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义的礼是指儒家对人的各种社会行为所做的规定,类似于其他宗教的仪式和戒律。《礼记·礼运》云:“孔子曰:夫礼,先王以承天之道,以治人之情。”此所云,礼是天的意志。礼的重要性在于“治理”。《礼记·祭统》中云:“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有五种,吉礼(祭神之礼)、嘉礼(重大庆典之礼)、宾礼(外交礼仪)、军礼(军中特有的祭祀及任命、检阅等礼仪)、凶礼(丧礼)。另外,还有专门为士大夫阶层规定的礼仪,而对老百姓则没有规定专门的礼仪。所以,《礼记·曲礼》云:“礼不下庶人。”在众多礼中,什么礼是最重要的?《礼记·祭统》云:“礼有五经,莫重于祭。”因祭祀活动被儒家看做是最重要的宗教活动,所以也是国家最重要的政治活动。《左传·成公十三年》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说明祭祀与军队是国家最重要的政治内容。礼既然是一件戒律,因此又派生出了“理”的概念。《礼记·仲尼燕居》中云:“礼也者,理也。”就是说,由礼延伸至理。宋代儒者在这一逻辑上进行了充分的发挥,认为礼就是天理,也是天理的体现。礼在宋儒的倡导下,成为国礼,国家设有礼部,由礼部来负责祭祀和各种礼仪活动,在国家中所处的地位十分重要。
而狭义的礼则是指祭礼,即敬神或祭祖。《仪礼·觐礼》中云:“礼山川丘陵于西门外。”说的就是敬神之礼。因礼是出自帝王,《礼记·大传》云:“礼,不王不禘。”也就是说,老百姓所行之礼是仿效帝王之礼来敬神或祭祖的,自己没有礼。所以民间有“理出大家”的说法。
五毒
五毒是指蝎、蛇、蜈蚣、壁虎、蟾蜍五种动物。旧时习俗,人们于端午节在床下、墙角洒雄黄水或雄黄酒,目的就是为了祛除此五毒。因为五毒有很强的毒性,攻击人畜时又很歹毒,后来人们便将那些心狠手辣的人称之谓“五毒”之人或将无恶不作的人称做“五毒俱全”。
清代吕种玉在《言鲭·谷雨五毒》中云:“古者青齐风俗,谷雨日画五毒符,图蝎子、蜈蚣、蛇虺、蜂、蜮之状,各画一针刺,宣布家户贴之,以禳五毒。”此说又是一种五毒说法,但大都以前一种五毒为普遍说法。
五谷
五谷是五种谷物,但其所指不一。《周礼·天官·疾医》中云:“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疾。”郑玄对其中所指五谷做的注释是:“五谷,麻、黍、稷、麦、豆也。”《孟子·滕文公上》云:“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赵歧又对其中的五谷做注是:“五谷,稻、稷、麦、豆、麻也。”《素问·藏气法时论》云:“五谷为养。”王冰注曰:“谓粳米、小豆、麦、大豆、黄黍也。”《苏悉地羯啰经》卷中云:“五谷谓大麦、小麦、大豆、稻谷、胡麻。”但最普通的说法是指稻、黍、稷、麦、豆。后来,五谷成为谷物的通称,不一定只限于五种之数,现在已将五谷泛指粮食作物,连谷物所限都已打破。
五辛
五辛是指五种带有辛味的蔬菜,也称做五荤。《梵钢》中云:“不得食五辛,言五辛者,一葱、二薤、三韮、四蒜、五兴蕖。”
五味
五味指:酸味、甜味、苦味、辣味和咸味。
五菜
五菜指:葵菜、韮菜、藿菜、薤菜和葱。
五香
五香指:茴香、花椒、桂皮、大料、丁香。
五果
五果指:桃、李、杏、栗、枣。
五福
五福是旧时人们所追求的五种生命健康的取向。据《书·洪范》中云:“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汉代桓谭的《新论》中又说:“五福,寿、富、贵、安乐、子孙众多。”又将子息这一种族延续加进去,成为新的五福论。
五德
五德是旧时人们的道德标准。所谓五德是指:温、良、恭、俭、让。温指和蔼,良指善良,恭是指待人以恭敬,俭是俭朴、俭节,让指谦让。人只要有了这五种品格,就是一个完人了。后来又有一种五德说法是指智、信、仁、勇、严。智指智慧,信指诚信,仁指仁慈,勇指勇敢,严指严于律己。
五脊六兽
