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44章 叶帅午夜布奇兵!“四人帮”中计就擒(21)

  在批判和揭发“四人帮”的斗争中,不要打倒一切,要坚定地相信干部和群众的大多数,切实执行毛主席的方针:“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扩大教育面,缩小打击面”,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人。上海是个重要的工业城市,“四人帮”企图把上海变成他们的根据地,但上海的绝大多数干部和工人群众是好的。上海在历史上是一个具有革命传统的城市,上海的工人,上海的人民,觉悟是高的。希望上海的同志通过这次清除“四人帮”以后,把上海的事情办好,把上海的革命搞好,把上海的生产、工作、战备促上去。

  在讲话结束时,叶剑英说:“我们今后在党中央领导下,要全党一致、全国一致、坚决贯彻毛主席未竟之志。政治上要有纪律,作风上要民主,形成一种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各级党委,各级领导人,一定要以身作则,坚持毛主席提出的‘三要三不要’的基本原则,要搞马克思主义,反对修正主义;要搞团结,反对分裂;要搞光明正大,反对阴谋诡计。只有这样的党,才能团结全国人民,把毛主席开创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进行到底。”

  叶剑英的讲话,被阵阵掌声所打断。会场情绪异常活跃,有些人激动得手舞足蹈,有的心脏病复发。空军司令员张廷发当场晕倒,送医院急救。

  请邓小平复出

  这一天,叶剑英想到的另一件大事,就是把粉碎“四人帮”的特大喜讯透露给长期被“软禁”的邓小平和其他被迫害的人。

  邓小平对这个伟大胜利,由衷地感到万分喜悦。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看来,我可以安度晚年了!”

  叶剑英派自己的孩子驾车,把邓小平拉到玉泉山九号楼。对当时情景,毛毛在《我的父亲邓小平》中写道:

  “记得,为了让我父亲第三次复出,叶伯伯让他的小儿子亲自驾车,把还在软禁中的我的父亲偷偷接到他的住处。当时我在场清清楚楚地记得!他们两人见面之时,万分激动,父亲长叫了一声‘老兄’,两人的手便紧紧握在了一起。”

  随后,叶剑英亲自向邓小平传达了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敞开心扉畅谈起来。不久,叶剑英安排邓小平由城内搬到西山二十五号楼住下,一如既往,十分关心小平同志的身体健康,改善处境,解决其阅读中央文件等问题。他将自己能看到的中央文件,派办公室王守江主任和李俊山送给小平同志,以后设法又搞了一份,让李俊山按时送去,传递消息,加强联系。

  邓小平安顿下来以后,给新任党中央主席写了一封亲笔信,由衷地表达了喜悦之情:

  敬爱的华主席,党中央:

  最近这场反对野心家、阴谋家篡党夺权的斗争,是在伟大领袖逝世后这样一个关键时刻紧接着发生的。以国锋为首的党中央,战胜了这批坏蛋,取得了伟大的胜利,这是社会主义道路战胜资本主义道路的胜利,这是巩固无产阶级专政,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的胜利,这是毛泽东思想和毛主席革命路线的胜利。我同全国人民一样,对这个伟大的胜利感到万分的喜悦,情不自禁地高呼万岁,万万岁!我用这封信表达我的内心的真诚的感情。

  以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万岁!

  党和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胜利万岁!

