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从建国开始,民间秘密反清复明的活动就一直没有中断过,一直延续到清朝灭亡。公开的反清起义,大大小小也爆发过不少,但起义军真正冲到紫禁城,撞开宫闱的大门,威胁到统治者的核心,则是嘉庆十八年的天理教起义仅有的一次。这次起义,史称“苍震门事件”,在这次变乱中,皇二子绵宁因阻击叛乱有功,事后被封为亲王。
九月十五日这一天,乾清宫左近的上书房里书声琅琅,绵宁与弟弟们正在尚书房专心读书。忽然听见外面太监们慌作一团,跑来跑去,紧闭各处宫门,说有贼人闯进宫来。这在大清开国二百年来是没有过的事,大家一听,都跟着紧张起来,纷纷放下书本,跑出书房询问。
此时嘉庆帝不在宫中,正在热河狩猎。本来八月份嘉庆帝从北京动身的时候,绵宁也随同前往,但到了围场后,因雨水太勤,不得不减围,绵宁便先于嘉庆帝回到京城,继续读书。
绵宁拉着三弟绵恺的手,到日精门探问,他们快走到近光门的时候,看见总管太监常永贵领着一帮人,押着抓到的两个“贼人”走过去,头上都裹着白布。过一阵,又没什么动静了。绵宁以为没事了,便对三弟绵恺说:“咱们一起去储秀宫给母后请安吧。”他们不知这是天理教早已策划好的攻打禁城的信号。天理教又叫八卦教,是白莲教的一支,一直在民间秘密从事反清复明活动,头领是坎卦的林清和震卦的李文成。林、李商定于九月十五日在北京和河南滑县两地同时举行起义。河南由于起义的机密泄漏,而提前遭到了镇压。林清不知河南有变,仍如约于当天向紫禁城发起进攻。他们杀了看守,一直杀到文颖馆、苍震门,聚集在隆宗门外,少数人冲到了慈宁宫的内膳房大墙上。
绵宁兄弟两个正走在路上,迎面跑来了气喘吁吁的上书房师傅、大学士宝兴,说有贼人越墙,从内右门西边进来。原来宝兴刚从上书房下来,走到东华门时,看到官军与义军激战便赶紧跑回,告诉绵宁。绵宁听说,急忙吩咐随从道:“快去撷芳殿中所,取我的鸟枪、撒袋、腰刀来。”此时宫中除绵宁、绵恺外,还有皇后和九公主等。外边官兵尚未赶到,只有常永贵等督率太监,手拿棍棒,在遵义门内外巡防。武器取来后,绵宁抓起一杆鸟枪,此时已有五六名义军战士,在养心门对面南墙外御膳房上,从西大墙想往北要越过养心门。常永贵说:“若不用鸟枪拦打房上的,地下之人恐怕难有什么做为。”情况危急,绵宁的心虽然扑扑乱跳,但还举起鸟枪,瞄准墙上一名义军,砰地一枪射出,打落了那名义军战士。也有史料说,当时绵宁手中的鸟枪没有子弹,情急之下,绵宁扯下身上的衣扣,装入枪膛,充作子弹。还有两三个人在墙上,其中一人手拿白旗,像是指挥的样子,绵宁便进入养心殿院内,又放了一枪,将执白旗的义军也打落墙下。其余的义军见有阻击,便不再上墙,藏于膳房内。绵宁这两枪,击退了起义军,守住了养心门,局势暂时平稳下来。
绵宁看义军不再往前冲,便赶紧带绵恺上储秀宫给皇后请安压惊,并嘱咐三弟绵恺说:“千万不要离开皇后左右。”又带着太监们到西长街西厂一带防查。这时定亲王绵志、成亲王、仪亲王、内务府大臣先后赶到,带着约五六十人。绵宁又命常永贵等,把内膳房仔细搜查,又抓到两名义军战士。又派谙达侍卫在储秀宫东长街以防不测。
绵宁一面料理宫中事务,一面赶写奏折,向远在热河的父皇奏明情况。在奏折中详细讲述了事情经过,并请父皇放心,皇后及贵妃九公主等均皆平安。写好后,派绵恺连夜报给父皇,这时绵宁已经精疲力竭了。
这封奏折送到嘉庆手上时,嘉庆已从木兰围场回銮,正走在白涧行宫。嘉庆帝垂泪读完了折子,大为感动。四天后,嘉庆帝回到宫里,激动地对满朝文武说:“绵宁是内廷皇子,一遇到紧急情况,就挺身而出,用鸟枪击毙二贼,其他贼人才纷纷逃匿,实在是有胆有识。事后在奏折中说自己事出无奈,实属谦虚过分。朕流着泪,读完了奏折,绵宁可嘉奖的地方,实在是用笔写不出来的。你们想想,宫廷内现在供奉着先皇帝的神牌,皇后也在宫中,由于绵宁的捍卫之功,才获保安全。否则后果会是什么样?绵宁真是忠孝兼备啊。立了这样大功,能不重赏吗?”随即传旨,封绵宁为“智亲王”,增给俸银每年一万二千万两。尤其使绵宁感到骄傲的是,嘉庆帝给绵宁使用的那把御敌的鸟枪赐名为“威烈”。
绵宁在答谢中再三谦称:“事在仓促,宫中又无御敌之人,幸亏上天、祖宗、皇父皇母的保佑,儿臣才能打退敌人,确保平安。事后也是越想越后怕。儿臣哪有什么勇,什么谋,能当此重赏。不过要论‘忠孝’两字,却是儿臣当之无愧的。”
绵宁禁门立功,成为嘉庆朝皇子中第一个封亲王的人。这件事给他在朝廷和皇族中带来了崇高威望,也是他日后顺利继承帝位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