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43章 北平方式和平路!握手言和中南海(8)

  “总司令,一旦程子华部没有歼灭,东北共军主力又涌进关来,那就麻烦啦!”李世杰提醒一句。

  傅作义沉吟良久,才郑重地说:“得有中策和下策。”他看了看王克俊,问:“你说说看,这中策和下策应该怎么办?”

  王克俊没有立即回答,想了一会儿,声调沉稳地说:“依我看,中策为东北共军主力一旦入关南进,我们又无法应付,就让‘中央军’南撤江南,总司令则率我等西撤绥远,反正咱们的察绥军主力都在北平以西。至于下策……”

  王克俊看了看傅作义、李世杰,没有再往下说。

  “下策该怎么办?”李世杰迫不及待地催问道。

  “下策。”王克俊若有所思地摇摇头,“不用说了,我想也没有那个必要。”

  李世杰不满地瞪了他一眼,傅作义疑惑地问王克俊:“东北共军大举进关怎么办?”王克俊说:“先打打看,不行再撤也不晚。不过,经我反复估量,东北共军目前置种种困难于不顾贸然进兵的可能性几乎没有。他们不可能在大战刚刚结束,不经过休整就大举进关。起码他们的主力不能在近10天内全部入关。”

  傅作义慢慢地合上了双眼,心里却忐忑不安,但愿一切都像王克俊所预料的那样……

  然而,让傅作义担心又害怕的事情已经发生,只是他没有完全察觉到而已。

  东北解放军的8个纵队正像洪流一样涌进关内,秘密地向冀东的遵化、蓟县、玉田一带集结。

  12月6日,林彪、罗荣桓和刘亚楼率东北野战军指挥部到达河北遵化,随后于7日晨进驻蓟县以南20里的孟家楼。

  林彪在遵化擅自电令东北野战军后尾3个纵队,放弃预先规定的绕道走热河或山海关以北山地的路线,改沿北宁路经山海关直接入关。

  12月8日,毛泽东亲自起草了给林彪、罗荣桓、刘亚楼的电报。电文说:

  你们的首要任务是不使北平区敌人14个师逃至天津,其方法是以4个纵队占领廊坊、香河一线,隔断平、津联系。

  你们第二个任务是以1个纵队及冀东地方兵团包围唐山敌人3个师,使这部分敌人跑不掉。只要北平、唐山两区敌人跑不掉,天津、塘沽、芦台之敌10个师就少有单独逃跑的可能。

  你们第三个任务是以1个纵队隔断天津、塘沽间的联系,以3个纵队攻歼塘沽、芦台线上及从秦皇岛撤回的敌人共10个师。

  东北野战军主力向冀东地区疾进。

  傅作义得知山海关有共军大部队向天津方向运动,判断东北共军主力已经入关,深感平、津交通有被截断危险,北平、天津将受到严重威胁。

  真是出乎意料,共军又一次使他措手不及!

  傅作义自言自语地说:“程子华部攻占密云不过是个局部性行动,现在共军主力几天内就能到达平津地区,我真要一败涂地?要不然怎么连个准确的情报都没有?空军整天侦察,几十万的人马竟然视而不见?”

  撤,立即撤走,不能在这等死。可是,撤向绥远,“中央军”要违抗命令怎么办?撤向津塘,自己的队伍在平津地区只剩下2个师,35军过不来又怎么办?再说这一撤,人家会说傅作义怯敌逃跑,自己的声誉将会狼藉不堪!

  撤,还是不撤?他权衡利弊,犹豫再三。

  最后,傅作义决定再次收缩兵力,实行北平、天津、塘沽“分区防守”的方针,同时设法救出35军。

  遵照傅作义的命令,华北国民党军放弃了南口、昌平、通县、宛平、唐山、芦台、汉沽等地,第86、第87军及刚到丰台的第62军主力移到塘沽、天津,以加强津塘地区的防御力量,确保塘沽海口,同时以第4兵团司令官李文兼北平城防司令,以第17兵团司令官侯镜如兼津塘防区司令。

  傅作义心想,只要人在,一切都好说,天无绝人之路。

  傅作义原以为靠千里长蛇阵支撑华北的局面,保持进退的主动权,但没过一个月,这一长蛇阵就被共军破了。

  先是解放军华北第3兵团在杨成武、李天焕的率领下,以拖住平绥线上一批国民党军不使其逃跑为目的,展开了对张家口外围的作战,借以吸引北平国民党军增援。这一行动,果然迫使傅作义急忙将驻丰台的精锐35军2个师及驻怀来的104军1个师派去张家口解围。

