所以青云豪士,散在商钓,(4)四坐明哲,皆清朝旅人。(5)(1)《韵会》:“熙,兴也,又广也。”玄风,清静之风也。

  (2)《玉海》:唐大明宫内有三清殿。杨巨源诗:“金台殿角直三清。”

  《雍录》:阁本《大明宫图》,有三清殿。又《韩诗外传》:”寒暑均则三光清,三光清则风雨时。”垂拱,无为之意,详见二十一卷注。

  (3)《汉书·东方朔传》:“于是吴王穆然,俯而深思。”颜师古注:“穆然,静思貌。”紫极,王者之居也,见八卷注。

  (4)商钓,或隐于市,或渔于水也。

  (5)四坐明哲,谓坐中诸贤。旅人,谓未登仕籍,奔走四方,犹仲尼旅人之意。

  吾希风广成,(1)荡漾浮世,素受宝诀,(2)为三十六帝之外臣。(3)即四明逸老贺知章,(4)呼余为谪仙人,盖实录耳。而尝采姹女于江华,收河车于清溪,(5)与天水权昭夷,(6)服勤炉火之业久矣。

  (1)《后汉书》:海内希风之流,遂共相标榜。章怀太子注:希,望也。

  广成子,古之仙人,见二卷注。

  (2)宝决,道家修炼之诀。

  (3)三十六帝,见三卷注。《陈书》:“出者称为元首,处者谓之外臣。”

  (4)贺知章事,见二十四卷注。

  (5)姹女,汞也,河车,铅也。皆炼丹药物。《参同契》:“河上姹女,灵而最神。得火则飞,不见埃尘。”阴真君《金液还丹歌》云:“北方正气,名河车。”《唐书·地理志》,道州江华郡,属江南西道。清溪,在池州秋浦县。

  (6)《唐书·宰相世系表》:权氏出自子姓,商武丁之裔,封于权。其地,南郡当阳县权城是也。楚武王灭权,迁于那处,其孙因以为氏。秦灭楚,迁大姓于陇西,因居天水。

  之子也,冲恬渊静,翰才峻发。白每一篇一札,皆昭夷之所操。吁!舍我而南,若折羽翼。时岁律寒若,天风枯声。云帆涉汉,(1)同若绝电。(2)举目四顾,霜天峥嵘。(3)衔杯叙离,(4)群子赋诗以出饯,酒仙翁李白辞。

  (1)马融《广成颂》:“张云帆。”

  (2)鲍照诗:“人生倏忽如绝电。”

  (3)峥嵘,言天气之高也。

  (4)刘伶《酒德颂》:“衔杯漱醒。”

  春于姑熟送赵四流炙方序

  在晋时为姑熟,在唐时为宣州当涂县,详见甘五卷注。赵盖为当涂县尉者也。

  白以邹、鲁多鸿儒,(1)燕、赵饶壮士,盖风土之然乎?赵少翁才貌瑰雅,志气豪烈。以黄缓作尉,(2)泥蟠当涂;(3)亦鸡栖鹤笼,(4)不足以窘束驾凤耳。

  (1)《晋书·儒林传》:“鸿儒硕学,无乏于时。”

  (2)颜师古《汉书注》:“丞尉职卑,皆黄缓。”

  (3)《后汉书》:“中遭倾覆,龙德泥蟋。”《三国志·秦宓传》:扬子云潜心著述,有补于世。泥蟠不滓,行参圣师。

  (4)《韵会》:“栖,鸡所止也。”

  以疾恶抵法,迁于炎方。辞高堂而坠心,指绝国以摇恨。(1)天与水远,云连山长。借光景于顷刻,开壶觞于洲渚。黄鹤晓别,愁闻命子之声;青枫螟色,尽是伤心之树。(2)(1)绝国,谓绝远之地,见五卷注。

  (2)《楚辞》:“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

  然自吴瞻秦,(1)日见喜气。(2)上当攫玉弩,(3)摧狼狐,(4)洗清天地,(5)雷雨必作。(6)冀白日回照,丹心可明。巴陵半道,(7)坐见还吴之棹。令雪解而松柏振色,气和而兰蕙开芳。仆西登天门,(8)望子于西江之上。

  (1)秦者,长安帝都之地。

  (2)日见喜气,谓其有振兴之象。

  (3)上者,指玄宗。攫玉弩,谓亲秉征伐之柄。《尚书帝命验》:“玉弩发,惊天下。”

  (4)摧狼狐,谓剿灭安禄山之徒。

  (5)洗清天地,谓宇宙清泰。

  (6)雷雨必作,谓大赦天下。《易·解卦》:“雷雨作,解,君子以赦过有罪。”

  (7)巴陵,岳州也。

  (8)天门山在当涂具西南,详二十二卷注。

  吾贤可流水其道,浮云其身,通方大适,何往不可,何戚戚于路歧哉!秋于敬亭送从侄耑游庐山序敬亭山,在今江南宁国府宣城县北。庐山,在今江西九江府德化县南山北,隶南康星子县。详见前注。

  余小时,大人令诵《子虚赋》,(1)私心慕之。及长,南游云梦,(2)览七泽之壮观。酒隐安陆,蹉跎十年。初,嘉兴季父滴长沙西还时,予拜见,顶饮林下。(3)耑着乃稚子,嬉游在傍。今来有成,郁负秀气。吾衰久矣,见尔慰心,申悲导旧,破涕为笑。(4)(1)《子虚赋》,见一卷注。

  (2)《方舆胜览》:云梦泽,在安陆县南五十里。

  (3)预饮林下,用阮籍叔侄为竹林之游事,见十二卷注。

  (4)刘琨《答卢湛书》:“举觞对膝,破涕为笑。”

  方告我远涉,西登香炉。(1)长山横蹙,九江却转。瀑布天落,半与银河争流,腾虹奔电,潈射万壑,(2)此宇宙之奇诡也。其上有方湖石井,(3)不可得而窥焉。

  (1)庐山有香炉峰,有瀑布水,详二十一卷注。

  (2)《韵会》:“潈,水会也。”

  (3)远法师《游庐山记》:“自托此山,二十三载。再践石门,四游南岭。

  东望香炉峰,北眺九江。传闻有石井方湖,中有赤鳞涌出。野人不能叙,直叹其奇而已。”

  羡君此行,抚鹤长啸。恨丹液未就,(1)白龙来迟,(2)使秦人著鞭,先往桃花之水。(3)孤负夙愿,惭归名山;终期后来,携手五岳。情以送远,诗宁阙乎?

