恼人事件簿:
我女儿五岁半了,我发现她变得越来越自私了,自己的玩具、食物不愿给别的小孩,我们大人平时经常教育她要大方,可好像没什么效果,不知该如何教育她?
家庭教育ABC:
孩子在稍懂事之后,会表现出“小气”。“小气”的孩子表现为喜欢吃“独食”,自己的玩具也不让别的小朋友玩等,时间长了很难与小朋友们相处。在幼儿园及学校里,也很难结交好朋友。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豁达大度,能够宽容别人。可是这对于独生子女来说,要避免孩子“小气”确实需要家长从一点点小事做起,逐渐培养孩子的这种豁达的性格。
正确的引导是非常需要的。例如,游戏时可鼓励他把玩具拿出来和小伙伴一起玩,结束时,小伙伴再把玩具还给孩子,让孩子知道,东西借给他人不代表送给他人,这样孩子就不怕被别人拿走了。若父母本身气量小,给孩子不好的影响,或采用不适当的教育方法,认为孩子能认识自己的东西,管住自己的东西不让别人碰是值得提倡的,是孩子懂事的表现而表扬他,这样就等于有意无意地促使孩子向小气的方面发展。
要让孩子明白,家里好吃的东西并不是只有自己能吃,好玩的玩具人人都能玩。如果家长在孩子面前只知道一切为了孩子,一切让给孩子,使孩子错误地认为父母让着自己都是应该的,而需要孩子让父母的时候,那就是违反常规了,孩子自然不能接受。开始孩子把好吃的东西让给父母吃,父母不吃,时间长了,孩子就会认为这是正常的。一旦家里来了小客人,家长让孩子把好吃的东西让给小客人时,则就比较困难。所以孩子“小气”,还是由于父母长期给孩子养成的习惯。
孩子“小气”还表现在不能受任何委屈。如和小朋友们一起玩时,小朋友不小心踩了孩子的鞋,则马上翻脸“把我的鞋踩脏了,我不和你玩了”。这时家长应该用大度的态度来影响他,说“没有关系,不必在乎!我来给你擦一擦,继续和小朋友玩吧”!这样孩子就会高高兴兴地继续和小朋友们玩去了。孩子在外面受了小小的委屈,家长不要太在意,更不要领着孩子去找小朋友算账,否则孩子这种“小气”将表现得越来越明显。
其实,自私的这些行为正体现出孩子的自我意识增强了,开始懂得区分自己和别人的不同。随着年龄的增加,孩子的自我意识更明显,同时认识能力也有所发展,从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发展,孩子对自己的衣帽、玩具、生活用具都能认识了,不许别人碰自己的东西,怕别人拿走,正是这个年龄孩子的特征之一。这种表现是正常的,不能说孩子气量小,更不要在别的孩子面前说他小气。
综合分析,孩子在交往中的小气行为,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
(1)自我为中心的心理特征。
小气是孩子发展过程中的自然现象,是自我意识的本能体现。孩子对心目中一切物品常理解为是“我”的,从未感受到别人的需要,如“我的小床”、“我的玩具”、“我的……”
(2)父母行为的影响。
如:邻居来借物品,父母怕东西被弄坏而表现出的故意搪塞,无意中成了孩子的反面教材。
(3)教育上的问题。
与同伴交往时,孩子看中了同伴的玩具却遭对方拒绝,因此,当别的小伙伴向自己借玩具时也表现出小气行为,父母发现后,却给予一些赞赏,这样,孩子的小气行为便愈发严重。
还有家长的无谓“牺牲”,如:好吃的菜让孩子先吃,好的水果让孩子先挑……这在很大程度上滋长了孩子的自私心理,而一旦孩子出现小气行为后,家长往往不分析原因便找出一个相当流行的说法:“家里只有一个孩子,要是有两三个孩子便知道分享了,长大就好了。”以此掩盖自己教育的失误。
父母大学堂:
对于孩子的小气行为,家长必须探究原因,“对症下药”。树立正确的教子观,应做到:
(1)学习分享。
首先要从家庭中做起,使其懂得好东西应该大家分享。当家里来客人时,可有意识地让孩子帮助“招待”客人,如拿糖果给大家吃或拿玩具请小客人玩等。其次,家长应多给孩子与同伴相处的机会,让他带着玩具和同伴交换着玩,增加其与同伴分享的经验。
(2)学习赠与。
