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113章 亲王情系中南海!中柬友谊源流长(22)

  就11月14日这天来讲,它算得上是金边20年来人们经历的最为重大的节日。在这个佛教与君主基本上融为一体的国家,西哈努克始终是多数人心目中神圣不可侵犯的偶像和象征着国家的君主。尤其是在20年的战争之后,人们对于枪炮声和对政权的争夺已经厌倦了,人们把亲王的归来看做是战争的结束,看做是和平的降临,人们以巨大的热情迎候着亲王给他们带来的新生活的光环。

  金边的“奔姑娘山”,是市中心的一个大山丘,在战争前一直是人们休闲聚会的场所,山上的寺庙日日香火旺盛。几乎每一天,都有许多来自乡下和本城的人聚集在这里,谈论过去吴哥时代的文明,讲述古代帝王们所创造的辉煌和曾经蒙受的黑暗。每逢这时,年轻的人们便会守候在老人们身边,感受着如湄公河水一般冲击着他们心灵的悠悠往事。战争到来,这里就荒疏了,没有人再来这里敬香,更没有人再来这里讲述以往的故事了。直到20年后的1991年,亲王回国点燃了人们心里压抑多年的火焰,久远的风俗又归返回来,构成了人们久违的风景。

  亲王回国的前几天,金边的人们就忙碌起来,如同逢临许久未过的重大节日,冲洗街道,擦洗铺面门窗。每条大街上,都挂起了欢迎亲王的标语和宣传画。14日一大早,人们不约而同穿上新衣新裙,来到亲王通往皇宫的大道两旁。孩子们更是欢腾雀跃,他们大多出生在战火中,亲王对于他们来讲,只是老人们讲述的神话故事里的英雄和国家的幸运之神,能够目睹亲王的神采,成为他们望眼欲穿的渴望。

  金边政权的士兵们也早早就排列在了从波成东机场到王宫长达六公里的道路两旁。就军队的训练素质和军装来看,金边的部队可能是亚洲最不足道的军队之一,可这天,他们还是像模像样地穿上了他们最整齐的军装,持枪而立,只是军鞋难以统一,士兵们参差不齐地穿着塑料凉鞋或胶鞋,有的甚至只穿着拖鞋便上了岗。但由摩托车护卫队和轿车队组成的仪仗队,那可就威风多了。他们不仅穿着整齐划一的崭新军装,戴着雪白的手套,而且连武装带和武器也都闪闪发亮。车队缓缓地从人们面前驶过,让人们少有地领略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威仪与庄严。

  波成东机场的贵宾休息室里,金边政权的达官贵人和为数不多的外交官们聚在一起,向着远处的天空引颈遥望。数百名各国记者云集一起,等待着将刊登在报纸杂志头版的一个历史性时刻。按预定安排,亲王将搭乘中国政府派出的专机由北京抵达金边。

  上午10时54分,一架巨大的波音747客机穿云而出,随着巨大的轰鸣声,稳稳地降落在机场上。机身上鲜红的五星红旗惹人瞩目。

  这是颇具历史意义的一刻。阔别祖国多年的西哈努克亲王堂堂正正地回到了自己的祖国,身边陪伴的是跟随他历经20多年风风雨雨的夫人莫尼克。

  站在飞机的舷梯上,亲王略略驻足,望着眼前既熟悉又陌生的一切。远处的山峰似乎还是那样绿,头顶的天空似乎还与过去一样蓝,这在亲王的心中触起一种异样的感觉。亲王曾在脑海里、在夜梦中不知体味过多少次这样的感觉,现在当它霍然袭来,反而让人有些不知所措。

  亲王的目光略略下垂,望向了眼前的机场。波成东机场好像扩大了些,候机楼也与过去有了些不同,原来的颇具高棉风味的建筑不见了,代之以在各个国家都可以见得到的那种现代化的机场建筑,惟一的区别是那些飞扬起来的屋顶,让人感觉到高棉特有的景象。

  直到这时,亲王才望向了舷梯下排列的欢迎人群。宽敞的停机坪上,显然已经等候了很久的人们向亲王一齐欢呼,高喊“亲王万岁”的口号,同时挥动手中印有亲王肖像的小旗。对这种场景,亲王已经很陌生了。在他担任国家元首的年代,每逢亲王出行,政府官员们和金边的市民,都要组织盛大的欢送或者欢迎仪式,机场上欢呼声震耳欲聋。

  这种景象已经久违了。1973年,他曾作为抗击朗诺政权的民族团结政府的主席,徒步到达过红色高棉控制的解放区,那里的欢呼声也曾是那么高昂激越,让人激动。但那毕竟是在丛林里,在美国飞机轰炸的威胁之下,面前的全是黑衣红巾的游击战士。1975年红色高棉夺取政权后,他被乔森潘等人迎接回金边,当时机场上也有一些欢迎的人群,但与往昔已不可同日而语。现在,他是作为全国最高委员会的主席回到自己的国家,回到离别已久的金边,其意义自然是今非昔比了。