  (1)丹液,仙药,见二卷注。

  (2)白龙,用陵阳子明事,见十二卷注。

  (3)桃花水,即桃花源,见二卷注。

  遂黄钟之鄱阳谒张使君序

  鄱阳郡即饶州,隶江南西道。

  东南之美者,有江夏黄公焉。白窃饮风流,尝接谈笑。亦有抗节玉立,光辉炯然,气高时英,辩析天口。(1)道可济物,志栖无垠。

  (1)任昉《宣德皇后令》:辩析天口,而似不能言。李善注:《七略》曰:齐田骈好谈论,故齐人为语曰“天口骈”。天口者,言田骄子不可穷其口若事天。昌向注:辨析,谓分别事理也。

  鄱阳张公,朝野荣望,爱客接士,即原、尝、春、陵之亚焉。(1)每钦其辞华,悬榻见往。(2)而黄公因访古迹,便从贵游,乃侨装撰行,(3)去国遐涉。(4)(1)原、尝、春、陵,见七卷注。

  (2)陈蕃悬榻,见十四卷注。

  (3)鲍照诗:“侨装多阙绝。”《广韵》:“侨,客也。”“撰,定也。”

  侨装,谓客行之装。撰行,谓定行日。

  (4)遐陟,远行也。

  诸子衔酒惜别,沾中分赠,沉醉烟夕,惆怅凉月。天南回以变夏,火西飞而献秋。(1)汀霞飒然,(2)海草微落。(3)夫子行迈,(4)我心若何。毋金玉尔音,而有遐心。(5)湖水演沔,(6)勗哉是行。共赋武昌钓台篇,(7)以慰别情耳。

  (1)火,心星也。下而西流,则为秋候。详五卷注。

  (2)谢眺诗:“汀葭稍靡靡。”《广韵》:“汀,水际平沙也。”“葭,芦也。”

  (3)周朗《报羊希书》:“池上海草,岁荣日蔓。”

  (4)行迈,见本卷注。

  (5)《诗·小雅》:“毋金玉尔音,而有遐心。”《正义》曰:“言汝虽不来,当传书信,毋得自爱音声,贵如金玉,不以遗问我,而有疏远我之心。

  恐遂疏己,故以恩责之,冀音信不绝。”

  (6)《广韵》:“演,水长流貌。”《韵会》:“酒,流满貌。”

  (7)《太平寰宇记》:钓台,在武昌城下,有石圻临江悬峙,四眺极目。

  《武昌记》云:钓台,在城南。《方舆胜览》:钓台,在武昌北门外大江中。

  郡志:孙权尝整阵于钓台。

  早春于江夏送蔡十还家云梦序

  吾观蔡侯,奇人也。尔其才高气远,有四方之志,不然,何周流宇宙大多耶?

  白遐穷冥搜,(1)亦以早矣。海草三绿,不归国门。又更逢春,再结乡思。一见夫子,冥心道存。穷朝晚以作宴,驱烟霞以辅赏。朗笑明月,时眠落花。

  斯游无何,寻告睽索。(2)来暂观我,去还愁人。

  (1)孙绰《天台山赋序》:“远寄冥搜。”李善注:“冥搜,搜访幽冥也。”

  (2)何逊诗:“五载共衣裘,一朝异暌索。”

  乃浮汉阳,入云梦,乡枻云叩,(1)归魂亦飞。且青山绿枫,累道相接,遇胜因赏,利君前行,即非远离,曷足多叹。

  (1)《广韵》:“枻,楫也。”陶潜诗:“叩枻新秋月,临流别友生。”

  秋七月,结游镜湖,无我期,(1)先子而往。敬慎好去,终当早来。无使耶川白云,(2)不得复弄尔。乡中廖公及诸才子为诗略谢之。

  (1)《诗·国凤》:“匪我愆期。”《毛传》曰:“愆,过也。”“ ”

  与“愆”同。

  (2)耶川即若耶溪,与镜湖俱在会稽。详见六卷注。

  秋日于太原南栅饯阳曲王赞公贾少公石艾尹少公应举赴土都序

  按《唐书·地理志》,太原府有阳曲县,有石艾县。天宝元年,更石艾为广阳县。《容斋随笔》:唐人呼县令为明府,丞为赞府,尉为少府。

  李太白集有《饯阳曲王赞公贾少公石文尹少公序》,盖阳曲丞、尉,石艾尉也。赞公、少公之语益奇。班固《西都赋》:“实用西迁,作我上都。”张铣注:上都,西京也。

  天王三京,(1)北都居一。(2)其风俗远,盖陶唐氏之人欤?(3)襟四塞之要冲,(4)控五原之都邑。(5)雄藩剧镇,非贤莫居。(6)(1)三京,谓西京、东京、北京也。唐以雍州为西京,河南为东京,太原为北京。《通典》:开元十一年,以并州高祖起义之地,置太原府,号曰北京。

  (2)《太平寰宇记》:并州大都督府,天授元年置北都,兼都督府。开元十一年,玄宗行幸至此,以此州王业所兴,又建北都,仍改并州为太原府,立《起义堂碑》以纪其事。

  (3)《通典》:今之并州,为太原府,古唐国也。昔帝尧为唐侯,所封之国。《太平寰宇记》:并州太原郡,其人有唐尧之遗教,君子深思,小人俭陋。

  (4)卢谌《理刘司空表》:咸以并州之地,四塞为固,东阻井陉,西限蓝谷,前有太行之岭,后有句注之关。”

  (5)《广韵》:“控,引也。”五原,汉武帝所置郡,唐时盐州、丰州、胜州皆其故地。去太原四百余里。详见五卷注。

  (6)张载《剑阁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

  则阳曲丞王公,神仙之胄也。(1)尔其学镜千古,知周万殊。又若少府贾公,以述作之雄也。鳌弄笔海,(2)虎攫辞场。(3)又若石艾尹少公,廊庙之器,(4)口折黄马,手挥青萍。(5)咸道贯于人伦,(6)名飞于日下。(7)实难沉屈,永怀青霄。(8)剑有隐而气冲七星,(9)珠虽潜而光照万壑。

