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反转形态

头肩形

形态概述

“头肩形”是最著名的反转形态,在形态分析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可靠性相当高。根据反转行情的性质,可以分为由多头市场转向空头市场的头肩顶和由空头市场转向多头市场的头肩底。

典型的“头肩顶”形态,该形态好像人有一个明显高出的头部和两个相对高出的肩部那样而得名。图中,ABC表示股价一段强有力的持续上升和相对缩量的回档:随着股价的强劲上扬,成交量急剧放大,当股价上升一段时间后,前期买入股票的投资者大都获利丰厚,于是出现获利回吐,股价产生次级下跌。价量关系配置正常,下跌波段的成交量比上升波段的成交量明显减少。股价的这段涨跌走势构成了该形态的“左肩”部分。CDE表示股价的另一次上升与下跌:在经历了短暂的回档以后,那些错过了上次升势AB段的投资者趁机逢低买进,于是推动股价回升,股价的上涨超过了左肩顶点B的高度,成交量也同步放大,但低于左肩成交量。当股价越过左肩,创出新高D以后,获利丰厚的回吐盘再次纷纷抛出,于是股价出现另一次缩量下跌,直至跌到前一次低点C附近的E,在价位上E和C基本对称。这一次的涨跌构成了该形态的“头部”。EFG表示第三次上涨与下跌:当股价跌至前次低点附近E时,再获支撑而起涨,市场中那些错过了前两次,升势AB段和CD段的投资者终于觉悟而大胆入市。可是,此时的市场人气已经今不如昔,远远不及此前两波,上涨时的成交量比第二阶段CD(形成头部时)还要小,股价在接近第一次高点(左肩价位)附近而无法达到第二次的高点D(头部价位)便告下跌,股价的第三次高点F与第一次高点B大体对称。这一次涨跌构成该形态的“右肩”部分。既然形成了“头”和“肩”,那么,“头”“肩”之间必有“颈”。在形态学中,把两次短期下跌低点的连线定义为该形态的“颈线”。如果股价跌破这一颈线,那么头肩顶形态便宣告成立。反之,形态构筑失败。GHI表示第三次下跌时穿破颈线,其后股价会产生一定幅度的反弹,以确认颈线失守的有效性。如果反弹高度不能越过颈线价位,那么表明向下突破成立,颈线失守有效,头肩顶形态形成。反之,则为假突破,头肩顶形态不能成立。在形态学中,把这种确认某一技术位失守有效性的反弹称为“反抽”。

形态要素

头肩顶形态主要由以下要素:左肩(B)、头部(D)、右肩(F)、颈线(通过CE的直线)、反抽(HI)确认(可有可无)、量价关系和时空对称性构成。在股价走势上由三个明显的高峰组成,其中中间的一个明显高于其他两个,而在成交量方面,则是自左向右依次下降的分布,即左肩最大、头部次之,右肩最小。另外,在时间和空间上均应构成左右肩的大体对称。

市场意义

头肩顶的市场意义提示人们股价走势即将反转:起初,多头力量不断推动股价攀升,市场人气沸腾,成交活跃。经过一次短期回调,股价走势依然坚挺,并且创出新高。此后市场发生微妙变化。首先,高位出现量价背离,股价创新高,成交量却并未创新高,反而较前次为小。其次,股价创新高以后的回落幅度过大,跌破上升趋势线l(支撑线)。第三,最后的上升已经乏力,疲态显现。最终导致行情反转,跌破颈线,一轮多头行情(或者牛市)就此结束。

卖出信号

头肩顶发出的卖出信号是十分明确和相当可靠的。对于经验丰富的投资者而言,当股价第三次缩量上升而无法超越头部时,就应当引起高度警惕,随时做好卖出准备。而当头肩顶的颈线被击穿时,便是明确可靠的卖出点。

