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有人这样说:“也许,当他踏上深圳土地的第一分钟,就已经在考虑如何评价深圳了。但是,他不说,在心中反复酝酿,最后才一下倒出来。”
现在我们容易理解了!这不是一般的题词,而是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成效进行一次高度概括的历史性总结!
深思熟虑,不露声色,而作出的决定往往出乎常人的预料。
这就是邓小平!
这里有件小事需要顺便说一句,细心的邓小平在落款时,没有落在广州下笔时的时间,而是把时间稍稍提前了一点,落的是他在深圳的日子――1984年1月26日。就是说,他对深圳的结论是在实地考察时就形成了的。
邓小平在珠海
1992年1月23日上午,风和日丽,辽阔的珠江口微波荡漾。刚刚结束深圳考察的邓小平,登上了海关快艇,启程前来珠海。
专程前往迎接的珠海市委书记、市长梁广大和市委副书记黄静一见到邓小平,就激动地握着他老人家的手说:“我们盼您盼了很久啦!珠海人民盼了您很久啦!”邓小平微笑着说:“我也希望来看看。”
快艇劈波斩浪,在浩瀚的伶仃洋划出一道浪花飞溅的银链。在船舱中,邓小平坐下后,陪同的广东省委书记谢非便打开了广东省地图。邓小平戴上老花镜,一边看地图,一边听谢非和梁广大同志汇报改革开放和试办特区政策给广东和珠海带来的可喜变化。
1984年1月,邓小平曾来广东和珠海视察。当时,全国农村改革搞了几年,城市改革刚刚开始,经济特区才起步。如今,南粤大地已旧貌换新颜。深圳、珠海这两个位于珠江口两岸的经济特区勃发生机,由边陲小镇突变为充满现代气息的海滨新城,成为世人瞩目的地方。珠江三角洲同样以现代中国经济最活跃、最富裕的地区之一而名扬中外。粤西、粤北地区和经济比较后进的山区,也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奋起直追。一个从沿海向内陆山区递进的全方位开放架构已经形成,由先富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进地区的发展已成为南粤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的必然趋势。
谢非同志汇报说,广东按经济发展水平可以划分为三个“世界”。“第一世界”指经济发展比较快的珠江三角洲,“第二世界”指发展中等的粤东、粤西平原地区,“第三世界”指大片山区。广东正努力缩小贫富地区差距,力争在下世纪初赶上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水平。邓小平说:“要得。”
在听完谢非、梁广大同志的汇报后,邓小平谈起农村家庭联产承包的改革和经济特区的创办,再次强调要争取时间,抓住机遇,大胆地试,大胆地闯。他提醒我们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保持清醒的头脑,这样就不会犯大错误,出现问题也容易纠正和改正。在快艇上的谈话中,邓小平思维敏捷,思路清晰,就如何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三中全会以来的方针政策,进行了深刻的阐述。
快艇已经接近珠海市九州港,邓小平站起来,望着窗外烟波浩淼的伶仃洋说,我们改革开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实践,靠实事求是。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农村改革中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就是相信毛主席讲的实事求是。过去我们打仗靠这个,现在搞建设、搞改革也靠这个。我们讲了一辈子马克思主义、其实马克思主义并不玄奥。马克思主义是很朴实的东西,很朴实的道理。
快艇航行了一个多小时,邓小平也不停地与省市领导交谈了一个多小时。快艇靠岸了,他和快艇上工作人员一一握手,并合影留念,然后在谢非和梁广大等同志陪同下踏上了阔别八年的珠海大地,和前来迎接的广东省省长朱森林、副省长凌伯棠,以及珠海市领导何仲云、卢炳雄、麦庚安、李焕池、关玉嘉、雷于蓝等同志握手致意……
1月24日晨,珠海经济特区生化制药厂的干部职工早早地来到厂里,等待着一个盼望已久的时刻的到来。
上午9时40分,一列车阵急驰而来,稳稳地停在厂门口。邓小平在广东省领导谢非、朱森林、凌伯棠和珠海市领导梁广大等陪同下,从一辆中巴上走下来,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向大家频频招手。
