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二十二章 牛头寺

  崔皓皇陂

  牛头寺,在长安县韦曲镇东南少陵塬畔的勋荫坡上,距西安古城约12公里。它背倚少陵,俯临樊川,林木茂密,曲径通幽,在唐代不仅为佛教名刹,也是古都长安城南的风景胜地。唐代诗人司空图有《牛头寺》名诗赞曰:“终南最佳处,禅诵出青霄。群木沉幽寂,疏烟泛氵穴寥。”寥寥几句,道出了牛头古寺静谧深邃的佛门佳境。

  宋代宋敏求《长安志》载:寺建于唐贞观六年(公元632年),而张礼在《游城南记》中则说是唐贞元十一年(公元795年)建,两说相差163年,史实待考。关于“牛头寺”何以得名,近人牛典之《长安古迹考》云:“……系牛头山第一祖师遍照禅师所居。因负牛头之事,圆寂后名牛头寺”。

  传说遍照禅师道行高于净业寺律宗创始人道宣律师。一日,道宣相请,遍照禅师知其有一比高低之意,届时负一牛头前往。道宣律师以礼相迎,并准备设宴招待,但因柴火不济,菜未能及时做好。遍照一再相拒,并说:“菜既未熟,我负一菜,请试用之。”遂将所负之牛头置于案上,自己大嚼起来,道宣见状惊异不已。遍照吃毕,坚持下山,道宣追至沣峪口外,见遍照正在破腹洗肠,从而知道遍照禅师道行高于自己,便从此断了竞技之想。于是,人们便将遍照禅师称为牛头祖师,将他所创建的寺院称为“牛头寺”。

  唐时牛头寺寺宇建筑宏伟,古木参天,俯瞰樊川,碧田秀畦,遥望终南,翠屏千嶂,同时开辟了杏花坪、九龙潭、洗肠沟、龙堂塔院诸名胜,成为城南佛教名刹,为历代皇亲贵胄、文人墨客、僧俗百姓的游览胜地。当时寺院附近聚居着豪门权贵,故有“城南韦杜,去天尺五”的民间俚语传世。武则天到此观赏时,曾赋诗《游九龙潭》纪胜,诗云“岩顶翔双凤,潭心游九龙,酒中浮竹叶,杯上写芙蓉”。由此可以想见当年武则天置身于秀美环境中,饮宴时的雍容华贵、龙凤呈祥的情景,而寺院的清幽恬静亦跃然纸上,读之令人神往。诗圣杜甫也曾有《上牛头寺》诗:“青山意不尽,衮衮上牛头。无复能拘碍,真成浪出游。花浓春寺静,竹细野池幽。何时莺啼切,移时独无休。”北宋太平兴国年间(公元976—983年)牛头寺改称“福昌寺”,直到元祜元年(公元1086年)复称牛头寺至今。也就是在这年,北宋人张礼到此游览,在他的《游城南记》中写道:“下勋荫坡,入牛头寺,登长老文公禅堂。夜宿寺之南轩。”又说:“寺内有徐士龙所撰碑。”“元丰六年(公元1083年),长老道文自南方来,居于寺之北堂。其南轩为延客之所,今有朱公脄题壁。”“龙堂在牛头寺之西。寺故有龙泉塔院,此堂即其地也。泉北有坡,俗称龙堂坡。地甚平衍,中多植杏,谓之杏花坪。”确实,龙泉水甘洌,千百年来取之不竭。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太后胁迫光绪皇帝西逃驻跸西安时,曾派人取此泉水,供其饮用,遂重修牛头寺,其用意不喻自明。今寺前有九龙池标志(位于58012部队驻地),近年重修,尚有一股泉水,由石雕龙头口中汩汩自流而下,常有人取回饮用品茗,别有一番风味。明嘉靖五年(公元1526年),为纪念唐代伟大诗人杜甫在长安,明廷拨款在寺南建杜工部祠,后移牛头寺于东院。明万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赵岖函在他的《游城南》中写道:“寺,地胜如华严,庄严过之,盖亦秦邸香火院也。”明洪武年间,牛头寺是秦王朱槃的香火院,自然得到修葺和保护。赵岖函曾有《牛头寺》赋诗志胜:“野寺荒塬上,登登径转遥。禅房穿树杪,珠阁擘山腰。坐久花频落,谈深鸟故骄。淹留从老衲,寂寞话前朝。”

