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祀是丧葬礼俗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对亡亲尽孝和寄托哀思的主要方式。《礼记·祭统》云:
孝子之事亲也,有三道焉:生则养,没则丧,丧毕则祭。养则观其顺也,丧则观其哀也,祭则观其敬而时也。尽此三道者,孝之行也。
追悼亡灵的祭祀活动主要在三年服丧期内进行;期满之后每年于特定的节日上坟墓祭,俗称“扫墓”。
丧期内的祭祀仪式在家中灵堂或祖庙里举行。亲长去世以后,家人在灵堂的供桌上置桑木牌,上面写着死者的姓讳、身份、官职、封谥等,旁题主祀者的姓名,俗称“灵牌”,古时候称为“木主”或“神主”。灵牌作为亡亲的化身,接受子孙晚辈的祭奠。按照古代传统丧礼的规定,从初葬到服期结束,要依次举行虞祭、卒哭祭、祔祭、小祥祭、大祥祭、禫祭等,名目繁多。
虞祭在出殡下葬的当天举行。《释名·释丧制》曰:“既葬,还祭于殡宫曰虞,谓虞(娱)乐安神,使还此也。”《书仪》云:“虞,安也。骨肉归于土,魂气无所不之,孝子为其彷徨,三祭以安之。”虞祭为安魂之祭,使死者彷徨漫游的灵魂有所归宿。送葬者自墓地归来,行虞祭之礼。届时,灵座前设两张供桌,一置清酒、注子、杯盏;一置蔬果、匕筯、香炉等物。参加祭祀的人先沐浴洁身,然后走进灵堂,依亲疏等次排列就位:斩衰者为一列,居最前;齐衰以下依次各为一列;无服之亲又为一列。男子居左,妇人居右,各以昭穆长幼为序。丧主(孝子)上前酹酒跪拜,宣读祭文。孝子祭毕复位,由主妇和亲戚一人供献祭品,众人向灵牌行祭拜之礼,礼毕皆哭,尽哀而止。虞祭要分别举行三次,即初虞、再虞、三虞。葬日初虞,遇柔日(古人称双日为柔日)再虞,遇刚日(即单日)三虞,“三祭以安之”,死者的魂魄方能安附灵座。
三虞后遇刚日设卒哭祭。卒哭为节哀之祭,此祭之前,服孝者“哀至则哭”,朝夕无时;此祭之后,悲哀有所节制,“朝夕哭而已”。祭祀之日,丧家应置备十五品丰盛的佳肴,即脍、炙、羹、殽、轩、脯、醢、庶羞、面食、米食及五品果蔬,盛于平常使用的饮食器具之中。如家贫无力置办,则各随所有,不拘品数。行祭时,丧主焚香酹酒,率众孝子依次进奉肉食于灵座前,随后主妇率众孝女依次奉献面食、米食。其他仪式与虞祭同。
卒哭的第二天行祔祭。《仪礼·既夕礼》曰:“卒哭,明日以其班祔。”郑玄注云:“班,次也。祔,犹属也。祭昭穆之次而属之。”《释名·释丧制》云:“又祭曰祔,祭于祖庙,以死后孙祔于祖庙也。”祔祭即通过一定的仪式使新死者依昭穆关系附属于已故先祖,明确其在祖庙中的等级地位。祔祭之日,从祖庙中搬出列祖的牌位,与死者的灵牌分置于灵座上,座前摆设供桌,众人依丧服轻重及昭穆长幼为序立于中庭,男左女右。丧主焚香酹酒,先祭列祖,次祭新亡者。祭毕众人依次奉献供品,叩头哭拜,尽哀而止。
亲长死后一年行小祥祭,俗称“过周年”。此祭的具体仪式略同于虞祭和卒哭祭,不同之处主要有两点:即另做神主和改易丧服。原来的灵牌用桑木做成,亦称“桑主”;现在改用栗木,称为“栗主”。行祭时将旧桑主埋入地下,代之以新做的栗主。小祥之后,守孝者的丧服也有了变化。在此之前,齐衰五月、三月及大功以下者服期已满,早已释服从吉,恢复了正常的穿着。至此,齐衰一年者也已期满,可脱去丧服,换上常服。斩衰三年和齐衰三年者可除去首绖、腰绖,改穿质地较好的“练服”,对日常起居的限制也较此前为松。
大祥祭在亲长去世两年后举行,与小祥祭相隔整整一年。祭仪和小祥之祭相同。此祭之后,撤去灵堂,将灵牌置于匣中,送往祖庙,与列祖的牌位同藏一室。守孝者改穿“禫服”,质地和做工又较练服为佳。扶杖者断杖弃之。