厂总工程师迟斌元疾步走上去,紧握着邓小平的手说:“我们全厂职工盼着您来啊!这是我们全厂职工的幸福。您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我们能够有今天,是您指引的结果。”邓小平听到后,微笑地摆摆手说:“过奖了。”随后,邓小平听取了迟斌元同志的汇报,并拿起该厂的产品“凝血酶”提出询问。
生化制药厂开发生产的“凝血酶”是一种特效止血药品。在短短两年时间里,这个厂以一流的技术开发出一流的产品,并创造了一流的效益。去年这家仅有80人的企业完成了3000多万元产值,人均创税利达12万元。
当邓小平听说“凝血酶”已成功打入国际市场时,赞赏地说,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拳头产品,创出我们中国自己的名牌,否则就要受人欺负。这就要靠我们的科学工作者出把力,这样才能摆脱被人欺负的局面。
接着,邓小平笑容满面地慢步参观了该厂的生产车间。在一个车间门口,他透过玻璃门,向里面起立鼓掌的科技人员亲切招手,并对陪同的省市领导和厂负责人说:在科学技术方面,中国应有一席之地,你们这个厂的发展就是一席之地的一部分。
中国应该每一年都有新东西,每一天都有新东西,这样才能占领阵地。尽管我岁数大了,但我感到有希望,很有希望。这十年进步很快,但今后会比这十年更快。全国各行各业都要通力合作,集中力量打歼灭战。每一行业,都要树立明确的战略目标,我们过去打仗就是用这个方法。
走到一座楼梯的转弯处,邓小平看到墙上挂着一块写有“不求虚名,只求实干”的标语牌时,他停下脚步,轻声地念了一遍,然后,赞许地说:“对,就是要实干。”
邓小平走到工厂门口,四周出现了更多兴高采烈的职工。他站在台阶上,对迟斌元说:
“我是个外行,但我要感谢你们,请转达我对全体职工的感谢和问候。”
一阵阵欢呼声在邓小平的周围响起。几名女工流着激动的泪水,向这位慈祥的老人挥手致意。邓小平向已经启动的中巴走去,突然,他又停下来,对大家殷切地嘱咐道:“希望你们珍惜荣誉。”
1月25日上午9时35分,邓小平来到珠海市高新技术企业亚洲仿真控制系统工程有限公司参观。
邓小平一下车,看到公司门口站立着那么多年轻的科技工作者,十分高兴地向大家招手,说:“祝贺你们,祝贺你们年轻人啊!”
他走进公司大厅,在一张长桌前坐了下来。公司总经理游景玉向邓小平详细介绍了公司的科研、生产和科技队伍等情况。当游景玉同志汇报到亚仿公司走的是一条科技、生产、效益相结合的道路时,邓小平问道:“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你认为站得住脚吗?”游景玉同志回答:“我认为站得住脚,因为我们是用实践来回答这个问题的。我们过去的实践、现在的实践和未来的实践都会说明这个问题。”邓小平听后,对大家说:“就是要靠你们回答这个问题。我相信它是正确的。”大厅内顿时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随后,邓小平又亲切地问游景玉:“你是留美学生吗?”游景玉同志说,我曾经去美国接受培训,负责引进仿真技术。我们这里有一批人在美国学习过。他们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决心把祖国的高科技事业发展起来。
邓小平沉思了片刻,深情地说:你们带头,希望所有出国学习的人回来。不管他们过去的政治态度怎么样,都可以回来;回来我们妥善安排。起码国内相信他们,告诉他们,要做出贡献,还是回国好。
接着,邓小平饶有兴趣地参观了公司的计算机房。只见不久将要交付使用的两组分别为330MW和200MW的模拟火力发电机组正在调试。这是具有9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的高科技产品,它凝聚着亚洲仿真公司全体科技人员一年来日夜奋战的辛勤劳动。
参观中,游景玉同志汇报说:“我们公司投产第一年,人均产值达20多万元。”邓小平马上接着说道:更重要的是水平。近一二十年来,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多快啊!高科技领域的一个突破,带动了一批产业的发展。要提倡科学。靠科学才有希望。近十几年来我国科技进步不小,希望在90年代,进步得更快。游景玉同志告诉邓小平,他们公司105人中,80%以上是博士、硕士和高中级科技人员。邓小平听后,看着机房内先进的技术设备和良好的工作条件,对科技人员感慨地说:你们现在的条件要比50年代好多了。大家要记住那个年代,钱学森、李四光、钱三强那一批老科学家,在那么困难的条件下,把“两弹一星”和好多高科技项目搞起来。应该说,现在的科学家更幸福,因此对你们的要求也更多、更高了。