五脊六兽是一种屋顶建筑式样,其上有脊五条,四角各有瓷制六兽踞蹲。这种建筑多用于宏伟壮丽的宫殿建筑。
五子登科
五子登科在民俗中经常被用到,是一种美好的祝福词,常被用在婚礼中。
据《宋史·窦仪传》所载:宋代的窦禹钧有五个儿子,分别是窦仪、窦俨、窦侃、窦偁和窦僖。他们兄弟五人在科举中相继及第,故而后人称他们是五子登科。
旧时,称进士登第为折桂,宋人王应麟的《小学钳珠·氏族·五桂》中说:“范致君、致明、致虚、致祥、致厚相继登第,有五桂堂。”故而,人们对亲族五人相继登科称为五桂。窦禹钧的五个儿子登科以后,冯道尝赠诗美之云:“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范氏五子登科后,元代曹之谦在《赵吉甫种德园》一诗中云:“从今不羡燕山窦,五桂联芳老一椿。”
五男二女
《诗经·召南·何彼□矣》孔颖达疏引晋皇甫谧云:“武王五男二女。”谓有子五人,有女二人,后用以表示子孙繁衍,有福气。宋时常绘有五男二女图于纸笺上或礼品上,以示祝福。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育子》:“凡孕妇入月于初一日,父母家以银盆或□或彩画盆、盛粟稈一束,上文绵绣或生色帕复盖之,上插花朵,敷罗五男二女花花样,用盘合装。”
晦朔弦望
晦朔弦望不仅是我国历法中的名词,而且也是我国民俗中经常出现并运用的名词。
月亮是绕地球运行的,地球运行到什么方位,月亮也随之运行。月亮每日运行十三度十分有奇,故而有盈亏之别,每月也就出现一朔一望。月初是全晦的,历二三日则成弯形,再过四五日而见其半,又七八日即见其盈,以后则是渐渐亏缺,以至于晦。
因为月亮是不发光的,恒借日光之反射而有所不同,才有朔望。全晦就是月亮在地球与太阳之间,日月在同一经度,月亮的受光面不能反射到地球上,就是“晦”。距离“朔”这一天体运行现状七日左右,月亮距太阳呈九十度时,日在月后,渐见其半面,就是“上弦”了,到了月亮处在太阳的正面,呈一百八十度时,日月在同一经度,地球在太阳与月亮之间,月亮的受光面完全向着地球,故而光圆,也就是“望”。离“望”七日左右,月亮距太阳呈九十度,太阳行于月亮之前,又出现了仅见月亮之半面,就是“下弦”。再以后,距太阳逾近,乃介于太阳与地球之间时,月亮上的光又处在全晦状态,而为“朔”矣。晦也就指农历每月的末一天,朔,指农历每月初一,晦朔指农历每月的末一天到下月的第一天。也指从天黑到天明。朔月是农历每月初一,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跟太阳同时出没,地球上看不到月光,这种月相叫朔,这时的月亮叫新月。朔望月是指月亮连续两次呈现同样的月相所经历的时间。朔月指农历每月初一,朔望指朔日和望日。
黄道、冬至、夏至、春分、秋分
天球赤道圈与黄道圈相交成二十三度二十六分的角度,就有了冬夏之分。
天球上的一个大圈,就是天赤道。黄道也是天球上的一个圈,它与天赤道圈相交于春分点和秋分点,两个圈成二十三度二十六分的倾斜交角。因此,黄道一半在天赤道以北,另一半在天赤道以南,黄道最北的一点是夏至点,最南的一点是冬至点。太阳在黄道上运行,当它在冬至前后运行到南半圈黄道上的冬至点附近,太阳东升西落就偏南,正午时的位置就低。当太阳在夏至前后运行到北半圈黄道上的夏至点附近,太阳东升西落时就偏北,正午时的位置就高。天球赤道与地平面相交于正东、正西两点,只有当太阳在每年三月廿一日前后和九月廿三日前后运行到春分点和秋分点上时,太阳才是升于正东、降于正西。夏至日是公历六月廿二日,冬至日是公历十二月廿二日。
为什么有双中秋节而无双春节
1995年,在农历的月份上出现了闰八月,所以就有了两个中秋节。闰八月在历法上是很少出现的,所以,我国民俗中称“闰八月就抵闰腊月”,陕北民间所说“三年等个闰腊月”所指也是指闰八月。但实际上,闰八月也是三年等不到的,根据历法推算,闰八月也要有七十年的时间才能碰上一次,所以,人一生是很少有机会碰上两次这样的闰八月的。闰八月尚且需要这么长的时间才有一次,闰腊月和闰正月却是从来没有过的。这是因为我国农历历法的特殊性所决定的。我国的农历历法出自夏朝,因此也称做“夏历”。农历年有平年和闰年之分,平年为十二个月,闰年为十三个月,其中一个闰月。闰月大都出现在夏季,极少出现在冬季。春节恰好处于冬季,所以,闰正月的事情自从农历以来,还从未出现过。