  随后,解放军华北第2兵团由紫荆关地区直出涿鹿,东北先遣兵团由蓟县向南口、怀来疾进。东北先遣兵团第11纵队在行进中,攻占密云,歼灭国民党军第31军1个师。此举使傅作义误认为东北共军要直取北平,因而又急令35军星夜返回北平,并让104军、16军向西接应。当35军东撤至新保安时,即被解放军华北第2兵团包围。东北先遣兵团攻克怀来、康庄,将国民党军第104军、第16军各2个师追歼于镇边城地区,控制了八达岭、南口等要地。与此同时,解放军华北第3兵团占领宣化,北岳军区部队等攻占张北县城,完成了对张家口的严密包围。

  至此,傅作义在平张线上的7个师、2个骑兵旅,分别被解放军完全孤立包围于张家口、新保安两点,西撤之梦已化为泡影。

  但平津、津塘路尚未切断,傅作义集团仍有从海上南逃的可能。

  为了就地全歼华北国民党军,毛泽东于12月8日电示华北第2、第3兵团,对张家口、新保安的傅系主力部队,“均采取迅速构筑多层包围阵地,长围久困待命攻击之方针”。12月11日,毛泽东电示林彪、罗荣桓、刘亚楼,要求东北野战军入关主力部队在两星期内完成对北平、天津、塘沽的国民党军的战略包围,隔断它们的联系,而不作战役包围。此电还指出,准备命令华东、中原野战军在淮海战场上,对杜聿明集团余部两星期内不作最后歼灭的部署,使蒋介石难以迅速定下从海上撤退平津守军的决心;为了防止平津国民党军向青岛逃跑,又令山东解放军集中一部分兵力控制济南附近的一段黄河,并在胶济路上预作准备。

  军令如山倒。到达遵化、玉田、蓟县等地的东北野战军主力部队,不停顿地向平津、津塘路疾进。

  12月13日上午,北平西郊的国民党“华北剿总”司令部指挥室里,十几部专线电话铃声响个不停,“啊!”“什么?”之类的惊叫声连成一片。

  李世杰神色慌张地走进傅作义的办公室,小声报告说:“总司令,不好了,北平郊区以及天津、塘沽外围均已发现共军大部队,铁路、公路多处中断,昌平、沙河、通县、杨村、廊坊等地失守。”

  傅作义霍地站起身,急切地问:“是不是东北共军主力?”

  李世杰点头,说:“这是各军报告的情况。”

  傅作义接过电话记录稿看了看,像泄了气的皮球,立即蔫了下来。但他的变态失色是短暂的,很快又神情自若,开始在屋里不紧不慢地踱起步来。

  良久,他停下脚步,平静地说:“当初,杨成武部撤围归绥后突然出现在张家口外围地区,大有夺占该城之势。我研判为华北共军的一次局部性行动,没有意识到这是调虎离山之计,所以派了35军去救援,现在看来,这着棋走错了。”

  “是的。”李世杰沉思着说:这样一来,我们的察绥军主力都投向了平张线上,落入了共军的圈套,这正好掩护东北共军长驱直入。

  傅作义边踱步边说:“在研判东北共军入关的时间上,我也出了错,真没有想到他们会不经休整就大举入关。”

  停了片刻,他接着说:“密云失守,使我误判为共军要切断平张线,直取北平,遂又调35军迅速返平。可郭景云没当一回事,竟然为装运机械设备而耽误了半天时间,从而在新保安被围。”

  “接着,我们派104军、16军向西接应,不但没有救出35军,反而这2个军遭到重大损失。”李世杰伤感地说道。

  “现在,东北共军主力入关,目标肯定是平津地区。”傅作义说:“我们走也不是,战也不是,那就与共产党言和。不过,能战才能言和,你要随时准备打!”

  此时,东南方向突然传来炮声,由远及近,震得日式房屋颤抖,震得一些人走出梦境。

  傅作义暗想,共军进展神速,但要抓住我,岂不是天大的笑话!