理论跌幅

头肩顶形态突破后的理论跌幅是根据其形态高度h测算的。从突破点起算,股价将至少跌到与形态高度相等的距离。头肩顶的形态高度是指从头部价位到颈线价位的距离。

头肩底

“头肩底”和头肩顶相比,在图形上正好是倒转过来,即它的头和肩均向下,而颈线则处于上方。图中,ABC表示股价一段猛烈的持续下跌和相对缩量的反弹:随着股价的剧烈下跌,成交量急剧放大,当股价下跌一段时间后,前期卖出股票的投资者大都有了很大的差价,于是出现抢底回补,股价产生反弹。价量配置出现背离,反弹波段的成交量比下跌波段的成交量明显减少。股价的这段下跌与反弹走势构成了该形态的“左肩”部分。CDE表示股价的另一次下跌与反弹:在经历了短暂的次级反弹以后,那些上次错过了高位卖出机会的投资者趁机逢高卖出,于是压制股价回落,股价的下跌超过了左肩低点B的深度,成交量继续缩小,低于左肩成交量。当股价跌破左肩,创出新低D以后,落差巨大的回补盘再次出现,于是股价出现另一次反弹,这次反弹的成交量有所回升,反弹一直进行到前一次高点C附近的E,E与C在价位上基本对称。这一次的跌与涨构成了该形态的“头部”。EFG表示第三次下跌与上涨:当股价反弹到前次高点附近时,再遇阻力而回落,市场中错过了前两次卖出机会的投资者终于有所觉悟而勇于卖出。可是,此时的市场状况已经今非昔比,杀跌力量远远不及此前两波,相反,低位承接明显增强,尽管下跌时的成交量比第二阶段CD(形成头部时)还要大,但是股价却在接近第一次低点B(左肩价位)附近而无法达到第二次的低点D(头部价位)便告回升,股价的第三次低点F与第一次低点B形成大体对称。这一次跌涨构成该形态的“右肩”部分。既然形成了“头”和“肩”,那么,“头”“肩”之间必有“颈”。在形态学中,把两次短期反弹高点的连线定义为该形态的“颈线”。如果股价突破这一颈线,那么头肩底形态便宣告成立。反之,形态构筑失败。GHI表示第三次上涨时放量突破颈线,其后股价会产生一定幅度的回档,以确认颈线突破的有效性。如果回档深度未能跌破颈线价位,那么表明向上突破有效,头肩底形态成立。反之,则为假突破。在形态学中,把这种确认某一技术位突破有效性的回档称为“回抽”(图中HI)。回抽是一种特殊的回档,其方向是从上向下。

形态要素

头肩底形态主要由以下要素:左肩(B)、头部(D)、右肩(F)、颈线、回抽(HI)确认、量价关系和时空对称性构成。在股价走势上由三个较为明显的低谷组成,其中中间的一个明显低于其他两个,而在成交量方面则较为复杂,自左向右先降后升,即左肩较小、头部最小,右肩较大。最后以大成交量向上突破颈线。另外,在时间和空间上均应构成左右肩的大体对称。

市场意义

头肩底的市场意义提示人们股价走势即将反转:起初,空头力量十分巨大,不断压制股价走低,市场气氛恐惧,成交放大。经过一次短期反弹,股价走势依然低迷,并且创出新低。此后市场形势发生微妙变化。首先,低位出现量价一致,不再背离,股价创新低,成交量却缩至最小。其次,创新低以后的反弹力度加大,突破下降趋势线l(压力线)。第三,最后的下跌已经无力。最终导致行情反转,突破颈线,一轮空头行情(或者熊市)就此结束。

买入信号

头肩底发出的买入信号十分明确和相当可靠。当头肩底的颈线被带量突破时,便是第一买入点。而当股价缩量回抽,重新抬头时,即构成第二买入点。

理论涨幅

头肩底形态突破后的理论升幅同样是根据其形态高度h测算的。即从突破点起算,股价将至少涨到与形态高度相等的距离。头肩底的形态高度是指从头部价位到颈线价位的距离。

重要提示

值得强调的是,尽管头肩底和头肩顶一样,都属于头肩形,但是头肩底的形态特征和市场涵义要比头肩顶复杂得多。除了上述内容以外,头肩底与头肩顶相比还有以下区别:第一,在头肩底的形态内,回抽多数会出现;第二,头肩底的突破,需要有较大成交量配合;第三,头肩底形成的时间较长;第四,头肩底波动幅度较小,有时往往是平肩。