  但是,这封热情洋溢的信却长时间被打入了“冷宫”。叶剑英为邓小平再次复出,与其他老同志作出了艰巨的努力。他称赞邓小平说:“小平同志在历史上对党作出过杰出的贡献。粉碎‘四人帮’以后,在每一个重要关头,他都敏锐、果敢地提出一些正确的决策和主张。在我看来,小平同志具有安邦治国的卓越才能,他当全党的‘军师’和全军的统帅,是当之无愧的。”叶帅在接见英籍著名华裔女作家韩素音时,信心十足地说:“邓小平肯定会出来工作。”他的预言不久以后就变成了现实。

  “中国得救了”

  “四人帮”垮台之日,正是中国人民大众开心之时。被“软禁”和“隔离”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许多老同志听了“四人帮”垮台喜讯之后,笑逐颜开,齐声祝贺。

  徐向前,聂荣臻元帅表示完全支持和拥护对“四人帮”所采取的果断措施。徐帅连声高呼:“好得很!好得很!”聂帅激动地说:“中国得救了!”他情不自禁地给中央写信说:“四人帮”罪大恶极,罄竹难书。粉碎“四人帮”具有伟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我决心在党中央领导下,将这一斗争进行到底!

  陈云高兴地说,叶剑英是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做了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做的事情。胡耀邦激动地说,叶老帅在关键时刻,又一次为党和国家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他带话给叶剑英和华国锋说:“中兴伟业,人心为上”,并表达了三条祝愿:第一条,停止批邓,人心大顺;第二条,冤案一理,人心大快;第三条,生产狠狠抓,人心乐开花。

  杨勇将军兴奋地说:“我原来准备同他们斗争十年,没想到中央解决的这么快!真是大快人心!”

  因病休息一年多的余秋里,听到喜讯,立即表示:“我的病好了,可以上班了!”

  香港、澳门各界人士,以及海外的爱国人士欣闻粉碎“四人帮的喜讯,拍手称快。马万祺先生欣然命笔:电闪鬼狐惊,将军一怒平。十年伤浩劫,今日破坚冰。”特填《沁园春》一首,向叶帅致意。

  曾经采访过周恩来、邓小平、叶剑英、华国锋等中国国家领导人的英籍著名华裔女作家韩素音在她的《再生凤凰》中写道:

  10月11日,星期一,早晨8时左右,我接到英国广播公司从伦敦打来的电话,问我是否知道上周末江青被捕了……我不敢相信――这消息简直太好了,令人难以置信……那年冬天,我看见马海德时,他说:“这要归功于华主席的决策和叶剑英元帅。他们逮捕了‘四人帮’,使中国避免了一场大灾难。”在我看来,华和叶在这件事情上是不能分开的。

  面对一片赞扬声、欢呼声,叶剑英并未被胜利冲昏头脑,相反,却异常冷静和谦虚。每当人们向他竖起大拇指的时候,他总是把这场斗争的胜利归功于党和人民,从不夸耀个人的作用。特别令人敬佩的是,在粉碎“四人帮”前后,党内外一些领导人曾要求叶剑英主持党中央的工作,他婉言谢绝说:“我是军事干部,搞军事的,如果那样做,不就让人说是‘宫廷政变’吗?”

  是的,叶剑英当时辅佐华国锋,团结政治局的多数同志,清除江青反党集团,并不是要取代华国锋的位置。不但如此,还积极推荐华国锋由第一副主席而担任党中央主席。不用说“野心”,如果夹杂半点私心,能办得到吗?

  诸葛亮《诫子书》中有言:“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叶剑英十分欣赏这两句话。他在1960年去越南时写的《赠胡志明主席》一诗中曾袒露“喜结林泉淡泊缘”之心志。淡泊为怀,不图名利,一生只为百姓谋,不爱乌纱不爱财,正是叶剑英为人的可敬之处。

  “知兄者乃弟也”。粉碎“四人帮”以后,赞声不绝耳,叶剑英的胞弟叶道英请泥人张捏了一个“三顾茅庐”送他,赞美他的高风亮节,特在泥像下题写:“世上所同钦”,并附以早年叶剑英的箴言:“以视世之汲汲于名利者,何如也。”叶剑英看了颇感欣慰,倍加珍爱,可见他对诸葛公的“淡泊明志”向往之深了。

  斗争的余波

  令人不解的是,当时在国际舆论上确有粉碎“四人帮”是“宫廷政变”一说,国内也有些糊涂虫跟着人家P股后面嚷嚷。何谓“宫廷政变”?其本意原是在古代王朝内,由皇亲、外戚或掌权重臣,用流血或不流血的方式推翻国君或最高当权者的政权更迭。粉碎“四人帮”是在党的领导下,采取特殊方式,清除一个反革命集团。历史早已作出结论。铲除党之毒瘤、国之奸凶,为民除害,它代表了全国十亿人民的利益和愿望,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怎能与“宫廷政变”相提并论呢!

