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杨家将”是妇孺皆知,流传千古的反映宋代“金刀令公”杨业一门忠心保国为民的故事。熟知这个故事的人,自然知道宋代有位有名的宰相叫寇准。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闰九月,大辽国的萧太后与辽圣宗率兵大举进攻宋王朝,先后攻占了岢岚(今山西岢岚)、莫州(今河北任丘)、瀛州(今河间)等城,宋军丧师失地,一败再败,朝野人心浮动,投降议和之说一时极为流行。十一月,辽军主力进攻澶州(今河南濮阳),朝廷中的王钦若等人主张宋真宗把国都从开封南迁,放弃澶州,宰相寇准力排众议,力主宋真宗北征。宋真宗御驾亲征,到达澶州后,大大鼓舞了军民的斗志,澶州守军射死了辽国的统军使萧挞览,大败辽军,萧太后被迫与宋朝议和。有人不明白,宋真宗与寇准既不会使枪弄棒,又没有骑马射箭亲自到战场上去厮杀,为什么宋真宗一御驾亲征,宋兵就会士气大振,从兵败如山倒的情形下,变得连打胜仗。这是因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皇帝是一国之尊,他能掌握几乎他统治下的所有人的生杀予夺大权,可以使用、调动全国的一切人力、物力、财力,只要他能亲自做某一件事,就表明他极力主张干什么事,那么他治下的臣僚、百姓,只要努力干这件事就会受到提拔、重用、赏赐,反之就有杀身之祸。在辽兵大举进攻,朝野投降、逃跑声弥漫全国的情况下,置身于随时都有生命危险的疆场上的将士,自然非常重视最高统治者对战、和的态度。宋真宗的御驾亲征,表明他绝不会屈服、逃跑,而要与大辽国决一胜负。因此,他到达澶州城后,宋军士气大振,连打胜仗。由此可见,最高统治者的亲征,对表明自己的态度,鼓舞士气,甚至决定战争的胜负,都至关重要。而在中国古代社会,甚至当今的世界上,战争的胜败,往往关系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与盛衰荣枯,因此,中国古代的统治者都非常重视亲征。如商汤灭纣、周武王灭商时,都曾率兵亲征。因此,在中国古代,从黄帝时起,一些帝王为了向天下的人民表明他顺天应人、除暴安良的德政,常常亲自披甲出征。为了使这一目的更加显明地颁布于天下,他们还搞了一整套亲征礼仪。周天子时,亲征礼仪就粗具规模,后魏增加宣露布之制(每次战斗,攻克某一地方后,为了让天下的人都知道自己获得大胜利的消息,就把胜利的消息书写在一块帛布上,然后挂到竹竿上,让军兵骑马举着竹竿上挂的帛书四处奔走、宣扬,后代逐渐演变成各地张贴战报),从后齐开始,到隋、唐、明、清各朝,亲征仪式日趋完备。
5.2 历代最高统治者都很重视亲征仪,他们常常把亲征仪列在众多的军礼的首位。尽管历代的亲征礼仪都有一定的区别,但亲征礼仪的基本内容却是一脉相承、大同小异的。综合而言,亲征礼仪大致包括以下五方面的内容:
一是戒严。皇帝出征前,军营所在地要加岗增哨,组织巡逻队、纠察队到处巡察,进行戒严,禁绝无关人员往来、进出。有关部门在祭祀殿堂(如唐代在太极殿)或庙宇旁边,设立一座面南背北的御用大帐,并在殿堂或庙宇东西两边按不同的等次、级别,为文武百官设立面北背南的位次。主管皇帝车马的官员,把革辂(皇帝五辂之一,供皇帝阅兵、巡地、亲征时乘用,车身用皮革蒙盖)以下的车、旗仪仗排列在庭院之中。亲征仪开始举行的第一天,天将启明的时候,有关的警卫部门就要安排警卫人员手执刀、枪、戟、斧之类的仪仗,排列在各自的位置上。天刚启明,侍从大臣、将、帅、随行官员,都穿戴戎装,留守官员穿戴公服,汇集殿庙附近,准备迎接皇帝。辰时三刻(约七点半),侍中奏请击鼓戒严,持?队(古代用铁柄短矛装备的一种军队中的仪仗队。据《尚书》记载,周代持?队既做周天子身边的卫队,又充当仪仗队的成员)排列于指定的位置。辰时五刻(约八点),文武百官各就各位,左右侍从近臣到禁门迎接皇帝。皇帝身穿武弁服(皇帝亲征,遣将时的服装,金附蝉、平巾帻,衣,裳、革带、佩绶、赤色),乘御辇奔往大殿,升坐御帐。典仪官高唱“行再拜礼!”文武百官都各在其位行两拜礼。礼毕,文武百官随天子行祭天礼。