双重、多重形

形态概述

“双重”“多重形”是十分常见的转势形态,其中,多重形的可靠程度仅次于头肩形。根据行情的转势特征,双重、多重形可以分为由多头市场转为空头市场的顶部形态和由空头市场转向多头市场的底部形态。

双重顶与多重顶

“双重顶”简称“双顶”或“双头”,也称“M头”,股价在有量配合的情况下上升到某一水平之后,开始回落,成交随之减小,当回落到一定低位时,获得支撑而企稳,股价重新上升,成交再次放大,但是,这次放量过程明显不及前一次,股价也在前一次高点附近遇阻回落。于是,在两次冲顶未果的情形下股价走出下跌行情,并且跌破前次回落的低点。在形态学中,把通过这个低点的水平线称做该形态的颈线。股价跌破颈线以后,往往会产生一个特殊的反弹过程(反抽),如果这次反弹不能越过颈线价位,那就意味着双顶形态的成立。两个以上(主要是三个)的峰顶相差不远,形成数次冲关不成的现象,叫做“多(三)重顶。”

市场意义

双重顶形态反映出这样的市场意义:股价的持续上涨为投资者带来了丰厚利润。随着股价的进一步上涨,获利回吐盘不断涌现,压制行情向上发展,导致股价第一次回落。当股价回落到一定低位时,便吸引了回补盘和短线客的重新进场,于是股价再度走高。由于成交量不能进一步放大,信心不足的投资者开始动摇,认为上一次错过了高点卖出机会,所以当股价再一次回升到高点附近时,许多人纷纷加入空方行列,采取了积极卖出的策略,众多的抛售盘压制股价无法越过前次高点。由于股价两次高位遇阻,更多的市场参与者开始浮躁,市场多头逐渐翻空,中长线投资者决定离场,股价跌破颈线,双顶得以形成,一波中长期升势就此结束,行情发生转折性变化。

卖出点

双顶形态的第一卖出点是股价刚刚跌破颈线时的1点,第二卖出点则是股价反抽接近颈线时的2点。

理论跌幅

双重顶反转形态一旦确认,便可以运用理论量幅测算后市跌幅。股价理论跌幅等于突破点价位减形态高度,即从股价突破点算起,股价至少要跌到与形态高度相等的距离。只有位于理论跌幅价位以下的支撑才是较为可靠的支撑。

双重底与多重底

“双重底”简称“双底”,也称“W底”,股价持续下跌到某一水平后,产生反弹,但反弹幅度一般不大,反弹时间也不很长,当反弹到一定高位时,便遇阻滞涨,股价重新下跌,但这次下跌成交量却大幅度缩减,当跌至前一次低点附近时又获支撑。于是,在两次探底获得成功的情形下股价走出上升行情,并且伴随着成交量的放大突破前次反弹的高点。在形态学中,把通过这个高点的水平线称做该形态的颈线。股价突破颈线以后,常常会有一个特殊的回档过程(回抽),如果这次回档没有跌破颈线价位,那就表明双底形态已被确认。两个以上(主要是三个)的谷底相差不远,形成数次探底不破的现象,叫做“多(三)重底”。

