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清朝开始了中国古代最后一个盛世的时候,西方也在进行着他们的变革。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了。率先进入工业化的英国,为了开拓市场,把眼光瞄准了清帝国。英国专门成立了东印度公司,多次派遣使团,配备全副武装的舰船,来华进行贸易谈判。
英国来华使团,最大的有两次。一次在乾隆五十八年,由马戛尔尼率领。马戛尔尼使团主要使命是:英国派员驻北京,照管本国商务;英商可在宁波、舟山及天津登岸交易;在舟山附近划一未设防小岛,归英商存货的居住;在广州附近同样划一处地方,归英商存货和居住,自由往来;英国货自澳门运广州,免税或减税;英国商船按中国所定之税率交纳,不额外加征等。这种有损中国主权的无理要求当然不能被乾隆帝所接受,于是谈判毫无结果。
另一次在嘉庆二十一年,由原英国驻印度总督阿美士德率领。这个使团连随员在内600多人,三艘军舰护送。阿美士德的目的是要实现马戛尔尼未完成的任务。
当年的闰六月初,英使团的军舰直达天津口岸登陆。嘉庆帝不同于乾隆对他们的冷漠。对使团来华十分重视,事先下旨,他们到京以后,安排城内居住在会同四译馆,城外居住在泄水湖公馆,并派护军统领率兵100名保护他们的安全。还特命工部尚书苏楞额等赴天津迎接,传旨赐宴,如他们谢宴用三跪九叩礼,则带他们上京,立即召见。虽然嘉庆帝坚持外国人到中国,必须遵循中国礼节的原则,但事先周到的安排仍可以证明他的诚意。
阿美士德反对行中国礼,只同意脱帽鞠躬,跪单膝,而且坚决要求进京,到时再商量。苏楞额、广惠便把他们带上北京,嘉庆帝命理藩院尚书和世泰、礼部尚书穆克登勒,在通州教他们演习行礼,并通报马戛尔尼当年觐见之盛况。阿美士德却不打算合作。他想拖到觐见嘉庆的时候,不行中国礼,清廷也奈何不了他。和世泰怕嘉庆怪罪,只得含混奏报说他们起跪虽然有点不自如,但勉强可以符合礼仪。嘉庆帝知道了,就很满意,于是决定初七日早上召见他们。
初六日阿美士德使团到达了北京,嘉庆帝有点不放心,于是在勤政殿亲自召见和世泰等二人,先询问使团演习礼节情况,二人免冠叩头,如实报告使臣并未演习。嘉庆帝自然十分生气,责怪他们为何不早上报。不过事已至此,既然勉强可以符合礼仪,就如期进行吧。于是把召见时间定在早五时二刻,但是当天晚上半夜,英使到了圆明园时,车马劳困不堪,可时辰已到,装载礼服箱子的行李车还在路上,不见踪影。这是怎么回事?
据传说,和世泰等受到嘉庆帝的训斥,心里极其窝火,又气恼阿美士德的顽固不化。心想万一使臣在皇上面前不行跪叩礼,他们的责任可就大了。干脆不如给他们制造点麻烦。于是便出现了上述人到礼服未到的场面。
初七凌晨,嘉庆帝升殿,传召来使,阿美士德只着便服,满身尘土,连官帽也没有,如此觐见,岂不辱没大英帝国的脸面。只得请和世泰代奏,他已到宫门,走动不快,请暂缓片刻。第二次传召,行李车还未到,再由和世泰代奏,胡诌说阿美士德腹泻,恳求少缓片刻。再拖时间,行李车仍不来,不得已又代奏说正使病倒,不能觐见。
嘉庆帝老大不高兴,心想我大清帝国皇上,如此诚意地接见你们,怎么回事?是觉得我倦怠你了?为什么这样慢腾腾的?不过他大度地说:“既然正使病倒,请他回去找医生看病。让两位副使觐见也可以。”可副使同正使一样狼狈,礼服未到,如何觐见?第四次代奏两位副使也俱病。希望等到正使痊愈后,一同觐见。
大英帝国使团此等行为,确是外交关系史上一大丑闻。嘉庆帝当然恼怒,堂堂东方大国,岂容如此倨傲无礼而甘心忍受的道理。于是下旨驱逐英使臣出京,舰船已经先期离开天津,使臣只能由陆上至广州回国。
愤怒归愤怒,为两国今后关系着想,七月十八日,嘉庆帝又给英国国王去信,信中阐明英使觐见时对大清国君主的傲慢无礼情况,但是他为了两国以后着想,不想对他们深加罪责,只是让他们马上回国。既然使臣未见,则英国国王的表文也未呈进,仍由使臣带回,只将贡物中部分图画收纳,并回赐白玉如意一柄,翡翠玉朝珠一盘,大荷包二对,小荷包八个。自恃天朝上国的嘉庆本也没看重他们带来的礼物,于是对他们说,我们天朝什么东西都有,你们那些东西都是些奇技淫巧而已。以后,不用再长途跋涉到我们国家来了。这时,嘉庆皇帝仍旧以为这些人是过去那些来朝拜的人,根本没想到外面的世界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阿美士德一无所获,灰溜溜地回国。
事后,嘉庆帝追查事态原委,对功愣额、和世泰、穆克登额等予以很重处分,革去尚书与都统职。若按照清朝的闭关拒外方针,嘉庆帝处理阿美士德使团事件,不卑不亢,有理有节,维护了封建大国应有的尊严。问题在于,他没有正视世界形势的急剧变化,嘉庆王朝已置身于那个给予全人类以文明和文化的十九世纪。当英、荷、葡、法等国用蒸气机为动力,开辟一个新纪元时,他仍然无知地自诩中国为天下共主。软弱的自给自足型封建经济,面对近代资本主义商品输出的挑战,正如海滩沙堆,哪能抵挡住浪潮的冲击。古老中国的大门将要被轰开,嘉庆帝及其后代又将如何面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