  对王、张、江、姚实行“隔离审查”,只是采取行政手段,暂时从组织上制止了他们的反革命活动,粉碎“四人帮”的斗争并没有完全结束。

  上海、北京和全国各地的“余党”还在苟延残喘,有的转入“地下”,准备负隅顽抗。上海是“四人帮”的重要据点、“第二武装”大本营所在地,是一个顽固的反革命堡垒。10月7日,马××到京之后,听到传达,第一个反应:“这是突然袭击,宫廷政变、右派政变”!他用“暗语”与上海通信。徐景贤、王秀珍等得知“老娘心肌梗死”的确切消息后,当即召开中共上海市委会,决定举行武装暴动,并分头进行部署。在市区设立指挥部和多处指挥点,架设了15部电台,组成两个通讯网,昼夜不断地进行通讯联络。叫嚷“要炸毁桥梁,破坏铁路,堵塞港口,造成上海瘫痪”,或是“逼中央放人”或是“一起完蛋”。他们制定作战方案,制作了第一、第二、第三道防线兵力部署图,三道防线共部署兵力3.3万余人,配备100辆卡车、200名司机,下令民兵进入“一级战斗状态”,与中央决一死战,发誓要“血战到底”!关于这场未遂的反革命“暴动”的详情,已有专著、专文记载,不再赘述。

  下面摘引当时上海市常委、写作组负责人朱××于11月5日交代的一份材料,从中可以窥见一斑:

  从十月八日到十三日,上海的反革命武装暴乱是‘四人帮’阴谋篡党夺权的必然结果。九月下旬,张春桥曾通过徐××和萧×给上海传过两次话,张对徐说:毛主席去世了,要有像毛主席那样有威望的领袖是不可能了,张对萧说:现在批文件与过去不同了,没有人把关了,还说:现在比列宁去世时好,那时斯大林威信不高,托洛茨基做过红军总司令,威望比斯大林高。张的这些话无非是贬低华主席,抬高自己,以领袖自居,篡党夺权的野心毕露。张还对徐说:上海还没有经过如林彪上台那样的考验,如果有什么事情总是要连累你们的。那就是说,如果谁要处置‘四人帮’的问题,谁就是让林彪上台。怎样才能经受这个最严峻的考验,无非是举行反革命武装暴乱。姚文元在今年八月间,要《战后世界历史长编》编写组提前编辑赫鲁晓夫如何上台的材料,他所指的赫鲁晓夫无非是我们的党中央。所以八日到十三日上海的反革命武装暴乱,就是沿着张春桥这两次讲话的思想逻辑发展过来的。

  上海反革命武装暴乱的过程。八日下午三点,我去康平路小礼堂开会,会议由徐××主持,参加会议的有王××、冯××等常委和列席常委,徐说:给大家通一个气,马天水七日去北京开会,通不上消息,房××(马的秘书)打电话回来,说是老胃病发了,估计中央可能出事,会议就散了。另外王××还要金祖敏的秘书缪××去北京打听消息,并给定暗号,如果情况严重,就说心肌梗死,同时王××还对公安、民兵作了部署,准备反革命武装暴乱。