  李世杰见他没有反应,忧虑地说:“共军已逼近西郊,我已调动2个师前来加强总部的警卫。不过,为了安全起见,总部应该迁入城里。”

  王克俊急匆匆跑了进来,上气不接下气地说:“总部僚属们都很惊慌,无心视事。总司令,还是进中南海吧。”

  傅作义没有立即言语,只是用镇静自若的目光扫了王克俊一眼。

  过了一会儿,傅作义冲着他俩笑着说:“你们慌什么,看看你们都红光满面的,哪像当俘虏的样子?我们还没有到倒霉的时候。”

  接着,他又严肃地说:“战况不许张扬。”

  李世杰说:“我们已经采取了保密措施,可是没有用,几乎人人都已知晓。”

  王克俊补充说:“从前线撤下来的所有官兵都面呈惧色,士气低落。”傅作义挺挺腰杆,迈着方步走出办公室。他来到指挥室,稳稳坐在沙发上,声音洪亮地发布着各种命令,似有稳操胜券之把握。官兵们看到总司令很镇静,心里也觉得踏实了一些,惧色退去大半。

  傅作义精神振作,但心里却在思考着李世杰、王克俊的进城建议。看来,不回中南海不行了,共军兵临平津,将至壕边。可是,总部搬迁不是小事,世人瞩目。搬,还是不搬?他犹豫着,权衡着,思考着……

  搬!进中南海再寻良策。

  他给李世杰、王克俊使了个眼色,便站起身返回办公室。

  “总司令。”王克俊刚进门便说:“不能再耽搁了,赶快回城吧。”

  傅作义抬抬眼皮,有点不好意思地说:“好吧,司令部迁中南海。不过,要周密安排,人员分批回城,不可影响士气。”

  李世杰、王克俊一一告辞,立即执行命令去了。

  傅作义长叹一声,半靠在沙发上,凄然地合上了眼睛。

  12月14日,也就是傅作义迁总部进中南海的第二天,东北解放军第5纵队攻入丰台地区,占领了丰台镇、宛平城、卢沟桥、看丹等地。

  丰台是平津、平汉、平张三大铁路的重要枢纽,又是国民党“华北剿总”联勤总部所在地,储存有大量武器、弹药和被服等军需物资,足以装备和供应10多个师。

  这样一个战略要地被共军轻易占领,傅作义很恼火,遂严令101军、92军、94军等部迅速出城,一定要把丰台夺回来。

  15日,天刚蒙蒙亮,北平国民党军就开始向丰台地区的解放军展开了反扑。

  101军3个师在火炮、坦克的掩护下,对财神庙、跑马场发起猛烈攻击。解放军防守部队采用近战打法,待国民党军进到阵地前300米以内时,火炮、轻重机枪、步枪、冲锋枪一起开火,击退了101军整连、整营、整团的集团式冲击。双方激战3个多小时,国民党军损失近1000人,也没有突入解放军阵地。

  与此同时,94军1个师、92军2个师、13军1个师在100余门榴弹炮的支援下,由2列装甲列车引导,沿铁路及其两则,向纪家庄、沙帽园、孟咸、同埠洼、观音堂等解放军阵地冲了上去。解放军人在阵地在,顽强坚守,打退了国民党军一次又一次的反扑,一直鏖战到天黑。

  16日,国民党军又纠集5个师的兵力,卷土重来。

  南面94军2个师在几十门榴弹炮支援下,向观音堂、纪家庄一带解放军进攻。92军1个师在装甲列车的引导下,沿铁路及其以北向同埠洼、孟咸、沙帽园一带解放军阵地进攻。每次冲击前,都要先进行20多分钟的炮火轰击,打得解放军阵地硝烟弥漫,一片火海。紧接着,就是步兵冲锋,真有点不攻占阵地誓不罢休的架势。

  解放军坚守部队沉着应战,在炮火的支援下,抗击与反击相结合,以近战打退了国民党军的多次冲击。对于装甲列车,采取把车放进来后集中炸药包、火箭筒火力打头的办法,将列车和步兵分开,分别加以攻击。

  101军2个师在20多辆坦克、装甲汽车的掩护下,向水口子、莲花池、跑马场、财神庙等解放军阵地进攻,打算配合92军、94军夺回丰台。连续攻击多次,一度占领了水口子阵地。解放军坚守部队浴血抗击,在各种火力支援下,反坦克小组炸毁坦克,步兵实施阵前反击,终于夺回了阵地。

