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四节 五帝的传说

  五帝有五说

  ①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②宓戏(伏羲)、神农、黄帝、尧、舜。

  ③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

  ④少昊、颛顼、帝喾、尧、舜。

  ⑤以黄帝、少昊、颛顼、喾、尧。

  其中第三种说法最为流行,意指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的天神,东方太昊,南方炎帝,西方少昊,北方颛顼,中央黄帝。

  另一种解释为中国上古传说中的五位圣王,以第一与第四种说法较为常见。

  秦国原有四帝(白帝、青帝、黄帝、炎帝)崇拜,加上黑帝位五帝。按吕不韦十二纪的提法,五帝是主管四方,四时和五行之神。黄帝居中,具土德;太皞(hao)居东方,具木德,主春,亦称春帝;炎帝居南方,具火德,主夏,亦称炎帝;少昊居西方,具金德,主秋,亦称白帝;颛顼居北方,具水德,主冬,亦称黑帝(《吕氏春秋召类》)

  为什么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5000多年以前,我们的祖先还处于氏族社会阶段。那时各部落作为图腾来崇拜的都是凶猛的动物。夏是中原地区一个较大的部落,蛇是他们的崇拜对象。后来,许多部落都慑于夏的威力,被迫屈服了。于是夏将其他部落的图腾也吸收过来。这样夏部落的蛇就长出来了角、鬃、爪子和脚,经过历史的演变,就逐渐变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龙的样子了。

  数千年的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历程中,龙的形象不断为人们所肯定和完善。皇帝作为世俗社会的最高统治者,也希望能借助“龙”来巩固统治,因此号称“真命天子”;老百姓将龙作为自己民族的象征,盼望它能呼风唤雨,给大家带来风调雨顺的年景和幸福生活。随着时间的推移,龙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成了权力的象征,成了炎黄子孙自尊、自强、自信、自豪的象征,成了中华民族信仰和凝聚力的象征。

  陕西蓝田人的发现

  “蓝田人”是继“北京人”之后在我国境内发现的又一直立人化石,因发现于陕西省西安市以东的蓝田县而得名。

  1963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考古人员到蓝田县野外考察,在蓝田县西北13公里的泄湖镇陈家窝村附近发现了一个完整的老年女性下颌骨,这引起了古生物家的关注。1964年,贾兰坡又在蓝田县城东北18公里处的秦岭北麓公王岭村发现一个人头骨化石。经鉴定,公王岭的人头骨化石和陈家窝发现的人下颌骨化石同属一个类型,因此,根据国际惯例,就以蓝田所发现的猿人化石命名为“蓝田人”。

  在陈家窝除发现一个下颌骨外,还发现有属于它的13颗牙齿、一件打制较精细的小型砍砸器以及石片和石核等。另外,在此处还采集到大型砍砸器、小型刮削器、石核和有使用痕迹的石片等,制作粗糙。在公王岭除发现人头骨化石外,也发现有刮削器、石片和石核等。同时还采集到大尖状器、多边或单边砍砸器、刮削器等10多件石器及在地表采集的石制品50多件。

  从蓝田人下颌骨、头盖骨和牙齿的标本看,蓝田人头骨的形态既与北京人有相似之处,又在一系列特征上表现得比北京人原始。蓝田人的眉间部突出,眶上圆枕比北京人粗大且外侧比北京人更向外延伸。蓝田人生活的时期处在一个间冰期,当时的气候温暖,雨量充沛,森林茂密,到处是一派亚热带风光。在蓝田由于没有发现天然的洞穴,因此推测蓝田直立人白天在森林和草原上狩猎、采集,晚上居住在树上,以保全生命。

  蓝田人的发现,对研究蓝田地区新生代的构造运动、地层地貌、沉积环境及古人类进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云南元谋人的发现

  “元谋人”指的是中国西南地区旧石器时代早期的人类化石。它是迄今所知中国境内年代最早的直立人,是在1965年5月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在云南省元谋县上那蚌村附近发现的。这里地处元谋盆地边缘,盆地内露出一套厚达695米的河湖相沉积,从下到上分为4段28层。元谋人牙发现于第4段第22层中。此后,又在同一地点的同一层位中,发掘出少量石制品、大量的炭屑和哺乳动物化石。元谋人的地质时代属早更新世,据古地磁断代分析距今170万年。

  元谋人化石包括两枚上内侧门齿,一左一右,属于同一成年人个体。齿冠保存完整,齿根末梢残缺,表面有碎小裂纹,裂纹中填有褐色黏土。这两枚牙齿很粗壮,唇面比较平坦,舌面的模式非常复杂,具有明显的原始性质,被命名为“元谋直立人”,俗称“元谋人”。

  这两颗牙齿与北京猿人的门齿相比较,有许多性质是相近的,但也有所不同。据专家对目前现有材料对比研究,认为“元谋人”上中门齿基本上是直立人型的,是我国南方迄今发现的早期直立人的代表,考虑到他们的生存年代比“北京人”早,其形态上与“北京人”的不同之处,反映了他们的原始性和可能具有从纤细南猿向直立人过渡的特点。

  1973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云南省博物馆、元谋县文化馆等单位,对元谋人化石产地进行了大规模的发掘工作。先后出土的石制品共7件,人工痕迹清楚。原料为脉石英,器型不大,有石核和刮削器。它们和人牙化石虽不居于同一水平面上,但层位大致相同,距离又不远,应是元谋人制作和使用的。所发现的炭屑多掺杂在黏土和粉砂质黏土中,少量在砾石凸镜体里。炭屑大致分为三层,每层间距30~50厘米。炭屑常常和哺乳动物化石伴生。最大的炭屑直径可达15毫米,小的为1毫米左右。在4厘米×3厘米的平面上,1毫米以上的炭屑达16粒之多。此外还发现两块黑色的骨头,经鉴定可能是被烧过的。专家认为,这些是当时人类用火的痕迹。这一发现,和在距今约180万年前的西侯度文化中发现的烧骨,如确系人工用火证据,则把人类用火的历史大大提前了。

  与元谋人共生的哺乳动物化石,有泥河湾剑齿虎、云南马、爪蹄兽、中国犀、山西轴鹿等29种,绝种动物几乎占100%,其中上新世和早更新世的占38.8%,这表明元谋人的生存时代不会晚于早更新世。有专家根据动物化石及植物孢粉分析,认为当时的自然环境呈森林草原景观,气候比现在凉爽。关于元谋人的“绝对”年代问题,据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用古地磁方法测定,为距今约10万年;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根据古地磁分析和对比,认为是164万年。但也有专家认为不应超过73万年,即可能为距今60万~50万年或更晚一些。元谋人的发现揭开了中国古人类史上崭新的一页。

  周口店和“北京人”

  “北京人”指的是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北京周口店遗址中所发现的距今70万~2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化石。周口店遗址位于北京西南郊50多公里的龙骨山上,早在19世纪末德国古脊椎动物学家施洛塞尔就在此地发现了一颗古人类的牙齿化石。1918年,在中国政府内任矿政顾问的瑞典地质和考古学家安特生来到周口店,并找到了一处含有动物化石的地层堆积。1927年,由中国地质调查所组织,在瑞典古脊椎动物学家B·布林和中国地质学家李捷的主持下,开始对周口店遗址进行大规模的系统发掘,并发现了一颗牙齿化石。经加拿大籍解剖学家步达生鉴定,这是一种过去从不为人所知的古人类牙齿化石,他将这种古人命名为“北京中国人”,后来美国古生物学家葛利普将其简称为“北京人”。1928年,中国古脊椎动物学家杨钟健和考古学家裴文中加入了周口店遗址的发掘。在经历了几百个艰辛的日夜后,裴文中终于在1929年12月2日发现了第一个完整的北京人头盖骨。这个发现震动了世界。“北京人”以及由“北京人”留下的大量石器和用火痕迹,使人类进化的序列得到了肯定,为从猿到人的伟大学说提供了有力的证据。1936年,贾兰坡又连续发现了两个完整的“北京人”头盖骨化石。