可常常鼓励孩子把旧时的物品(玩具、衣物等)赠与邻家的弟弟、妹妹或捐给孤儿院的孩子们,也可在节日里,让孩子向同伴赠送礼物,从中体会愉悦的感受。另外,家长应正确给孩子以适当的鼓励,如孩子有好玩具、好东西懂得分享时,家长应给予及时的肯定、赞许,孩子将会逐渐改掉小气的毛病。
(3)看到孩子“小气”行为,及时予以纠正。
家长要让孩子明白,好吃的东西并不只是他一个人能吃的,好玩的玩具也不是他一个人玩的,好东西要大家一起分享。因为现在的家庭大多数都只有一个孩子,很多家长只知道把最好的都让给孩子,孩子没有了争抢,也就没有了好东西大家分享的概念,自然就不懂得什么是大方,什么是慷慨了。
(4)家长要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好的榜样。
孩子的气量也受到父母的影响,与父母的言行和处事态度有直接的关系。因此也需要家长平时加强自身修养。家长的行为对孩子有着最直接、最持久的影响,为孩子树立学习和模仿的榜样,是家长的首要任务。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该自己先做到慷慨待人。比如,在家里要敬老爱幼,凡事不要斤斤计较;邻里要和睦相处,别人来借东西时要热情地借给别人;主动把好吃的东西拿出来和别人分享;等等。另外,家长还可以在孩子熟悉的人群中寻找慷慨的榜样,让孩子在与这类伙伴的长期交往中学习慷慨。
(5)创设良好的情景,对孩子进行正确引导。
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尽量为孩子提供一些分享美好的机会,并加以正确引导。如买些糖果,请孩子分给家庭成员,与家人共同分享;游戏时,引导孩子与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自己喜欢的玩具,让孩子体验共同游戏的快乐。在这个过程中,承认应该对孩子的每一个慷慨举动作出反馈,及时表扬,使孩子得到快慰的心理体验,促进孩子慷慨行为的进一步发展。
在这里,要特别引起家长注意的是,不能一味地强求孩子慷慨。如果别的孩子想玩孩子心爱的玩具,家长就强迫孩子给别人玩,这样会让孩子觉得分享是一件痛苦的、不得不承担的任务,毫无愉快或乐趣可言,不利于孩子慷慨之心的自然成长。
总而言之,依照孩子年龄发展予以引导,让孩子学会同情与理解,成为一个肯替人着想、付出的小孩。
听故事学家教:
每天下午,孩子们放学回来之后,总爱到巨人的花园里去游玩。这是一个漂亮的大花园。草丛中盛开着美丽的花朵。另外园里还有12株果树。春天来临时,树上开满红色和白色的花朵;秋天到来时,树上果实累累。鸟儿在树上歌唱,唱得那么动听,孩子们有时会停止游戏,来倾听鸟儿唱歌。他们彼此欢叫着:“我们在这儿多快乐呀!”
巨人离家已经七年了。一天他回来了。他一进家,就看到孩子们在花园里玩,他大吼道:“你们在这儿干什么?”孩子们一听就吓跑了。
“我自己的花园就应归我自己,”巨人说,“除了我自己,我不许任何人在里面游玩。”于是他在花园四周筑了一道高高的围墙,还贴了一张告示:“禁止入内。”他是一个非常自私的巨人。
孩子们因此没有玩的地方了。他们只好在马路上玩,可路上尘土飞扬而且到处是坚硬的石头,他们不喜欢。他们放学后就在高墙外转来转去,谈论着墙内美丽的花园。他们相互说着:“以前我们在这儿多快乐呀!”
春天来了,到处开满鲜花,鸟儿到处飞。但是在自私的巨人的花园里却仍是一派残冬的景象——因为园内没有孩子的踪迹,鸟儿也就不愿在这儿歌唱,连树都忘了开花。雪花铺满草地,寒冰覆盖着所有的树木,使它们披上银装。北风刮来,接着又下起了鹅毛大雪。自私的巨人坐在屋子窗前,望着外面寒冷雪白的花园,说:“我弄不懂为什么今年春天来得那么迟。我希望天气能变得好一些。”
但是春天和夏天一直都没来。当别的花园结满金色的果子时,巨人的花园里却一个果子也没有。那儿永远是冬季,有凛冽的北风,寒冷的冰雪和瓢泼的大雨。一天早上巨人躺在床上,忽然听到一种优美的音乐。这是一只小鸟在窗外唱歌。他已经很久没听到鸟儿的歌声了,所以他以为这是世上最美的音乐。接着,北风息了,暴雨停了。
“我相信春天到底来了!”巨人说着跳下床朝外面看去。
他看到了什么?