邓小平在机房内走着看着,脸上露出喜悦的神情。当他走到一台计算机旁时,停了下来,与一位正在操作的复旦大学毕业的年轻人交谈起来。邓小平握着这位年轻人的手,高兴地说:要握一握年轻人的手,科技的希望在年轻人。当然老科学家是很重要的。搞科技,越高越好,越新越好。越高越新,我们也就越高兴。不只我们高兴,人民高兴,国家高兴。接着,邓小平语重心长地对大家说:对国家要爱哟!中国要发达起来,中国穷了几千年了,现在是改变这种状况的时候了。全国各行业要共同努力,来证明我们可以干很多事情。走出计算机房时,邓小平高兴地连声说道:“好东西,好东西啊!”接着又说:我们社会主义的好处是可以调动人力,统一规划,集中人才,打歼灭战。
邓小平走回大厅,这里已站了好几排等待与他合影的科技人员。他亲切地走上去,与他们一一握手,时间长达几分钟。这时有的同志说,差不多了,只有几个站在后排的年轻人还没有握手,邓小平听到后,一定要绕到后排与这几位年轻人握手。
“咔嚓”“咔嚓”,照相机摄下了这难忘的场面。合影后,邓小平还十分关切地问道:“都照了吗?”人们顿时从心底迸发出美好的祝愿:“小平同志,祝您身体健康。”激动的声音在大厅内回荡。邓小平不停地对大家招手,连声说:“谢谢你们,谢谢你们。”
“亚仿”的职工依依不舍地目送邓小平向汽车走去。邓小平边走边问游景玉同志:“今年多大年纪?”“51岁。”邓小平听后,笑道:“好啊,正当年嘛。”临别,游景玉同志握着邓小平的手说,希望您不久再来我们公司视察,我们一定不辜负您的希望,用我们的实际行动,把我们国家的高新科技搞上去。邓小平深情地说:“这是共同的愿望。”
离开亚仿公司后,邓小平在车上依然谈锋甚健。他说:“真高兴啊,我真高兴看到这样年轻的队伍。当年钱学森搞导弹的时候,给他100个中学生、高中生,就这样带出来了。现在大专以上的科技人员在这个公司差不多就有100人,学历比那时高得多了。珠海这个地方就容纳了这么多高科技人才,从全国来说,就更多了。”
梁广大同志接过话题说:“您一贯重视科技人才。根据您的思想,我们准备在今年3月召开推动科技进步大会,对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给予轿车、住房、现金等重奖。”邓小平点点头说:“今天我看到那么多年轻的科技工作者,有希望啊!从中国出去的科学工作者,都很怀念祖国,这很好啊!要把他们吸引回来。”梁广大同志汇报说,去年已有不少在国外的科技人员要求来珠海工作。谢非同志也汇报说,广东省已制定政策允许留学生来,也允许留学生走。邓小平说:这个好嘛!这要有点胆量。不是讲改革开放吗?开放嘛,进出就是要自由一点嘛。事实上,回来的,绝大多数都能学有所用;只要安排妥当,绝大多数留学生回来后是不会出去的。
1月27日上午,邓小平和杨尚昆、叶选平同志一起,来到内联企业江海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考察。
这天,激动得一夜未眠的公司副总经理丁钦元,一大早便来到工厂。一路上他还在想着该如何向邓小平汇报“江海”七年的发展历程。清晨出门时,他没忘记把家里最上等的优质龙井茶带上,准备给邓小平品尝。
上午10时15分,邓小平来到了江海公司。邓小平下车后,首先与先行到达的国家主席杨尚昆、全国政协副主席叶选平以及广东省委副书记郭荣昌握手致意。
在公司的职工俱乐部里,邓小平、杨尚昆、叶选平等同志听取了丁钦元同志的汇报。1984年7月,江海公司从旧仓库、旧石房开始了自己的建设事业。在不到八年的时间里,江海公司不仅全部收回当年的500万元投资,还向国家上缴了2900多万元的税利,并积累了2000多万元的家产。现在,他们的生产设备99%是国产的,而自己开发和生产的录音机机芯88%出口海外,仅去年就为国家创汇2600万美元。在艰苦的环境下,“江海”以自己的自觉、自立、自强的企业精神,培养和造就了一支过得硬的职工队伍。
邓小平听了十分高兴,并带头鼓掌,对丁钦元同志说:你讲得很好,特别是不满足现在的状况。要日日新、月月新、年年新,不断地创造新的东西出来,才有竞争力。你们做的体现了高度的爱国主义,是对社会主义的贡献。感谢你们和全体职工。
丁钦元同志说,我们就是按照您指引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来干的。邓小平接着说道:不是有人议论姓“社”姓“资”的问题吗?你们就是姓“社”。并回过头来对梁广大同志说:你们这里就是姓“社”嘛,你们这里是很好的社会主义!