  1937年,日本发动了侵华战争,周口店的所有发掘被迫中止。1941年,保存在北京协和医院的“北京人”化石标本被美国人秘密运出北京,但这些标本在运输途中却全部神秘失踪,留下了一个旷世之谜,至今未解。

  1949年,新中国的考古工作者重新开始了对周口店遗址的发掘,并重新获得了大约属于40多个个体的“北京人”化石。同时,还出土了10万件石器,包括砍砸器、刮削器、雕刻器、石锤等多种类型。另外,在遗址上还发现了大量的骨器、角器和丰富的人类用火遗迹,使之成为世界上研究旧石器时代早期人类的最丰富和最系统的资料。通过这些资料我们知道,“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万~20万年以前,他们的体质特征介于猿人和现代人之间,同时具有现代蒙古人种的特征,在人类的进化序列中属于直立人。

  周口店遗址和“北京人”的发现是一座纪念碑,它记录了人类在东方大陆的起源,记录了旧石器时代早期和晚期人类的生活,以及从直立人到晚期智人的人类进化过程,其意义深远。

  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春秋时期周天子大权旁落,各诸侯国实力越来越强,其中较大的诸侯国强迫弱国臣服,并互相争夺,形成了诸侯争霸的局面。先后成为霸主的有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历史上称为“春秋五霸”。

  齐桓公继位后任用管仲为相,实力越来越强。他多次召集诸侯开会,威信越来越高,在公元前679年成为霸主。齐桓公死后,齐国因为内乱而力量削弱,宋襄公趁势而起,企图充当霸主。但宋国国力并不强盛,所以其难以与齐国相比。晋文公曾在国外长期流亡,饱经磨炼。他继位后努力发展生产,使政治清明、百姓安定,同时又注意与各国的关系。公元前633年晋国大败楚军,晋文公成为霸主。秦国在今陕西一带,经过多年的发展,力量逐渐增强。秦穆公先向东方发展,后败于晋国,于是转而向西,称霸于西部。楚庄王在位时国力也非常强盛,与晋国作战而大胜,后又攻宋,成为中原霸主。

  经过春秋时期的兼并战争,诸侯国的数量大大减少。战国时期,齐、楚、燕、韩、赵、魏、秦7个国家实力最强,被称作“战国七雄”。战国初期,韩、赵、魏3家曾一度结成联盟,齐、秦、楚等大国难以抵抗。但很快联盟破裂,同时齐、秦等国也逐渐强大起来。公元前354年魏国攻打赵国,齐国援助而大获全胜,这即是有名的“围魏救赵”。后魏国攻韩国,孙膑又指挥齐军用减灶之法大胜,即著名的马陵之战。战国后期,在秦赵长平之战后,秦国越来越强,其他6国都已经衰弱,无力单独抵抗秦国。最初他们想联合起来,同力抗秦,但秦国经常离间各国的关系,使六国常难以形成合力,甚至他们各自还亲近秦国。秦国采取远交近攻的战略,先灭韩国,然后集中兵力趁赵国遭灾之时灭了赵国。接着消灭燕军的大部,继而灭魏国。进攻楚国的时候,秦国开始并不顺利,后多亏老将王翦方将楚灭亡。后秦又征服齐国,最终统一了天下。

  战国四大公子:春申君、信陵君、孟尝君、平原君

  战国时期有四位出类拔萃的人物,被称为“战国四大公子”,即楚国春申君黄歇、魏国信陵君魏无忌、齐国孟尝君田文、赵国平原君赵胜。

  楚国的春申君最初因为知识渊博、口才出众而为楚顷襄王赏识,被封为左徒。当时秦国强盛,不断进攻楚国,占领了不少地方。春申君见形势不妙,就出使秦国游说秦昭王,指出天下只有秦、楚两国最强,若秦、楚相争犹如二虎相斗,反而使别国得利。秦王认为有理,就撤回了军队。后来楚国太子到秦国作为人质,春申君随行,几年后用计使太子逃回了楚国,太子即位后对春申君十分信任,长达20余年。后春申君娶赵人李园之妹为妻。李园之妹有身孕后,被献给楚王,生子被立为太子。李园本为小人,得势后更加野心勃勃。春申君因为有实权,竟被李园派人刺死。

  魏国的信陵君为人礼贤下士,不管对方地位尊卑,都以礼相交。不少名士都不远千里来投奔信陵君,如侯嬴、朱亥等都是足智多谋之士。齐楚两国相约攻魏,魏国向秦国求援,秦国果然发兵。但魏王因此就准备亲秦而伐韩。信陵君则指出秦乃虎狼之国,假如亲秦伐韩则魏国也会有危险。后来历史的发展果然如他所料。秦国攻赵,赵魏唇齿相依,就向魏国求救。但魏王畏秦,不愿出兵。信陵君则窃取兵符,发兵救赵,客观上维护了魏国的利益。信陵君曾居赵国10年,秦国遂不敢进犯赵国而攻魏。后信陵君返回,统领5国之兵大破秦军,威震天下。但功高震主,魏王并不信任信陵君。他为了避祸,就日日沉迷于酒色之中,很快就逝世了。

  齐国的孟尝君少年时即深谋远虑,名声远播。秦昭王听说他为贤士,使人求见却不得。后孟尝君不得已而入秦,秦王欲使他为相,遭拒绝后被强留。孟尝君依靠门客的“鸡鸣狗盗”之法脱身,封为齐相,因名高其主、权力过大而被废。这时孟尝君的门客出谋划策,“狡兔三窟”,终于使他恢复了地位。齐缗王三十八年,齐灭宋,又一次准备废除孟尝君。孟尝君只好来到魏国,担任魏相,并联合秦、赵、燕等国大破齐国,占领齐国多座城池。后来齐襄王立国,惧怕孟尝君,重新宠信于他。孟尝君死后,他的后代们争抢地位,齐国和魏国乘虚而入,灭了他的九族。

  平原君赵胜在赵国的诸公子中最喜宾客,门人有数千人。秦国攻赵,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赵向魏国求援,获得救兵。但是救兵未至而邯郸危在旦夕。眼看就要城破国亡,平原君听从谋士的意见,尽散个人之家财,招募不惜性命的勇士3000人,将秦兵击退15公里,争取了宝贵的时间。不过在四公子当中平原君是才能较为平庸的一个。毛遂曾在他门下三年,如无“毛遂自荐”,他都不知其人有过人之才干,可见他不能识人。又,秦曾进攻韩的上党,上党守将无力抵御,就准备将城池献给赵国。赵王十分高兴,征询平原君的意见,平原君就积极主张接受。赵受韩地,结果惹怒了秦国,遭受了很大灾难。平原君服侍几代君主,后无疾而终。