  (1)王氏一支,相传出自周灵王太子晋,即与浮丘公仙去者,故曰神仙之胄。

  (2)骆宾王《饯尹大官序》:“请振词锋,同开笔海。”

  (3)王勃《夫子庙碑》:“虚舟独泛,乘学海之波澜;直辔高驱,践辞场之阃阈。”

  (4)《蜀志》:许靖夙有名誉,既以笃厚为称,又以人物为意。虽行事举动,未悉允当,蒋济以为大较廊庙器也。

  (5)《庄子》:黄马、骊牛三。司马彪曰:牛、马以二为三,曰牛、曰马、曰牛马,形之三也。曰黄、曰骊、曰黄骊,色之三也。曰黄马、曰骊牛、曰黄马骊牛,形与色为三也。故曰:一与言为二,二与一为三也。刘孝标《广绝交论》:“骋黄马之剧谈。”吕延济注:“《庄子》曰:惠施云:黄马、骊牛三,谓黄、骊、色为二也。言辩者,以此为剧谈也。”青萍,剑名,见九卷注。

  (6)《后汉书》:郭林宗虽善人伦,而不为危言核论。许助少峻名节,好人伦,多所赏识。《晋书》:桓彝有人伦识鉴,拔才取士,或出于无闻,或得之孩抱,时人方之许、郭。人伦者,品目人物之高下,各为伦类也。

  (7)日下,谓帝都,见八卷注。

  (8)左思《蜀都赋》:“于青霄而秀出。”张铣注:“霄,天也。”

  (9)七星,谓北斗之星,暗用丰城剑气冲牛斗间事,见三卷注。

  今年春,皇帝有事千亩,(1)湛恩八埏,大搜群才,(2)以缉邦政。而王公以令宰见举,贾公以王霸升闻。海激仁乎三千,天飞期于六月。(3)必有以也,(4)岂徒然哉!(1)《礼记》:“天子为籍千亩。冕而朱纮,躬秉耒。”

  (2)《玉海》:开元二十三年正月己亥,耕籍田,大赦,赐勋爵,所谓“湛恩八埏,大搜群才”,正指斯事。《汉书》:“威武纷云,湛恩汪□□。”颜师古注:湛,读曰沉。沉,深也。八埏,八方也。详九卷注。

  (3)《法苑珠林》:庄周说云:有大鹏,其形极大。大鹏之背,不知几千里。将欲飞时,击水三千里,翼若垂天之云。传扶摇而上,去地九万里,方乃得逝。要从北溟,至于南溟,一飞六月,终不中息。

  (4)《诗·国风》:“何其久也,必有以也。”

  有从兄太原主簿舒,(1)才华动时,规谋匠物。(2)乃黕翠幕,(3)筵虹梁。(4)琼羞霞开,羽觞电举。(5)然后抗目远览,凭轩高吟。屏俗事于烦襟,结浮欢于落景。(6)俄而皓月生海,(7)来窥醉容;黄云出关,半起秋色。数君乃辍酌慷慨,摇心促装。(8)望丹阙而非远,挥玉鞭而且去。

  (1)太原县,隶河东道之太原府,设主簿一人,正九品上。

  (2)《后汉书·百官志注》:“蕃维盘固,规谋弘远。”

  (3)潘岳《藉田赋》:“翠幕黕以云布。”李善注:“黕,黑貌也。”

  (4)班固《西都赋》:“抗应龙之虹梁。”李善注:“梁形似龙,而曲如虹也。”

  (5)《楚辞》:“瑶浆蜜勺,实羽觞些。”王逸注:“羽,翠羽也。觞,觚也。”《汉书》:“酌羽觞兮销忧。”刘德注:“羽觞,酒疾行如羽也。”

  孟康曰:“羽,觞爵也。作生爵形,有头、尾羽翼。”如淳曰:“以玳瑁,覆翠羽于下,彻上见。”师古曰:“孟说是也。”张衡《西京赋》:“羽觞行而无数。”刘良注:“羽觞。杯上缀羽以速饮也。”

  (6)谢灵运诗:“浮欢昧眼前,沉照贯终始。”

  (7)颜延年诗:“流云蔼青阙,皓月鉴丹宫。”

  (8)谢灵运诗:“恭承古人意,促装返柴荆。”

  白也不敏,先鸣翰林。(1)幸叨玳瑁之筵,(2)敢竭麒麟之笔。(3)请各探韵,赋诗宠行。

  (1)《左传》:“平阴之役,先二子鸣。”

  (2)刘桢《瓜赋》:“布象牙之席,薰玳瑁之筵。”

  (3)王勃《春日孙学宅宴序》:“侠客时有,且倾鹦鹉之杯;文人代轻,聊举麒麟之笔。”卢照邻《释疾文》:“东郊绝此麒麟笔,西山秘此凤凰柯。”

  按《唐书》,改京城为西京,东都为东京,北都为北京,乃天宝元年事。

  而太白供奉翰林,正在天宝初年,此文有“天王三京”用“先鸣翰林”二句,疑是其去国以后之作。然天宝改元以后,不见有耕藉事,或是史臣失书,亦未可定。而改石艾县为广阳,则正在天宝元年,此文犹称石艾,不称广阳,知为天宝以前作也。三京之称,或在先时已有此名;而翰林谓文翰之林,盖先作诗,以为文林之倡耳。

  送戴十五归衡岳序

  白上探玄古,中观人世,下察交道。海内豪俊,相识如浮云。自谓德参夷、颜,才亚孔、墨,莫不名由口进,实从事退,(1)而风义可合者,厥惟戴侯。

  (1)《人物志》:夫名非实,用之不效。故曰名由口进,而实从事退。中情之人,名不副实,用之有效,故名由众退,而实从事章。

  戴侯寓居长沙,禀湖岳之气;(1)少长咸、洛,窥霸王之图。(2)精微可以入神,懿重可以崇德,谟猷可以尊主,文藻可以成化。兼以五材,(3)统以四美,(4)何往而不济也。

