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于高宗永微三年(652年)初建五层砖塔,高一百八十尺,塔顶有相轮露盘,塔的底层每面各宽一百四十尺,塔的高度宽度,几近六比五,可以想见,其形状是很奇特的。据说这是玄奘依据西域佛塔的样式建造的。但这座“仿西域制度”所建的塔是很不成功的,因为不到五十年,就倾圮了。长安年间(701-704年)而不得不重修时,塔的式样,有了根本的变化。重建时,是仿照我国传统的,木结构的楼阁式塔的形式,用青砖建造的。经过了一千三百年,我们今日所见之大雁塔,是否依然保持着重建时的风貌呢?让我们听一个流传的故事罢。
据传,在唐长安城内,一家李姓的少爷,担任千牛——皇帝的贴身护卫之职。这是当时贵族纨子弟,凭借父兄权势,而极力追求的时髦头衔。一天,李千牛与他的同辈们穿着华丽的锦服,骑着矫健的骏马,到慈恩寺游玩,乘兴一起登上了大雁塔。李千牛与哥儿们赌输赢,嬉戏走险,而跃出栏杆之外。不意失身坠落,幸赖腰带被挂,悬在空中而未落下。与他一起的公子哥儿们,都惊倒在栏内,吓得站不起来。寺院的僧人们望见后,急急呼救,寺僧,游客均来救助,几费周折,终于救下了李千牛,他经过一夜救治,才苏醒过来。
大雁塔壁面上的砖砌仿木结构从这个故事,对照今之大雁塔,人们可以扶梯旋而上,每层四面均有拱券门洞,洞口设有木栏杆,阻隔游人临近塔沿,以免发生危险。人们也可倚之,凭栏远望。可是今日也间有气盛的少年,跃出栏外,不怕失足成千古恨,围绕塔身,在塔外转绕一周,以示勇敢。由此,可见今日之大雁塔,大体上还保持着武则天长安年间,重修时的样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