他看见一幅美妙的景象。孩子们从围墙的一个洞钻进花园里来,坐在树枝上。他在每棵树上都能看到一个孩子。孩子们又都回来了,果树很高兴,用各种各样的花朵将自己重新装饰起来,鸟儿欢快地四处飞翔,歌唱,花儿也在绿色的草丛中抬头张望。
一个小男孩站在花园最远的一个角落里。他太小了还够不着树枝,只好在树下徘徊哭泣。那棵树仍被冰雪覆盖着。
“我多自私呀!”巨人说,“现在我知道为什么春天不肯到这儿来了。我要把这个男孩抱到树上,然后推倒围墙,那我的花园将永远是孩子们的游戏场。”他对自己以前做的事确实感到后悔了。
于是他走了出来,轻轻地打开门走进花园。但是孩子们一看到他,就都吓跑了。只有那个小男孩没有跑:他眼里含着泪水,没看见巨人走了过来。巨人悄悄地来到他身后,他伸手把男孩轻轻抱起来,放到树上。那棵树顿时开满鲜花,鸟儿也飞来了在树上唱歌,小男孩伸出双手搂着巨人的脖子吻了他一下。
其他的男孩认为巨人不再那么坏,那么自私,于是他们又都跑了回来。
“孩子们,这儿现在是你们的花园了。”巨人说着把围墙推倒了。人们顺大路进城时,看到巨人正和孩子们在花园里玩,那个花园是他们见过的最美丽的。
孩子们在那儿玩了一整天。傍晚时,他们去向巨人告别。
“你们那位小朋友哪儿去了?”他说:“我抱到树上的那个男孩去哪儿了?”巨人最喜欢的就是他,因为那小男孩曾吻过他。
“我们不知道,”孩子们回答说,“他已经走了。”
“你们告诉他让他明天一定要来。”可孩子们回答说:“我们没人知道他住哪儿,我们以前从没见过他。”巨人对所有的孩子都很好,可他确实很想见到他的第一位小朋友。他说:“我多想再见见他呀!”
许多年过去了,巨人变得很老,很衰弱了。现在他再也不能在园子里玩耍了。于是他就坐在一张大椅子上看着孩子们做游戏,欣赏那美丽的花园。他说:“我的花园里许多美丽的花,可孩子们才是最美丽的花。”
一天早晨,当他正穿衣服时,他朝窗外看了看。他现在不讨厌冬天了,因为他知道春天正酣睡,花儿在休息,他知道它们一定会再来。
突然,他揉了揉眼睛,他又看到那幅美妙的画面!在花园最远的角落里有一棵树,树上开满了美丽的白花。树枝是金色的,上面悬挂着银色的果子,而且他所爱的小男孩就站在树下。
他跑进花园,急急忙忙地穿过草丛,来到男孩身边。当他走近男孩时,他气得满脸通红,他说:“谁竟敢伤害你?”因为他看到男孩的手和脚上都是伤痕。“谁竟敢伤害你?”巨人喊道,“告诉我,我要用剑杀了他!”
“不,”孩子说,“这是爱的伤痕。”
“你是谁?”巨人问道,他感到很敬畏,跪在男孩面前。
“你曾经让我在你的花园里游玩,”男孩说,“今天我就要把你带到我天国里的花园里去。”
那天下午,孩子们又来到花园时,发现巨人躺在一棵树下死了,他的身上撒满了白色的花朵。
爱心锦囊:
孩子们该如何克服自私的不良品行呢?
(1)去掉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
在日常家庭生活中,由于独生子女比较多,家里的大人们经常给孩子特殊待遇,以合理满足孩子的需求。其实,孩子在家庭中与其他成员是平等的,不要以为自己是至高无上的,要消除他们“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
(2)学会尊重和关心长辈。
孩子一定要学会关心和尊重长辈,例如在吃饭时,好菜要先夹给爷爷奶奶、父母吃,舒服的位置让给长辈坐;别人为自己服务要表示感谢;别人不便时,应尽可能提供帮助,逐步体会到帮助、关心别人是愉快的。
(3)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要让孩子知道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如自己穿衣、洗手帕、整理玩具等,给爸爸妈妈倒茶水等,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和独立的生活能力,以便将来为家庭和社会多作奉献。
(4)经常与小伙伴交往。
孩子在与同伴一起玩时千万不要自私,要将自己的玩具、图书借给朋友们玩和看,学会与朋友团结友爱,养成互相谦让的好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