  (1)长沙之地,在唐为潭州长沙郡,隶江南西道,有洞庭湖,有衡岳。

  (2)咸阳、洛阳,有古昔帝王霸主争据之迹。

  (3)《姜子》:所谓五材者,勇、智、仁、信、忠也。勇则不可犯,智则不可乱,仁则爱人,信则不欺,忠则无二心。

  (4)四美,承上四句而言。

  其二三诸昆,皆以才秀擢用,辞翰炳发,升闻天朝。而此君独潜光后世,以期大用。鲲海未跃,鹏霄悠然。不远千里,访予以道。□□国之秀,(1)有廖侯焉。人伦精鉴,(2)天下独立。(3)每延以宴谑,许为通人。(4)独孤有邻及薛诸公,咸亦以为信然矣。

  (1)《韵会》:“郧,《说文》:汉南之国。”《地理沿革表》:德安府,古郧子国,一云在江夏。《集韵》:郧,或作“□□”。

  (2)人伦,已见前二篇注。言其有知人之明。

  (3)独立:犹独步之意。

  (4)《后汉书》:袁绍客多豪俊,并有才说。见郑玄儒者,未以通人许之。

  属明主未梦,且归衡阳。憩祝融之云峰,(1)弄茱萸之湍水。(2)轩骑纠合,(3)祖于魏公之林亭。笙歌鸣秋,剑舞增气。况江叶坠绿,沙鸿冥飞,登高送远,使人心醉。(4)见周、张二子,为论平生。鸡黍之期,(5)当速赴也。

  (1)祝融峰,见本卷《送林公上人序》注。

  (2)《水经注》:邵陵水,东北出益阳县,其间径流山峡,名之为茱萸江。

  《海录碎事》:澬江,一名茱萸江,在衡山县。《一统志》:茱萸滩,在湖广宝庆府城北四十里,澬江水势险恶,昔人置铜柱于岸侧,以固牵挽,俗谓五十三滩、四十八滩,此其首也。

  (3)纠,亦合也。《左传》:纠合诸侯,而谋其不协。

  (4)《高唐赋》:“登高远望,使人心瘁。”

  (5)李善《文选注》:谢承《后汉书》:山阳范式,字巨卿,与汝南张元伯为友。春别京师,以秋为期。至九月十五日,杀鸡作黍。二亲笑曰:“山阳去此几千里,何必至。”元伯曰:“巨卿信士,不失期者。”言未绝而巨卿至。

  早夏于将军叔宅与诸昆季送傅八之江南序

  《易》曰:“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穷此道者,其惟傅侯耶?侯篇章惊新,海内称善,五言之作,妙绝当时。(1)陶公愧田园之能,谢客惭山水之美。

  (2)佳句籍籍,人为美谈。

  (1)《北齐书》:“雕虫之美,独步当时。”

  (2)陶渊明诗,多言田园之适。谢灵运诗,多言山水之趣。灵运小字客儿,详十六卷注。

  前许州司马宋公,(1)蕴冰清之姿,(2)重傅侯玉润之德,妻以其子。凤凰于飞,(3)潘、杨之好,斯为睦矣。(4)(1)唐时许州颍川郡,隶河南道。州设司马一人,从五品下。

  (2)刘孝标《世说注》:《卫阶别传》:玠娶乐广女,裴叔道曰:“妻父有冰清之姿,婿有壁润之望,所谓秦晋之匹也。”

  (3)《左传》:初懿氏卜妻敬仲,其妻占之,曰:“吉,是谓凤凰于飞,和鸣锵锵。”杜预注:雄曰凤,雌曰凰,雄雌俱飞,相和而鸣,锵锵然,犹敬仲夫妻相随适齐,有声誉。

  (4)潘岳《杨仲武诔》:“潘、杨之睦,有自来矣。”盖岳乃杨之婿也,故云潘、杨之睦。

  仆不佞也,忝于芳尘,宴同一筵,心契千古。清酌连晓,玄谈入微。欢携无何,旋告睽拆。将军叔,雄略盖古,英明洞神。天王贵宗,诞育贤子。八龙增秀以列次,(1)五色相辉而有文。会言高乐,晓饯金门。洗德弦觞怡颜(上下似有缺文)。

  (1)《后汉书》:荀淑有子八人,俭、绲、靖、焘、汪、爽、肃、专,并有名称,时人谓之八龙。初荀氏旧里名西豪,颍阴令苑康以为昔高阳氏有才子八人,今荀氏亦有八子,故改其里曰高阳里。

  朱明草木已盛。且江嶂若画,赏盈前途,自然屏间坐游,(1)镜里行到,(2)霞月千里,足供文章之用哉!征帆空悬,落日相逼。二季挥翰,诗其赠焉。

  (1)屏间,谓列嶂如屏。

  (2)镜里,谓江明若镜。

  冬日于龙门送从弟京兆参军令问之淮南觐省序

  龙门山,在河南府城西南,详十三卷注。京兆,即雍州也。详十八卷注。

  参军,京兆尹之属官。

  紫云仙季,(1)有英风焉。吾家见之,若众星之有月。(2)贵则天王之令弟,宝则海岳之奇精。游者所谓风生玉林,清明萧洒,真不虚也。

  (1)紫云仙,似其从弟之号。季,谓季弟也。

  (2)《出曜经》:“独尊只步,无有畴匹。犹如明月,在众星中。”

  常醉目吾曰:“兄心肝五藏,皆锦绣耶!不然,何开口成文,挥翰雾散。”

  吾因抚掌大笑,扬眉当之。使王澄再闻,亦复绝倒。(1)观夫笔走群象,思通神明,龙章炳然,(2)可得而见。

  (1)《晋书》:琅邪王澄,有高名,少所推服。每闻卫玠言,辄叹息绝倒。

  故时人为之语曰:“卫玠谈道,平子绝倒。”

  (2)龙章,言其文采炳焕,若龙章之服也。《礼记》:“有虞氏服韨,夏后氏山,殷火,周龙章。”王勃文:“研精麝墨,运思龙章。”

