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元明清龙兴之地中南海几朝御苑
938年,辽太宗将幽州升为南京,作为四个陪都之一,奠定了成为国都的基础。忽必烈即位后,郝经正式提出都燕的主张,理由是“燕都东控辽碣,西连三晋,背负关岭,瞰临河朔,南面以莅天下”。明代的紫禁城,这座帝王宫阙,现今保存得十分完整,至今屹立在北京城中心,巍峨壮丽,千姿百态,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它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代表作,堪称是世界建筑的瑰宝。
金世宗迁都燕京
当年,北京的先民们沿着黄土高坡向东迁移,越过峰峦起伏的太行山,蓦然发现了宽阔平坦的华北大平原,于是便在其北端聚居生息起来。这里西北两面为连绵的崇山峻岭,东临渤海,南面则是可供农耕的开阔富庶的平原,具有温带的大陆性季风气候,由永定河、潮白河等构成发达的海河水系。山川环卫,形势雄伟,水甘土厚,物产丰富,的确是栖息生存的好地方。
传说在黄帝时代,黄帝部落就在涿鹿建立了都邑,黄帝的第三代继承者颛顼曾到“幽陵”祭祀。“幽陵”即幽州,是北京城的最早名称。从史书的记载中,可以得到比较确定的历史,2200多年前,即为战国时代燕国的国都蓟城。从前226年秦始皇灭燕,到唐末的1100多年间,蓟城虽降为幽州,但一直是北方中国区域性的政治和商业中心,并逐步发展为军事和交通的重镇。
938年,辽太宗将幽州升为南京,作为四个陪都之一,奠定了成为国都的基础。
金天德三年(1151)三月,完颜亮下诏,以上京僻在一隅,令尚书右丞张浩、燕京留守刘!等仿北宋汴京宫室制度、城市规模及格局,扩建燕京(今北京)。次年,又下诏,决定迁都燕京。
为杜绝朝臣中为官不做事的弊端,完颜亮下诏,凡朝官中有称病不治事者,尚书省则令监察御史与太医一同前往诊治探视,若属作假者则一律处罚,直至治罪。
金贞元元年(1153),完颜亮正式迁都燕京。改燕京为中都,建大兴府;以汴京(今河南开封)为南京,以中京为北京。完颜亮迁都至燕京后,又调整朝臣官职,以司徒单恭为太保、领三省事,平章政事萧裕为右丞相兼中书令,右丞张浩、左丞张通古为平章政事,参知政事张中孚为左丞,萧玉为右丞,枢密副使完颜昂为枢密使,工部尚书仆散师恭为枢密副使。
迁都燕京,使金朝的政治、经济、文化重心南移,极有利于金帝摆脱守旧势力的束缚和影响,推进改革的进行,尤其是对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与完善,以及金朝社会的发展,都有积极作用。燕京成为与南宋对峙的北部中国的政治中心。
时间荏苒,光阴飞逝百年。统一中国的元朝统治者于1272年2月,终于将北京定为京都,从此北京跨入了它漫长历史中最辉煌的序章,由此开始,北京连续640余年成为元、明、清三代的都城,成为举世闻名的伟大城市。
但是,元、明定都北京的过程并不都是那么一帆风顺的。
举世闻名元大都
1215年,蒙古军占领金中都,改中都为燕京。将金朝府库所积,全部运往漠北。城市遭到很大破坏。
蒙古占领之初,燕京的秩序很不稳定,官吏残暴,盗贼充斥,使臣征索百端,燕民甚以为苦。太宗时,虽曾用耶律楚材的建议,一度使秩序有所好转,但并没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在忽必烈开府漠南时,燕京的地位开始有了变化的转机。潜邸的儒臣们鼓动忽必烈将治理的重点转入中原,甚至一些蒙古贵族将领也支持这一主张。木华黎之孙霸突鲁就主张以燕京为大汗驻跸之所(《元史?霸突鲁传》)。忽必烈即位后,郝经正式提出都燕的主张,理由是“燕都东控辽碣,西连三晋,背负关岭,瞰临河朔,南面以莅天下”(郝经《便宜新政》)。