  秦始皇名称的由来

  按《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王政灭六国之后,告诉丞相、御史大夫、廷尉等:“寡人以眇眇之身,与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因为战国时期,诸侯纷纷僭越称王,后来就觉得“王”的名号已不够特殊,于是秦昭襄王约齐泯王共同称帝,以秦为西帝,齐为东帝。后来又有以秦为西帝,赵为中帝,燕为北帝的活动,但是为时甚短。“帝”字原来是指天帝、上帝,为宇宙万物的主宰,具有对神格。“皇”字原义为光辉、美丽、伟大的意思。大臣们商议的结果,建议秦王嬴政“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秦王政决定去“泰”著“皇”,釆上古“帝”的位号,号曰“皇帝”。这就是皇帝名号的开始,也是《史记》所记载皇帝名称的由来。另一种说法则见于《资治通鉴》卷七:始皇帝二十六年,王初并天下,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乃更号曰“皇帝”。

  秦始皇按照“官僚体制”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大帝国,他发明了“皇帝”这一称谓,自称“始皇帝”,希望他的帝国能够一系万世永远传承下去。他的这个“创举”对中国的历史进程影响至深,这个以“皇帝”为文化符号的封建专制政治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直到清帝国的覆灭才告结束。

  秦始皇焚书坑儒

  焚书坑儒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统制思想文化而采取的两项重大措施。秦统一六国后,秦始皇把以前分的诸国改为郡县。博士淳于越反对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郡县制,建议依据古制,封子弟功臣以为枝辅。丞相李斯为杜绝“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惑乱黔首”的现象,提出建议,除秦国的史书、博士官收藏的图书和百姓家收藏的医药、卜筮、种树等书外,凡列国史记、百姓私藏的《诗》、《书》和百家语等均限期交出焚烧。禁止私人办学等。秦始皇接受了李斯的建议,下令焚书。

  秦统一六国后的第二年,为秦始皇寻觅长生不老仙药的方士侯生、卢生,因难以再继续行骗,便以始皇贪于权势,以为之求仙药为由,相约逃亡。秦始皇闻讯大怒,认为儒生多以妖言惑乱黔首,于是下令御史案问诸生,受株连的儒生达460余人,全被活埋于咸阳。焚书坑儒暴露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加速了秦朝的灭亡。

  兵马俑是如何轰动世界的

  秦始皇陵兵马俑以其宏大的规模和丰富的文物而轰动世界,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1974年3月29日,临潼县晏寨乡西杨村农民杨志发在打机井时,刨出一块兵马俑的陶片,接着又挖出了许多陶俑残片、铜镞、铜弩机和砖等。随后,秦始皇陵秦俑坑考古发掘队迅速组建并开始发掘。1978年,国家拨巨款建起了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秦始皇兵马俑坑是秦始皇陵随葬陶兵马俑的地下坑道建筑,目前共见有4个随葬坑。1号坑平面呈长方形,面积达14260平方米;2号坑在1号坑东北侧,平面呈曲尺形;3号坑在1号坑西北部,平面呈凹字形;4号坑位于2、3号坑之间,未完成而废弃。俑坑的构筑方法大致相同,都是土木混合结构。1号坑部分发掘,东西向11个过洞,四边各五个门道,推测坑内兵马俑6000件左右。以步兵为主,长方形军阵。2号坑是由弩兵、骑兵、战车和徒卒混编的曲尺阵。由四部分组成,四部分既独立又有机地结合成一大方阵。3号坑由车马房、南厢房、北厢房组成。3号坑是整个军阵的统帅部,作为古代军阵指挥部完整的实物资料,这是世界考古史上的唯一一例。兵马俑坑内发现了数以万计的青铜兵器,种类齐全,工艺精湛。尤其是青铜剑表面经过铬盐氧化处理,可以防锈抗腐蚀。

  最早去西天取经的人是玄奘吗

  公元627年,唐朝高僧玄奘法师西行印度,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取经回国,为弘扬中国的佛教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由此而名扬华夏。玄奘其人其事,由于《西游记》的广泛流传而家喻户晓,许多人误把玄奘当作去印度取经的第一人。其实,早于玄奘法师228年前,东晋高僧法显大师就为寻求佛教戒律而西游印度,法显大师应是中国历史上有明确文字记载的赴印度取经第一人。

  法显(334~420年)俗姓龚,是平阳武阳(今山西 襄垣)人。法显家中本有兄弟四人,但三个哥哥都在童年夭亡,父母担心他也会夭折,便在他3岁时送他进佛寺度为沙弥,20岁时受大戒。史称他“志行明敏,仪轨整肃”,是晋代高僧。法显还是一位大旅行家、翻译家,在中外文化交流史和佛教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东晋安帝隆安三年(399年),65岁高龄的法显慨叹佛教传入中土后佛法戒律残缺,于是“欲令戒律流通汉地”,矢志西求法,遂与慧景、道整、慧应、慧嵬4人从长安出发,沿丝绸之路北线亲往天竺(今印度)取经求律,瞻仰佛迹。次年,他们到达张掖(今甘肃张掖),遇到了智严、慧简、僧绍、宝云、僧景5人,组成了10人的“巡礼团”,后来,又增加了一个慧达,总共11个人。“巡礼团”西进至敦煌,得到太守李浩的资助,西出阳关渡“沙河”(即白龙堆大沙漠)。穿过茫茫戈壁,法显一行又经停鄯善、于阗等西域小国西行,翻越葱岭,于402年进入北天竺,后遍历西、中、东天竺,巡礼佛教故迹。

  东晋安帝义熙元年(405年),法显走到了佛教极其兴盛的达摩竭提国巴连弗邑。他在这里学习梵书梵语,抄写经律,收集了《摩诃僧祗律》、《萨婆多哥钞》、《杂阿毗昙心律》、《方等般泥洹经》、《摩诃僧祗阿毗昙》等多部佛教经典。法显一行在巴连弗邑一共住了3年,道整十分仰慕此间佛门有沙门法则和众僧威仪,追叹故乡僧律残缺,发誓留住这里不回国了,而法显却一心想着要将戒律传回祖国,便一个人继续旅行。他周游了南天竺和东天竺,又在恒河三角洲的多摩梨帝国(印度泰姆鲁克)写经画(佛)像,住了两年。东晋义熙五年(409年),法显离开多摩梨,搭乘商船,纵渡孟加拉湾,去到了狮子国(今斯里兰卡)。他在狮子国住在王城的无畏山精舍,求得了《弥沙塞律》、《长阿含》、《杂阿含》以及《杂藏》等四部经典。至此,法显身入异域已经12年了。

  东晋义熙八年(412年)阴历八月底,法显搭乘两条由大秦(东罗马帝国)回国的中国大商船,与400余名乘客同舟蹈海东归故国。他们回国的目的地是中国著名的港口广州,船上携带了自斯里兰卡经马六甲海峡到广州航行的50天的口粮和淡水。两天后,船遇大风,迷失了航向。在海上漂流了105天,到了南海的“耶提婆国”(今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在此居住了5个月后,法显一行启程西归。船行一个月后,突遇“黑风暴雨”。商船主认为此行诸多不顺的原因是由于船上搭乘了和尚,硬要将法显推入海中。幸而多位乘客挺身而出,法显才免于一死。经过两个多月的漂流,船上粮食、淡水耗尽,船又向西北航行12天,于东晋义熙九年(413年)五月十三日到达青州长广郡牢山(今山东省即墨县)南岸。