市场意义

双重底形态反映出这样的市场意义:股价的持续下跌导致市场产生惜售,而新低价位的出现却吸引了部分抄底盘和回补盘,这些买盘力量支持股价第一次回升。当股价回升到一定高位时,便引来了回吐盘和短线客的重新离场,于是股价再度走低。由于成交量大幅度萎缩,市场抛压并不严重,场外观望的投资者开始动心,觉得上一次错过了低点买进的机会,所以当股价再一次回调到低点附近时,许多人纷纷加入多方行列,采取了积极买进的策略,众多的抢底盘支撑股价没有击穿前次低点。由于股价两次低位获撑,更多的市场参与者开始活跃,市场空头逐渐翻多,中长线投资者决定进场,股价冲破颈线,双底得以形成,一波中长期跌势宣告结束,行情发生转折性变化。

买入点

对于双底形态而言,第二买入点2往往是最佳买入点,这是由于“买进应谨慎,卖出要果断”的原理所造成的。

理论涨幅

双重底的反转突破形态一旦确认,便可运用理论量幅测算后市股价涨幅。股价理论涨幅等于突破点价位加形态高度,即从股价突破点算起,股价至少要涨到与形态高度相等的距离。只有位于理论涨幅价位以上的阻力才是较为真正的阻力。

圆弧形

形态概述

“圆弧形”,简称“圆形”,是另一种比较特别的反转形态,它的最大特征是形态的轨边不是直线,而是曲线,即把股价在某一时间段的高点用折线连起来,将每一个局部的高点都考虑进去,就可以得到一条类似于圆弧的曲线,覆盖在股价之上,或者是,把某一时间段的每一个局部的低点连在一起,得到一条圆弧形的曲线,紧贴在股价之下。前者属于圆弧顶,后者属于圆弧底。圆弧形是供求双方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力量相互消长、逐渐变化的产物。这种图形表示出的趋势方向较为简明,并且具有连续性和对称性的特点,但其出现的次数一般要比头肩形少得多。

“圆弧顶”,简称“圆顶”,有时也称“倒碗形”,它经常出现在流通盘较大的个股走势或股指走势中。流通盘较小的个股,因为股价投机性较强,在其走势的顶部很难停留一段较长的时间,因而很少形成圆弧顶的情况。股价经过一段时间上涨之后,虽然涨升态势仍然维持,但是涨升速度明显减慢,涨升轨迹出现改变。股价虽然屡创新高,但是新高的力度微乎其微,在较前高的不远处便告回落,而回落不久却又很快涨升,如此反复,振荡筑顶。整个图形分为两段,拐点以前每一高点略有抬高,拐点以后每一高点逐渐降低。成交量呈现不规则变动。在整个圆顶形态的构筑过程中,成交量通常很高,而且很不规则。然而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在顶点(拐点)形成以后的一些较小变动中已经出现了从多头特征向空头特征的转化征兆,但是成交量发出的真正警告通常要在股价开始直线下跌时才会显现。总之,圆顶形态的量价关系总体表现为背离态势,即股价走势形成圆弧顶,而成交分布呈现圆弧底。

市场意义

圆弧顶的市场意义在于预警市势即将大跌:经过了一段多方力量强于空方力量的较量之后,双方力量对比关系发生微妙变化。多方力量开始减弱,常常只有招架之功而无还击之力,相反空方力量缓慢增加,虽然暂时尚不能立即扭转局势,但其后续力量不断壮大,有效地阻挡了多方的前进,前期的涨势明显放缓。而当多空力量对比达到平衡状态,股价形态正好形成圆顶高点。此后,多方量能不济,没有新多进场,市场持股信心开始动摇,于是股价缓缓滑落。随着越来越多的市场人士加入到空方行列,多空力量的对比差异便会越来越大,以至于空方最后完全控制局势,因而跌势转急,形成破位之势。圆顶形态是股价大跌的前兆,投资者万万不可掉以轻心,尤其是如果前期的涨升时间过长、整个形态构筑过程中的成交量又十分巨大而不规则、市场气氛极为乐观,那么这将很有可能成为一个极具杀伤力的顶部。

卖出点

我们把圆顶形成以前的相对低点A与圆顶形成以后的回落低点B构成的连线称为圆顶形态的颈线n,股价跌破颈线称为向下突破,突破点即构成圆顶形态的第一卖出点,有时股价会有反抽确认过程出现,此时便构成圆顶形态的第二卖出点。