  北平国民党军组织的两天大反扑,不但没有夺回丰台,反而损失官兵4000多人,最后被迫撤回城内。

  至12月20日,解放军已对北平形成了包围之势。北平的东面有东北第11纵队堵截,西南面有华北第7纵队布防,在东南的平津铁路线上由东北第3、第6、第10、第1、第4纵队构成了4道防线,从而隔断了平、津两地国民党军的联系,使北平20万守军插翅难飞。与此同时,东北第2、第7、第8、第9、第12纵队和炮兵纵队完成了对天津国民党军的包围,割断了津、塘之间的联系。

  这样,解放军百万大军已布下天罗地网,使傅作义几十万军队分别龟缩在张家口、新保安、北平、天津、塘沽等地区内,千里长蛇阵变成为5个孤立无援的死棋子。

  放气球,傅作义试探和谈

  战局的发展大大超出傅作义的预料,使他既感到形势危急,但又没有复活长蛇阵的良策,整日心事重重,焦躁不安,经常绕室彷徨,彻夜难眠。

  1948年12月12日清晨,一夜都没能入睡的傅作义,强打精神,拖着沉重的步子,在室内边沉思边踱步。他在等联谊处处长李腾九的到来,准备询问有关李炳泉的情况。门开了,进来的是勤务兵,给他送来了洗脸水。他洗漱完毕,坐在沙发上,想起了两天前同李腾九的谈话……

  在那次谈话中,李腾九问傅作义:“今后的大政方针究竟如何?”

  傅作义反问:“你说如何?”

  李腾九是傅作义在保定军校时的校友,毕业后一直跟随傅作义,数十年不离左右,对傅作义的为人处世相当了解。他所主管的联谊处,名义上是“华北剿总”的一个行政单位,但实际上是一个独立单位,受傅作义的直接领导。该处的主要任务,是代表傅作义接待贵宾和会见普通客人,并出席北平城内非军事性重要会议。

  李腾九直截了当地说:“面对如此形势,只有和、战二字,不能再战,只有谈和。”

  傅作义没表态,接着问:“如何谈和?”

  李腾九毫不犹豫地说:“我的堂弟李炳泉已以中共地下党代表的身份衔命来谈,希望通过我面见总司令。他说共产党欢迎我们派人去谈判,还劝我们在解放军兵临城下的情况下应以和平解决为最上策。”

  停了一会儿,李腾九又说:“今日守北平,与当年守涿州、守太原、守绥西迥然不同,战无希望,以和为佳。”

  傅作义靠在沙发上眯着眼睛听,面部没有表情。当李腾九说到共产党欢迎派人去谈判时,他睁眼看了看李腾九,问:“派谁去为好呢?”

  李腾九想了想,说:“《平明日报》社长崔载之比较合适。此人办事可靠,又是新闻界人士,活动比较方便,不易被军统、中统注意。”

  李腾九见傅作义在认真听着,神情自若,进一步说道:“不管谈的结果如何,至少可以了解一下对方意图。”傅作义睁开眼说:“这件事还要妥善研究。你可继续联系,无论如何要注意李炳泉的安全,必要时可住到你那里。”

  “报告!”门外的一声呼叫,把傅作义从回想中拉回了现实。联谊处处长李腾九少将走了进来,向傅作义行军礼。

  傅作义让座后,便问道:“你堂弟李炳泉最近的情况怎么样?”

  李腾九马上意识到总司令已决定派人跟中共言和了,问话的意思无非是想知道中共方面对和谈的最新消息。他回答说:“李炳泉希望能与总司令面谈一次。他早已言明他可以作为中共北平地下党的正式代表,向总司令说明中共的政策和具体要求。他还表示我方也可以派代表随同他到解放区去,与中共方面的有关领导直接洽谈。”

  傅作义略微点下头,没有说话。沉思片刻,他让随从人员把王克俊找来,对王说:

  “上次咱们商谈的那件事,你抓紧准备一下,并加强保密措施。”

  紧接着,傅作义转向李腾九说:“你把李炳泉接到我的办公室,我直接和他谈谈。”

  李腾九爽快地说了声“是”,便立即转身离去。

  李炳泉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中共党员。他受中共晋察冀中央局(后改为华北局)城市工作部学委指派,在北平专门做傅部的工作。他是利用和李腾九系堂兄弟这个关系进入平明日报社的,并受到社长崔载之的器重,当上了报社采访部主任。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

  • 目击天安门-(二)

    作者:韩泰伦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选择了中国政治变迁的聚焦点--天安门这一独特的视角,完整系统地记述了天安门历经的沧桑巨变,挖掘出中国100多年,特别是建国50年来天安门地区发生的政治事件的内幕秘闻,是一部中国的近现代史的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