  从前和法显一同西行求法的先后10人,其间或半途折回,或客死他乡,或久留异邦不还,只有法显一人最终回到了祖国。法显回国后,受佛教净土宗创始人、庐山东林寺高僧慧远之邀,南下东晋都城建康(今南京)从事佛经的翻译工作,直至逝世。卒时86岁,一说82岁。他在临终前的7年多时间里,一直紧张艰苦地进行着翻译经典的工作,共译出了经典6部63卷,计1万多言。他翻译的《摩诃僧祗律》,也叫做《大众律》,为五大佛教戒律之一,对后世的中国佛教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抓紧译经的同时,法显还将自己西行取经的见闻写成了一部不朽的世界名著——《佛国记》。《佛国记》全文9500多字,别名有《法显行传》、《高僧法显传》、《历游天竺纪传》、《佛游天竺记》等。这部书在世界学术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不仅是一部传记文学的杰作,而且是一部重要的历史文献,是研究当时西域和印度历史的极重要的史料,也是研究中外交通史的重要史料。

  法显以年过花甲的高龄,完成了穿行亚洲大陆又经南洋海路归国的大旅行的惊人壮举,以及他留下的杰作《佛国记》,不仅在佛教界受到称誉,而且也得到了中外学者的高度评价。唐代名僧义净曾说过:“自古神州之地,轻生殉法之宾,(法)显法师则他辟荒途,(玄)奘法师乃中开正路。”近代学者梁启超也曾说道:“法显横雪山而入天竺,赍佛典多种以归,著《佛国记》,我国人之至印度者,此为第一。”斯里兰卡史学家尼古拉斯·沙勒则说:“人们知道访问过印度尼西亚的中国人的第一个名字是法显。”日本学者足立喜六把《佛国记》誉为西域探险家及印度佛迹调查者的指南。印度学者恩·克·辛哈等人也称赞说:“中国的旅行家,如法显和玄奘,给我们留下有关印度的宝贵记载。”

  中国古代唯一的女皇

  唐载初元年(公元689年)九月九日,都城长安大明宫含元殿钟磬齐鸣,百官拜舞,一位头戴冕旒身穿黄袍的妇女宣布改国号为周,改年号为天授,自称“圣神皇帝”。她就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公元624~公元705年)。

  武则天是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东)人。父亲曾经做过木材商人,后来追随李渊反隋,是唐朝的新贵族。武则天长得杏眼桃腮,十分美丽,14岁便被唐太宗选进宫中为才人,赐号武媚。唐太宗去世后,武则天同其他妃嫔一起到感业寺出家为尼。

  公元649年,太子李治(唐高宗)继位,他将武则天召回皇宫,立为妃子,大加宠爱。六年以后,武则天被立为皇后。唐高宗多病,委托武则天处理朝政。武则天喜读文史,有权谋,渐渐大权独揽,与高宗并称“二圣”。她废掉太子李弘、李贤。高宗死后,她又废掉唐中宗李显,立年幼的睿宗李旦,自己控制了国家大权。武则天以女主的身份临朝,在重男轻女的封建时代遭到各个方面的反对,被指斥为“牝鸡司晨”。徐敬业、骆宾王等人在扬州地区起兵讨伐,唐朝皇室成员李贞、李冲父子发动武装反抗,都被她一一粉碎。她不拘一格选拔人才,亲自在殿廷上主持考试,采取措施提高考试举人的地位,并且开设了武举科目,发展了科举制度。经她的努力,朝廷上聚集了一批有才能的人,宰相有狄仁杰、姚崇、张柬之等人,边将有唐休景、娄师德、郭元振等人。武则天很重视农业生产,下令编写农书《兆人本业记》,推广和改进农业技术。同时,她注意兴修水利,在陕西、四川、青海、内蒙古等地区修建了很多闸、坝、沟渠。她规定:凡田地开垦多,百姓家有余粮的州县,给予地方官奖励和升迁;凡治理不善,百姓流移的州县,地方官要受处罚。武则天从32岁以皇后身份参政到82岁,一共执政50年。在她执政期间,国家经济稳步发展,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做了准备。

  武则天在掌权时期做了一些对国家有利的事,但也任用酷吏,屡兴大狱,宗室、朝臣被牵连冤杀者不少。她在初期能够听取不同意见,励精图治,在晚年却豪奢专断,弊政较多。神龙元年(公元705年)唐中宗乘武则天患重病期间发动政变,恢复唐国号,尊她为“则天大圣皇帝”。她就在这年冬天去世。

  成吉思汗的版图

  成吉思汗(1162~1227年),名铁木真,姓孛儿只斤,乞颜氏。著名的军事统帅,蒙古汗国的建立者,元代追上庙号太祖。其父也速该在铁木真还是少年的时候,被塔塔儿人毒死,后来,也速该的遗孀月伦带着铁木真和他的几个弟弟过着艰难的生活。少年时期的艰险经历,培养了铁木真坚毅勇敢的素质和强壮的体魄。后来,铁木真投靠当时实际控制蒙古的札木合,随他游牧。期间开始笼络人心,招徕人马,最后脱离札木合,建立起了自己的斡鲁朵。1189年,他被部分奴隶主推选为蒙古部的首领。其时,蒙古部的奴隶主互相倾轧、极端腐朽。铁木真利用奴隶和自由民的力量,不断与之斗争,经过16年的征战,兼并了塔塔儿、克烈、乃蛮等部落,统一了蒙古草原。

  1206年,由蒙古各部在斡难河畔(今鄂嫩河,在蒙古东北边境)召开忽里勒台(首领会议),铁木真被推为全蒙古大汗,号成吉思汗,建立了蒙古汗国。成吉思汗即位后,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政治、军事制度,并开始凭借强大的骑兵力量,展开大规模军事行动。他利用金对蒙古施行民族压迫政策激发蒙古人民的反金情绪,发动了反金战争。为了免受西夏牵制,在攻金之前,先对西夏三次用兵,迫使西夏降服。1211~1214年蒙古军大举攻金,“凡破九十余郡”,并占据金中都城(今北京)。由于金的顽强抵抗,蒙古军暂时停止攻金,转而西征。1219年,成吉思汗大举西征,降维吾尔、西辽(今新疆伊犁河流域及塔里木河流域一带),灭花剌子模(今里海东、咸海西、锡尔河南)、亚速(今里海西、黑海北)、康里(今里海东北),伐钦察(今里海西、黑海北)及斡罗斯(即俄罗斯,今伏尔加河以西、莫斯科、基辅一带)等国。占领了今中亚直到欧洲东部和今伊朗北部地区,建立起横跨亚欧的蒙古大汗国。

  经过多年的征战,成吉思汗建立了一个以和林(今蒙古乌兰巴托西南)为中心的、横跨欧亚大陆的世界版图最大的大汗国。据有关史料记载,当时成吉思汗的版图相当于3000万平方公里,是现在中国版图的3倍之多。著名学者巴托尔德说:“成吉思汗帝国的建立从某一点上说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事件,把远东和前亚的文明国统一在一个王朝的政权下是空前绝后的。”因此,成吉思汗以“世界征服者”称号被载入史册。

  孝庄皇后

  孝庄皇后是清朝一位杰出的蒙古族女政治家,她的一生先后经历了4个朝代,辅佐两位幼年皇帝一统江山。她卒于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享年75岁。

  孝庄有从政的能力,也经常向顺治、康熙面授机宜,出谋划策,但她从不过多出面参政。据记载,康熙年幼主政,安徽桐城一名叫周南的秀才,千里迢迢来京城,上书朝廷,敬请孝庄太皇太后“垂帘听政”,但孝庄婉言拒绝。作为母亲、祖母,孝庄投入更多的是对两位皇帝品行的教育。如康熙有吸大烟的恶习,后来孝庄晓之于理,好言劝告,硬是让当上皇帝的康熙把大烟戒掉。孝庄一生节俭,在宫中经常身体力行倡廉拒侈。有史料记载,清朝初期,由于战事频繁,国库空虚,孝庄就把后宫节省出的钱财和自己的私房钱拿出来犒赏将士。每有自然灾害,她在宫里带头捐钱捐物给灾区。顺治、康熙父子都对她十分孝敬,每及孝庄生日,必大摆筵宴,隆重庆贺。孝庄感到如此奢侈必将造成不良影响,便坚决下令停办宴席。孝庄的言传身教,对顺治、康熙影响都很大。