理论跌幅

圆顶形态的理论跌幅等于股价高点到颈线价位的距离h,即一旦股价形成向下突破,至少将跌到颈线价位减去理论跌幅的价位。

圆弧底

“圆弧底”,简称“圆底”,一般又称为“碗形”“碟形”或“锅形”。这种形态大多数是以一个较长的平底形状出现在小盘股的股价走势上,而且通常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才能完成,一般来说时间的长度约在几个月左右。当股价下跌到较低水平时逐渐稳定下来,此时成交量很小,只有那些坚定看好后市的投资者或者有计划的机构主力在悄悄缓慢买进,但是这些买进决不追涨,只是极有耐心地限价收集。股价在清淡的气氛中长时间横盘,缓缓形成圆弧形底部。成交量的分布图和股价走势图一样,呈现同步圆弧,即先是缓缓下降,当下降到一个极低水平时,出现拐点,开始回升,然后逐渐增加。

市场意义

圆弧底的市场意义在于股价有望形成反转,一旦向上突破,将会引发巨大升浪:圆弧底完整而平缓地显示出市场多空双方力量消长变化的全过程。由于该形态耗时较长,性情急躁的投资者往往只看短线不见趋势,被淡静的市场气氛所蒙骗,被漫长的横盘走势所折磨,往往看不到即将来临的巨大升浪。形成圆底反转的首要条件是空方压力的不断减轻,以前很高的成交量现在渐渐减少,虽然多方仍然裹足不前,但是压力已经大为减轻,因此,尽管价格依然下跌,但速度减慢,幅度变小,而且趋势也更接近于水平方向。在底部由于双方力量的平衡,因此相对的成交十分稀少,然后股票需求开始增加,同时价格上扬,交投顺畅活络,成交量随着涨势而快速增加,出现向上突破的反转行情。

买入点

我们把形成圆底以前的开跌段的相对高点A与圆底形成以后的回升高点B构成的连线称为圆底形态的颈线n,股价冲过颈线称为向上突破,突破点即构成圆底形态的第一买入点,股价回抽确认时便构成圆底形态的第二买入点。

理论涨幅

圆底形态的理论升幅等于股价低点到颈线价位的距离h,即一旦股价形成向上突破,一般可以涨到颈线价位加上理论升跌幅的价位。

喇叭形

形态概述

“喇叭形”是三角形的变形体,其图形正好与对称三角形相反,也称扩散三角形。它是一种出现在顶部的反转下跌形态。喇叭形是市场情绪异常激动的产物,股价的波动时而非常规则,时而十分冲动,市场进入狂热阶段。股价经过前期的上升以后,进入到一个特殊的震荡阶段:每一次上升均创新高,每一次下跌又都创局部新低。股价以窄幅波动开始,然后逐步扩大,形成了越来越高的三个高点,以及越来越低的两个低点。成交量则呈现出巨大而不规则的特征。

市场意义

扩散三角形反映了交投情绪化的市场意义,预示着行情即将反转开跌。这种形态一般出现于长期上升波段的末期,投资者正在面对着一个缺乏理性和失去控制的市场,场内沸腾的人气、狂热的投机、遍布的谣言使得股价一会儿上蹿冲高,一会儿下跳探底。冲高时,人们疯狂追涨,争先恐后,而当下探时,人们又盲目杀跌,仓皇逃命,他们对于后市要么并无信心,要么一无所知。投资者的冲动造成了股价的大起大落,而这种大起大落反过来又加剧了投资者的情绪波动,导致股价的波幅日益扩大,成交的变化日益杂乱,出现所谓“正反馈”效应。当这种疯狂和无理智状态达到极致时,便会形成正反馈的“崩溃”机制——转势大跌。