  岁十二月,拜省于淮南。思白华之长吟,(1)眺黄云之晚色。目断心尽,情悬高堂。倾兰醑而送行,(2)赫金鞍而照地。(3)错毂蹲野,(4)朝英满筵。(5)非才名动时,何以及此。

  (1)束皙《补亡诗》:“白华朱萼,被于幽薄。”吕延济注:“喻孝子事父母之洁白,如朱萼承白华于幽薄之中,而鲜洁也。”

  (2)唐高宗诗:“华冠列绮筵,兰醑申芳宴。”《玉篇》:“醑,美酒也。”

  (3)鲍照诗:“鞍马光照地。”

  (4)《楚辞》:“车错毂兮短兵接。”王逸注:“错,交也,轮毅交错也。”

  (5)牛弘乐府:“揖让皆时杰,升降尽朝英。”

  日落酒罢,前山阴烟。殷勤惠言,吾道东坐。想洛桥春色,先到淮城,见千条之绿杨,折一技以相赠,则华萼情在,(1)吾无恨焉。群公赋诗,以光荣饯。

  (1)谢瞻诗:“花萼相光饰。”吕延济注:“花萼,喻兄弟也。”琦按:萼,花蒂也。花暮相倚附,不能相离,故古人取之以为兄弟之喻。

  江夏送倩公旧汉东序

  汉东,随州也,本春秋时随子之国,其地在汉水之东。《左传》“汉东之国随为大”是也。后世以其地置州,谓之随州。隋时改称汉东郡,盖依此立名。唐自天宝以前名随州,天宝初改汉东郡,乾元初复为随州。

  谢安四十,卧白云于东山;桓公累征,为苍生而一起。(1)常与支公游赏,贵而不移。大人君子,神冥契合,正可乃尔。仆与倩公一面,不忝古人。言归汉东,使我心痗。(2)夫汉东之国,圣人所出。(3)神农之后,季良为大贤。

  (4)尔来寂寂,无一物可纪。有唐中兴,始生紫阳先生。(5)先生六十而隐化,若继迹而起者,惟倩公焉。蓄壮志而未就,期老成于他日。且能倾产重诺,好贤攻文。即惠休上人与江、鲍往复,(6)各一时也。仆平生述作,罄其草而授之。(7)思亲遂行,流涕惜别。今圣朝已舍季布,(8)当征贾生。(9)开颜洗目,一见白日,冀相视而笑于新松之山耶?作小诗绝句,以写别意。

  (1)《世说注》:《续晋阳秋》曰:谢安悠游山水,以敷文析理自娱。桓温在西藩,钦其盛名,讽朝廷请为司马。以世道未夷,志存匡济。年四十,起家应务。《晋书》:谢安寓居会稽,与王羲之及高阳许询、桑门支遁游处。

  出则渔弋山水,入则言咏属文,无处世意。东山、苍生,已见七卷注。

  (2)《诗·国风》:“愿言思伯,使我心痗。”《毛传》曰:“痗,病也。”

  (3)《元和郡县志》:厉山,亦名烈山,在随州随县北百里。《礼记》曰:厉山氏,炎帝也。起于厉山,故曰厉山氏。《太平寰宇记》:《荆州记》云:随地有厉乡,村有厉山,下有一穴,是神农所生穴也。穴口方一步,容数人立。今穴口石上有神农庙在。《方舆胜览》:《荆州记》:随州厉山有石穴,云是神农所生,遂即此地为神农社,常年祀之。

  (4)季良,随之贤大夫,谏随君无追楚师,事载《左传》桓公六年。

  (5)紫阳先生胡公,见三十卷《紫阳先生碑铭》。

  (6)惠休上人,见十二卷注。

  (7)《广韵》:“罄,尽也。”

  (8)季布事,见十一卷注。

  (9)征贾主,见二十五卷注。

  辞曰:彼美汉东国,川藏明月辉。(1)宁知丧乱后,更有一珠归。

  (1)《新序》:珠产江汉,玉产昆山。《荆州记》:荆蕴玉润其区,汉含珠而清其域。

  按缪本诗中重录此文,而“寂寂”作“寂寞”,“辞曰”作“李白辞”,“彼美”作“路入”,凡六字不同,盖未及删正也。

  饯李副使藏用移军广陵序

  《通鉴》:上元元年,宋州刺史刘展领淮西节度副使,刚强自用,为其上者多恶之。时有谣言曰:“手执金刀起东方。”节度使王仲升使监军使、内左常侍邢延恩因入奏展倔僵不受命,姓名应谣谶,请除之。延恩因说上曰:“展方握强兵,宜以计去之。请除展江淮都统,代李峘。俟其释兵赴镇,中道执之,此一夫之力耳。”上从之,以展为都统淮南东、江南西、浙西三道节度使,密敕旧都统李峘及淮南东道节度使邓景山图之。延恩以制书受展,展疑之,曰:“展自陈留参军,数年至刺史,可谓暴贵矣。江、淮租赋所出,今之重任。展无勋劳,又非亲贤,一旦恩命,宠擢如此,得非有谗人间之乎?”因泣下。延恩惧曰:“公素有才望,主上以江、淮为忧,故不次用公,公反以为疑,何哉?”展曰:“事苟不欺,印节可先得乎?”延恩曰:“可。”乃驰诣广陵,与峘谋,解印节以授展。展得印节,乃上表谢恩,悉举宋州兵七千趋广陵。延恩知展已得其情,还奔广陵,与李峘、邓景山发兵拒之,移檄州县,言展反。

  展亦移檄言峘反。州县莫知所从。峘引兵渡江,屯京口。景山将万人,屯徐城。展素有威名,御军严整,江、淮人望风畏之。展倍道先期至,使人问景山曰:“吾奉诏书赴镇,此何兵也?”景山不应,展使其将孙待封、张法雷击之,景山众溃,与延恩奔寿州。展引兵入广陵,遣其将屈突孝标将兵三千徇濠、楚,王将兵四千略淮西。展军于白沙,设疑兵于瓜州,若将趋北固者。峘悉锐兵守京口以待之。展乃自上流济袭下蜀,峘军闻之自溃,峘奔宣城。甲午,展陷润州。丙申,陷升州。李峘之去润州也,副使李藏用谓峘曰:“处人尊位,食人重禄,临难而逃之,非忠也。以数十州之兵食,三江五湖之险固,不发一矢而弃之,非勇也。