  孝庄是一位非凡的蒙古族女性,她13岁进宫,62年间辅佐清太宗、清世祖、清圣祖三朝皇帝主政,为清初国家的统一和政权的巩固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她的孙子康熙曾这样评价她:“设无祖母太皇太后,断不能敦有今日成立。”

  康熙和乾隆各当了多少年皇帝

  清圣祖康熙是清朝入主中原后的第二代皇帝,他在顺治十八年(1661年)8岁时即位,由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大臣共同辅政,并于康熙六年(1667年)亲政。康熙八年,年仅16岁的康熙暗结内大臣索额图等人智捕鳌拜,夺回大权。之后宣布永停圈地,准许壮丁“出旗为民”,又奖励垦荒,益钱免粮,任用靳辅、陈潢治理黄河,规定“额外添丁,永不加赋”;设立南书房掌票拟谕旨,加强皇权;又平定三藩之乱;派兵攻入台湾;平定准噶尔部噶尔丹叛乱,巩固了国家统一;又巡行东北,两次发起雅克萨反击战,沉重打击沙俄势力侵略,派索额图、佟国纲赴尼布楚与沙俄谈判边境问题,行前确定黑龙江流域的广大领土“皆我所属之地,不可弃之于俄罗斯”的原则,签订《尼布楚条约》,划定中俄东段边界,使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得到巩固发展。康熙一生苦研儒学,表倡程朱理学、开博学鸿儒科,设馆纂修《明史》,编纂《古今图书集成》、《全唐诗》、《佩文韵府》、《康熙字典》等。但同时他屡兴文字狱,残酷镇压反清思想。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死于畅春园,葬于清东陵之景陵。享年69岁,在位61年,庙号清圣祖。

  清高宗乾隆于雍正十三年(1735年)九月即位,时年25岁。乾隆在位60年,在祖父康熙,父皇雍正两朝的基础上,奋发有为,勤于政事,政治上,继续平定国内叛乱,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加强民族团结并大力整顿吏治。在经济上,减免赋税,兴修水利,屯田垦荒。在文化上提倡汉学,编纂大量图书。在他统治期间,我国是一个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把“康乾盛世”推向了顶峰。乾隆在位60年后,自动让位给儿子嘉庆,自称太上皇,但仍旧主持朝政,一直到嘉庆四年正月初三死于养心殿为止,实际掌权统治中国达63年又4个月,不仅是历代封建帝王执政时间最长的一位,同时也是岁数最大的一位,卒年89岁。死后葬入清东陵的裕陵,庙号高宗。

  中国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所谓的《穿鼻草约》公然侵犯中国主权,清政府对它加以否认是理所当然的。然而奇怪的是,当义律把条约草案传送到英国,英国内阁会议也拒绝批准,这又是什么缘故呢?原来,英国资产阶级对武力侵华蓄谋已久,早在发动鸦片战争之前,已就如何攫夺在华政治、经济权益作了精心策划。而义律送上《穿鼻草约》在内容上远未达到他们的要求,这使得欲壑难填的英国政府十分不满。于是,他们召回义律,改派在印度干了40年侵略活动的璞鼎查为全权公使,发动更大规模的侵华战争。这一次,巴麦尊以强硬口吻命令璞鼎查,不达目的,不得罢手。如果清政府对英国提出的一切要求不能完全依允,就决不能停止军事行动。

  公元1841年8月,战火在中国沿海再次点燃。英军步步北上,先后攻陷福建鼓浪屿、厦门,浙江定海、宁波,窜犯台湾。道光皇帝急派另一皇侄奕经赶赴浙江抵抗。然而,骄奢无度、毫不知兵的奕经在战场上的表现与奕山如出一辙,一战即溃。道光皇帝束手无策,又一次从抵抗转向投降,派人去与英军交涉和谈。

  弱者的乞和只能助长侵略者的气焰。璞鼎查对清政府的谈判请求置之不理,只是按既定方针将战争矛头指向中国的长江中下游——南京。他们深知,这里是中国最富裕的经济区,南京控制着长江、运河两大水道,江南的漕米、税银都要汇集南京再转送北京。如果占领南京,就等于扼住了清王朝的咽喉。

  公元1842年6月,英军侵入长江。8月,英国战舰列队驶入南京江面。面对城下耀武扬威的炮口,清政府彻底屈服了。8月29日,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耻辱的日子,钦差大臣耆英、伊里布和两江总督牛鉴等人代表清政府在英舰“康华丽”号上接受英国侵略者的全部条件,与英方代表璞鼎查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又称《江宁条约》)。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圆明园是清朝统治者为了享受豪华奢侈的生活在北京西郊建造的皇家夏宫。它是劳动人民用了100多年的时间,花费了无数的心血和汗水才建成的。它的建筑可说是中西合璧:既有壮丽的宫殿,又有秀美的园林。宫内藏有无数的珍宝与艺术品。但是,公元1860年10月,它却遭到了英法联军的抢劫。抢劫之后,这些侵略者又将它付之一炬。

  公元1856年,英国与法国分别借口“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向中国挑起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公元1857年,英法联军占领了广州。公元1858年5月,他们又北上天津,侵占了大沽炮台。急于息战的清朝统治者,被迫在6月分别与俄、美、英、法签订了《天津条约》。一年以后中国和英、法之间交换《天津条约》文本的时候,英、法两国军队再次北上。他们拒绝了清政府规定的由北塘进京的路线而去进攻大沽,被驻守大沽的清军给予坚决的回击。8月,英法联军再次进攻大沽得手后,立即进逼通州。在通州,他们与中方的谈判破裂。10月5日,英法联军借口中方扣押了他们的人开始进攻北京城。清军在侵略者面前兵败如山倒,侵略者更加有恃无恐。10月6日,他们闯进了圆明园这座艺术宫殿。

  面对无数的珍奇财宝,他们一个个都惊呆了。英、法军官率先抢劫,然后又纵兵自由掠夺。

  参加抢劫圆明园的每一个士兵口袋里有了2万、3万、4万甚至100万法郎。劫后的圆明园,已经面目全非,能拿走的东西都被侵略者拿走了,拿不动的都被侵略者毁掉了。为了掩盖英法军人的罪恶行径,侵略者在6日和8日两次焚烧了圆明园,大火延续了几个日夜。

  中国各朝代名称的由来

  我国历史悠久,朝代更零星纷繁。每朝的创建者要办的第一件事就是确立国号(朝代名称)。国号就是一个国家的称号。《史记·五帝本纪》:“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以章明德。”

  朝代的名称是由什么决定呢?大致有五个来由:由部族、部落联盟的名称而来,来自创建者原有封号、爵位;源于创建者政权统治的区域;源于宗族关系;寓意吉祥。

  具体说:

  夏:据传禹曾受封于夏伯,因用以称其政权为“夏”。另据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说,禹的儿子启西迁大夏(山西南部汾浍一带)后,才称“夏”。

