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九章 三阶教祖庭——百塔寺

  可从

  百塔寺,我以前曾数次游访过。这些年来,百塔寺比起其他寺院那日新月异的增建和修葺来说,变化可谓太小了。不大的院子坐东向西,3间不够间口的僧房,小小的院子正中有3间与民房无异的大殿,大殿东侧那排僧房之间有个夹道,夹道北边有孔小门可入东北侧小院,小院内两间小瓦房是僧舍与灶房。在西边那巨大的古银树的映衬下,树下小房愈显小巧,小巧的房舍衬托出那参天古银杏的高大,寺院自然无意,但客观上倒是确实反映出它的特色来。

  百塔寺,位于王庄乡天子峪口,古时此谷称梗梓谷,入谷近10里,谷内有至相寺(亦称国清寺),隋时,百塔寺为至相道场。由此而论,百塔寺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刹。

  百塔寺不只历史悠久,而且知名度颇高,隋唐时此地是三阶教信行和尚的塔院,所以是三阶教的祖庭之地。此寺创建于何年,今说法不一。一种观点认为此寺创建于隋开皇十四年(594),一种认为应是唐大历六年(771)创建,如前边所说“隋至相道场”成立,则此寺创建隋开皇十四年(594)应该无疑。唐大历六年(771),该寺改名百塔寺,至宋太平兴国三年(978)改为兴教院。由此可知,百塔寺为终南山创建最早的佛寺之一。

  信行和尚(540—594)为三阶教创始人,他是魏郡人(今河南安阳),出家后广涉佛经,四处周游,礼塔拜佛,广见多识,以后住法藏寺,受具足戒。他信奉头陀苦行,并以身行之。隋开皇年初被召入京,住化度寺。隋开皇十四年(594)正月四日寂灭,后葬于终南山天子峪口,并树塔立碑,此即信行塔院之始。后僧人仰慕信行和尚,圆寂后都葬于塔之左右,这样年复一年,青塔林立,蔚为大观,故以后寺院名为百塔寺。隋时为至相道场,宋太平兴国三年(987)改为兴教院。百塔寺不只是三阶教的祖庭,而且是华严宗大师弘法讲经之地。唐朝初期,华严宗祖师杜顺和尚曾住此寺,此间华严宗二祖智俨随法顺来到此寺,世称智俨为至相大师,其著作在华严宗有重要地位的智正法师,在此住寺达28年,著有《华严疏》十卷。

  为什么寺以后又改名“百塔寺”,《陕西通志》曰:“本唐信行塔院,大历间僧慕信行者皆雯于塔之左右,故名百塔。”明赵岖函在《游城南》一书中,记述他游百塔寺时曰:“又东南五里为百塔寺,本信行禅师塔院,山畔,唐裴行俭妻库狄氏葬塔尚存,系小塔。《记》所谓‘累累相比,谓之百塔’者,今止存三、五而已,殿前石幢经无可书,殊绝。”明赵岖函文中所引《记》所谓“累累相比,谓之百塔”中的《记》,指宋张礼所著《游城南记》,就是说宋代张礼游百塔寺时,百塔寺还有累累百塔,赵岖函游时,百塔寺内已只有三五座塔了。

  原百塔寺保存有不少碑石,许多碑石都可以佐证百塔寺的历史,比如化度寺僧海禅师方坟志碑文就是如此。此碑为显庆四年(659)二月正书,按《陕西通志》曰:“僧海禅师,俗姓刘,绥州上县人。永徽五年(654)卒,禅众于信行禅师所起方坟,石原存城南百塔寺”,今佚。僧海禅师即“禅众于信行禅师所起方坟”,说明在僧海禅师圆寂的永徽五年(654)之前,百塔寺已有不少灵骨塔,此说对百塔寺创建于大历六年(771)是一个有力的批驳。在公元654年之前,百塔寺已众塔累累了,怎么又能说这时寺院还未创建呢?另据华度寺邕禅师舍利塔铭曰:“奉陪信行禅师□□灵塔”,此碑文是贞观五年(631)十一月李伯乐制文、欧阳洵正文,此碑的存在又一次证明了百塔寺创建于隋当是无疑的。

