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的第二位皇后是后来被废掉,降为皇贵妃的乌拉那拉氏,是满洲正黄旗人,比乾隆小七岁,大约在十三、四岁时经选秀女,中选,被雍正封为弘历的侧室福晋,二十岁时册封为娴妃。她十分受皇太后的喜爱,所以后来又被册封为娴贵妃。孝贤皇后死后,乾隆皇后空缺,皇太后便看中乌拉那拉氏,欲册封其为皇后,但乾隆与孝贤皇后感情甚好,不忍心立即举行册立之礼。两年后,在母亲的压力下册封那拉氏为皇后,在册封上谕中,乾隆未提及那拉氏的外貌或品德,只谈自己是奉了母亲的旨意,而且也觉得宫中不适合长期没有皇后。多情的乾隆此时仍处于对孝贤皇后的怀念之中,册封那拉氏只是为了公事。少了感情基础的帝后似乎在一开始就预示着后来的悲剧。
那拉氏为乾隆生下三个子女,但都死得很早。乾隆三十年,乾隆第四次下江南巡游,那拉氏随行。二月十日是那拉氏的生日,早晚两餐都加菜赏赐。到了闰二月十八日,在杭州游览名胜吃早饭的时候,乾隆还赐给那拉皇后等人膳品,到了吃晚饭的时候,皇后就没有出现。而十九日的早上,吃饭的时候就只剩下比皇后地位低的令贵妃,庆妃,容嫔在场了。原来在十八日的晚上,乾隆就令福康安先送皇后回京。乾隆南巡回京后,将那拉氏进宫三十年来的一切册封全部收回,废弃了这位皇后。就在南巡的头两个月,帝后关系还很好,发生了什么样的事让帝后突然决裂呢?
官方的说法是,到了杭州,皇后违背皇上的旨意,私自剪了头发。在古代剪发是极重大的一件事情,只有至亲逝世,才可以剪发,女子平素无事剪发,被认为是最疯狂的一件事,那拉氏皇后是受了什么样的刺激而剪掉头发的呢?官书上没有记载。而乾隆时期所留的文人笔记,野史,小说都无一例外地漏掉了这件事,当时文网之严,可见一斑。但乾隆以后的人对这段讳莫如深的宫庭秘史倍感兴趣,演义出了各种各样的版本。
一说:乾隆率领众多妃嫔,皇子及王公大臣等奉皇太后巡幸江南,一日车驾到杭州,乾隆在饱览了西子湖畔的美景之后,又想到苏杭二州为历代出美女的地方,何不领略一番?于是乔装打扮,仅带两名心腹太监微服私访,登岸闲游,不料这件事被随驾的乌拉那拉氏知晓,便到乾隆面前一边哭,一边劝谏,恳求皇上以国家大事为重,不要在外拈花惹草,这样有失体统,但是,乾隆对这些逆耳之言,大为生气,不但不听,反而将皇后送回北京,并说皇后患了疯病,不久打入冷宫。也有的说,那拉氏皇后被废之后,心灰意冷,看破红尘,不肯回宫,从此削发为尼,自行入杭州某寺庙中,从此,青灯古佛,终其一生。
二说:此即在民间流传甚广,为人们茶余饭后所津津乐道的“乾隆休妻”。那拉氏生性耿直,端庄秀丽,乾隆风流倜傥,皇后对其也难有约束,乾隆借巡幸江南之际,常常歌舞升平,花天酒地,那拉氏几次想随行,都被拒绝。第四次巡幸,皇后借太后之名,偷偷上了船,乾隆并不知道,乾隆饱览了江南的秀丽景致,也流连于青楼楚馆,到那些俏丽的丝竹女子那里寻欢作乐,一些侍臣为了讨主子欢心,挑了些“夜渡娘”引上龙舟。那拉氏听到龙舟上丝竹乐曲之声不绝于耳,不禁气从中来,回到船内,奋笔疾书写了一道奏章,双手捧着上了龙舟,乾隆已经安寝了,并挂起红灯,挂红灯表示皇上召幸妃嫔,如今出巡在外,又未带妃嫔,何故红灯高悬?皇后越想越不对劲,不顾太监劝阻,硬闯皇上卧榻之处,正撞见拥妓入睡的乾隆,乾隆被皇后看见这一幕,十分狼狈,恼羞成怒大骂皇后,皇后跪在地上,声泪俱下,希望乾隆听劝。但乾隆看过皇后奏章之后,更是愤怒,一脚踹倒皇后,命人拖出。皇太后也劝皇后忍让,对乾隆彻底绝望的皇后,不愿再返深宫,落发为尼。
三说:乾隆对温柔贤淑的孝贤皇后一往情深,她死后,本不想再立皇后,但为了给天下子民一个好的榜样,为了让母后开心,乾隆勉强地册立了那拉氏为后。但皇帝仍无法忘记孝贤皇后,在新婚的第一个月就写诗悼念亡妻,对于乾隆帝的这种做法让那拉氏十分委屈。在最初的几年内,乾隆更多的是让自己的情绪陷于对前妻的怀念之中,而忽略了对身边皇后的关心,他自己写诗道,“岂必新琴终不及,究输旧剑久相投”,那拉氏一点也不差,可是她不如孝贤皇后那样理解乾隆,而乾隆对那拉氏的性格也并不了解,在那拉氏平静温柔的背后,是不输男子的倔强不屈的刚气。与柔情似水的孝贤皇后相比,皇帝难免怀旧,帝后的不和都被巧妙地掩饰了。但皇帝的疏远,对孝贤皇后的旧情不忘,这一切的怨恨都在那拉氏皇后心中一点点地积累,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生性刚烈的皇后将这日积月累的怨恨留到了第四次巡幸的时候。这次巡行江南,乾隆到杭州之时,想立一位江南女子为妃,那拉氏压抑了许久的愤怒,不可遏制的爆发出来,她坚决反对,并以剪发明志。另一种说法是:皇后受够了皇帝的滥情,要在杭州出家,太后不准,一怒之下,皇后抽出剪刀将万缕烦恼丝一齐剪去,从而达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传说种种,各有可信之处,也各有可疑之点,但在乾隆漫长的一生中,还不曾有一个人敢于像那拉氏那样直接冒犯他的尊严,那拉氏实在是一个值得人们瞩目的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