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极是努尔哈赤的第八子,和代善、阿敏、莽古尔泰共同被封为四大贝勒,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联合代善,成功地登上了皇位。但三大贝勒的势力仍不可小觑,不但任何事情都需要经过三大贝勒的同意,而且他们与皇太极一齐坐在金銮殿上,受万民朝拜,皇太极的权力受到极大限制,在腥风血雨中过来的皇太极开始暗中想主意,他要改变这种局面,他要一人专治,他要这金銮殿上不再有人分享他的权力。于是他开始对四大贝勒一个个开刀。首先,是他的表弟阿敏。
阿敏是努尔哈赤弟弟舒尔哈齐的儿子,他自幼投身行伍,跟随努尔哈赤走遍南北,骁勇善战,十分受努尔哈赤赏识。舒尔哈齐被诛时,努尔哈赤杀了他的两个儿子,却留下了阿敏,对他的喜爱可见一斑,后又被封为四大贝勒之一,是努尔哈赤晚年最有权力的几个人。但阿敏为人粗鲁,随心所欲,说话随便,常不计后果,缺乏基本的政治素质,而且居功自傲,藐视皇太极的情绪常溢于言表。皇太极刚即位,地位不稳,便暂时忍他,皇太极一直在等机会,除掉阿敏。
天聪四年(1630年),皇太极派阿敏率6000兵马去永平等新占领的四座城池换防,但这时明军大举进攻,包围了四城市之一滦州,由于阿敏救援不力,后金军队血战三昼夜,力衰城破。据说,阿敏听说被明军包围,惊慌失措,根本就没和敌人有过正面交手,就下令全军撤退,把皇太极苦心营造的四座城池全部丢掉,让皇太极内外夹攻山海关,向内地推进的计划成了泡影。不但如此,阿敏撤退之前,还违反皇太极“不许滥杀无辜”的命令,下令屠城,造成了极恶劣的政治影响,直到第二年,皇太极攻打大凌河的时候,明军以阿敏屠城为鉴,拒不投降,但这一切都只是据说。阿敏自己却有着实实在在的不得已,他只有总共不到两万的士兵,却要对抗20万明军的进攻,双方力量相差太悬殊,不撤退就会必死无疑,当然他在撤退时也的确做的不够好。然而对于皇太极而言,这是一个难得的政治机会,他要抓住它,严厉地打击阿敏,让阿敏在政治上永不翻身。
阿敏回到沈阳后,皇太极立刻召集大臣,宣布了包括阿敏平日违法之事在内的16条大罪,其中,11条大罪是阿敏凌驾于皇太极之上,觊觎汗位的僭越行为,这是早有准备的。不打则已,要打便是致命一击,树倒猢狲散,大臣们一看形势,立刻得出一个阿敏罪当死的结论,皇太极又表现出他的“大度”,他说,阿敏是他的弟弟,他不忍心,罚要从宽,免去他的死罪,但是要革掉他大贝勒、旗主贝勒的称号,实际上收回他的所有兵权,并且幽禁终身。
接下来的就轮到莽古尔泰了,莽古尔泰是皇太极的哥哥,和阿敏一样英勇善战,但行事鲁莽,有勇无谋,脾气暴燥,喜欢感情用事,是名副其实的一介武夫。皇太极看到阿敏如此轻而易举地消灭了,而且朝臣中没有任何的不满。于是他很快把目标放到了莽古尔泰身上,他常常借故打击莽古尔泰来树立自己的权威。莽古尔泰不知有所收敛,仍旧我行我素,反而认为皇太极和他过不去,日子久了,二人矛盾加深。
天聪五年,皇太极率军进攻明军重镇——大凌河。一天,皇太极在视察军营过程中遇到了莽古尔泰,莽古尔泰上前报告说:“昨天战斗,我旗的将士损伤惨重,你可否拨给我一批士兵补充一下。”皇太极一听就生气,都什么时候了,还这么斤斤计较,便不高兴地说:“什么事只要派你去,总有麻烦”。莽古尔泰一听也急了,回道:“那是因为你让我干的,都是比别人难好几倍。”皇太极见他又目无上下,竟然顶撞他,于是沉下脸,说,“那么,那些人所说都是诬陷你了?我马上派人去查,如果查出你确实误过事,我一定严惩不贷。”说完,皇太极气冲冲转身上马下山。莽古尔泰听完后也怒火中烧,新仇旧恨一齐涌上,一步抢在马前,忿忿地说:“你凭什么和我过意不去!我不过是看在你是皇上的面子上,才一切顺从你,你还不知足,非杀了我才开心吗?”说完,一把握住腰间的佩刀,双目圆瞪,皇太极身边的侍卫以为是兄弟口角,未加干涉,而莽古尔泰以为他是皇太极的哥哥,并未察觉他的举动是否有关君臣大碍,倒是在旁边的他的同母弟弟德格类感到大事不妙,上前斥责到:“放肆,你这不是大逆不道吗?”一边替皇太极解围,一边希望莽古尔泰清醒,说完,轮起拳头就打,莽古尔泰暴跳如雷,将怒气全撒到德格类身上,大骂道:“混蛋,你胆敢打我!”“嚯!”的拔刀出鞘五寸,德格类扑上前去,把他推到一边。代善看到这种情形,恨恨地说:“这样大逆不道,还不如死了!”皇太极气得面色发青,一言不发,回到营中,但他心中却暗暗称喜,又一个机会出现了,他借口“御前暴刃”革去莽古尔泰大贝勒的名号,并且像对付阿敏那样,将他以前种种不良行为全盘抖了出来,毫不留情地铲除了他。
四大贝勒中还剩下一个了,他就是大贝勒代善,代善为人不比前两个鲁莽,他是政治上的不倒翁。经历了前朝继位、夺位的政治风雨,仍然不倒,而且朝中已有一批自己的党羽,但不除代善,皇太极一直就坐不稳这龙座,他只好等待机会来临,终于第三个机会让他等来了。天聪九年(1635)皇太极率领诸贝勒迎接代善大军的凯旋,返回沈阳的时候,代善私自脱离大队,率人打猎,并且宴请由于心情不好而先走的莽古尔泰的妹妹莽古济,本来这是小事一桩,可皇太极却借题发挥,认为代善蔑视国法,居心不良。回宫之后,闭门不见朝臣。国不可一日无君,朝臣们跪在宫门外请见,皇太极将以前代善所做不合情理之事一一道来,又对其他贝勒斥责一番,再次闭门不见。当时皇太极经过几年的努力,在朝中是占绝对优势的一方,这明显是一种要挟,朝臣们连忙继续跪请他临朝,并处理代善一案,皇太极这才打开宫门,这时他又施展他的恩威并用的手腕,一边拟削代善贝勒名号,一边又施恩不削,达到既削弱代善,又不伤和气的目地。终于,最后一个贝勒也无法坐南接受朝臣朝见,由四大贝勒并坐,共治国政,变成了汗权至上南面独尊。皇太极运用极高明的政治手腕完成了清初政治制度的转型,不可不谓一代人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