  八日晚上,我又去康平路,在场的有徐××、王××、冯××等,他们向北京打电话,探听消息,后来缪××(金)打电话来讲老娘心脏病发了,是心肌梗死,这样大家认为是‘右派’政变,当时我跳出来说:我们得准备战斗,搞成‘巴黎公社’,维持几天是可以的,我们可以发告全市、全国人民书,或者先发一点语录和赫鲁晓夫怎样上台的材料。王××在会上说:民兵已经动员了,先动员二千五百人,三万一千人待命,要发枪发子弹,连夜搞巡逻,还说舆论工作叫我去准备。徐××和冯××、张××商量后,宣布几项决定:一、现在开始作武装暴乱的准备;二、为了防止意外,他和王××分住两地,王××与冯××去民兵指挥部,徐和王××去丁香花园;三、部队方面要做一点工作;四、张××仍留在办公室值班。

  散会以后,我立即到文汇报,介(解)放日报,广播电台分别打招呼,告诉他们,‘四人帮’可能出事了,如果市委决定,不发中央的消息,只发自己上海的消息,行吗?并要他们在少数骨干中个别打招呼,他们都同意了。回写作组也作了布置,要王知常准备语录和赫鲁晓夫如何上台的材料,至于告全市、全国人民书还没有来得及讨论。

  十二日晚,在上海的冯××、王××、张××、黄×召集部分人员开会,这时,从各方面来的消息,都证实“四人帮”是出事了,于是又重新提出八日晚上那个方案,口号是“还我江青、还我春桥、还我文元、还我洪文”。要出动民兵保护报社电台,封锁交通要道,港口只要沉一条船就能把航道堵住,机场去几辆大卡车,便能封锁住跑道,还问了全市煤、电、粮的情况。

  然而,“四人帮”及其余党长期以来在上海策划的反革命“暴乱”阴谋,并未得逞。

  叶剑英等中央政治局领导同志从10月8日至13日分批分地区召集党政军负责人继续“打招呼”,同时召开一系列会议,分析上海的形势,认为死心塌地为“四人帮”殉葬的死党只是极少数,上海民兵的绝大多数是受蒙蔽,一旦明白事实真相,是会拥护党中央,坚决与“四人帮”及其余党作斗争的。因此,决定发动强大的政治攻势进行分化瓦解,和平地解决问题。

  10月12日,中央将徐××、王××召到北京。政治局同志出面,同马××、徐××、王××、周××集体谈话,要求他们与“四人帮”划清界限,放弃暴动企图。在会上,华国锋、叶剑英等多次插话发言。

  叶剑英说,上海的几位领导同志对过去的事情,受“四人帮”蒙蔽了,封锁了,毛主席讲:“情况明、决心大、方法才对”。这次,国锋同志一件一件地讲,一点一点的情况告诉你们,你们就清楚了。全部情况知道了,你们就更清楚了。这不是政治局少数人的想法、做法。他们在主席生前,主席去世后,老想“党内有党”。王洪文他们向全国发指示,收集材料,到处抓军队,到处抓民兵。不是不要搞民兵,主席讲要大办民兵师嘛。他们这帮人,主席生前没有被打垮,10月6日从组织上把他们打垮了!

  叶剑英苦口婆心地开导说,上海是大革命开始的地方。上海的人民、工人觉悟高。对“四人帮”的活动,如果说以前不清楚,受蒙蔽的难怪。现在清楚了,不能站在少数人的立场上,站在“四人帮”立场上没有前途,要站在多数人方面,把上海的事情办好。要和全国人民一起,把上海的革命、生产、战备工作促上去。你们要大胆放手,中央相信你们,把上海的工作做好!

  叶剑英最后一再说,中央信赖你们!

  上海来参加会议的人员听完叶帅讲话,有的表示,回去以后,即召开常委会传达讨论。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

  • 目击天安门-(二)

    作者:韩泰伦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选择了中国政治变迁的聚焦点--天安门这一独特的视角,完整系统地记述了天安门历经的沧桑巨变,挖掘出中国100多年,特别是建国50年来天安门地区发生的政治事件的内幕秘闻,是一部中国的近现代史的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