恼人事件簿:
我女儿从能走路起就不像一个女孩子,总爱乱跑不说,还特别喜欢搞“破坏”,稍微复杂一点儿的东西,到了她的手里就会被拆得四分五裂。但是孩子的年纪还很小,很多物品的结构原理都搞不明白,是否要继续由着她的兴趣这样“乱玩”呢?
家庭教育ABC:
兴趣是指一个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它是在社会实践中发生、发展起来的。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曾经明确地指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乐趣。”有了兴趣,人们就会自觉地从事或追求这种爱好的事情。爱因斯坦也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我们不要担心自己会因为喜欢踢足球而耽误了学习,也不要担心因为喜欢画画而忘记了做作业,其实,只要你合理地安排好自己的时间,你就一定会在你的爱好中饱尝乐趣,并由此而得到爱好的馈赠。
父母大学堂:
如何引导孩子的兴趣大有学问,做父母的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是应该有所作为的。但应注意两点:
一、分析孩子兴趣的好坏。
二、讲究教育方法,放任自流和刻意安排,都不足取。
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对于教育者来说,最重要的是经常细心地观察儿童的兴趣。他说:“成年人只有通过对儿童不断地予以同情的观察,才能够进入儿童的生活里面,才能知道他要做什么,用什么教材才能使他工作得最起劲、最有成效。”
听故事学家教:
达尔文小时候对周围环境非常感兴趣,特别喜欢钻研问题。
一天,小达尔文跟爸爸到花园里散步,花坛里盛开着五颜六色的花,特别美丽。可是他看到其他的花都是有好多种颜色,而报春花却只有黄和白两种颜色,他就问爸爸:“为什么报春花只有两种颜色,要是它也能有很多颜色该多好啊!”
爸爸笑着说:“你这个小幻想家,好好努力,只要你用心,我相信你一定能想出好办法的。”
过了几天,小达尔文对爸爸说:“爸爸,我已经想出了一个非常好的办法,我要变一朵红色的报春花送给你。”
爸爸随口答应说:“好好好,我的小宝贝,你去变吧,变出来的话,它将是我们英国第一朵红色的报春花。”
又过了几天,小达尔文大声喊着跑到爸爸面前,把手伸到爸爸面前说:“爸爸,你快看!”
爸爸一看,他面前果然是一朵火红的报春花,美丽极了。
爸爸惊奇地问道:“宝贝,你是怎么变出来的啊?”
“研究出来的啊。”小达尔文骄傲地说,“你以前告诉我说花是在用根吸水,并且把水传到身体的各个地方去,于是我就想让报春花喝一些红色的水,传到白色的花朵上,那么花朵不就会透出红颜色了吗?昨天我折了一朵白色的报春花,把它插到红墨水里,今天它就变成红色的了!”
听了小达尔文的话,爸爸把小达尔文抱起来,亲了又亲。
由于达尔文对大自然的浓厚兴趣,经过他孜孜不倦的探索,后来他终于成为了伟大的生物学家。
爱心锦囊:
在平时的生活中,家长应不失时机地培养孩子的兴趣,具体做到以下几点:
(1)重视、发现和保护孩子的兴趣爱好,不要主观地划定爱好的正当与不正当。很多家长把孩子对昆虫的爱好、玩泥巴的兴趣,都划归于“不正当”之列,愿意拉孩子往自己希望的方向发展,可他们怎么知道,从小爱好昆虫的孩子,长大后也许能成为一名昆虫学家!
(2)给孩子多一点时间和空间,让孩子自己进行观察。
孩子跟父母出去玩,走着走着,突然停在花丛前。妈妈问:“站在那儿干啥?难道你连花都没有见过吗?”孩子回答说:“妈妈,我发现一只蜜蜂正在花蕊上嗡嗡地叫。”爸爸走过来,看了一眼后说:“我当发现了什么新大陆,大惊小怪的。”这是一段典型的扼杀孩子好奇心的生活场景,在成人“见多识广”、已产生审美疲劳的眼睛里,凡事均没有什么稀奇的了,可在孩子眼中,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充满了神奇,这就是孩子为什么活得比我们快乐的原因。如果这时,你拿出一台小相机,让孩子拍下这个镜头,孩子的兴趣就有可能巩固下来。
(3)善待和引导孩子的兴趣,在玩中发展兴趣。
平时不要对孩子玩的事情加以控制,如孩子可以常玩沙、泥巴、积木、做游戏等等,对孩子在玩的过程中提出的一些问题尽量解答,激发他的兴趣。
(4)鼓励孩子动手,在实践中激发兴趣。
双手的动作对于人的智力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平时家长们要支持孩子剪纸、折纸、玩橡皮泥,以及一切与动手有关的活动。在平时生活中,带孩子走出家门到自然界和社会中去感受,利用各种时间引导孩子观察、分析所见、所闻的事物,并鼓励孩子的猜想。
(5)不要一发现孩子有兴趣就让他上兴趣班,逼着孩子成材。
父母要像保护小幼苗一样,逐步引导孩子的兴趣,这样才不会使孩子产生逆反情绪。要有“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平常心,从真正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入手,给孩子以实在的帮助。
总之,在生活中要十分注意培养孩子的兴趣,特别是学习兴趣。对其他方面的兴趣也要积极引导,让孩子在各个方面都有一个均衡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