恼人事件簿:
我与孩子的妈妈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产生了一些分歧。孩子的妈妈认为对于孩子的“任性妄为”,应当加强管束;而我却认为不妨对孩子的一些有创造力的行为加以适当鼓励,发扬他的特长。究竟哪一种方法更合理呢?
家庭教育ABC:
每个人都有优点,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优点能得到别人的肯定。成长中的孩子的这种心理表现得尤为突出。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对孩子的优点要给予肯定。这样,孩子就会得到内心的平衡与满足,从而增强孩子的自信心,以避免孩子产生自卑或者逆反心理。
听故事学家教:
一天上午,一个小男孩随同妈妈走进一家心理咨询诊所。据这位母亲陈述,他们夫妇为孩子学习不用功着急,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孩子已经三年级了,可是自己一点也不用功,家长、老师怎么说他也不着急,学习成绩总在60分左右。孩子的父亲有时急得打他,可也不解决问题。
在诊所里,孩子一点也不拘束,完全按自己的意志行事。
当心理专家问到孩子写作业的情况时,这位母亲说:“大多情况下,他差不多每晚写作业到11点左右,有时第二天早晨起床之后还要写一会才能完成。如果没有大人在跟前,他说不定在玩什么,一会儿做点这,一会儿干点那,有时削个铅笔也会花去一个钟头。即使作业很少,他也会磨蹭到11点。说过他多少次了,就是没记性。”
爱心锦囊:
其实,这孩子并非生来就是慢性子,他这种漫不经心、无所谓的态度原来事出有因。
据他妈妈回忆,有一次,她对儿子说:“今天你快点写作业,妈妈带你去看灯会。现在是6点半,7点半就走。”孩子按时完成作业后,妈妈却因公司有急事,需要加班,没能带他去看灯会,事后又没有任何解释。还有一次,孩子放学回到家高兴地大声嚷道:“妈妈,我算术得了100分,老师奖我一朵小红花。”可当时妈妈正在做饭,没有理他,他很不高兴地将小红花摔到床上。又隔了很长一段时间,一天晚上,妈妈下班刚进家门,孩子就对她说:“妈妈,今天我捡到一毛钱交给老师,老师在班上表扬了我,我还得了一面小红旗呢!”可妈妈因为上了一天班,累得很,便没有好脸色地甩给孩子一句“不就是捡了一毛钱吗?看把你高兴的”。从那以后,孩子再也没跟她提起这类事情。
从上面的例子中,不难看出,孩子的问题出在妈妈身上,是妈妈没能及时肯定孩子的优点,导致了孩子对父母的逆反。因此,父母肯定孩子的优点,能促进孩子心里走向完美。
父母的忽视或嘲讽会让孩子走上极端,一是孩子长大之后会变得畏首畏尾、没有自信;再是孩子会对父母产生怨恨,不愿与父母沟通。
因此,父母应该利用称赞、鼓励等教导方式来激励孩子,肯定赏识孩子的优点,千万不要只盯着孩子的缺点,数落孩子的错误,不要总是为孩子贴上不行的标签,因为一旦给孩子贴上了标签,孩子的自信心会受到影响,无论做什么总是觉得自己不行,而且周围的人也会认为他是一个无可救药的孩子。如果父母习惯以讽刺的态度批评孩子,对孩子的心理伤害很大,是不可能期望孩子对他们真心尊敬的。
为了肯定孩子的优点,父母必须经常与孩子沟通,注意观察孩子的行为,及时发现孩子的优点。父母还应充分信任孩子,即使孩子犯了错误,也应避免过多的指责。
多给孩子一些肯定,那么孩子身上也就会出现更多的优点。父母的肯定,能保护孩子的积极性,让孩子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