  商:相传商(今河南商丘南)的始祖契曾帮助禹治水有功而受封于商,以后就以“商”来称其部落(或部族)。汤灭夏后,就以“商”作为国名。后盘庚迁殷(今河南安阳西北)后,又以“殷”或“殷商”并称。

  周:周部落到古公亶父时,迁居于周原(今陕西岐山)。武王灭殷以后,就以“周”为朝代名。周前期建都于镐(今陕西西安西南),后来平王东迁洛邑(今河南洛阳),因在镐的东方,就有“西周”和“东周”的称号。

  秦:据《史记》记载,本为古部落,其首领非子为周孝王养马有成绩,被周孝王赐姓为“嬴”,并赐给了一小块土地(今甘肃天水县,另说是陇西谷名)。后来襄又救周有功被封为诸侯,秦始皇统一六国,始建秦国。

  汉:项羽封刘邦为汉王,以后刘邦击败项羽,统一中国,国号称“汉”。汉朝前期都城长安,后期都城洛阳,故从都城上有“西汉”和“东汉”,从时间上有“前汉”和“后汉”之分。

  魏:汉献帝曾封曹操为“魏公”、“魏王”爵位,曹丕取代汉后便称“魏”。以皇室姓曹,历史上又称“曹魏”。

  蜀:刘备以四川为活动地区,蜀指四川,其政权帮称“蜀”。历史上也称“蜀汉”。汉指东汉的继续。

  吴:孙权活动于长江下游一带,历史上曾建吴国,曹魏曾封孙权为“吴王”,故史称“孙吴”;又以地位在东,也称“东吴”。

  晋:司马昭逼魏帝封他为“晋公”,灭蜀后进爵为晋王。后来他的儿子司马炎继承他的爵位,逼令魏帝退位,自立为皇帝,国号“晋”。

  隋:隋文帝杨坚之父杨忠,曾被北周封为“随国公”。隋文帝后袭用此封爵,称为“随朝”。他认为随有走的意思,恐不祥改为“隋”。

  唐:唐高祖李渊的祖父李虎,佐周有功,被追封为“唐国公”,爵位传至李渊。太原起兵后,李渊称“唐王”,后废杨隋建唐朝。

  辽:辽原称“契丹”,改为辽是因居于辽河上游之故。

  宋:后周恭帝继位后,命赵匡胤为归德节度史,归德军驻宋州(今河南商丘),赵匡胤为宋州节度使。故陈桥兵变后,因其发迹在宋州,国号曰“宋”。

  西夏:拓拔思恭占据夏州(今山西横山县),建国时以夏州得名,称“大夏”。因其在西方,宋人称“西夏”。

  金:金都城上京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南),位于按出虎水(今阿什河),相传其水产金,女真语“金”为“按出虎”。

  元:据《元史》记载:“元”的命名,是元世祖忽必烈定的。是取《易经》上“大哉乾元”句中的“元”,有大、首等意思。但也有人认为与蒙古人的风俗与图腾有关,有的认为与佛教有关。

  明:朱元璋是元末起义军之一,是继承郭子兴而发展起来的,郭子兴属于白莲教组织。白莲教宣称“黑暗即将过去,光明将要到来”,借以鼓舞人民反对黑暗的元朝统治。所以又称“光明教”。白莲教的首领韩山童称“明王”(他的儿子韩林儿称“小明王”),都体现其教义宗旨。朱元璋不仅曾经信仰白莲教,而且承认自己是白莲教起义军的一支(他曾为小明王左副元帅)。朱元璋取得政权后,国号称“明”。

  清:满族是女真族的一支。女真族在北宋时建立金国。明末女真势力复强,重建金国(后金)。后金为了向外扩展,割断了同明朝的臣属关系,清太宗皇太极把“女真”改为“满州”,把“金”改为“清”。在宋时女真人受制于契丹人,针对“辽”字在契丹语中是“铁”的意思,因此命名“金”,表示比铁更坚强有力,可以压倒“辽”。“金”改“清”的原因,史学家有不同意见,有人认为是皇太极要避免引起尖锐的矛盾而为之。

  中国历史上发生的大事

  朝代事件

  夏

  约公元前21世纪~约公元前17世纪约公元前21世纪禹传子启夏朝建立

  商

  约公元前17世纪~约公元前11世纪约公元前17世纪商汤灭夏商朝建立

  约公元前14世纪商王盘庚迁都殷

  西周

  约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771年约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灭商西周开始

  公元前841年国人暴动共和元年我国历史开始有明确纪年

  公元前771年犬戎攻入镐京西周结束

  春秋

  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

  战国

  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公元前356年商鞅开始变法

  朝代事件

  秦

  公元前221年到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21年秦统一确立郡县制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爆发

  公元前207年巨鹿之战

  公元前206年刘邦攻入咸阳秦亡

  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楚汉之争

  西汉

  公元前206年到公元25年

  公元前202年西汉建立

  公元前138年~119年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公元8年王莽夺取西汉政权改国号新

  17~18年绿林赤眉起义爆发

  东汉

  25年到220年

  25年东汉建立

  73年班超出使西域

  105年蔡伦改进造纸术

  184年张角领导黄巾起义

  200年官渡之战

  208年赤壁之战

  三国

  220年到280年

  220年魏国建立

  221年蜀国建立

  222年吴国建立

  263年魏灭蜀

  265年西晋建立魏亡

  西晋

  265年到316年

  280年西晋灭吴

  316年匈奴兵攻占长安西晋结束

  东晋

  317年到420年

  317年东晋建立

  383年淝水之战

  南北朝

  420年到589年

  420年南朝宋建立南朝的开始

  485年北魏实行均田制

  494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隋

  581年到618年

  581年隋朝建立北朝结束

  589年隋统一南北方南朝结束

  605年开始开通大运河

  611年隋末农民战争开始山东长白山农民起义

  朝代事件

  唐

  618年到907年

  618年唐朝建立隋朝灭亡

  627年—649年贞观之治

  7世纪前期松赞干布统一吐蕃

  8世纪前期粟末秣褐建立的政权以渤海为号

  同一时期南诏首领皮罗阁合并六诏为南诏

  8世纪中期骨力裴罗统一回纥

  713年—741年开元盛世

  755年—763年安史之乱

  780年实行两税法

  875年—884年唐末农民战争

  五代

  907年到960年

  907年后梁建立唐亡五代开始

  916年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政权

  北宋

  960年到1127年

  960年北宋建立

  979年北宋结束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1005年宋、辽澶渊之盟

  1038年元昊建立西夏

  11世纪中期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1069年王安石变法

  1115年完颜阿骨打建立金

  1125年金灭辽

  南宋

  1127年到1279年

  1127年金灭北宋南宋开始

  1140年宋金郾城大战

  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

  1227年蒙古灭西夏

  1234年蒙古灭金

  元

  1206年到1368年

  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元

  1276年元灭南宋

  1351年刘福通等领导红巾军大起义

  朝代事件

  明

  1368年到1644年

  1368年明朝建立盟军攻占大都元亡

  明初开始修建明长城

  1405年—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

  1421年明成祖迁都北京

  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在江南开始出现

  16世纪中期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

  1581年实行一条鞭法

  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

  1628年明末农民战争爆发

  1636年后金改国号为清

  1644年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农民军攻占北京明亡

  清(鸦片战争以前)

