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越过唐边防五烽后,只身孤影,走向长达八百余里的大沙漠——莫贺延碛,古称此处为沙河,这里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又无水草,更无人烟道路,只有一望无际的沙丘荒漠。行人只可循沙中马粪、枯骨前进。玄奘走了百余里,迷失路途,没有找到王伯陇所指的野马泉。他口渴难忍,遂取盛水的大皮囊饮用,由于皮囊过重,不慎失手将水倾覆于地。在沙漠中失去饮水,犹如失去生命一般。前进的途径又无法辩认,玄奘打算再回到第四烽取水。勒转马头走了十余里,玄奘寻思,我原先发誓说,不至印度取回佛经,决不东归一步。现在为什么要违反誓约,走回头路呢?宁可西进而死,决不东归求生。于是他又拨转马头,又继续向西进发。
在茫茫无垠的沙漠中行进,烈日照射,焦灼难忍,有时则狂风怒号,风沙如雨。夜晚则万籁俱寂,鬼火时现,寒风凛冽,令人寒战。玄奘抱着誓死取经的信念,一无所惧。只是苦于无水,干渴难忍,但仍挣扎前进。一连四夜五日,没有喝一滴水,终因体力不支,人马俱昏卧在沙中,不能移动。玄奘这时虔诚地祷祝道:“玄奘西行不求财利,也不为名誉,只是为了求得佛法真经,解人迷惑,弘扬佛法而已,愿神明鉴。”到第五夜夜半,忽气温下降凉风吹得人和马都苏醒过来,遂又挣扎西行,行十余里,马忽不服驾驭,强勒不住,疾行数里,忽见青草甘泉,终于得救。
沙漠失水原来玄奘乘坐的这匹红色老马,是他在瓜州启程时,一位老胡人的坐骑。老胡人极言西行道途的艰险,而欲劝阻玄奘。当他看到玄奘义无返顾的求法决心,十分感动。而将他乘坐的这匹红色老马与玄奘相换,因为这匹老马已穿越沙漠达三十余次。故幸赖“老马识途”或是动物敏锐的嗅觉,在危难中,将玄奘引至有水草的地方。
玄奘与马在池边痛饮饱食,并在此休息了一天,盛水取草,继续进发。又走了两天,才走出大沙漠,到达伊吾(今新疆哈密),从而他渡过了其漫长艰辛的旅程中,最险恶的一段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