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锋钧张俊
仙游寺位于周至城南15公里处,地处秦岭山中,四周群山环抱,黑河水绕寺湍流而过。这里虽地势幽僻,然自隋唐以来,政治、宗教活动频繁,隋文帝杨坚曾来此避夏消暑,历代达官显贵、社会名流来此进香敬佛者络绎不绝。1998年10月为配合黑河水利枢纽建设工程,经有关部门同意,寺中建于隋唐时期的法王塔被拆除,并在距原址南约2000米处的金盆用原塔建筑材料、按原结构重建该塔。仙游寺因在法王塔拆迁过程中获得了一系列重大考古发现而备受学术界关注。笔者注意到,该寺南依狮子山,东、北、西三面环水,沿寺后狮子山两侧的山沟向南是人烟稀少的秦岭深处,绕寺而过的黑河河道两岸无任何跨河古桥或古渡的遗迹,只是在寺东的韩玉沟口至黑水峪口间的河道东侧崖壁上有一段碥道可通往山外平原地区。为考证这段碥道与仙游寺的关系及其起止地点和开凿时间,笔者于1998~1999年对该寺旧址附近地区进行了实地踏察。
碥道是在仙游寺东约400米的韩玉沟口至黑水峪口间的河东崖壁上开凿的,其北段已为黑河大坝施工所毁,残长200余米、宽1米,距河床高约15米。从道旁石壁上的层层凿痕可以清楚地观察到,原先最早的碥道路面要比现在的高出30厘米左右。这里的山石多为页岩,不够坚硬,路面经过常年风雨侵蚀、人踩马踏就会逐渐变得凹凸不平,隔些年就得重新凿修一次,从而致使路面逐渐降低。碥道中部有两处曾经架设过栈道的遗迹:北边的一处是在道旁崖壁上有两个水平相距60厘米的椭圆形石孔,二孔大小相当,口径8×12、底径6×8、深14厘米,距地面高80厘米,石孔的位置与两端3~4米外的路面基本平行,其下的路面明显较前后要低一些。从附近路面情况来看,此处前后还应有一些石孔,栈道长应在7~8米,可能是因为石壁塌落的缘故,不得已才在其下略突的岩石上重新开凿了一段碥道。南边的一处距前述石孔18米,道边石壁上有一圆形石孔,口径12厘米、底径8厘米、深16厘米,距路面高75厘米。该石孔下的路面往南1米有向上的18级石阶,石孔与第五层台阶处于同一水平线。此处石孔下的4~5米路面也是因为原先凿有石孔的岩石塌落,无法继续在原水平位置架设栈道,因此才在下面突出的岩石上凿出一段路面,北边以缓坡与原路面连接,南边则新凿5级台阶与其上原有的13级台阶相连。上述两处石孔是用于插石柱或木桩的,在垂直于石壁的石柱或木桩上架上石条或木板就成了可以行人过牲畜的栈道。这种利用栈道将前后碥道连接起来的做法,比起依山就势凿出的蜿蜒碥道来,其路面更为平缓且便于通行。
碥道在近韩玉沟口的拐角两侧各有2~3米的路基经过了加固。这两处路面下的岩石(仅存不足1米)因更下的岩石塌落而悬空,古代工匠在悬石下约2.5米处的崖壁上横凿一排方形石孔,把方形石柱插入石孔,石柱垂直于崖壁并略微上翘,将一个长约3米、边长约0.4米的方形石条横搭在与崖壁垂直的石柱上,再在其上用石板层层砌起托住悬石。
碥道至韩玉沟口分为两叉,向南一条小道沿韩玉沟谷底伸往秦岭深处,向西过一小桥另有一小道通往仙游寺方向。为确认碥道至韩玉沟口后的确切走向,笔者先后对韩玉沟和仙游寺附近进行了实地踏察。韩玉沟呈南北向,长约7公里,南端为高山封堵,沟底无任何古道或其他古代遗迹,从而排除了碥道经韩玉沟向南延伸的可能。韩玉沟口的小桥为单拱砖桥,长2.5、宽1.2米,桥面距沟底4米。桥的东端与碥道相接,西端接通往仙游寺方向的小道。为进一步确认古人修此碥道所欲通达的最终目的地,笔者又从仙游寺出发,沿黑河东岸(寺院一侧)向上游方向逆行十余公里进行实地踏查。沿途山势险峻,石壁峭立,无任何古道迹象。
从仙游寺周围的地理环境来看,其东、西、南三面万山耸立不见边际,北与平原一水一山之隔,黑河水由西南绕北而东,再转北出黑水峪口,古时仙游寺唯一能通往山外的通道就是向西经韩玉沟口的小桥再沿前述碥道向北出黑水峪口进入平原地区。据《周至县志》(民国修)载:“(仙游寺)由东过寒谷(韩玉沟)而北出谷(黑水峪)。”志中所记与笔者调查结果是一致的。
仙游寺的前身是“仙游宫”,原是为隋文帝杨坚修建的避暑行宫,建于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仁寿元年(公元601年),大兴善寺高僧童贞和尚奉敕送佛舍利至仙游宫,在宫的西侧修建法王塔,随后仙游宫改称“仙游寺”。既然这里原是隋文帝的行宫,那么为便于文帝出入往返,在黑水峪口与韩玉沟口间的河东崖壁上开凿一条碥道是唯一的也是最佳的选择。因此笔者以为,此道乃是为便于隋文帝出入仙游宫而专门修建的,其开凿与完工时间应与建宫时间相当。
2001年黑河水坝建成蓄水后,这条隋开皇年间开凿的碥道已连同仙游宫(寺)旧址一同没于水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