随后,邓小平兴致勃勃地参观了机芯总装车间。路上他问丁钦元同志:“你今年多大岁数了?”丁钦元回答:“60岁了。”邓小平风趣地说:“很年轻嘛。”一句话逗得在场的人都敞怀欢笑起来。
接着,邓小平告诉丁钦元:“1984年我来过珠海。”丁钦元同志说:“那时还没江海公司呢,但您那时写下的‘珠海经济特区好’的题词使我们很受鼓舞。我们是在您视察半年后来珠海创业的。”
在厂区等候已久的“江海”部分员工终于迎来那难忘的幸福时刻。邓小平向他们走来,并对身旁的丁钦元同志说道:“这么多年轻人。我很高兴和年轻人在一起。”他又操着浓重而亲切的川音对大家说:“我们拉拉手吧,拉拉手。”他边和在场每一个职工握手,边说:“谢谢你们。”有些员工当场激动得热泪盈眶,尤其是那些被人们称为“打工仔”的职工,做梦都没有想到能和这位伟人握手。
在回住地的路上,邓小平对梁广大同志说:这个厂总体方向是正确的,方法也对。看得出来,他们是从艰苦条件下发展起来的。要发掘人才,你们做得对。要不断造就人才,一年365天,都要做这件事,只要有人才,就可以创造出技术,事业就兴旺。
拱北,是珠海特区最早开发的地区,芳园大厦是这一带的最高建筑物之一,距澳门咫尺之遥。登上大厦最高处的旋转餐厅,即可俯瞰新兴的经济特区和有400多年发展历史的澳门。1月25日上午,邓小平视察了亚洲仿真公司后又驱车来到这里,并乘电梯上到29层的旋转餐厅。
邓小平一边观赏窗外的拱北新貌和澳门风光,一边兴致勃勃地听取谢非、梁广大同志的汇报,并亲切交谈。谢非同志说:“您提出的‘一国两制’的构想即将变为现实。广东处在第一线,我们正在用自己的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但这有个过程。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十多年的建设使这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将坚定不移地沿着改革开放的道路走下去。”
邓小平沉思一阵后,说道:“这十年真干了不少事。我们国家发展得这么快,使人民高兴,世界瞩目。这就足以证明三中全会以来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性,谁想变也变不了。谁反对改革开放谁就垮台。说来说去,就是一句话,坚持这个路线方针不变。反对的人让他去睡觉好了。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立的章程并不少,而且是全方位的,经济、政治、科技、文化、军事、外交等各个方面都有明确的方针和政策,而且有准确的表述语言。这次十三届八中全会开得很好,肯定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变。一变就人心不安,人们就会说中央政策变了。城乡改革的基本政策,一定要长期保持稳定。当然,随着实践发展,该完善的完善,该修补的修补,但总的要坚定不移。即使没有新的主意也可以,就是不要变,不要使人们感到政策变了。有了这一条,中国就大有希望。”
在谈到改革开放给珠海这个昔日边陲渔镇带来历史性的变迁时,梁广大同志汇报说,改革开放前,珠海不少人外流到香港、澳门。特区创办后,珠海人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起来,逐步过上了富裕日子,不少外流的珠海人也陆续回来了。邓小平说:“这好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