  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民国教育总长傅增湘在《秦游日录》中写道:“……沿坡行至牛头寺。寺依峻壁。沿勋荫坡而上,行茂林中,数百步乃达。前对神禾塬,俯瞰华严川(樊川);南山拥翠,近接咫尺。”“由(杜公)祠右入院,为牛头寺之后殿。院中老槐如龙,云是唐植。古柏紫荆,亦数百年物。……殿后洞室三间,有菩萨罗汉像设。”当时牛头寺虽已破败,但后殿却是修葺一新。殿前的唐槐,树身高约3米,虽基干已半枯朽,用乾符陀罗尼石经幢而撑,但支干旁逸横出,盘曲如龙,枝叶婆娑垂地,人称“龙槐”(西安古树名木0384)。唐植的四季皆花之古柏,树身枯朽扭曲倒伏,以木而支,虽老态龙钟,犹枝叶苍翠,生机勃勃,如风傲立,人称“风柏”。这两棵千年龙凤树,与千年古刹之灵气,相互依存,相得益彰,吸引了众多的僧众游客,虔诚地双手合十叩拜,树下留影,更企望七色光环丛枝出现,以祈求吉祥。

  1956年,牛头寺被确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长期以来,寺院清寂,香客稀少。从1997年开始,在长安县政府和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支持下,92岁高龄的果林法师,多次发心修复此名山古刹,蒙各界人士支持,募捐重金500万元,将沉寂多年的千年古刹重新修建。寺内留传下来的陀罗尼石经幢等文物重见天日,寺内大雄宝殿已恢复原貌;2001年,在国外请晋的5尊缅甸玉佛像已运抵并安装到位,重达2吨的晨钟又将在每年正月十五、十六的古会日响彻樊川……

  今日牛头寺,东与杜公祠相接,下与杨虎城将军陵园毗邻,寺内花木葱郁,浓荫蔽日。回味昔日盛况,忆古思今,真有物换星移之叹啊!

  轶事传说

  牛头寺龙爪古槐现五彩圆光

  终南山岱顶圆光寺,历史上曾六现圆光,故观音寺敕名圆光寺。这种现象令历代多少人叹为神奇,也令多少人疑惑不解。如果是种自然现象,科学道理又是什么呢?如今人们是否还能看到美丽的五彩圆光?

  可以看到,回答是肯定的,而且就发生在西安市南的樊川八大寺之一牛头寺。牛头寺在杜公祠西,仅与杜公祠一墙之隔,凡去过牛头寺的人,都不会忘记那院内长相奇特的两棵古树。这两棵古树迎面看左首一棵为古槐,右首一棵为古柏,古槐扭曲极像苍龙腾空以待祥云,故人们称其为“龙槐”。而那棵柏树也堪称神奇,下周树皮全无,凹凸若生铁铸,可观其绿冠,还生机盎然,其形象象翠凤开屏,人称“凤柏”,我们说那五彩圆光就是在这棵龙爪槐上出现的。

  1994年我有一次去长安报社,和老编辑魏恩纪先生谈起大自然的奇异现象时他告诉我,牛头寺龙爪槐出现过五彩圆光。我眼里现出吃惊与疑惑。倒不是我不相信这位老编辑,我们认识时间并不短了,这是一个诚实的老知识分子,只是因为这事太突然、太神奇了。他大概看出了我的神情,就说:“有照片”,并说像这样的照片还不止他一个人有。说着就拉开抽屉,翻箱倒柜地找了起来,遗憾的是这次并没有找着。后来,他想了想说:“大概照片放在家里了。”