  解放后,寺周围挖土盖房不断发现僧人墓葬及寺塔遗迹。据一些群众说,瓦窑推土时,曾发现铜制法器等物,这些发现都是昔日寺院历史的有力佐证。

  据新修《长安县志》载,今寺尚存一些石碑,有《华度寺邕禅师舍利塔铭》(重刻)、唐贞观五年(1631)《百塔寺信行禅师塔铭》、唐总章三年(670)《道安禅师塔铭》《光明寺慧之法师塔铭》、唐开元二十一年(733)《比丘尼坚行禅师塔铭》,唐大和六年(832)《百塔寺尊胜陀罗尼经幢》等遗物。

  世事沧桑,昔日之百塔寺,已夷为平地,塔群寺院,荡然无存。堪称奇迹的倒是当年寺院的一棵银杏,历经兵荒马乱,狂风暴雨,雷电冰雹,旱涝灾害,年代愈久远,倒是愈显茂盛、健旺。数十里高处亦可望见,树形酷似绿色华盖,走近仰视,只觉树长人缩,树冠其大不下100多步,根深叶茂,竟无一股枯死枝桠,树身如通天巨柱,耸人云端。据实测,此树高约20多米,10余人勾起手方能绕树一周。据村人谈,由于此树根深莫测,天旱雨涝都无碍于它,民国18年(1929)天大旱,周围井泉尽干,树皮被剥食尽枯,惟有此树,却树叶翠绿如碧玉,微风吹过,玉露如雨滴洒淋而下,堪称奇迹。

  1998年百年未有之大旱,渠干涸,秋季绝收。然此银杏却白果累累,其果实之多令人吃惊。一次,该寺一比丘尼去县委大院谈到关于寺院管理之事时说,该银杏树因果实压坠,有一如檩粗之股竟被压折……被一群众拉回家去……可见其生命力之健旺。

  人们传说唐僧取经曾在此树上拴马,寺院南的山坡上至今留有当年唐僧取经经过人称“神仙路”的小径。唐玄奘西天取经从长安什么地方出发,途经什么路径西去,至今尚是一个谜。前些时候,长安作者肖新声曾于报纸发表《唐僧取经启始站寻迹》一文,进行探讨,提出了一条线索,认为出发于距长安兴隆乡政府约半公里的大兴国寺(俗称甘河寺)。其理由是《西游记》上说“唐僧取经从瓦碴塔出发”,大兴国寺西边确确实实有一个瓦碴塔,没用一砖一木,高数丈,1949年,那一堆瓦碴还在。人所共知《西游记》乃神话故事,史料不能以此为据。但虽系神话,毕竟是写唐僧玄奘取经的,也不能无一点现实依据。据笔者这次对终南山佛寺调查,沿终南山一线以百塔寺为界,觅东而去至蓝田尚未发现沿终南山下佛寺有关于唐僧取经之传说,然从百塔寺向西长安、户县、周至沿山却不乏关于唐僧取经的传说,这不能不为我们提供一点启示:唐玄奘取经是否就是觅着这条线西去的。在周至黑凤岭黑山寺,亦有玄奘取经经过此地之传说。今黑凤岭下,尚有黑风洞,传说是唐僧丢掉伽裟的地方,而这一带又恰巧与唐僧取经路线相合,是不是从甘河瓦碴塔出发,经百塔寺西去沿户县、周至终南山根至宝鸡再西去的呢?

  以寺附事,抛砖引玉,以供专家研讨。

  咏寺诗选

  百塔寺

  明·赵岖函

  遥望百塔寺,寺边塔累累。

  下有敷荣草,上有纷披枝。

  借问此下人,长卧亦何其?

  心结如金石,骨化随尘灰。

  慧译广无外,圆光照地垂。

  色身宁有极,生愿为刍尼。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