在与阿里不哥争夺天下的斗争中,燕京起了重要作用。蒙哥死后,阿里不哥及其支持者曾企图将燕京作为他们控制汉地的据点,派遣脱里赤为断事官,行尚书省,据燕京,按图籍,号令诸道。还在燕京周围地区大肆扩兵,准备阻挡忽必烈回军。忽必烈在当年年底赶回燕京,消除了阿里不哥的势力,控制了这座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城市,稳定了汉地的形势。忽必烈在燕京住了几个月,作了必要的布置和准备,1260年春,前往开平,纠集自己的拥护者举行了忽里勒台,建立了与阿里不哥对峙的大蒙古国政权,兄弟间爆发了争夺汗位的战争。忽必烈依靠汉人臣僚、汉军和部分蒙古贵族将领的支持,以燕地丰富的物质资源为后盾,战胜了阿里不哥,取得了夺权斗争的胜利。为了控制漠北,他不能放弃开平作为政治中心的地位,为了控制汉地,他同样也不能忽视燕京的作用。于是他把中央行政机构设在开平,在燕京设行中书省。中统四年(1263)改开平为上都,而以燕京为陪都。第二年(至元元年,1264),在中书省臣的要求下,改燕京为中都。
忽必烈即位后,改变了太祖至蒙哥时期以漠北为统治中心的治国方针,开始逐步按汉制制定和完善官制,并大力经营都城。至元四年(1267),在中都东北建立新城。至元八年(1271),大蒙古国正式定国号为“大元”。第二年(1272),命中都新城名为大都,于是大都成为京师,而上都降为陪都。统治中心的南移引起了部分守旧派贵族的不满,他们遣使责问说:“本朝旧俗与汉法异,今留汉地,建都邑城郭,仪文制度,遵用汉法,其故如何?”忽必烈并未动摇,他遣使向他们解释,大都的建设仍旧按部就班地进行。
同上都一样,大都新城的建设也是逐步进行的。中统元年,“建两京殿宇,始置司以备工役”,所置祗应局,下设油漆局、书局、销金局、裱褙局等。二年,置修内司,“掌修建宫殿及大都造作等事”,下设大、小木局、泥厦局、车局、妆钉局、铜局、竹作局、绳局等;中统四年,色目人亦黑迭儿丁建议修治琼华岛。至元元年,又在修葺故宫建筑的基础上,决定大规模建设新宫殿。
当时,最先修建的是广寒殿。它是在金朝离宫广寒殿的废墟上建造的。第二年(至元二年),命工匠制作了巨大的酒瓮――渎山大玉海,置于广寒殿。以此为起点,琼华岛上的工程陆续展开。
在重建琼华岛上的广寒殿工程的同时,忽必烈也着手准备相地另建新城。新城址选定在旧城东北。参与设计、建造的除刘秉忠外,尚有赵秉温、张柔、张宏略、段桢,蒙古人野速不花,渤海人高和色目人亦黑迭儿丁。河北曲阳石工杨琼对大都的兴建也作出了贡献。他家世代为石工。他本人从小就学习雕石工艺,能“自出新意,人莫能及”。他奉诏参与大都兴建工程,负责管理石匠。城郭宫殿的许多石雕,都出自他手,灵星门内金水河上的三座石桥(周桥),就是由他设计建造的。
至元四年正月丁未(1267年2月14日),新城正式破土动工。十三年(1276)完成,历时近10年。二十年(1283),城内的修建工程基本完成,元政府将旧城的衙门、商铺和税务机关迁入新城。二十一年(1284),建立了管理大都的机构留守司和大都路总管府。二十二年(1285),制定了旧城居民迁入新城的规定(《元史?世祖纪十三》),大规模的搬迁工作开始。
大都城呈南北略长的长方形,周围长约28600米。明营建北京城时,北墙南移,因此,大都城的北墙和东西墙的北段,均被废弃。现在,德胜门外尚保留有元代北墙的部分遗址。东、西两城的南段与明清两代北京城东、西墙一致,南墙约在今长安街南侧。城墙用夯土筑成,夯土中用“永定柱”(竖柱)和?木(横木)加固,基部宽24米,城墙的基宽与高和顶宽的比例是3:2:1.