  1616年到1840年

  1644年清军入关

  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

  1685~1686年雅克萨自卫反击战

  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1696年昭莫多战役

  1727年清朝设置驻藏大臣

  18世纪中期维吾尔贵族大和卓、小和卓发动叛乱

  1771年土尔扈特部重返祖国

  皇帝的年号

  年号是中国古代封建皇帝用以纪年的名号。公元前110年,汉武帝率领大军巡视边防,见社会安定,百姓安居乐业,于是登上泰山祭告天地,并且颁布诏书,将该年定为元封元年。元封即是最早的年号。以后历代皇帝既用干支纪年,又各定有年号。最后一个则是清朝末代皇帝的宣统年号。自汉武帝到宣统皇帝溥仪,历朝历代包括农民起义、地方政权、少数民族政权,共出现过820余个年号。

  新皇帝即位之后,必须改变年号,称为改元。有的皇帝从不更换年号,如唐太宗一直用贞观。不过年号定了之后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同一皇帝在位时也可以改元。有的则更换较多,几年换一次,甚至一年要换几次。如汉武帝在位54年,共用过11个年号;武则天年号更多,在位21年,共用过17个年号。改元除了新帝登基的时候,一般是在有天瑞或者天灾的时候。如汉宣帝时,因为发生地震,他颁昭书表明自己有罪,得罪了上天,并于次年改元地节。后来因为有甘露降于都城,又改元甘露。明清两代一般只用一个年号,如洪武、嘉靖、永乐、康熙、雍正、乾隆、道光、咸丰等等,所以明清的皇帝可以称呼年号,这已经成为习惯叫法。

  皇帝死后的两种称号

  皇帝死后,除了有谥号,还有庙号和陵寝号。

  所谓庙号,是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追尊的名号,以某祖或某宗来称呼。庙号始于殷代,如殷王太甲称太宗,太戊称中宗,武丁称高宗等。从汉代开始,开国皇帝一般被称为“太祖”或“高祖”,比如汉高祖、唐高祖、宋太祖、明太祖。他的子嗣则一般称“宗”,如唐太宗、宋太宗,等等。不过也有例外。元代既称成吉思汗为太祖,又称忽必烈为世祖。明代朱棣不是开国皇帝,庙号为明成祖。清代顺治皇帝也不是开国皇帝,庙号却为清世祖,而康熙皇帝的庙号为圣祖。清末光绪帝的庙号为德宗,这是中国最后一个皇帝庙号。一般来说一个皇帝只有一个庙号,但也有特殊情况,如汉代刘邦有高祖、太祖两个庙号,明代朱由检有毅宗、怀宗和思宗三个庙号。另外,并不是每个皇帝都有庙号,比如,汉代皇帝刘盈、刘启,唐代武则天就无庙号。

  皇帝死后安葬的地方叫做陵寝。开国皇帝的陵寝号一般称为长陵,以后皇帝的陵寝号则要根据皇帝的是非功过、生平事迹等来定,比如茂、义、康、显节、高平等。也有以陵寝所在的地方来命名的,比如汉文帝的霸陵、魏文帝的首阳陵、孙权的蒋陵等,不过这不多见。

  古代的监狱

  中国古代的监狱名称繁多,在夏朝的时候称圜土,在商朝时叫做圜土、囹圄,在周朝叫做嘉石、司空、圜土、囹圄等,在秦朝时,中央一级的称做廷尉狱,地方一级的叫做郡、县狱。汉代以后多叫做“狱”,明朝开始称“监”,到了清朝,才开始用“监狱”这个合称。在夏朝的时候,圜土就是监狱,是人犯待讯、待质和待决的临时关押场所。到了商朝,继续沿用了监狱制度,此时的监狱已经遍布各地。在秦朝的时候,有了严格周密的监狱管理制度。监狱分为关押未决犯和已决犯两种。在管理方面,除了专门的狱吏看管犯人外,还让轻刑囚徒监管重刑囚徒。囚徒的衣着要统一,有的还要戴刑具,外出服役时有许多限制性的规定。在生活管理和劳动管理方面都有了较为详细的规定。等级特权制度在监狱管理上有充分的体现,由于身份地位的不同,在监管对待方面有严格的区别。到了唐朝,监狱制度得到进一步的完善。监狱组织系统形成了自上而下的完备的体系,各级关押不同的罪犯。宋朝的监狱制度基本沿用唐朝的制度但又有变化。一是大理寺狱的存续不稳定,后来由宋哲宗稳定下来;二是御史台狱的地位得到提升;三是地方监狱增多。明朝的监狱组织自中央到地方已经系统化。中央监狱有刑部监狱、督察院监狱、军事监狱、诏狱等;地方上省、府、州、县都设有监狱,管理监狱的是各级的长官。清朝的监狱体制基本同明朝,总管监狱的是刑部下面的提牢厅。清朝除中央、地方系统设置监狱外,还设有多种特殊监狱。各级司狱官和行政兼职管狱官相结合,形成了严密的监狱管理系统。

  古人避讳的规则

  古人在写文章或说话时,不直接写出或讲出君主或尊长的名字,甚至连同音的字也不提到,以表示尊敬之情,这叫做避讳。皇帝为天下至尊,他的名字天下人都要避讳。另外父母长辈的名字后代要避讳,老师的名字学生要避讳,上司的名字下属要避讳。

  唐宋时期避讳制度最为严格,元代因为统治者的名字为蒙古语的音译,不讲究避讳。明代重新恢复,清朝刚建时则无此风,康熙皇帝之后又开始避讳。不过明清两代并不避同音字的讳。

  古代避讳主要有缺笔避讳、同义字或同音字避讳、完全避讳等多种形式。缺笔避讳是将要避讳的字少写一笔。人的名字有多个字组成,所以,哪个字少写有明确的规定,而且,哪个笔画少写也不是随意的。同义字避讳是指把需要避讳的字改为意思相同或者相近的字。如秦始皇名政,秦代就用“端”代替“正”,把正月改为端月。汉光武帝名秀,就将秀才改为茂才。同音字避讳是指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来替代避讳的字。如元明时期的赵元,因为明代开国皇帝名朱元璋,所以他就改名为赵原。完全避讳就是将避讳的字跳过,不读不写。

  另外,避讳的形式还有拆字,就是将避讳字拆开来,只用其中的一部分。还可以在原来字的基础上构成新字。如孔子名丘,于是古人就在需要用丘字的时候改为邱字。

  古人的谦称有哪些

  谦逊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体现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称呼上也是如此。古人为了表示对对方的尊敬,对自己一般要用谦称。

  早在先秦时期,人们已经开始使用谦称。《老子》说:“王侯自称孤、寡、不谷。”“孤”和“寡”是少的意思,在这里表示自己德行浅薄。“谷”是善的意思,不谷就是说不善。一般人称呼自己,有愚、鄙、敝、卑等。“愚”意思是说自己比较笨,“鄙”是说自己粗鄙浅薄,“敝”指自己或己物较差,“卑”则指自己地位低下。另外,“窃”有私下、私自的意思,表示有所冒犯、唐突。“臣”指对方地位高而自己身份卑微。“仆”是奴仆的意思,表示自己愿为对方效劳。“牛马走”的意思就更加明白,是说自己愿意像牛马一样为人奔走。

  人须敬重长辈,但若对他人提起自己的家人时则须用谦称,常用“家”、“舍”等谦词。如自己的父亲,要称家父、家君、家严;母亲要称家母、家慈。其他长者也须如此,如家伯、家伯母、家叔、家叔母、家兄、家嫂等。自己的弟弟或者妹妹,则要称舍弟、舍妹。对自己的妻子古代多用谦称,如内人、内子、拙荆、贱内等。如今则是用爱人、太太、夫人等平称了。

