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曼妮
西安位列中国七大古都之首,但中国历史上到底有多少个朝代在此建都呢?最初有人提出10朝、11朝,后又有12朝、13朝,甚至15朝、16朝之说,令人无所适从。本文拟对此问题进行考证,以供大家参考。
一、建都丰镐的朝代――西周
丰镐位于今长安区沣河中游两岸的客省庄、张家坡、上泉村、斗门镇一带,是西安地区第一个建都地点,建都这里的朝代是强盛的奴隶制国家――西周(前11世纪~前771年)。
公元前11世纪,周文王乃“作邑于丰(沣河西岸)”;文王之子――武王(?~前1064年)灭商后,又在沣河东岸建立镐京。丰、镐二京实际上是一个城市的两个分区,沣水纵贯其间。公元前771年,西周的最后一位天子――周幽王被犬戎所杀,原来被幽王废弃的长子――宜臼被拥立为周天子,即平王。次年(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史称“东周”。
从公元前11世纪~前770年,西周在西安地区建都约300年。
二、建都栎阳、咸阳的国家和朝代――秦国、秦代
战国时期,七国争雄,秦国为了与魏国争斗,几次向东迁徙都城。其中秦献公于公元前383年更城栎阳(今西安市临潼区栎阳镇),即在栎阳建立了临时性的国都。
在魏国的威胁基本被解除后,秦孝公十二年(前350年)把国都由栎阳迁到了“据河山之固,东向以利诸侯”的咸阳。后经秦惠文王、秦昭王、秦庄襄王到秦始皇,于公元前221年完成了统一伟业,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秦咸阳不只是今天渭河北岸的咸阳市的概念。虽然“咸阳”最初的命名取自其位于“山(北山)南、水(渭河)北,俱为阳”的地理特点,但是作为日益强大的秦国和统一的秦代的都城,渭河北岸有限的平原面积难以满足统治者的需要。所以秦惠文王时,就在渭河南岸营造宫殿;秦统一次年(前220年),秦始皇又在渭河南岸营造了一座巨大的信宫,据考证,信宫事实上已成为皇帝举行庆典、朝会群臣的大朝之所;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下令在渭河南岸靠近丰、镐的上林苑中,营建新朝宫――阿房宫(今三桥镇南巨家庄一带)。阿房宫设计得规模宏大,气势磅礴,但工程进行到第三年(前210年),就因秦始皇驾崩而停辍。始皇陵覆土后,秦二世胡亥(前210~前207年在位)“复作阿房宫”。但不久就到了公元前206年,陈胜起义军攻入关中,秦朝灭亡,阿房宫的工程也不了了之。实际上,秦咸阳的发展历程反映了其从“山水俱阳”向“渭水贯都”发展的宏伟气魄。
从公元前383~前206年,从栎阳到阿房宫,秦在西安地区建都共177年。
三、建都、迁都、被迫迁都、逃亡汉长安城的朝代、政权和皇帝――西汉、新莽、更始帝、赤眉帝、东汉献帝、西晋惠帝、西晋愍帝、前赵、前秦、西燕、后秦、北魏卢水胡农民军、北魏孝武帝、西魏、北周
西汉都城长安,名闻古今。东汉作为陪都继续使用。之后,中国历史进入了分裂割据、政权频繁更迭的时代,汉长安城也走马灯似地更换了许多政权。
1.西汉
公元前202年,刘邦打败项羽,建立了汉朝,临时安都在栎阳,同时在今西安市未央区中部一带的龙首原上另建新都――汉长安城。
公元前200年,汉长安城内的长乐宫建成后,刘邦迁都于此。同时在城内继续兴建了未央宫、武库、太仓等建筑,惠帝刘盈即位后营建了城墙,到公元前190年整个城市建设工程才告竣工。汉长安城不仅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还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而成为当时世界上东方的文明中心。