  西哈努克先是举起右手,向机场上的人们挥手致意,接着又按照高棉风俗,双手合什,向欢呼的人群答礼。机场上的欢呼声又一次达到了高潮。

  亲王缓缓走下舷梯。他没有理会迎上前来的达官贵人们,顾自停下脚步,脸上的笑容也慢慢消失。正午的艳阳直端端地照射着亲王,为他的身躯镀上了一层金黄,他脸上肃穆的表情,使他看上去格外庄严。在他的贴身侍卫的帮助下,亲王屈腿下跪,躬身将脸贴在了土地上。

  这是一个极为感人的时刻。机场上的欢呼声、飞机的轰鸣声全都静息了,偌大的机场似乎只能听见亲王轻微的喘息和莫尼克发出的轻轻的哽咽。20多年了,其间的情牵梦绕,夜半惊起,其间的流亡之苦,失国之痛,已经催白了头发。待亲王从地上缓缓站起,人们这才惊讶地注意到,机场热风吹乱的,是一头银丝华发!

  许多人为之禁不住潸潸泪下!

  亲王踏在自己国家的热土之上,接过高棉少女敬献的用鲜花做成的洁白花环,与欢迎他的人们亲吻拥抱。

  “我终于回到了我的祖国!我太高兴了。此刻我的心情是用语言无法表达的。”

  突然,一位年逾古稀的老太太从欢迎的人群中冲出来,跪拜在亲王面前。

  西哈努克立即俯身把老人扶起,激动地对她说:“老人家,我回来看望你们了!”

  机场上欢声雷动,泪雨滂沱。

  机场的会见是短暂的,但似乎又十分漫长。排在头里的是金边政权的韩桑林、谢辛等人,接着是政权里的部长们。对他们,亲王都十分陌生。在亲王当政的年月里,他们可能只是学校的小学生或者偏远乡村里的农民,变幻的政治风云把他们推到了金边,推到了亲王的面前。可是,他们对亲王到底有多少感情,而亲王对他们又知道多少呢?

  在金边政权官员之后的是各国驻金边的使节或代表,其人数寥寥无几。自从越南入侵柬埔寨后,原来与柬埔寨有外交关系的国家要么宣布同这个由外国势力扶植的政权断交,要么撤回了自己的大使,只留下一个空空荡荡的使馆。继续同金边保持关系的,只有东欧的几个原来苏联的“卫星国”和越南,非共产党国家中,只有印度继续与金边保持了外交关系。

  亲王礼貌地同人们合什致意,但同时,频频地回过头来,把陪同他回国的中国派驻柬全国最高委员会的代表傅学章介绍给人们。

  “我很高兴地介绍中国的傅学章代表与大家相识。”亲王熟练地运用着他的外交语言,“在我流亡的岁月里,中国给了我最大的帮助,使我有信心战斗下去,重新回到自己的祖国。”

  身穿灰色短袖衬衫的傅代表按照高棉礼节向人们致意。他曾长期在柬埔寨的邻国泰国工作,有着丰富的外交经验,对柬埔寨的情况可以说了如指掌。从这天开始,他的外交生涯开始了新的一页。

  在长长的摩托车队的护卫下,西哈努克的那辆奔驰1000型豪华轿车驶离机场,向皇宫缓缓而行。

  用一句中国成语“万人空巷”来形容欢迎亲王的情形也许是最为贴切的。从波成东机场到皇宫的六公里道路上,排满了欢迎的人群,一见车队出现,便发出热烈的欢呼声。他们中的许多中学生、小学生对西哈努克究竟是谁,只有老人们口里传说得来的印象,许多从农村逃难来城市的人也从没有见过这位当年的国君,但无论是谁都深深知道,“西哈努克”这四个字和他回国的举动,就意味着和平,意味着将会变好的生活,也意味着人民从此将安居乐业,过上他们向往已久的富裕生活。在战乱中幸存下来的老人们,一见亲王,更是激动不已,拼命想挤上前去,倾吐他们20多年来对亲王的怀念之情。

  往日显得有些混乱的皇宫广场,几天前已经由士兵们进行了大规模的清扫,垃圾堆被清理走了,散落的残枝败叶被一把火烧得精光。皇宫对面的洞里萨河岸上,往日凌乱地搭着许多草棚,里面住的都是从乡村逃难到城里的农民,这种与皇宫极不协调的“风景”也全都被一拆而光。聪明的小贩们立即在这里摆开了小摊,出售水果、花卉和颇有传统风味的烤鱼、烤面饼等。由于这里已经成为全柬的注目中心,来往人群增多,所以生意很是见好。但在亲王归来前最引人注目的,还是那个在金边很有名气的民乐演奏队。它人数不多,仅五六人而已,但操持的全是高棉传统古乐器,像芒锣,脚鼓,铜镲,三弦琴等,在皇宫对面悠悠扬扬地响,惹得许多当地人不由自主地跟着哼唱起来,顺着洞里萨河飘流至远。