全城共设十一门,东、西、南各三,而北面有二。东三门为光熙门(今和平里东,俗称广熙门)、崇仁门(今东直门)、齐化门(今朝阳门);南三门是文明门(今东单南,又称哈达门,“哈达大王府在门内,因名之”,朱彝尊《日下旧闻录》)。后世把崇文门也称作哈达门,实则崇文门在哈达门址之南、丽正门(今天安门南)、顺城门(今西单南);西三门是平则门(今阜成门)、和义门(今西直门)、肃清门(今学院路西端,俗称小西门)。十一门象征哪吒三头六臂两足:南三门为三头,东、西六门为六臂,北二门为两足。这可能是设计者刘秉忠的主意。刘秉忠既为僧,也崇道,还精通“天文、地理、律历、三戊六壬遁甲之属”(《元史?刘秉忠传》),由他作出这种设计安排是很自然的。蒙古贵族对各种学说、各种思想能兼收并蓄,忽必烈对这一设计也是容易接受的。
大都城四角各有角楼,城外有护城河。
大都全城规则整齐,井然有序。它的中轴线,南起丽正门,穿过皇城的灵星门、宫城的崇天门和厚载门,经万宁桥(又称海子桥,即今地安门桥),直达城市中央的中心阁。中心阁西15步,有一座“方幅一亩”的中心台,台正南有石碑,刻有“中心之台”四字,这就是大都城的中心所在。“在城市设计和建造时,把实测的全城中心作出明确的标志,这在我国城市建设史上是没有先例的创举”。
中心阁在今北京城内鼓楼以北。中心阁和中心台之西就是当时的鼓楼,也叫齐政楼。鼓楼上有壶漏、鼓、角。壶漏是计时的仪器,钟鼓为报时的工具。
大都的街道纵横竖直,互相交错。相对的城门之间,都有宽广平直的大道。全城的街道都有统一的标准,大街宽24步,小街宽12步。贵族、功臣主要住西城。当达官贵人们占据了合适的地方住定之后,才允许普通百姓作室。
元朝中央的统治机构中书省在丽正门内,千步廊东。枢密院在皇城东侧。御史台在文明门内、皇城以东不远的地方。
大都的管理机构大都路总管府和负责大都治安的警巡院,在全城中央,中心阁之东。全城有50坊,坊各有门,门上署有坊名。全城有两个商业区――市,一个在皇城之北,钟鼓楼周围地区;一个在皇城之西,紧靠海子的斜街。
大都的水道分为两个系统,一条是金水河,为宫苑用水。一条是高梁河、海子、通惠河,为漕运系统。城内还有完整的排水系统,南北主干大街两旁的排水渠,是用石条砌成的阴渠,宽1米,深1.65米,有的地方覆盖有石条。其排水方向则与城市自北向南的地形坡度一致。
大都的皇城在城市的中央地区。它的东墙在今南北河沿的西侧,西墙在今西皇城根,北墙在今地安门南,南墙在今东西华门大街以南。
皇城三面临水,南面有门称灵星,它南与丽正门相对。两门间是宫廷广场。广场两侧有长约700步的千步廊。
将宫廷广场置于皇城南而不是沿袭前此广场在宫城正门之南的布局,在建筑设计上是一大突破,它加强了从大都城正门到宫门正门之间在建筑上的层次和序列,从而使宫阙的布置更加突出,门禁更加森严。
皇城北墙东北段和东墙外有通惠河,西墙和北墙西段为金水河。金水河在西墙南端入皇城,在灵星门北数十步,河上有石桥三座,称周桥。桥身雕有龙凤祥云,桥周遍植杨柳。
皇城内围绕着中心太液池有三大建筑群:宫城、隆福宫和兴圣宫,以外还有御苑。
宫城在皇城的东部,呈长方形,有南三、东西北各一共六门。南门正中者为崇天,左为星拱,右为云从;东门为东华,西门为西华,北门为厚载。宫城东、西墙与今故宫东、西墙相近。北墙当今北海少年宫前。
宫城内的建筑分南北两大部分。南面以大明殿为主,北面以延春阁为主。大明殿、延春阁与紧靠延春阁的清宁宫,成一直线,坐落在全城的中轴线上。
大明殿又称长朝殿,建成于至元十年(1273),是举行重大仪式的地方。凡皇帝登基、元旦、庆寿等重大活动,都在这里举行。大明殿内,设有“七宝云龙御榻,白盖金缕褥,并设后座”(柯九思《宫词》)。元朝与历代不同的是凡遇大典,帝后同登御榻,接受朝拜。这是蒙古族的传统,元代的皇后可以参与政事的处理。皇帝死后,常常由皇后暂理朝政。
御榻前,陈列着自动报时的七宝灯漏、酒瓮和乐器。在宫殿中陈列酒瓮,也是元朝特有的规矩,除大明殿外,其它宫殿也有,如广寒殿的渎山大玉海。