西汉末年,外戚王莽逐渐把持了西汉的政权。公元5年,他毒死汉平帝,另立2岁的孺子刘婴为帝,自己先后称“假皇帝”、“摄皇帝”。公元8年,王莽又废掉刘婴,即真天子位。
从公元前202~公元8年,从栎阳到汉长安城,西汉王朝在西安地区建都共210年。
2.新莽
公元9年,王莽建立“新”朝,改“长安”为“常安”。公元23年,新莽政权在赤眉、绿林农民起义军的打击下崩溃。
从公元8年~23年,新莽在汉长安城建都共15年。以前新莽被算在西汉王朝内,但目前更多地倾向于将其看作一个独立的朝代。
3.更始皇帝――淮阳王刘玄
公元23年,混入农民起义的破落贵族――刘玄在氵育阳(今河南南阳南)称帝,建元“更始”。公元24年,攻占常安的绿林军将领申屠建等,从洛阳迎更始帝刘玄入常安,居长乐宫,复改“常安”为“长安”。由于更始政权内部不稳,又遭三辅地主势力围攻,公元25年就被赤眉军推翻了。
从公元24年~25年,更始政权仅在汉长安城存在了1年左右。更始政权一般被看作西汉政权的继续,王莽新朝前的210年,加上这1年,西汉共在西安建都211年。
4.赤眉帝――刘盆子
更始三年(25年),樊崇领导的赤眉农民起义军不满更始政权,率军逼近长安,并立年幼、胆小、懦弱的刘盆子为帝,自号“建世元年”。接着从东都门――宣平门攻入汉长安城,更始帝投降,刘盆子到长乐宫居住。次年(26年)春季,长安城内饥馑,加之赤眉军烧杀掳掠,名气很怀,混乱状况日甚,刘盆子要求主动辞职,赤眉军被迫退出长安城。九月,赤眉军又夺回长安城,刘盆子住在了北宫。十二月,赤眉军还是被迫东逃,后来被刘秀降服。
从公元25~26年年底,以刘盆子为皇帝的赤眉农民起义军政权在西安称帝1年多,但史书上并未将其视为真正的朝代或皇帝,似乎只是农民玩了一次过家家的游戏。
5.东汉献帝
东汉的都城是洛阳,但对西汉故都――长安仍十分重视,称之为“西都”或“西京”,并多有修葺、整理,皇帝也不时前往巡视、祭祀。
东汉末年,军阀袁绍、董卓混战。公元190年,董卓为了保存实力,挟持献帝和洛阳城内外百万之众,西迁长安。公元192年,董卓被吕布所杀,董卓部下李�、郭汜又相互厮杀,献帝再次成了他们争夺的对象,长安城内也遭到了空前的浩劫。公元195年,李、郭矛盾相对缓和,汉献帝一行乘机离开长安,东返洛阳。
从公元190~195年,东汉献帝被迫在汉长安城呆了5年。这5年要算作建都,有点牵强附会。原因有二:一、汉长安城在东汉本身就是陪都,皇帝可因种种原因随时前往;二、汉献帝是被挟迫来到这里的,不是主动“建”都。
6.西晋惠帝
西晋都城本是洛阳。西晋的第二皇帝――惠帝司马衷痴呆无能,即位之初由皇太后杨氏专权,后父杨骏辅政。后来他的贾皇后杀了杨骏而专权,导致了“八王之乱”,惠帝成为诸王竞相利用的工具,被迫多次离开洛阳。其中永安元年(304年)被张方成挟持到长安,到光熙元年(306年)又被司马越迎回洛阳。
从公元304~306年,西晋惠帝被迫在汉长安城呆了2年。这2年基本上与东汉献帝被董卓挟持到长安的性质相同。
7.西晋愍帝
晋怀帝六年,秦王司马邺被贾�拥立为皇太子,建行台于长安。次年(313年)发生了“永嘉之乱”,怀帝被刘聪所杀,司马邺在长安即帝位,改元建兴,是为愍帝。建兴四年(316年),愍帝被刘�俘虏,成为刘聪的下属,西晋灭亡。
从公元313年~316年,共3年多时间,西晋建都汉长安城,已为历代史书所公认。当时的汉长安城内户不盈百,墙宇颓毁,嵩棘成林,人民生活困苦。
8.前赵
公元304年,匈奴贵族刘渊在左国城(今山西离石)称“汉王”,308年称帝,309年迁都平阳(今陕西临汾西北)。公元310年,刘渊的第四个儿子――刘聪即位,316年攻陷汉长安城,灭西晋。公元319年,刘渊的侄子――刘�迁都汉长安城,改国号为“赵”,史称“前赵”。公元329年,刘�被石勒打败,前赵被后赵所灭。
从公元319~329年,前赵共在汉长安城建都10年。