  1995年3月1日,我因要写《瑰宝长安》中的《奇异见闻》一章,晚饭后去他家找他。见面我说明来意,他立刻领我到他的书房,取出一厚叠由稿纸装订成册的影集,翻寻着那张照片,不一会就找到了。这是一张宽8.6cm,长12.7cm的彩照,照片清晰,画面右边一棵满身凹凸可又非常健旺的古槐,枝桠似龙蛇曲扭,树冠郁郁葱葱,树棵处在从右至左画面四分之二处,在离树棵不远,画面四分之三处,立着一个僧人,正双手合十打静。树棵远处背景上,一个女士引着一个小孩,看样子好像是游客。从女士穿短裙及僧人服饰、槐树绿叶看,是暮春或夏天,由于牛头寺在少陵原半原上,上部画面因而没有透出天空。在龙爪槐根部向上处,清晰地现出五彩圆光的虹,从肉眼清晰地辨出从上向下依次是绿、黄、红、紫、蓝,在下边似乎还有一道虹紧贴,但已难分辨出色彩。这些可辨的圆光,是在背影有树身这部分。从弧度看,圆光是很大的,在照片的左上角树冠处,有一圆形光斑,色彩较淡。此后,我同魏恩纪老师同去杜公祠,在杜公祠北门房处挂着的镜框里,也镶着一张牛头寺龙爪槐现五彩圆光的照片,五彩圆光与上述照片位置相同,画面上是一位中年男子手扶着树,不过,他不是僧人。

  佛教画像中,佛祖头顶常出现光环辉光。据科学家研究发现,这种光环辉光,人人都有,科学家早就发现世界上存在生物电,生物电亦可变为生物光,只是这种生物光一般极微弱,平时我们不易感知罢了。早在1911年,美国医生华尔德、其尔纳就通过涂刷过双花青染料的玻璃屏面,观察到任何人头外周围都有圈宽15厘米忽隐忽现象萤火虫一样的闪光,且色彩瑰丽。这以后,俄国工程师基里安将人体置于500伏以上高压和50赫的电场环境中,人体立刻发出明亮的辉光;同为俄国人的西迈扬·柯里尔和他的妻子瓦伦西娜用高频电场照相术成功地拍摄了人体辉光彩照。如今人们通过进一步研究,又发现我国医学所确定的人全身741个针灸穴位均可闪光,并发现正常人的辉光与有病人的辉光不同。

  第七、八届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青年专家、全国十大杰出青年周林同志创立的生物频谱疗法,就是根据人体频谱创立的。他在解释“人体频谱”时说:“人体是一个能向周围空间发射多种信息的生物辐射源。它包括热场,电场,磁场,以及光效应场等,均为与生命有关的特征信息,有关人体物理场的频和相关强度的指称为人体频谱。”而以此学说创造的周林频谱仪已荣获国家发明奖,并九次荣获国际大奖。在周林频谱仪的宣传页上开首刊有两张彩照,一为人发怒时能量向外释放,头部周围形成的一圈红色光晕;一为“经频谱仪照射十分钟后,人体恢复正常的光晕”,正常光晕就是一个类似五彩圆光的光晕。佛祖头上有一圈五彩圆光与发现人人头上都有这种圆光是偶合,还是一种预知?那么我们祖先早在古代就发现人体经络中的741个穴位与如今发现741个穴位均可闪光,又有什么必然联系呢?而牛头寺的古龙爪槐现圆光,是否就是一种生物电转换成的光能呢?为什么这些现象多发生于古寺佛山和古老的大树呢?这些谜还有待人们进一步揭秘。

  咏寺诗选

  牛头寺

  唐·司空图

  终南最佳处,禅诵出青霄。

  群木澄幽寂,疏烟泛氵穴寥。

  九月五日

  唐·杜甫

  故里樊川居,登高素□源。

  他时一笑后,今日几人存。

  巫峡蟠江路,终南对国门。

  乘舟身万里,伏枕泪双痕。

  为客裁乌帽,从儿具绿尊。

  佳辰对群盗,愁绝更谁论。

  牛头寺

  明·赵岖函

  野寺荒原上,登登径转遥。

  禅房穿树杪,珠阁擘山腰。

  坐久花频落,谈深鸟故骄。

  淹留从老衲,寂寞话前朝。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