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3岁起,溥仪就住在皇宫中,而生活上的养尊处优达到了极致。无论干什么,溥仪身边总有一大堆的太监跟着,侍侯他的衣食住行,吃饭时,每顿菜肴都要有36种,一个月要吃掉600多种菜肉,其实这么多菜中的大部分都仅仅是走个过场,有的溥仪连看都没看,就白白浪费了。衣服更是不能马虎,宫中明文规定,单单一项平常穿的袍子,一年内就要换二十八种,至于皇上出行(主要是在宫中和颐和园),身边的一群太监们是各有专职的,有捧衣服的,拿雨伞的,挑担子的,拿食盒的……甚至,还有带大小便容器的,溥仪从小便受到这种无微不至的照顾。为了小皇帝的健康成长,宫中自然还有点其他的“歪招”。
有一次溥仪吃栗子吃多了,撑着了,从此以后一个多月,隆裕太后(傅仪的养母)便只允许他吃糊米粥。活泼好动的溥仪经常喊饿,可没人理他,太监们可以让溥仪拿干馒头喂鱼,却不许他把馒头塞到自己的嘴里。还有一次,溥仪一下子吃了6个春饼,有了吃栗子的前事之鉴,太监们焦急地议论起来:“老爷子一下子用了那么多的膳,撑坏了怎么办,想个办法,让老爷子消消食吧!”
“让老爷子围着房子跑吧,这样可以下下食儿。”一个太监提议到。
“不行!不行!万一有个三长两短,谁负责呀!”另一个太监立刻反驳,“别吵了,我有一个主意”,一个太监头一边说,一边命两个力气大的太监,一左一右上前架住小皇帝的双臂,然后像砸夯似的将其在地上礅了好一阵,经过一阵折腾以后,小皇帝没撑着,太监们得意极了。
但溥仪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毓庆宫里面“毛凳儿”的黑屋子,那是清廷皇室对不规矩的小孩子的一种教育方式,在溥仪八、九岁以前,每逢他心情不好,急燥,发脾气,折磨人的时候,他们的总管太监就对他这样说:“万岁爷心里窝心,唱一唱,败败火吧!”于是把他推进去,然后倒插上门,里面又黑又暗,年幼的溥仪一下子想起了宫女们给他讲的各种鬼故事,永和宫后面的一个夹道有个掐脖子的鬼,景和门外的一口井里那群女鬼,外面各式各样的吊死鬼、溺死鬼、冤死鬼,越想越怕,仿佛他旁边就站着一个鬼,溥仪在里面又哭又闹,砸门碰墙,但都没人理睬他。于是,他又央求外面的人放他出去,可仍就没人理睬他,慢慢的,哭累了,吓得已经没知觉了,不再有哭闹,一切安静下来,太监们认为孩子“唱完了”,“败了火”,才放他出来。这种回忆一直深深的留在溥仪心里,在后来的伪皇宫中,溥仪也曾以类似的方式惩罚那些对他“不忠”的小孩。因为经历过,溥仪深刻知道那种惩罚的严厉,溥仪日后的暴虐性格与他幼年的经历不无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