9.前秦
公元350年,氐族贵族苻洪在关中称“秦王”。公元351年,其子苻健占据汉长安城,称“天王”、“大单于”,国号“大秦”,改元皇始。次年(352年)苻健正式称帝,都汉长安城,国号“秦”,史称“前秦”。公元357年苻坚即位后,减轻剥削,发展生产,统一了北方大部分地区。公元383年,苻坚发动了消灭东晋的“淝水之战”,大败而还,北方再度陷于混乱之中。公元385年,汉长安城失守,前秦迁都晋阳(今山西太原附近)。
史学界一般把公元383年作为前秦在汉长安城建都的结束时间。据此,从公元352~383年,共31年时间,前秦建都汉长安城。
10.西燕
公元384年,鲜卑贵族慕容泓乘大秦王姚苌与前秦争夺之机,攻阿房,途中被杀。占领阿房后,其所立皇太弟慕容冲即位,七月攻占长安后称西燕帝。公元385年,姚苌率军攻灭前秦残军,进逼长安。公元386年,西燕帝慕容�(慕容冲已被杀)撤离长安。此时,卢水胡郝奴农民军又曾攻入长安,不久被后秦所灭。
从公元384~386年,西燕在汉长安城建都约2年时间。由于西燕政权短暂而动荡,影响较小,所以未被史学家列入十六国之列。
11.后秦
公元384年,羌族首领姚苌在北地(今陕西耀县)自称“秦王”。公元386年围攻西燕胜利后,进入汉长安城称帝,国号“秦”或“大秦”,史称“后秦”,改“长安”为“常安”。公元417年,东晋刘裕灭掉后秦,复改“常安”为“长安”,并降为府治所。
从公元386~417年,共31年,后秦建都汉长安城。
12.北魏卢水胡农民起义军
北魏真君七年(446年)五月,各族人民反抗北魏的残酷统治,匈奴别支――卢水胡的首领盖吴自称“秦地王”,建立农民政权。八月攻克长安,自称“天台王”,封官建署。数月后被北魏大将宇文泰击灭。
公元446年的数月时间,卢水胡农民军又在汉长安城玩了一次过家家的游戏。
13.北魏孝武帝
北魏末年,丞相高欢专权,孝武帝不甘忍受高欢的控制,遂于公元534年8月逃奔长安,依附关西大都督宇文泰。这时,高欢亲自率军追击孝武帝,抵达华阴长城。10月,高欢未达目的地而回到洛阳,另立静帝即位,并迁都到邺。
可见,公元534年8~10月,北魏孝武帝逃到汉长安城,但立足未稳就失去了北魏皇帝的地位。要说这是建都汉长城,似乎也有些勉强。
14.西魏
公元534年,北魏孝武帝逃到关中,依靠宇文泰。次年(535年)被宇文泰所杀,宇文泰立元宝炬为皇帝,建都汉长安城,史称“西魏”。宇文泰实际上操纵着西魏的政权,西魏皇帝为傀儡。
公元556年,宇文泰出巡病死。次年(557年),宇文泰的侄子宇文护迫使西魏恭帝“禅位”给宇文泰嫡子宇文觉,西魏灭亡。
从公元535~557年,共22年,西魏建都汉长安城。
15.北周
公元557年,宇文觉代替了西魏,在汉长安城称帝,国号“周”,史称“北周”。公元581年,北周最后一位皇帝――静帝被其外祖父杨坚所废,北周也被隋代所代替。
从公元557~581年,共24年,北周建都汉长安城。
四、建都、避到隋大兴、唐长安城的朝代、政权和皇帝――隋、唐、黄巢“大齐”政权、李自成“大顺”政权、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
1.隋
公元581年,杨坚建立了隋代,开始建都在汉长安城。
公元582年,隋代开始在龙首原之南(今西安市区)营建新都,称“大兴城”,总设计师为宇文恺。次年(583年)迁都大兴城。公元618年,隋炀帝在江都(今江苏扬州)被禁军将领宇文化及等缢杀。同年,李渊废隋恭帝自立,隋代灭亡。
从公元581~618年,从汉长安城到隋大兴城,隋代在西安建都共37年。
2.唐
公元618年,李渊夺取了农民起义的胜利果实,建立唐代,建都大兴城,改名为“长安城”。天�元年(904年),朱全忠逼迫唐昭宗迁都洛阳,并对唐长安城进行了毁灭性的摧残。此后,西安只作为省府城市。