大明殿后为延春阁,阁下称延春堂,是举行佛、道等宗教仪式和宴会的地方。大明殿和延春阁的后面都有寝殿。延春阁后为清宁宫。宫城后墙的厚载门上也有高阁,其上可表演歌舞。
宫城北为御苑,种植花木,以供观赏;还有用以劝农的“熟地”。
宫城西为玉液池。池中满栽芙蓉,有龙船可供游戏。池中有两小岛,南者为瀛洲,即今团城的所在,上有仪天殿,也称圆殿。北面者为琼华,至元八年改称万岁山。山上有大都城建设最早的广寒殿。
太液池西有两组大的建筑群,南面者为隆福宫,北面者为兴圣宫。隆福宫为皇太子的居处,也称太子宫或东宫。主要建筑是天光殿。后来,因皇太后居此,遂改名隆福。兴圣宫的主要建筑是兴圣殿。殿后有延华阁,东、西鹿殿,畏吾儿殿和其它附属建筑。兴圣宫内有专门收藏图书的奎章阁(后更名为宣文阁)。
元代宫殿的建筑形式和基本结构是以汉族传统为主的,但同时也吸收了我国各兄弟民族在建筑方面的一些特点,在技术、结构、材料以及建筑装饰方面都有一些创造。
新城建成后,原来的燕京城就被称为旧城。因为新城在北,故新城也称北城,旧城则称南城。大多数居民迁入新城,旧城逐渐衰落。但南城有许多名胜古迹,是游览的好地方。故大都居民岁时游观,仍以旧城为盛。大都西郊外,有著名的风景区西山。
朱棣思念“龙兴之地”
经过四年的靖难之役,朱棣在南京应天府登上了帝位。在全国形势大体稳定之后,立即开始准备迁都北平。明初政治中心与军事中心的分离,已经显示出明显的弊病。朱棣本身兴起于北平,他深知,倘若不将全国政治中心北移,北平的军事优势必然会造成新的军事势力,像他一样威胁中央的安全。
其实,早在洪武年间,朱元璋曾考虑建都北平的问题。《长安客话》载:“皇祖既克元都,置北平布政司,亲策问廷臣:‘北平建都可以控制胡虏,比南京何如?’翰林修撰鲍频谓:‘胡主起自沙漠,立国在燕,及是百年,地气已尽,南京兴王之地,不必改图。’遂都南京。”鲍频所谓北平“地气已尽”,显然没有什么道理,但江淮为朱元璋军事力量之集中地区,确实是明初定都南京的主要原因。然而,随着北方军事活动的不断加强,北平越来越显示出它对于全国的重要地位,所以一直到朱元璋晚年仍在考虑迁都北京的问题。他说:“本欲迁都,今朕年老,精力已倦;又天下新定,不欲劳民。”而且当时太子刚死,太祖心情颓沮,迁都之意遂罢。所以,明成祖迁都北京,只不过是继承了朱元璋的遗愿。
仔细考察起来,永乐帝迁都北平是有多方面的原因,既有历史的原因,又有现实的需要;既有国家的要求,也有朱棣个人的利害;既有社会的动因,亦有客观自然环境的原因。归纳起来,有以下几方面因素:
第一,封建社会后期,全国民族斗争、民族融合和军事形势的大趋势,以及明代军事斗争的特殊环境,决定北京成为最理想的政治中心。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历代建都与民族融合的大趋势都有关系。汉代定都长安,一则因关中富庶;二则因西北地区匈奴、突厥民族强悍所致。所以,到了唐代,虽然经济中心仍然在关中,但已开始向江淮转移,仍以长安为都城,称西京;而以洛阳为陪都,称东京。唐代以后,契丹、女真、蒙古相继崛起,民族斗争和民族大融合的重点,明显地转移到北方和东北方,特别是以北京及其周围地区为中心。于是辽代以南京为陪都,金代以燕为中都,元代以燕为大都。从汉族的传统观念讲,都城定在北京是偏于北方,且远离经济中心,而就全国民族大融合的趋势而言,则是整个中华民族走向最后全面统一的必然趋势。北方民族建都燕地,固然与其草原、山林根据地有关。汉族政权,在北方民族不断崛起的情况下,不考虑控扼广大的北方地区,也很难保全自己的势力。所以,永乐迁都,乃是民族斗争形势之必然。后来,永乐帝屡度阴山,扫除蒙古残余势力,而有明一代与蒙古的关系一直比较紧张,这种事实本身证明,迁都的决定是正确的。
第二,与北平“金汤之固”的地理形胜有关。