闰月的安排与节气有关,而节气则是由阳历决定的。节气又被分为“节气”和“中气”两大类,各有十二个,相间安排。节气是将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圈划成二十四个等分,每一个等分就是一个节气。在阳历中,每一个月有两个节气,而在农历中,同一节气在不同年份中出现的日期可能相差一个月左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农历就采用闰月的办法来达到平衡节气的目的。由于冬至前后的中气与节气十分接近(平均为二十九点七四天),与农历一个月的时间十分接近,因此,在冬季设闰月的可能性极小。而夏至前后,相邻的两个中气之间又长达三十一至三十二天,所以,中气的日期就迅速向后退去,因此,在农历的三、四、五、六、七月设置闰月的比较多,而闰八月较少。从1821年到2020年的二百年间,闰五月十六次,而闰十一月、十二月和正月,一次也没有过,其他闰月则各不相同。所以,我们也就碰不上两个春节了。那么,农历究竟应当闰哪个月?上面已经讲了,闰月与节气有关,而节气与中气是相间安排的,其排列如下:
这二十四节气在农历中的日期是逐月推迟的,于是,有的中气就落在了月末,这样一来,在下一个月中就没有中气了。一般是每过两年多,就有一个没有中气的月份,这正好与需要闰月的年头相符,所以,农历就规定把没有中气的那个月作为闰月,跟在几月后面,就叫做闰几月。例如:1987年的农历六月廿八日是中气大暑,再隔一个月的初一才是下一个中气处暑,大暑与处暑之间的这一个月里没有中气,就应当将它作闰月,因为它是跟在六月后面的,所以叫做闰六月。闰月的推定就是这样来的。
三从四德、三纲五常
三从四德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强迫妇女应当遵守的三种道德关系和应有的四种德行。
“三从”出自《仪礼·丧服·子夏传》,规定女子“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
“四德”出自《周礼·天官·九殡》,四德的内容是:“妇德、妇言、妇容、妇功。”郑玄注:“妇德谓贞顺,妇言谓辞令,妇容谓婉娩,妇功谓丝枲。”也就是要求妇女屈从男权,谨守品德,在辞令、仪态、手艺方面按照封建礼教严格要求。
三纲五常也被简称为“纲常”,是儒家维护封建统治的教条。“三纲”指的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指“仁、义、礼、智、信”。
三纲五常是从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孟子的“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以及孔孟所宣扬的仁、义、礼、智等儒学理论发展而来的。
西汉时期的董仲舒提出:“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他认为,“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取诸阴阳之道”(见《春秋繁露·基义》),这是不可改变的,永恒存在的。又说,仁、谊(义)、礼、知(智)、信是五常之道(见《举贤良对策一》)。东汉儒家著作《白虎通义》对三纲五常也有阐述。自此以后,三纲五常便成为封建统治者的统治工具。