  失忠与勇,何以事君?藏用请收余兵,竭力以拒之。”峘乃悉以后事授藏用。藏用收散卒,得七百人,东至苏州,募壮士,得二千人,立栅以拒展。与展将张景超、孙待封战于郁墅,兵败,奔杭州。景超遂据苏州,待封进陷湖州,景超进逼杭州,藏用使其将温晁屯余杭。展将下江州,徇江西,于是屈突孝标陷濠、楚等州,王陷舒、和、滁、庐等州,所向无不摧靡。聚兵万人,骑三千,横行江、淮间。上命平卢兵马使田神功将所部精兵三千讨展。展闻之,始有惧色,自广陵将兵八千拒之,选精兵二千渡淮击神功于梁山。展败走,至天长,以五百骑据桥拒战,又败。展独与一骑亡渡江。上元二年正月,张景超引兵攻杭州,败李藏用将李疆于石夷门,孙待封自武康南出,将会景超攻杭州。温晁据险击败之。辛亥夜,神功遣特进范知新等将四千人自白沙济,西趋下蜀,展击之,不胜。弟殷劝展引兵逃入海,可延岁月。展曰:“若事不济,何用多杀人父子乎?死,早晚等耳。”遂更率众力战。将军贾隐林射展,中目而仆,遂斩之。孙待封诣藏用降。张景超聚兵至七千余人,闻展死,悉以兵授张法雷,使攻杭州,景超逃入海。法雷至杭州,李藏用击破之,余党皆平。

  夫功未足以盖世,威不可以震主。(1)必挟此者,持之安归。所以彭越醢于前,韩信诛于后。(2)况权位不及于此者,虚生危疑,而潜包祸心,小拒王命。是以谋臣将啖以节钺,诱而烹之,亦由借鸿涛于奔鲸,(3)鲙生人于哮虎。(4)呼吸江海,横流百川。左萦右拂,(5)十有余郡。国计未及,谁当其锋。

  (1)《抱朴子》:“功盖世者不赏。威震主者身危。”

  (2)《汉书·高帝纪》:十一年春正月,淮阴侯韩信谋反长安,夷三族。

  三月,梁王彭越谋反,夷三族。此云越醢于前,信诛于后,恐误。《汉书·黥布传》:汉诛梁王彭越,盛其醢以遍赐诸侯。

  (3)何承天《鼓吹铙歌》:“西川无潜鳞,北渚有奔鲸。”

  (4)《诗·大雅》:“阚如虓虎。”

  (5)《史记》:若夫泗上十二诸侯,左萦而右拂之,可一旦而尽也。

  我副使李公,勇冠三军,(1)众无一旅。(2)横倚天之剑,(3)挥驻日之戈。(4)吟啸四顾,熊罴雨集。(5)蒙轮扛鼎之士,(6)杖干将而星罗。(7)上可以决天云,下可以绝地维。(8)翕振虎旅,(9)赫张王师。退如山立,进若电逝。(10)转战百胜,僵尸盈川。水膏于沧溟,陆血于原野。一扫瓦解,洗清全吴。(11)可谓万里长城,横断楚塞。不然,五岭之北,(12)尽饵于修蛇,势盘地蹙,不可图也。

  (1)《粱书》:马仙琕每战,勇冠三军。当其冲者,莫不摧破。

  (2)《左传》:“有田一成,有众一旅。”杜预注:“方十里为成,五百人为旅。”

  (3)宋玉《大言赋》:“长剑耿耿倚天外。”

  (4)《淮南子》:“鲁阳公与韩构战酣,日暮,援戈而挥之,日为之返三舍。”

  (5)陆机《辨亡论》:“哮阚之群风驱,熊罴之众雾集。”王褒《四子讲德论》:“莫不风驰雨集,袭杂并至。”

  (6)《左传》:“狄虒弥建大车之轮,而蒙之以甲,以为橹。左执之,右拔戟,以成一队。”杜预注:“蒙,覆也。”《史记》:“项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裴骃注:“韦昭曰:扛,举也。”《索隐》曰:“《说文》云:扛,横关对举也,音江。”卢恩道《为隋檄陈文》:“扛鼎蒙轮之卒,事均驱兕。”

  (7)干将,剑名,又戟名,见十一卷注。班固《西都赋》:“列卒周匝,星罗云布。”吕延济注:“星罗云布,言众也。”

  (8)《庄子·说剑篇》:“上决浮云,下绝地纪。”《列子》:“折天柱,绝地维。”

  (9)张衡《西京赋》:“陈虎旅于飞廉。”李善注:“《周礼》:虎贲,下大夫。旅贲氏,中士也。”《鬻子》:“纣虎旅百万,陈于商郊。”琦按:太白所谓虎旅,指有力如虎之众耳,与李氏所解有异。

  (10)《礼记》:“总干而山立,武王之事也。”曹植《七启》:“飞轩电逝,兽随轮转。”嵇康诗:“风驰电逝,蹑景追飞。”此借用其字,以喻士卒进退用命之状。山立,言其如山之峙,卒难动摇。电逝,言其如电之流,倏忽骤至。

  (11)《淮南子》:纣之地,左东海,右流沙,前交趾,后幽都。师起容关,至浦水,士亿有余万。然皆倒矢而射,傍戟而战。武王左操黄钺,右执白旄以麾之,则瓦解而走,遂土崩而下。

  (12)杜氏《通典》:自北徂南,入越之道,必由岭峤。时有五处,塞上岭一也,今南康郡大庾岭是,骑田岭二也,今桂阳郡腊岭是;都庞岭三也,今江华郡永明岭是;甿渚岭四也,今江华界白芒岭是;越城岭五也,今始安郡北零陵郡南临源岭是。西自衡山之南,东穷于海,一山之限也。文谓五岭之北,盖指江南、江西二道而言。