大祥后间隔一月举行释服从吉的禫祭。是月中择一吉日,从祖庙中取出亡亲牌位,置于中堂,孝子供献丰盛的祭品,行哭拜祭奠之礼,祭毕将牌位送归祖庙。禫祭标志着居丧守制的结束,服孝者脱去丧服,告别了苦行僧一般的守孝生活,衣食住行完全恢复正常。从亲丧之日起到禫祭释服,包括闰月在内约为二十七个月。因此,古人所谓的守孝三年,实际上只有二十七个月左右。
释服从吉并不意味着祭祀活动的结束,祭奠亡亲是古人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事情。服丧期满之后的祭祀与过去有许多不同之处:首先,祭祀的场所从室内移到了墓地,实行所谓的“墓祭”,行祭者多是死者的儿女子孙等直系亲属;其次,祭祀的次数较过去减少,一般只在特定的节日进行,不像三年丧期内那样频频设祭;另外,祭祀的方式因时因地而宜,富于多样化,礼仪程序不像过去那样严格。
今人或谓殷商已有墓祭,或谓墓祭始于东周。《孟子·离娄》篇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齐国有一位贫贱的男子,每次外出归来必酒醉饭饱,栖守寒舍的妻妾问其吃喝的缘由,他总是骄色满面地夸耀说与某某贵人饮酒食肉,但从来不见贵人来访,引起了妻妾的怀疑。有一天出门,其妻暗中尾随,想看个究竟,发现这位男子汉大丈夫轻车熟路地直奔东郭墓地,低三下四地向祭扫坟墓的人乞食残羹剩饭,吃饱之后又洋洋自得地返回家中,“骄其妻妾”。孟子所讲的虽然是一个寓意深刻的讽刺笑话,但从中可知,战国时代民间已有上墓祭祀的习俗。
秦汉魏晋时期,墓祭之俗十分盛行,朝野之间对此都极为重视。清初学者顾炎武说:汉人以宗庙之礼移于陵墓,有人臣而告事于陵者,有上冢而会宗族故人及郡邑之官者,有上冢而太官为之供具者,有赠谥而赐之于墓者,有人主而临人臣之墓者,有庶民而祭古贤人之墓者,“人情所趋,遂成习俗”。(《日知录》卷十五)西汉时,民间普遍流行墓祭,常常是夫妇一同到祖坟祭奠亡亲。武帝的近臣朱买臣早年家境贫寒,靠打柴出卖□口,他甘于清贫,经常背负柴薪“歌呕道中”,自得其乐。和他一起卖柴的妻子感到丢人现眼,多次劝他不要这样,他却我行我素,“愈益疾歌”,其妻一怒之下离他而去,另嫁他人。后来朱买臣“独行歌道中,负薪墓间,故妻与夫家俱上冢,见买臣饥寒,呼饭饮之”。(《汉书·朱买臣传》)有的达官贵人上冢时兴师动众,在墓地举办酒宴,招待和会集宾客故旧,把上墓祭祀作为团结和发展宗族势力的重要手段。东汉开国皇帝刘秀以孝为本,提倡扫墓。他本人曾亲赴西京长安“事十二陵,躬祭于墓边”,祭扫西汉帝陵。(《后汉书·光武帝纪》)并鼓励部下衣锦还乡,拜祭祖坟,“令拜扫以为荣”。汉明帝改革礼制,将民间广为流行的墓祭之俗移植于先帝陵寝,率公卿百官在刘秀的原陵举行隆重的朝拜和祭祀仪式,创立了“上陵”之礼。《魏书·高阳王传》说:北朝的官吏经常告假回乡扫墓,“动辄历十旬”,弃职离任竟达百日之久。在他们看来,祭扫祖坟似乎比为官参政还要重要。
唐代以前墓祭虽已蔚然成风,但尚未与节日联系起来。民间扫墓一般没有统一固定的日期,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到了唐代,上自达官贵人,下及平民百姓,拜祭祖坟的活动多在寒食清明前后进行。鉴于民间寒食祭墓已约定成俗,唐玄宗于开元二十年(732)五月发布诏令:“寒食上墓,宜编入五礼,永为恒式”(《旧唐书·玄宗本纪》)。将寒食扫墓列入国家的正式典礼。
清明与寒食本为两个节日。清明是我国历法中特有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后演变为包含一定风俗活动的节日,具体日期在每年的四月五日前后。寒食约在清明前的一二天,传说古代民间为了纪念春秋晋国“死不言禄”的忠臣介子推,在其赴火身亡之日“寒食禁火”,后相沿成俗,形成固定的节日。就祭扫坟墓而言,清明节与寒食节在唐代已合二为一了。