三从四德、三纲五常在我国传统思想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深深植根于民间,广泛运用于民俗活动中。陕北民间所说的“有父不先子”就是“三纲”中“父为子纲”的民间表述,即凡事只要父亲在世,儿子是不能出面决定和行施的。又有说:“有夫从夫,无夫从子,”就是“三从”中“既嫁从夫,夫死从子”的通俗表述。这些礼制的核心是男权,女子不享有民事活动的权利,尤其在民俗活动中体现得更为充分,在诸多的礼俗活动中,女子不能作为主体出现,比如,在婚丧嫁娶的“礼簿”上不能有女人的名字出现,都是以父亲、丈夫和儿子的名义来“尚礼”或“祭礼”。陕北民间至今仍受到这一思想的影响,当丈夫去世以后,一切应酬都由儿子(长子)来承担。
正起节闰歌
甲乙居仲上元逢,孟住中位季下仲。
五日一元周二遁,十时一甲用皆同。
阴阳二遁原洪造,节气未来符先诀。
迟时交节奇未来,超神接气通玄奥。
四仲未来节先来,值符仍将本局裁。
虽然新节已交气,奈何四仲来胚胎。
四仲先来节后至,超用未来之节气。
有时超趋过旬余,所以积余成闰位。
二至之前有闰奇,此时积累叠成之。
阳极阴终无后饫,节因此立闰其余。
此义大致为:甲干、乙干居于四仲月则逢上元,居于四孟月则逢中元,居于四季月则逢下元。五日为一元,周流循环于阴阳二遁。十个时辰为一甲。阴阳二遁创立之初,节气未来符已定下。交节迟时三奇还未曾到来,此时应该用超神接气法加以调整。四仲月未来的时候节已先到,直符仍在本局;虽然新的一节已经交了气,四仲月还未来到;四仲月先来而节后到,就提前用未到的节气,有时候会超过十多天,因此就把积累起来的多出的时间变成闰位。冬至和夏至的前后有了闰奇,是此时积累而成的。阳到了极位,阴到了终点无后继者,节就因此而立闰。
我国农历一般是三年有一个闰月,五年有两个闰月,十九年有七个闰月,哪一月无中气,所设闰月跟在其后,称为闰几月。
二十四节气
历法是人类对天文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和对天象变化与人们生产生活的关系认识到一定程度之后产生的。我国的历法自古以来就比世界其他国家所订的历法在内容上更为丰富。世界各国都有历法,一般的历法主要有岁首的确定,日月数的分配和闰月设置的办法。而我国历法除了这些内容外,还包括天文年历的基础知识,如预告日食、月食的发生和五星(金、木、水、火、土)运行的规律等。
中华文化在黄河中下游发祥,那里的先民们以自己的生活地区为观测点来认识时间和计算时间的昼夜更替、寒暑变迁以及季节循环等这些影响人们生产生活的自然条件。商周以前的人们,把一年分为春秋二季,所以,后来人们常以“春秋”二字代称一年。之后,人们又分出冬、夏,因而有了春秋冬夏四时之说。大约在西周时期,人们定出了一年四时的顺序为春夏秋冬,和我们现在所说一致。那时的人们还不知道冷热的变化与太阳所处的位置相关,只是用“土圭”测影的办法定出了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个节气。《尚书·尧典》中已有了此四个节气的记载。不过,当时不是写作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而写作日中、日永、宵中、日短。到了东周前期,即春秋时代,人们进一步测定了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个时刻。并把它们与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合称为“八节”。这八节在《左传》中可以找到与之相应的物候记载。
完整的二十四节气的确定是在战国时期才完成的,那时的人们已经比较认识了太阳的位置和物候之间的关系,以及由此影响到农事安排的规律,并总结出了较为丰富的经验,终于确定出全部的二十四个节气。在《逸周书·时训解第五十二》中可以看到完整的二十四节气的文字记载,其名称与现在没有区别,只是其中的惊蛰和雨水,谷雨和清明的次序和现在的排列相反。成书于西汉初年的《淮南子》一书中所记载的二十四节气的全部名称和文字排列顺序与现在完全一样。因为秦朝历史短暂,所以,可以将二十四节气的科学确定的完成时期推溯在战国末期。