  而功大用小,天高路遐。社稷虽定于刘章,(1)封侯未施于李广。(2)使慷慨之士,长吁青云。且移军广陵,恭揖后命。(3)组练照雪,(4)楼船乘风。(5)萧鼓沸而三山动,(6)旌旗扬而九天转。

  (1)《汉书·文帝纪》:高后崩,诸吕谋为乱,欲危刘氏。丞相陈平、太尉周勃、朱虚侯刘章等共诛之。

  (2)《李广传》:广与望气王朔语曰:“自汉征匈奴,广未尝不在其中,而诸部校尉以下,材能不及中人,以军功取侯者,数十人,广不为后人,然终无尺寸功以得封邑者,何也?岂吾相不当侯耶?”朔曰:“将军自念岂尝有恨者乎?”广曰:“吾为陇西守,羌尝反,吾诱降者八百余人,诈而同日杀之,至今恨独此耳。”朔曰:“祸莫大于杀已降,此乃将军所以不得侯者也。”

  (3)恭揖后命,敬谨逊让,而俟天子之后命也。

  (4)组练,见十一卷注。

  (5)楼船,见四卷注。

  (6)《元和郡县志》:三山,在润州上元县西南五十里,晋王浚伐吴,宿于牛渚,部分明日前至三山,即此也。《江南通志》:三山,在江宁府江宁县西南五十七里,下临大江,三峰排列,故名。晋王浚伐吴,顺流鼓棹,径造三山,即此地。

  良牧出祖,(1)烈将登筵。歌酣易水之风,(2)气振武安之瓦。(3)海日夜色,云帆中流。(4)席阑赋诗,以壮三军之事。白也笔已老矣,序何能为。

  (1)良牧,见十一卷注。

  (2)易水风,见一卷注。

  (3)武安瓦,见六卷注。

  (4)云帆,见三卷注。

  按《通鉴》:上元二年秋七月,以试少府监李藏用为浙西节度副使。冬十月,江淮都统崔圆署李藏用为楚州刺史。《考异》曰:《刘展乱纪》云:刘展既平,诸将争功,畴赏未及李藏用。崔圆乃署藏用为楚州刺史,领二城而居盱眙。按实录,七月,藏用已除节度副使,盖恩命未到耳。又独孤及有《为杭州李使君论李藏用守杭州功表》云:“今都统使停,本职已罢,孤军无主,莫知适从。将士嗷嗷,未有所隶。天高听邈,无人为言。遂使殊勋见委,忠节未录,口不言赏,赏亦不及,恐非圣朝旌有德、表有功之义。”此文所谓“社稷虽定于刘章,封侯未施于李广”,盖亦有深慨矣。未几而藏用之牙将高干挟故怨使人诣广陵告藏用反,先以兵袭之,藏用走,干追杀之。

  崔圆不能明其冤,遂簿责藏用将吏以验之。将吏畏,皆附成其状。独孙待封坚言不反,且曰:“吾始从刘大夫奉诏书来赴镇,人谓吾反。李公起兵灭刘大夫。今又以李公为反。如此,谁则非反者?吾宁就死,不能诬人以非罪。”

  圆亦斩之。盖大乱之后,刑赏之谬若此。

  泽畔吟序

  《泽畔吟》者,逐臣崔公之所作也。公代业文宗,早茂才秀。起家校书莲山,(1)再尉关辅,(2)中佐于宪车,因贬湘阴。(3)从宦二十有八载,而官未登于郎署,(4)何遇时而不偶耶?所谓大名难居,硕果不食。(5)流离乎沅、湘,(6)摧颓于草莽。

  (1)《后汉书》:是时学者称东观为老氏藏室,道家蓬莱山。太仆邓康遂荐窦章入东观为校书郎。

  (2)关辅,关中三辅之地,详十八卷注。

  (3)湘阴,县名,隶岳州巴陵郡。

  (4)《后汉书·马融传》:安帝亲政,召还郎署。

  (5)《吏记》:“大名之下,难以久居。”《周易》:“剥之上九,硕果不食。”孔颖达《正义》云:“处卦之终,独得完全不被剥落,犹如硕大之果,不为人食也。”

  (6)沅、湘,谓沅水、湘水,二水俱经长沙入洞庭。详二十三卷注。

  同时得罪者数十人,或才长命夭,覆巢荡室。崔公忠愤义烈,形于清辞。恸哭泽畔,哀形翰墨。犹《风》、《雅》之什,闻之者无罪,睹之者作镜。书所感遇,总二十章,名之曰《泽畔吟》。惧奸臣之猜,常韬之于竹简;酷吏将至,则藏之于名山。(1)前后数四,蠹伤卷轴。

  (1)《汉书·司马迁传》:“仆诚已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

  观其逸气顿挫,英风激扬,横波遗流,腾薄万古。至于微而彰,婉而丽,悲不自我,兴成他人,岂不云怨者之流乎?余览之怆然,掩卷挥涕,为之序云。

  夏日诸从弟登汝州龙兴阁序

  汝州,唐时隶河南道。

  夫槿荣芳园,蝉啸珍木,盖纪乎南火之月也。可以处台榭,居高明。(1)(1)《月令》:“仲夏之月,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木堇荣。是月也,可以居高明,可以远眺望,可以升山陵,可以处台榭。”郑康成注:“顺阳在上也。高明,谓楼观也。阇者谓之台,有木者谓之榭。”珍木,见二卷注。

  南火,谓大火星,于仲夏昏时,正当南方。详九卷注。

  吾之友于,顺此意也,遂卜精胜,得乎龙兴。留宝马于门外,步金梯于阁上。

  (1)渐出轩户,霞瞻云天。晴山翠远而四合,暮江碧流而一色。屈指乡路,还疑梦中;开襟危栏,宛若空外。

  (1)宝马,见五卷注。金梯,见二十五卷注。

  呜呼!屈、宋长逝,无堪与言。起予者谁,得我二季。当挥尔凤藻,(1)挹予霞觞。与白云老兄,俱莫负古人也。

  (1)卢照邻《释疾文》:“谒龙主于武帐,挥凤藻于文昌。”

  秋夜于安府送孟赞府兄还都序

  安府,安州也。唐于州设中都督府,故曰安府。赞府,县丞。已见本卷注。

  夫士有饰危冠,佩长剑,(1)扬眉吐诺,激昂青云者,咸夸炫意气,托交王侯。

  若告之急难,乃十失八九。我义兄孟子,则不然耶?