  古时读书人自称小生、晚生、晚学,表示自己是晚生后辈。有时又称自己不才、不佞、不肖,这是说自己才疏学浅。官吏自称下官、末官、小吏,意指自己地位较低。其他谦称有在下、小子、小可,等等。

  古人的尊称

  对己用谦称,对人则要用表示尊敬的称呼,这叫做尊称,也叫做敬称。

  古代称呼身份高贵者的敬称很多。对皇帝,有万岁、圣上、圣驾、天子、陛下等。对皇子、亲王称殿下,对将军称麾下。对使节称节下,对三公、郡守等称阁下。

  “令”为美好的意思,称呼别人的亲戚时一般要在称谓前加上此字。如称对方父亲为令尊、称对方母亲为令堂,称对方的哥哥为令兄,称对方的伯父为令伯,称对方的叔父为令叔,称对方的儿子为令郎,称对方的女儿为令爱。

  有时也用“尊”字,如称对方父亲为尊上、尊公、尊君,称对方母亲为尊堂。

  “贤”一般用于称呼平辈或晚辈,如称对方为贤家,称对方儿子为贤郎等。

  古人称呼比自己年长的平辈为“仁兄”,此“仁”字也是尊称。

  古时候有“先父”、“先慈”等说法,此处“先”字表示已经逝世,用来称呼地位尊贵或者年长的人。类似的称呼有先帝,指已经驾崩的皇帝;有先贤,指已死去的有名望的人。

  古代的一些爵称随着历史的发展会转化成敬称。比如“君”,原来指天子、诸侯,后来则变成了用途很广的敬称。对父亲可以称为家君,妻子对丈夫可以称为夫君。对别人称为“某某君”,也是表示尊敬。再如“卿”,原来是官职名,后来也被用作尊称。

  名字和别号

  今天人们一般只有姓和名,而古人则既有姓和名,又有字,还有别号。

  名是人的代表符号,在出生时由长辈所取。无论名好还是坏,个人是否满意,都不能更改。古代规定男子20岁、女子15岁为成年,此时要取字。字或者由自己取,或者由别人送。古时一般只有士大夫和知识分子才有字,而地位低下者只有名无字。南北朝颜之推《颜氏家训》中说:“名以正体,字以表德”,字与名二者关系密切,字往往是名的解释或补充。

  字与名之间的关系有三种。第一,名与字的意义相同或相近。比如汉代人班固字孟坚,唐代诗人李白字太白。第二,名和字的意义相反或相对。比如唐人韩愈字退之,宋人晏殊,字同叔。“愈”与“退”、“殊”与“同”意义就相反。第三,名与字的意义相关。如孟子名轲,字子舆,“轲”与“舆”都是车子的一部分。

  别号又简称号,是于本人名、字以外,别取一个称号,故谓之别号。别号不受家族行辈的限制,取起来比较自由,能够反映出个人的志趣。从晋代开始一些文人开始给自己取号,唐宋以后文人取号的越来越多。到了明清用号就更为普遍,一些皇帝也有别号,如清乾隆皇帝号十全老人、古稀天子。古人有的以地名为号,如宋代诗人黄庭坚号山谷道人,是因为他曾在安徽替山县山谷寺读书。有的以室名为号,南宋诗人辛弃疾在江西修建了稼轩,所以他号稼轩居士。有的将自己的字拆开了取号,如南宋人郑思肖,亡国后号木穴国人,“木穴”二字合起来就是“宋”,表明了对宋朝的忠贞。其他还有以自己的爱好、志向为号,等等。

  古人的号多少不一,一般只有一个,也有的人有多个号,如清初画家朱耷有雪个、个山、传綮、人屋、驴屋、八大山人等别号;清代作家曹雪芹有雪芹、芹圃、匠溪等别号。

  我国究竟有多少个姓

  中国姓氏众多,《百家姓》中虽然收了400多个,但距离中国姓氏的总数相差甚远。1978年,有关部门通过户籍部门和邮电部门对一些大城市的汉字姓氏的情况进行了普查,统计出2587个姓氏。1984年,阎福卿的《中国姓氏汇编》一书收集单姓、复姓共计5730个。1996年,袁义达、杜若甫的《中华姓氏大辞典》收入的姓氏多达11929个,其中单字姓5313个,双字姓4311个,三字姓1615个,四字姓571个,五字姓86个,六字姓22个,七字姓7个,八字姓3个,九字姓1个。近些年的研究对此又有突破,发现中国人古今姓氏已超过22000个,其中包括历代中国少数民族的汉译姓氏。随着历史的变迁,许多姓氏已经无人再继续使用,已成为历史的一部分了。

  在中国的姓氏中,有的姓氏所属的人口很多,有的姓氏所属的人口较少,分布并不均匀。据中国科学院的研究,现在有100个常见的姓氏集中了全国人口的87%。李、王、张、刘、陈、杨、赵、黄、周、吴、徐、孙、胡、朱、高、林、何、郭、马等19个姓最为常见,分别占全国人口的1%以上。其中李、王、张等3个姓,分别占总人口的7.9%、7.4%和7.1%。三大姓氏的总人口达到2.7亿,为世界上最大的三个同姓人群。

  姓的地区性分布

  中国的姓氏并不是随机分布的,而是有一定的规律性。据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袁义达研究,中国的同姓人群在地区分布是不均衡的,在北方地区,以王姓为第一大姓,约占人口的9.9%,其次为李、张、刘等姓;而在南方地区,则以陈姓为第一大姓,大约占人口的10.6%,其次为李、黄、林、张等姓;在南北过渡型的长江流域地区,李姓则是第一大姓,大约占人口的7%,其次为王、张、陈、刘等姓。另外,在中国每一个省区中,都有一些姓的出现频率远远高于其他省份,比如广东的梁姓和罗姓,广西的梁姓和陆姓,福建的郑姓,台湾的蔡姓,安徽的汪姓,江苏的徐姓和朱姓,浙江的毛姓和沈姓,江西的胡姓和廖姓,湖北的胡姓,湖南的谭姓,四川的何姓和邓姓,贵州的吴姓,云南的杨姓,河南的程姓,甘肃的高姓,宁夏的万姓,陕西的薛姓,青海的鲍姓,新疆的马姓,山东的孔姓,山西的董姓和郭姓,内蒙古的潘姓,东北三省的于姓。

  姓和氏有什么区别

  今日说到姓和氏,人们往往将它们作为一个概念。但在先秦时期,姓和氏有着严格的区分,并不能混淆。

  姓源自于母系社会。中国最早的姓,大都是“女”字旁,如:姜、姚、姬、姒、妫、嬴等,表示这是一些不同的老祖母传下的氏族人群。姜、姚、姬等,就连“姓”字本身也是由“女”、“生”二字合成的。姓的起源比较早,是氏族的族号,形成后也相当的稳定。

  而“氏”的产生则在“姓”之后,是按父系来标识血缘关系的结果,是由姓所衍生出来的,这只能在父权家长制确立时才有可能。因此,当我们读到“黄帝轩辕氏,姬姓”,以及“炎帝列山氏,姜姓”时,就可以明白,中华民族共同始祖炎黄二帝按母系来看,一姓姬,一姓姜;按父系来看,一“氏”轩辕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章泽
4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5从日记到作文
6西安古镇
7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8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9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

  • 建国以来刘志丹研究文集

    作者: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收录对刘志丹同志的研究文章,包括《论刘志丹对中国革命的重大贡献》、《刘志丹在创建西北革命根据地的地位和作用》、《刘志丹对西北革命根据地党的建设的贡献》、《共产党人的楷模》、《刘志丹在黄埔军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