自唐玄宗以诏令的形式将扫墓的日期定为寒食之后,每逢清明前后,“田野道路,士女遍满,卑隶佣丐,皆得上父母丘墓”(柳宗元《与许京兆书》)。
宋代每到清明节,“官员士庶,俱出郊省坟,以尽思时之敬”(《梦粱录》)。朝廷亦不例外,“禁中前半月发宫人车马朝陵,宗室南班近亲,亦分遣诣诸陵坟享祀,从人皆紫衫白绢三角子青行缠,皆系官给。节日亦禁中出车马,诣奉先寺道者院祀诸宫人坟,莫非金装绀□,锦额珠帘,绣扇双遮,纱笼前导”(《东京梦华录》),气势非凡。明清时期,清明扫墓的习俗更为普遍,尤以南方为盛。清代吴中一带于清明前,“子女长幼持牲礼、楮钱,祭扫坟墓”(《坚瓠集》)。不难看出,自盛唐以后,清明节已成为祭坟扫墓的传统节日,历代相沿未改,至今犹然。
古人墓祭时要举行许多仪式。传统的祭祀方法与丧期内居家行祭类似,一般应置备丰盛的美酒佳肴,携至墓地,奉献在亡亲坟前,设供祭奠。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墓祭逐渐增添了许多新的内容。《帝京景物略》记明代京师风俗云:
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榼,轿马后挂楮锭,灿灿然满道也。拜者,酹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有歌者,哭笑无端,哀往而乐回也。
文中对扫墓的全部过程作了详尽的描述,包括跪拜、酹酒、除草添土、焚烧楮锭、挂置纸钱、饮酒作乐等,展示出一幅古代民间墓祭的全景图,多数习俗一直延续到现在。
对上面多次提到的“纸钱”,这里有必要加以介绍。墓祭使用纸钱,源于古代的厚葬习俗。古人受灵魂不灭观念的支配,事死如事生,认为死者在阴曹地府同样需要使用钱财,因而在殓埋亡人时常常随葬以货币珠宝。先秦时期的坟墓中多随葬实用货币;汉代出现了专供丧葬用的冥钱,当时称为“瘗钱”,其形状仿照现实货币,但质地粗劣,既小且轻,对活人没有任何实用价值。约从唐代开始,金属冥钱逐渐被纸钱所取代,唐玄宗时,祠祭使王□“专以祀事希幸,每行祠祷,或焚纸钱,祷祈福祐,近于巫觋”(《旧唐书·王□传》)。这是古代史籍中关于纸钱的最早记载。唐人封演《封氏闻见记》云:“今代送葬,为凿纸钱,积钱如山,盛加雕饰,舁以引柩。”张籍《北邙行》诗曰:“寒食家家送纸钱,鸱鸢作巢衔上树。”王建《寒食行》诗亦云:“三日无火烧纸钱,纸钱哪得到黄泉?”由此可见,唐代的纸钱主要用于送葬和墓祭。纸钱的使用方法与过去的瘗钱不同,通常用火焚烧,很少葬入坟墓。五代时期,“寒食野祭而焚纸钱”(《新五代史·周本纪论》),墓祭焚化纸钱的习俗已非常盛行。与此同时,纸钱的花色品种也日益增多,《听雨谈》云:“金银楮锭及钱,始于五代。”《清异录》记载:周世宗柴荣出殡时,用黄、白等纸做成金银钱宝,大如盏口,并印有“帛台上宝”、“冥游亚宝”等字样。宋代以后,纸钱的形状更加丰富多样,有圆钱、元宝、纸蟒等多种形式,焚烧和张挂纸钱成为墓祭的主要内容,有的地方直接称扫墓为“烧纸”或“挂纸”。
除清明墓祭外,古人还常常于春分、中元(阴历七月十五)、冬至、年终岁暮、忌日等时节祭祀列祖亡亲,或祭于墓,或祭于家,各地风俗不尽相同。但并非所有的人家都进行祭祀,祭与不祭在两可之间,不像清明节那样举国行祭,祭祀的仪式也远不及清明节隆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