  (1)《庄子》:“使子路去其危冠,解其长剑。”陆德明《音释》:“李云:危,高也。子路好勇,冠似雄鸡形。”

  道合而襟期暗亲,志乖而肝胆楚、越。(1)鸿鶱风立,(2)不循常流。孔明披书,每观于大略;(3)少君读《易》,时作于小文。(4)四方贤豪,眩然景慕。

  虽长不过七尺,而心雄万夫。至于酒情中酣,天机俊发,则谈笑满席,风云动天。非嵩丘腾精,(5)何以及此。

  (1)《庄子》:“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

  (2)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鸿鶱旧吴,作守东楚。”吕向注:“鶱,飞也。”江淹诗:“一言凤独立,再说鸾无群。”

  (3)《三国志注》:《魂略》曰:诸葛亮在荆州,以建安初,与颖川石广元、徐元直,汝甫孟公威等,俱游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

  (4)《汉武帝外传》:蓟辽,字子训,齐国临淄人。李少君之邑人也。见少君有不死之道,遂以弟子之礼事少君,而师事焉。性好清净,尝闲居读《易》,时作小小文疏,皆有意义。此文以为少君事,疑误。

  (5)嵩丘腾精,谓嵩山精灵之气降生孟赞府。

  白以弱植,早饮香名。(1)况亲承光辉,恩甚华萼。(2)他乡此别,谁无恨耶?

  (1)颜延年诗:“弱植慕端操。”卢思道《卢记室诔》:“善价斯待,香名允集。”

  (2)华萼,已见本卷注。太白与孟虽异姓,而情不啻昆弟,故曰恩甚花萼,而称之曰义兄也。

  时林风吹霜,散下秋草;海雁嘶月,孤飞朔云。惊魂动骨,戛瑟落涕。(1)抗手缅迈,(2)伤如之何。且各赋诗,以宠行路。

  (1)江淹《四时赋》:“轸琴情动,夏瑟涕落。”戛瑟,犹鼓瑟也。

  (2)抗手,举手拜别也。见十七卷注。缅迈,远行也。张九龄诗:“云胡当此时,缅迈复为客。”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1)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2)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3)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4)群季俊秀,皆为惠连;(5)吾人咏歌,独惭康乐。幽赏未已,高谈转清。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6)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7)(1)逆旅,客舍也,详二十四卷注。

  (2)魏文帝《与吴质书》:“古人思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3)江淹诗:“烟景抱空意,蘅杜缀幽心。”大块,天地也,见三卷注。

  (4)天伦,兄弟也,见十五卷注。

  (5)《宋书》:谢惠连幼而聪敏,年十岁,能属文。族兄灵运,深相知爱。

  (6)谢朓诗:“琼筵妙舞绝,桂席羽觞陈。”羽觞,已见前注。左思《吴都赋》:“飞觞举白。”刘良注:“飞觞,行觞疾如飞也。”成公绥《洛禊赋》:“列樽垒,飞羽觞。”

  (7)石崇《金谷诗序》:“遂各赋诗,以叙中怀。或不能者,罚酒三斗。”

  冬夜于随州紫阳先生飡霞楼送烟子元演隐仙城山序

  吾与霞子元丹,烟子元演,(1)气激道合,结神仙交,殊身同心,誓老云海,不可夺也。历行天下,周求名山,入神农之故乡,得胡公之精术。(2)(1)元丹,疑即元丹丘也,盖名与字之稍殊耳。《上安州裴长史书》曰:“故交元丹,亲接斯议。”是其结纳固已久矣。元演约是其弟。

  (2)《初学记》:盛弘之《荆州记》曰:随郡北界,有厉乡村,村南有厉山,山下有一穴。父老相传,云神农所生。林西有堑两重,堑内周围一顷二十亩,地中有九井。神农既育,九井自穿,汲一井则众井水动,即以此为神农社,年常祀之。庖牺生乎陈,神农育平楚,考籍应图,于是乎在。胡公即紫阳先生,详见三十卷《紫阳先生碑铭》。

  胡公身揭日月,(1)心飞蓬莱。起飡霞之孤楼,炼吸景之精气。延我数子,高谈混元。(2)金书玉诀,(3)尽在此矣。

  (1)《庄子》:“昭昭乎若揭日月而行。”

  (2)《后汉书》:“外运混元,内侵毫芒。”章怀太子注:“混元,天地之总名也。”

  (3)《武帝内传》:尊母欲得金书秘字,六甲灵飞,左右策精之文十二事授刘彻。梁丘子《黄庭内景玉经序》:《黄庭内景经》,一名《大帝金书》,扶桑大帝君宫中尽诵此经,以金简刻书之,故曰金书。《太平广记》:张楷有玉诀金匮之学,坐在立亡之道。

  白乃语及形胜,紫阳因大夸仙城。元侯闻之,乘兴将往。别酒寒酌,醉青田而少留;(1)梦魂晓飞,度渌水以先去。

  (1)《古今注》:乌孙国有青田核,莫测其树实之形。至中国者,但得其核耳。得清水则有酒味出,如醇美好酒。核大如六升瓠,空之以盛水,俄而成酒。刘章得两核,集宾客设之,尝供二十人之饮。一核尽,一核所盛以复饮。饮尽随更注水,随尽随盛,不可久置,久置则苦不可饮,名曰青田酒。

  吾不凝滞于物,与时推移。(1)出则以平交王侯,遁则以俯视巢、许。朱绂狎我,(2)绿萝未归。恨不得同栖烟林,对坐松月。有所款然,(3)铭契潭石。

  乘春当来,且抱琴卧花,高枕相待。诗以宠别,赋而赠之。

  (1)《楚辞》: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2)朱绂,见十一卷注。

  (3)陆云《与戴季甫书》:“钦爱之情,款然至实。”

  §§李白全集卷之二十

  
更多

编辑推荐

1聚焦长征...
2聚焦长征--长征中的...
3红军长征在湖南画史
4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5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6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7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8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9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10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