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被当做一门艺术,开始于汉魏之际。到了唐代,又为统治者与一般士大夫所好尚。唐太宗李世民更是爱好书法艺术,特别推崇王羲之,评其书法“尽善尽美”古今第一。他命人到处搜求王羲之的真迹,传说曾派萧翼到辨才和尚那里,骗取《兰亭序》。他死时,还遗命将《兰亭序》手迹殉葬。唐王朝又以“身、言、书、判”取士,书法成为入仕的门径。因而更促了书法艺术,有了创新性的发展,书法艺术家人才辈出,书法艺术成为灿烂多姿的唐代艺苑中的一枝奇葩。
唐高宗李治,在其父的教育熏陶下,不但酷爱书法艺术,而且精于书法,他的楷、隶、草、行都写得很好。特别擅长的是飞白书。所谓飞白,即像枯笔写成的模样,笔划中丝露白。相传是东汉灵帝时,修饰鸿都门,工匠用刷白灰的帚写字,蔡邕见之,得到启迪,而创飞白书体。近年,在陕西礼泉出土的尉迟敬德墓志其志盖就用飞白书体,从之可见唐代飞白之一斑。显庆元年,高宗李治应玄奘的请求,为大慈恩寺撰写了碑文,并亲笔书写,命工匠刻在石碑上。玄奘亲率阖寺的僧众,京城内各寺院的僧尼,各执幢盖宝帐鲜花,到芳林门恭迎。唐朝廷也令太常九部乐队,以及长安、万年两县的声乐相送,以极隆重的仪式迎碑入寺。由芳林门至慈恩寺,沿途三十余里,摩肩接踵,盛况空前。将碑迎入后,安置在佛殿前西南角的碑亭之中。
唐高宗李治所书写的大慈恩寺碑,据载碑文作行书,写的龙飞凤舞,功力甚深。特别是碑文中的“显庆元年”四字,用飞白体书写运锋极尽神妙,令人倾倒。因而每天在碑前围观欣赏者,达数千人。文武三品以上的官员,都上表请求模拓碑文。此碑写的究竟有多么高明,因碑已佚失,无从稽实。虽说士庶百官,都来捧当朝皇帝老子,是在所难免的。但不管怎样,最得益的乃是慈恩寺的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