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1节

  传

  惠公元妃孟子2.孟子卒3,继室以声子4,生隐公。宋武公生仲子5.仲子生而有文在其手6,曰为“鲁夫人7”,故仲子归于我8.生桓公而惠公薨9,是以隐公立而奉之10.

  1隐公:姓姬,名息姑,惠公之子。据《史记·鲁周公世家》,为鲁公伯禽(周公姬旦子)之后第十四位君主,伯禽七世孙。公元前722年—公元前712年在位。隐是谥号,公是爵位。《谥法》:“隐拂不成曰隐。”又:“不显尸国曰隐。”周爵凡五等:公、侯、伯、子、男。《春秋》根据鲁国史记笔削而成,故采用鲁国纪年。2惠公:名弗湟,公元前768年—公元前723年在位。元妃:原配夫人。孟子:宋国女子,孟是排行,子是本姓。下文“仲子”,与此类似。3卒:死的泛称。孟子为鲁夫人,当时称“薨”。4“继室”句:谓以媵妾摄治内事。声子:孟子的侄女或妹妹,随孟子陪嫁至鲁。声是谥号,子是本姓。5宋武公:名司空,公元前765年—公元前748年在位。6文:字。手:指手掌。7曰为:为。曰、为同义。8归:女子出嫁。我:指鲁。《春秋》、《左传》记事皆以鲁为主,常以“我”指代鲁国。9桓公:名允,公元前711—公元前694年在位。薨:春秋时称诸侯死为薨。《礼记·曲礼下》:“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10立而奉之:指隐公摄位,而奉桓公为太子。惠公死时,桓公尚幼,故隐公摄行政事,而想要奉桓公为君。此节文字与下文“元年春王正月,不书即位,摄也”本为一传,后人分传文与经相附,每年必以“某年”另起,故将此节提前,而与下文隔绝。《左传》中此类例子颇多,本书将随文说明。

  经

  元年春1,王正月2.

  三月,公及邾仪父盟于蔑3.

  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4.

  秋七月,天王使宰咺来归惠公、仲子之赗5.

  九月,及宋人盟于宿6.

  冬十有二月7,祭伯来8.

  公子益师卒9.

  1元年:古代帝王和诸侯即位的第一年。隐公元年为周平王四十九年(公元前722年)。2王:指周王。正月:一年的第一个月。古代纪月以十二支配十二月,夏历以建寅之月为正月(今农历正月),殷历以建丑之月(今农历十二月)为正月,周历以建子之月(今农历十一月)为正月。今农历沿用夏历。鲁用周历纪时,故称“王正月”。3公:指鲁隐公。《春秋》以鲁为主,他国为客,凡称“公”者,皆指鲁君,记他国人、事,则标明国籍,以资区别。邾(zhū):也称“邹”“邾娄”。国名,曹姓,故地在今山东邹城市东南。仪父:邾子克的字。盟:订立盟约。盟誓过程为:先凿地为方坎,杀牲于坎上,割牲左耳,以盘盛之,又取血,以敦盛之。读盟书以告神,然后与盟者歃血(口含牲血或以血涂嘴旁)。歃毕,加盟约正本于牲上,埋之,副本则由与盟者持归收藏。蔑:即“姑蔑”。鲁地,在今山东泗水县东四十五里。4郑伯:郑庄公,公元前743年—公元前701年在位。克:战胜。段:郑庄公同母弟。鄢:亦作“傿”。春秋时郑地,在今河南柘城县北三十里。5天王:指周平王。平王名宜臼,幽王之子,公元前770年—公元前720年在位。周幽王即位后,荒淫无度,任用谗佞,废申后及太子宜臼,立褒姒为王后,其子伯服为太子。幽王十一年(公元前771年),申侯与犬戎攻杀幽王。诸侯立宜臼为王,周东迁洛邑(也称“雒邑”,故址在今河南洛阳市洛水北岸及瀍水两岸)。平王时,王室衰微,礼崩乐坏,诸侯势力逐渐强大,擅自以武力相征伐,政由方伯(诸侯之长)。从平王开始,中国历史进入春秋时期。宰咺(xuān):周大夫。宰是官名,咺是人名。归(kuì):通“馈”。馈赠。赗(fènɡ):帮助丧葬所送的车马束帛。6“及宋”句:鲁与宋人盟于宿,“及”上省略“鲁”字,与盟之人未书姓名。宿:国名,风姓,在今山东东平县东南二十里。7有(yòu):通“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8祭(zhài)伯:周卿士。祭是食邑(今河南郑州市东北有古祭亭),伯是爵位。9公子益师:鲁孝公之子,字众父。卒:大夫死曰卒。

  
更多

编辑推荐

1聚焦长征...
2聚焦长征--长征中的...
3红军长征在湖南画史
4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5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6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7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8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9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10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