卖出信号

喇叭形给出的卖出信号是十分明确的。一般来说,三个高点和两个低点是该形态已经构成的标志,投资者应当在第三次冲高遇阻时卖出手中股票(第一卖出点)。而当股价进一步跌破第二个低点时,则应果断清仓出局(第二卖出点)。股价在喇叭形之后的下跌过程中,一般会出现较为强劲的反抽,只要反抽高度没有超过下跌幅度的一半,那么股价的跌势仍将持续。

菱形

形态概述

“菱形”也叫“钻石形”,是另一种出现在顶部的反转下跌形态。由于菱形的形成需要十分活跃的交投,因而它很少出现在股价的底部,一般是在中级下跌之前的原始顶点或大量成交的顶部出现。这种形态可以看做是喇叭形和三角形的复合,即它的前半部分类似于扩散三角形(喇叭形),后半部分类似于对称三角形,其V形颈线。(下轨边)与倒V形上轨边一起构成菱形形态,股价被界定在这一菱形范围内上下振荡,构筑头部。菱形的成交量分布同样分为两个阶段,前一阶段和喇叭形一样,具有高而不规则的成交量,后一阶段和三角形一样,成交量逐渐萎缩。菱形的转势下跌信号比起喇叭形更为可靠。

市场意义

菱形所反映的市场意义与喇叭形和三角形的单独形态并无差异,前半部分的意义和喇叭形一样,市场情绪非常冲动,追涨杀跌成为主流,喇叭形的形态特征隐含了其后的趋势应当看跌。而紧随其后的三角形则属中途整理性质,使得这一下跌过程暂时推迟。但是,对称三角形所具有的保持股价原有趋势的特性终将导致股价仍将继承其前喇叭形态所提示的方向而向下运行。

卖出点

菱形发出的卖出信号同样相当明确。一般来说,前半部分的三个高点和两个低点是喇叭形完成的标志,第一卖出点应当选择在第三次冲高遇阻时。第二卖出点应当选择在股价向下突破后半部分对称三角形的下轨边时。

理论跌幅

由于菱形中包含了对称三角形,所以该形态也具有测算股价下跌深度的功能。菱形的理论跌幅等于菱形破位点价位减去菱形形态高度,其中,菱形形态高度是指菱形的最宽处距离。

V形

形态概述

“V形”属于剧烈反转形态,它的底或顶只出现一次,这一点与其他反转形态有较大的不同。就V形底而言,股价走势分为三个阶段:下跌段、转折点和回升段。下跌段是V形走势左边部分的急跌段,这段走势持续的时间通常不是很长。转折点出现在V形走势的底部,形态十分尖锐,通常是在一两个交易日内形成。转折点附近往往伴随着巨大的成交量,显示换手充分,恐慌杀跌盘大量涌出。回升段是V形走势右边部分的急升段,与下跌段构成左右对称,成交量继续放大。出现在高位的倒V形走势仍然形成反转形态,也称V形反转,有时把它称做尖顶形态。

市场意义

V形底部反转显示出这样的市场意义:由于空方力量一直主导市场,股价形成持续阴跌不止的走势,当跌至底部附近时,场内看空气氛更加浓厚,导致场中“死多”翻空,恐慌性抛盘纷纷杀出,空头能量的宣泄达到极致,此时多头能量得到积累。在巨大的接盘承受住了汹涌的抛盘之后,巨量换手已经完成,多空力量发生逆转,多方迅速控制市场局面,造成股价出现戏剧性回升,并以与下跌时几乎相同的速率收复失地。

V形反转事前一般没有明显的征兆,其分析与预测是较为困难的,投资者只能结合其他分析方法发出的一些相关信号比如波浪、支撑、指标等等进行研判。这里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个明确而尖锐的底部,即在前期下降通道的基础上有一个击穿下轨、加速下行、破位急跌的过程,并且伴随着一致看空的市场气氛以及十分巨大的成交量。