二是皇帝与文武百官清斋、祭天。中国古代“崇天敬祖”观念深入人心,天子受命于天,进行征战是为了“替天行道”。因此,历代皇帝亲征都要祭告上帝,称“类于上帝”。据《礼记·王制》记载,周天子出征前就要祭告上帝,以求“受命于天”、“受命于祖”,在昊天上帝及诸位祖先神灵的保佑下,能出师顺利。为了表示对“上天”与“祖先”的恭敬,在祭天仪式举行的前一天,皇帝要在祖庙或特定的大殿斋戒一天,各位参与告天仪式的侍从大臣、军将与在位高级官僚也要清斋一天,以便能清心静欲地接受上帝与祖先的忠告。祭天这天,皇帝身穿弁服会齐百官,乘坐革辂,在大驾卤簿(仪仗队)的簇拥下,来到先期吉日修筑好的祭坛前,面对祭坛神座行三献礼(指祭礼中献酒三次),仪式庄严隆重。用牲(供祭祀用的纯色全体牲畜)、玉帛、钱币等供奉上天。皇帝饮福(古代,人们把祭祀天地人鬼的酒肴称为福酒,皇帝饮此酒,象征天地祖先赐福给他)后,各位从军出征的将军从东边的台阶登上祭坛,站在神座前,北向面对皇上,饮福(酒)受胙(接受祭祀时的祭肉),然后回归原位,皇帝带领群臣行三跪九叩礼,然后撤去祭品送天神。
三是誓师。历代皇帝亲征时,为了师出有名,鼓舞士气,严明军纪,都要在出师前举行誓师仪式,向随军出征的将士们讲明出兵的理由、目的,申明军纪。如周武王十一年二月五日,武王亲自率领战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与庸(今湖北竹山)、蜀(今川西、陕南一带)、羌(散布于今甘肃等地)、髳(今山西平陆)、微(今陕西眉县)、卢(今湖北襄樊西南)、彭(今房县)、濮(散布于今川东、鄂西)等部族讨伐殷纣王。出征前,当天色将明未明的时候,武王左手举着黄色的钺(圆口大斧),右手拿着用旄牛尾装饰的白色指挥旗,在殷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原朝歌镇南)南七十里的牧野,举行了声势浩大的誓师仪式。参加誓师的将士们在周武王历数商纣王听信宠妇妲妃的谗言,不敬天祭祖,不任用同姓的兄弟、贤人,反而任用奸险小人违法乱纪,残害人民的罪行时,都立好盾牌,不时举起手中的戈(一种像弯刀一样的武器)欢呼。然后武王归纳说,商纣王违背了上天的意志,他要替天行“道”,讨灭无道的暴君。最后他又重申了战斗中的纪律,严令将士们一定要步调一致,统一行动,优待俘虏,并勉励全体将士要奋勇杀敌,建功立业。此后历代帝王亲征时,都要亲自誓师或派遣有关官员传旨誓师。
四是举行?(bā)祭,即祭祀行道的各种神灵。历代皇帝为了求得诸神保佑,行军顺利,在行军征战途中,都要祭祀行道诸神及路经的名山大川。如隋朝皇帝亲征时,总要派有关部门的官员先期到大军途经的名山大川进行祭祀。用太牢礼(古代帝王诸侯祭祀社稷等时,牛、羊、猪三牲备全称太牢)祭祀岳渎,用少牢礼(用羊、猪做供品祭祀)祭礼山川。唐朝皇帝亲征时,途经山川、道路,都要派遣官员行一献礼进行祭告。
五是宣露布、凯旋还朝。从后魏开始,历代皇帝亲征时,为了鼓舞士气,安定民心,宣扬自己的功德,每当攻克一地或取得一场战斗的胜利后,都要将胜利的消息书写在帛上,挂到竹竿上传令全军,并张贴捷报,通告天下。当亲征目的完全达到或停止进行征讨时,都要奏乐凯旋,告祭宗庙、上天,举行献俘仪式,论功行赏,并再度诏告全国,有时还要举办歌乐、舞蹈、酒宴等多种形式的庆贺活动。
总之,亲征礼仪是中国古代军礼中最烦琐、冗长,也最重要的礼仪。历代最高统治者通过举行这样的礼仪,既可体现自己的尊严与“受命于天”的合法性,又可宣扬自己除暴安良、“替天行道”的功德。因此,他们对这一礼仪的举行都非常重视,祭祀天地、祖先时的仪仗都非常齐备,规模与声势也非常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