  根据安排,迎接亲王回宫要举行一个盛大的仪式。广场中心的旗杆上,高高地飘扬起由柬全国最高委员会确定的新的国旗:天蓝色的长方形旗面中央,标着柬埔寨地图,上面用高棉语写着“柬埔寨”。旗杆两旁,盘腿坐着金边和首都周围寺庙的僧侣们。作为柬埔寨宗教和文化的拥有和传播者,他们享有很高的地位,20年的战火,摧毁了许许多多的寺庙,也有许许多多的佛家弟子命丧黄泉。幸存者们这天特意穿上了整齐的杏黄色袈裟,念着佛家颂功扬德的经文,等候着这位曾经为柬埔寨的佛教文化做出过重大贡献的国君。

  亲王的车队一到皇宫广场,等候在那里的几万市民一齐发出欢呼,僧侣们的诵经声也顿时高扬起来。传统的鼓乐和歌声也都一齐高高响起,古都金边出现了万民欢腾、经久不息的难忘场面。

  先前在黑色的奔驰车里透过车窗向人们频频招手致意的亲王与夫人,这时走下车来,一面向人们挥手致意,一面缓缓走向搭起来的检阅台。路过席地而坐的僧侣们时,亲王躬下身来,向几位已是皓首的老人连连合什致谢。

  对于在广场上的讲话亲王酝酿已久,甚至可以说已经酝酿了若干年。就他个人而言,这是他生命中的一个巨大的转折点,他由此而结束了流亡,结束了在国外为争取祖国独立与主权的抗争,以尊贵的姿态重新返回祖国,返回到象征着祖先荣光与国家权力的皇宫。亲王站在金光闪闪的检阅台上,注视着一片杏黄的僧侣人群和身穿各色衣服对他顶礼膜拜的他的人民。陡然间,他想起多年前他被朗诺政变推翻抵达北京时,中国的周恩来总理紧握他的手对他说:“你在我们中国的眼中,永远是柬埔寨的国家元首。我们坚信,早晚有一天,你会庄严地回到自己的祖国,赢得人民的欢呼。”由于周恩来和毛泽东坚持不懈地支持,此刻,中国总理的话已经成为现实,可惜,当初说这番话鼓励他坚持战斗和抗争的两位领袖已经作古,在15年前驾鹤西去了。可是,他没有一天忘记过这两位中国伟人。

  “你还能记得周恩来总理20年前对我们说过的话吗?”亲王侧过头,对夫人莫尼克道。“怎么可能忘记呢?”莫尼克眼里闪过一丝怀念的亮光。“我没有一天忘记过周先生对我们说过的话。”

  1975年周恩来亲送西哈努克和莫尼克回到红色高棉当政的柬埔寨后,不久便大病不起,于第二年1月逝世。由于当时亲王和夫人身困皇宫之中,虽一再要求,也没有能赶到北京向他的这位老朋友遗体告别,只是在高墙中抛洒一腔悼念热泪。不久,周总理的夫人邓颖超访问柬埔寨,曾提出见见西哈努克,却被红色高棉的领导人们婉言拒绝了。这位中国总理的遗孀只得在驱车路过时,向着皇宫高扬起手,向亲王夫妇挥手致意。

  1979年1月6日,中国派出专机,在入侵越南的军队的炮声中把亲王夫妇接到了中国。到达北京后,莫尼克公主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书房里按照高棉礼仪,安放了一个贡拜神灵的牌位,把周恩来的像高高地悬挂其上,每天向其敬礼恭拜。

  现在,在亲王夫妇的政治与生命中发生过重大作用的毛泽东、周恩来、邓颖超都先后去世了,亲王自己也已是满头华发、年近古稀之人。想起多年来的风风雨雨,想起多年来扶助关切自己和祖国独立的中国人民,亲王心中顿时一阵发热。他回过头来,对一直陪同在后的中国傅学章代表说道:“尊敬的傅代表先生,我此刻最想说的话是真诚地感谢中国,感谢中国领袖和人民为我和我的国家所做的一切。20年前,在我最困难的时候,中国帮助了我。1970年朗诺政变之后,当时周恩来总理请我去中国……在我明天和以后召开的记者招待会上,我将要充分地表达我对中国的这份感激。”

  “谢谢亲王陛下。”傅学章道,“中国只是尽到了自己的一份责任。中国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支持亲王陛下为国家主权和尊严做出的一切努力。”重新登上柬埔寨政治舞台中心的亲王和中国气宇轩昂的外交代表在万人注视之下,双手紧紧相握。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

  • 目击天安门-(二)

    作者:韩泰伦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选择了中国政治变迁的聚焦点--天安门这一独特的视角,完整系统地记述了天安门历经的沧桑巨变,挖掘出中国100多年,特别是建国50年来天安门地区发生的政治事件的内幕秘闻,是一部中国的近现代史的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