从公元618~904年,共286年时间,唐代建都唐长安城。其间虽有武则天在洛阳正式称帝后建立的“武周”政权(690~904年)、“安史之乱”中唐玄宗逃往四川(756~757年)、黄巢起义中田令孜挟持唐僖宗到成都(公元880~885年)等事件发生,但未能动摇规划整齐、布局精严的唐长安城作为有唐一代的首都在人们心目中亘古不变的历史地位。
3.唐末黄巢农民军建立的“大齐”政权
唐代末年,官吏腐化,民不聊生,各地农民纷纷起义。公元880年十二月,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攻克潼关,唐僖宗逃往成都。十二月十二日,黄巢在唐长安城大明宫正殿――含元殿即皇帝位,公布国号为“大齐”,改元为“金统”,并册封了政府官员。公元881年四月五日,唐朝军队打回长安,开始和黄巢军队互相围攻。公元882年四月八日,由于朱温叛变,加之李克用围攻,黄巢军被迫退出长安。
从公元880年~882年,黄巢的“大齐”农民政权在唐长安城存在了不到两年时间。
4.明末李自成农民军建立的“大顺”政权
唐末,唐长安城遭到严重破坏,只得缩建皇城。唐长安城皇城在宋、元基本被沿袭使用,明初改称“西安”,并被扩建,成为今日所见之西安明城。
明代末年,统治黑暗,加之陕西大饥,农民起义首先在这里爆发。1643年九月,李自成率领的起义军攻下西安,迅速占领全陕。次年(1644年)正月初一,李自成改西安为“长安”(号为“西京”),作为临时首都,以明秦王府为宫殿,正式建国,国号“大顺”,改元“永昌”,并颁布了一系列的建国大政。接着,李自成北上攻占北京,西安成为大顺政权的两京之一。1645年正月,清军攻占西安,李自成出走湖广。
从1644~1645年,李自成的“大顺”政权在明西安城整整存在了一年时间。
5.清末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逃到西安
1900年北京近郊爆发了爱国反帝的“义和团运动”。六月,英、法、德、日、奥、意、俄、美八国联军决定镇压,进犯北京,侵略中国,慈禧太后挟光绪帝避到西安。次年(1901年)九月《辛丑条约》签订后,慈禧挟光绪返回北京。
从1900~1901年,慈禧和光绪在西安呆了约一年时间。
如果要赶时髦,牵强附会,硬往多里说,在西安建都的朝代可以数到20多朝,别说15、16朝了。不过目前流行的说法一般为13朝、12朝或11朝。13朝是指西周、秦、西汉、新莽、东汉献帝、西晋愍帝、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12朝是去掉东汉献帝;11朝是再去掉新莽或西晋愍帝,两者都去掉就成了10朝。在这些朝代中,最有影响的是周、秦、汉、唐4个朝代。值得一提的是,今天的西安城是在唐长安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如何突出唐代长安的历史文化特色,反映西安城市建设的延续性,是摆在当今西安城市建设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参考资料:
1.武伯伦、武复兴(编著):《西安史话》,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
2.王学理:《秦都咸阳》,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
3.尹承琳、李洁萍(编著):《中国历代帝王志》,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
4.陈全方、李登弟(主编):《陕西古代简史》,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