北平背靠燕山,南瞰中原,左环沧海,右依太行,一向称为易守难攻之地。北平周围由西南而东北,有紫荆关、居庸关、古北口、松亭关、山海关等要隘,进可以攻,退可以守,足以保障京师安全。再从全国地理环境而论,宋代大理学家朱熹曾概括北京形势说:“冀都天地间好个大风水。山脉从云中发来,前面黄河环绕。泰山耸左为龙,华山耸右为虎。嵩山为前案,淮南诸山为第二重案,江南五岭诸山为三重案。故古今建都之地皆莫过于冀都。”这种大风水观,即使用现代地理理论分析,亦不无道理。北京南控中原、北制朔漠,出山海关控制东北大平原。在中华大地上,在上古、中古或各为方国,或言华夏,自然以黄河为中枢。而当整个中华民族大汇合、大交融的形势到来之后,幽燕之地,成为民族融合的枢纽,也形成统帅全国的枢纽,就愈显示出其巨大的地理优势。
第三,明代迁都北京有历史因果关系。
唐代以前,幽燕一向称为边塞之地。自五代以来,形势开始发生变化。辽、金、元三代经营,已使燕京成为一个相当成熟的政治城市,在这里聚集过大量的文化人才和政治人才。北京自辽以来,在全国的地位不断递升,使它取得丰富的政治经验,这是一个都城所必备的条件。北京最大的缺点,就是距当时的经济中心太远,物资比较贫乏。然而,东北地区,自唐代建渤海国开始,又经辽、金、元三代的开发,早已成为富庶的农业区;山后诸州的渔盐之利,也在很大程度上补充了它的经济缺陷。特别是著名大运河的修通和海运的大兴,使这一地区得到河海漕运之便。所以,历史的发展,从政治、经济、军事诸方面,都促使北京继续承担统领全国的重任。
第四,与朱棣本人的早期活动和“靖难功臣”们的心态和强烈要求有关。
朱棣起自北平,其巨大的影响和军事实力,自然在北方。建文帝从幼生活在南京,并在南京继位,有一定势力。朱棣夺位后,虽然当时仍以南京为都,但对他的夺位之举,受到南京不少遗臣的非议,也有死党妄图卷土重来。与南京比较,北平曾是自己的根据地,有大批的嫡系和得到当地人民的拥护,更利于巩固其统治地位。另外,朱棣登位后,朝廷重臣自然换上了自己的亲信,大多是北平三卫的宿将和靖难功臣。封丘福为淇国公,朱能为成国公,张武等13人为侯,徐祥等11人为伯。这些人多是原北平都司属下将校,尤以燕山三护卫将校为主。这些文臣宿将,久居燕地,跟随燕王多次出征蒙古有功,在燕地多有恒产定业,又有妻儿亲朋,不愿搬到南京,因而当然支持迁都北平。所以,当朱棣提出迁都的意见,很快得到这些人的竭力支持和拥护。他们说北平是“龙兴之地”,或说是燕王的发祥之地,都城自然应该回到“龙兴之地”。
由于以上种种原因,永乐帝迁都北平,已成必行之事。所以,朱棣登基仅5个月后,便接受礼部尚书李至刚的建议,决定南都北迁。
迁都的准备工作
虽然说北平具备作为都城的种种条件,但明朝在南京建都已30多年,迁都毕竟是一件涉及全国的大事,确非易举。所以,成祖朱棣在与他的谋臣们正式宣布迁都前,作了各种精心准备。
首先,提高北平的政治地位,作为升为正式首都的前奏。永乐元年初,诏以北平改称北京,设北京留守行后军督府、行部、国子监,改北平府为应天府。三月,又改北平行都司为大宁都司,徙于保定。这样,就改变了北平仅是重要军镇的地位和性质,加强了政治功能。
其次,恢复幽燕的经济,充实北京及其周围地区的劳动力。自元末以前,北方战争频仍,灾害不断,使这一地区田园荒芜,人烟稀少,经济凋敝。明朝建国后,这里又是进一步扫清蒙古残余势力、进军大漠的前哨阵地。长期的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加重了人民的负担。虽然早在洪武年间,徐达等通过垦荒、屯田,力图恢复北平经济,但不久又“靖难”起兵,使该地区重被战火,所以经济恢复一直比较缓慢,这种状况与都城的需要很不相称。为解决这个问题,朱棣采取的主要办法是,一移民充实劳动力;二减租赈灾,尽量给予北平地区以比较宽松的经济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