买入点

V形形态没有明确的买入点,对于经验丰富的投资者而言,主要应当是股价回升时的及时追涨。

岛形

形态概述

“岛形”反转是与股价缺口紧密联系的一个形态。按照股价的反转方向,可以分为岛形顶与岛形底。

岛形顶

“岛形顶”形态具有以下特征:首先,股价经过一段时间的持续上涨以后,某一日突然向上跳空高开,形成高走之势,留下一个比较明显的向上缺口。其次,股价在随后的几个交易日内呈现高位徘徊,一直处在一个较为狭窄的价格范围内变动。最后,股价又以向下跳空的方式开始下跌,再次留下一个向下的缺口。这样一来,向上跳空和向下跳空的缺口大体出现在同一价位范围,使得股价的顶部区域好像一个孤立的岛屿,两边的缺口恰似分隔岛屿和陆地的水域。顶部岛屿区域的成交量始终维持在十分巨大的水平上。

市场意义

岛形顶形态的市场意义在于:股价的逼空式上涨造成场内投资者无法在低位买进股票,而持续的上涨又使这些投资者难以忍受踏空的痛苦。面对股价的不断上涨以及场中的各种消息,市场人气迅速沸腾,踏空一族终于追涨,不计成本地抢进股票,于是形成大幅向上的跳空缺口。产生缺口的这一天,实际上正是人们情绪的最高点,此时股价不但没有因为人们的热情而继续向上,反而在高位出现巨量滞涨,表明有人暗中大量出货。由于踏空者的追涨,后知后觉的做多力量也已进场,至此,看好后市的人们都已全部买入,场内缺乏后续多头,进一步的买盘出现断档,股价失去支撑而向下跳空,形成低走之势。向下跳空的缺口一旦形成,顶部区域的大批筹码即被套牢,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股价则很难再次越过这一区域,前期的一波上涨行情就此发生向下反转,漫漫跌势从此开始。

卖出点

顶部岛形反转的第一卖出点是向下跳空缺口出现时,第二卖出点则是股价反抽试图回补缺口时。

岛形底

“岛形底”形态具有以下特征:首先,股价经过一段时间的持续下跌以后,某一日突然向下跳空低开,形成低走之势,留下一个比较明显的向下缺口。其次,股价在随后的几个交易日内呈现低位徘徊,一直处在一个较为狭窄的价格范围内变动。最后,股价又以向上跳空的方式开始上涨,再次留下一个向上的缺口。这样一来,向下跳空和向上跳空的缺口大体出现在同一价位范围,使得股价的底部区域好像一个孤立的岛屿,两边的缺口恰似分隔岛屿和陆地的水域。

市场意义

岛形底形态的市场意义在于:股价的逼多式下跌造成场内投资者无法在高位卖出股票,而持续的下跌又使这些投资者难以忍受套牢的痛苦。面对股价的不断下跌以及场中的各种利空消息,市场信心彻底崩溃,套牢一族终于杀跌,不计成本地抛售股票,于是形成大幅向下的跳空缺口。产生缺口的这一天,实际上正是人们情绪的最低点,此时股价不但没有因为人们的恐慌而继续向下,反而在低位出现巨量止跌,表明有人暗中大量吸货。由于套牢者的杀跌,后知后觉的做空力量也已离场,至此,看淡后市的人们都已全部卖出,场内缺乏后续空头,进一步的卖盘消化殆尽,股价没有阻力而向上跳空,形成高走之势。向上跳空的缺口一旦形成,底部区域的大批筹码即被踏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股价则很难再次跌破这一区域,前期的一波下跌行情就此发生向上反转,中期升势从此开始。

买进点

底部岛形反转的第一买进点是向上跳空缺口出现时,第二买进点则是股价回抽试图封闭缺口时。
更多

编辑推荐

1一分钟心理控制术
2赢利型股民、基民必备全书
3人人都爱心理学:最妙...
4看图炒股
5一看就懂的股市赚钱图形
6基金投资最常遇到的1...
7买基金、炒股票就这几招
8明明白白买基金、炒股票
9少年不知愁
10少年不知苦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