二十四节气是依据太阳对地球的相对位置确定的,它是地球寒暑变化,即地面温度高低的科学反映;又因为作物的发芽、生长、开花、结果,动物的南来北往、发情繁殖与之有着密切关系,所以,它应属于太阳历的体系。而月亮的盈亏与圆缺则与上述农事、物候无关,它仅仅影响着潮汐。二十四节气的确定是我国特有的一项古代科技成果,因为世界其他国家只有春分、秋分、夏至和冬至四个节气。它是中华民族在历法方面的一项领先于世界的伟大成就。
二十四节气的歌诀为: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上半年来三、廿一,下半年来九、廿三,
每年每月两节气,最多相差一两天。
二十四番花信风与气、候、节
花信,是以花作为标志的花期,也被称为“花信风”。是由风报花开消息。风应花期,花开有时,是二十四番花信风的必然结果。二十四番花信风是我国表示气候变换的节令用语,因此,从花开的时间就可以知道到了什么节气了。
花信是由气候决定的,到了什么气候,什么花才能开放。所谓气候,在我国最早的医学书籍《黄帝内径》中就有论说,其中云:“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我国农历所规定的节气是从头一年的小寒到第二年的谷雨,共有八个气,每气为十五天,一气中又分为三候,五天为一候,共二十四候。在这一段的气候中,每候有一种花要开放,二十四候便有二十四种花开放,它们是花期的代表,其顺序为:
小寒:一候梅花,二候山茶,三候水仙;
大寒:一候瑞香,二候梅花,三候三矾;
立春:一候迎春,二候樱花,三候望春;
雨水:一候菜花,二候杏花,三候李花。
惊蛰:一候桃花,二候棣棠,三候蔷薇;
春风:一候海棠,二候梨花,三候木兰;
清明:一候桐花,二候麦花,三候柳花;
谷雨:一候牡丹,二候茶花,三候楝花。
这八气一过,天气炎热,花开无序,便不被称做“花信风”了。
夏九九(附冬九九)
夏九九是从夏至的第二天起算,共八十一天。因每九为九天,共有九个九,故称夏九九。夏九九是由节气衍生出的一组杂节气,用来表示暑热天气变化的时限,反映出在夏令时节的气候、物候、农事等特点。我国南方流行的夏九九歌诀据说是南宋时期苏州诗人范成大根据当地有关谚语改写的,其歌词为:
一九到二九,扇子不离手;三九二十七,喝茶如蜜汁;四九三十六,争向露天宿;五九四十五,枝头秋叶舞;六九五十四,乘凉不入寺;七九六十三,夜眠寻被单;八九七十二,困觉添夹被;九九八十一,家家打灯结。
在湖北老河口禹王庙内发现的明代夏九九歌与上九九歌有些相同,其歌云:
夏至入头九,羽扇握在手;二九一十八,脱冠脱罗纱;三九二十七,出门汗欲滴;四九三十六,席卷露天宿;五九四十五,炎炎似老虎;六九五十四,乘凉进庙祠;七九六十三,床头换被单;八九七十二,子夜寻棉被;九九八十一,开柜拿棉衣。
冬九九是从冬至这天就算起,每九天为一九,共有九个九,故曰冬九九。冬九九是用来表示严寒变化的。一九比一九冷冻,所以,冬九九歌更能表示出其寒冷的程度。其歌词在陕北的唱法是: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河冻开,七九八九燕子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还有说法是: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哈门叫狗,五九六九水走浮头,七九八九河边看柳,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另外还有对“九”的严寒程度的专门口诀,其云:“三九四九,哈门叫狗。”它的意思是三九和四九冻得让人都出不了门,只能将门开一条缝叫狗。这也是因为三九和四九正好处在大寒这个节气里,所以很冻。陕北又流传着:“小寒、大寒冻死老汉。”说明小寒、大寒冻得很厉害。还有说法是:“三九四九,冻烂石头。”说明冻得更厉害。
炒米
陕北人喜欢吃炒米,过去家家户户都炒。炒米之所以受到人们的欢迎,一则,它有一股炒后的香味,很诱人,另则,它是一种方便食品,既可以泡着吃,又可以干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