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部落要想迈向繁荣昌盛和攀登文明之峰,其中一个条件就是离开的山谷洞穴,走向平原大地和海洋。只有扩大活动的区域,增长见识才能引起新文明新事物的产生。
养田的时间还需要两个来月左右,从时间来看时间好像不少,但华曦接下来要做的是建筑房子以应对几个月后的严寒。从目前环境气候来推测,盛夏时节的天气在黄昏后就开始觉得有些许寒意。等到了仲秋、初冬时节那看来要寒冷得多,南方这里下雪结冰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到时候外出捕猎的困难和稀少程度可想而知。
华安就曾经告诉他,有水族原本迁徙过来的人数也有千人之多,但在历年和自然作斗争的过程里,或冷死或饿死或被杀死种种原因才导致华曦接手前的六七十人之数。华曦在科普频道里看到的,原始石器时代的严寒季节在北方可长达大半年之久,就是在南方一年也有四五个月是处在寒冷的气候里。大自然的恶劣程度可想而知,因此修筑房子躲避严寒的寒风是势在必行之事。
赶在晚稻插秧下苗前,华曦必须尽可能地建造出足够容纳全族子民和牲畜避风遮雨的房子。小时候在农村华曦家里的砖瓦房就是老爸带着自己和邻里亲戚一砖一瓦垒砌起来的。现在没有石灰、水泥沙石等建房材料没关系,原始石器多的是木头、石头。
村寨选址位于农田附近的莽莽平原之上。华曦没有打算规划村寨的面积是多少,他是先建筑好一间再建下一间,直到他认为够用为止。受制于技术的问题,华曦要做的房子不会太大太高,力求够稳能挤上人,避风挡雨即可。
建村寨这个工程任务可说是华曦进入原始石器时代以来碰到最大的工程。对这些原始人来讲就更不用说了,不过他们现在还不懂村寨是用来干什么的,只知道无所不能的族长说的话绝对没错绝对是上天下达的旨意,反正按族长说的做就绝对错不了。
房子所需的木头数量很大,单纯倚靠石斧来砍伐的话怕是砍到明年年底都完成不了。怎么办呢?华曦想到了父亲切割木料时候所用的刚锯,但现在别说是钢铁,就连青铜这些金属都没有。就在华曦为工具的事情扰着头发的时候,华曦蓦地瞥见一个族人正用陶器片切割着一大块猪肉用来做熏肉之用。
华曦脑中灵光一闪:“有了,可以做陶锯来分割树木。陶器虽然没有韧性且易断,但坚硬。用来做陶锯正好合适。在满负荷拉锯树木的情况下,就算陶锯断裂也不怕,陶锯可以短时间内大量制造出来,但石斧的制造明显就要耗时许多,而且效率极低。
既然有了想法,接下来的就是行动了。源源不断的陶锯从土窑里生产出来并被有水族人用牛车运输到村寨地址附近的森林里。这么一来,在制陶小组的其中两名核心族人带领下,越来越多的族人学会制陶的一些技术,当然从选粘土开始就被华曦分成几个工序,所有学习的族人都只可能学到其中几个工序。关于陶器技术,华曦打算等以后部落壮大了再慢慢传播开去,现在怎么说陶器也算是一件利器。
除了捕猎的族人和老人小孩之外,所有具备劳动能力的人力都参加到有水族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建寨大潮中。锯倒后的树木,族人再按照华曦指定的长度分割好后放上牛车拉到平原上;部分族人则用石铲配合耕牛将犁松的草地挖掘好沟渠,地基和深坑;负责运输的族人则将一桶桶的碎石运到地基旁边;妇女负责采集砍伐大量藤条送到地基旁;华曦则带着二十几个有水族人负责将运输过来的木料再进一步切割,大株的原木则用来做房子的骨架。所有事情在华曦反复几天的监督讲解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除了施工过程中偶尔出现的一些野狗野狼外,在人气朝天,呼声鼎沸的有水族人前聪明地选择了避让。
施工建设动工后的第一个星期。阡陌交错的深深沟渠出现在有水族人的面前。长达百米,宽数十米的地基和沟渠、桩坑已经完成。近百株大树被砍伐,分割成大小不一规格的原木三百余条,木板近千张。采集藤条不计其数,密密麻麻堆了一个小山。
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完成大半,华曦带着族里强壮劳力开始了建寨的主要阶段。 大概隔着两米左右的距离,把长条原木**深坑内,然后再将挖开的泥土填回去,跺实。由于前期族人一丝不苟按照华曦的规定的尺寸分割,因此基本每条被竖立起来的树桩都在2.3米左右的高度。竖起木桩的过程可谓是让华曦差点没累趴下,好在只是示范了半天,身强力壮的族人在华安的带领指挥下已经有模有样的把符合规格的原木竖起。
大概用了三天的时间,所有深坑都**上木桩并跺实。地基的工作也进行了小半,碎石为主的沙石被华曦他们倒进一米深的地基里。负责运输工作的族人压力不可不谓巨大,地基需要的沙石量十分庞大,经常是半天运输过去的五六十车次的沙石量短短半个时辰就被华曦他们消耗一空。华曦不得不从砍伐队伍里抽调出半数族人去增援沙石的挖掘和运输。
10天过后,地基终于筑好。剩余沙石被满满的堆在地基旁边,足足一座小山包。地基筑好后的工作自然就是屋顶的木梁和支架。架设这些最关键的就是怎么将它们和竖起的木桩衔接起来,而且要牢固。否则华曦可不想睡觉时被头顶上的木梁给活活砸死。
衔接最好自然是用金属了,但没有这些也不碍事,要不华曦就白活在21世纪了。所有木桩,木梁都被华曦带着一批可说是最早的木匠凿开一个个圆孔,凹凸不一的衔接位。只花了三天的时间,成排的屋梁搭好。前面最繁琐的事情过去,后面的活相比就轻松多了。华曦把一张张的木板按木桩,屋梁等大原木之间的距离分割开来镶嵌上去。草藤在这个时候起了一个很好的固定作用。木板为双层,中间镂空以便将来浇灌沙石之用。
木板镶嵌的工作完成后,华曦命所有的劳力把粘土和黄泥沙石等搅拌弄湿。和后世差不多的浇灌法把沙石粘土混合物倒进木板内并用竹棍捅实,防止里面有空气、水泡造成的真空。
这个工作虽然难度不大,但耗时确是最长的。从浇灌到休整再到泥沙冷却风干,足足用了一个多月。当长达百米,宽数十米,两米多高的现代泥房出现在所有有水族人眼前的时候,那种无以伦比的强烈震撼感不是用语言所能表达的。所有望向华曦的目光此刻的敬畏已经远远超过了崇拜,这种庞然大物的东西既然在族长的带领下创造出来。以前他们连想都没想过,别说见了。
房子共划分成40间宽五米,长十米的小房子。按每间房子居住20人算,可以满足800人的需要。三百人左右的有水族简直就是卓卓有余了。
华曦走近摸了摸木板缝隙中的泥墙,干,是他的第一感觉。拿起木棒抡起大力砸去,嘭的一声,除了外露的木板有些碰撞损坏外,泥墙纹丝不动,坚固得很。
“嗯,可以了,总算完成了。”华曦手中不断抚摸着这座自己带领下建造起来的房子,心中自然激动澎湃。他转过头来指着房子对着族人大喊道:“房子……房……子…”
“房……子,房子…………”震耳欲聋的呼喊声响彻了整个大草原,有水族人用嘹亮的声音告诉世界,他们的时代来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