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27章 消灭南明平定五省(11)

  “臣蒙简命,司藩粤东,即星驰赴任,行至中途,闻靖南王耿继茂、平南王尚可喜属下官兵,有掳掠乡绅妇女及占住藩司公署滥委署官等事。臣思自古亲王藩封,天子使吏治其国而纳其贡税焉,不得暴彼民也。二王不过以功受封,宜仰体圣明爱民至意,安地方以安百姓,斯为不负恩命,乃所为如是,臣安敢畏威缄然,自负厥职乎。况公署被占,臣莅任无地,伏乞敕下二王,还官署以肃体统,释虏俘以慰孑遗,官民幸甚”。《清世祖实录》第76卷第10、11页。

  藩王长期驻镇一省,不仅官民遭殃,地方政出多门,易成分割之势,损害了全国的统一局面,削弱了皇权,而且潜伏着起兵叛乱的因素,时机一到,就会大动干戈。

  顺治帝更为欠妥的是委派吴三桂移镇云南,且授以管辖该省的政治权力。他非常重视对云贵的统辖,收到三路大军会师昆明,滇省大局已定的喜讯后,即于顺治十六年正月二十一日谕告吏部说:云贵地方初辟,节制弹压,亟须总督重臣,贵州巡抚赵廷臣久历岩疆,堪胜此任,著即升云贵总督,其贵州巡抚一职,著以山西按察使卡三元升补。③《清世祖实录》第123卷第11页;第20页。过了二十多天,二月十五日,议政王简亲王济度等议奏:云南既已收复,则贵州为腹里地方,驻防之宁南靖寇大将军罗托等官兵,劳苦日久,应撤回京。黔省系边要地区,请敕经略洪承畴酌量镇守,荆州乃适中之地,应令安南将军明安达理等官兵驻防。帝允其议。③。

  五省经略洪承畴对此事也在反复思考,他于十六年正月上疏奏称:贵州有大将军罗托弹压,巡抚赵廷臣绥辑,可无他虑。“惟云南尤为险远,土司种类最多,治之非易。故前元朝用亲王坐镇,明朝以国公沐英世守,乞敕议政王、贝勒、大臣为久长计,留兵驻镇,俾边疆永赖敉宁”。《清史列传》第78卷,《洪承畴传》。洪又奏称:请议三路大兵作何分留驻防,贵州中路汉兵及广西汉兵作何分布安设。经兵部议拟,以留拨大帅官兵镇守滇南,事关重大,请旨定夺。帝召议政王贝勒大臣会议。三月二十三日,议政王贝勒大臣议奏:平西、平南、靖南三藩内,应移一王驻镇云南。汉中已属腹里,兼有四川阻隔,不必派藩王驻防,应移一王分镇粤东,一王分镇蜀中,何王应驻何省,共候上裁。帝命平西王驻镇云南,平南王驻镇广东,靖南王驻镇四川(后移广西,最后定下从广东移镇福建)。《清世祖实录》第124卷第14、15页。

  这是一个关系重大的战略性决定,对当时及康熙前期的军政局面,产生了极为重大的影响。云南需不需要藩王驻镇,为什么要命平西王去滇?这两个问题值得深思。洪承畴素以擅长历史殷鉴而著名,所举元明之例,不无参考价值。不错,元朝是命亲王坐镇云南,而明朝为了防止故元遗王遗臣作乱,兼备土司,故派黔国公沐英家世代驻守。但是,元朝帝君乃系数百万蒙古之可汗,拥有数十万上百万蒙古铁骑,宗室诸王均皆能征惯战,派出一位亲王带领一二万蒙古骑士驻镇滇省,在将帅人选和士兵数量上,都没有问题,有这个能力。明之情与此类似,开国之初,雄兵百万,大帅数十,猛将若云。沐英少孤,被明太祖朱元璋收为养子,改姓朱,十八岁起转战四方,军功卓著,甚受义父义母宠爱,封西平侯,征云南,逼元梁王败死,悉平滇省,又屡败“诸蛮”。太祖曾亲嘉其说:“使我高枕无南顾忧者,沐英也。”沐英虽非太祖亲子,但与亲子无异,死后追封黔宁王,子沐昕娶成祖之女常宁公主。《明史》第126卷,《沐英传》。有这样一位开国元勋和皇亲国戚坐镇云南,当然比派其他非亲之帅将更为可靠。

  但是,平西、平南、靖南三王的情形,与元朝梁王、明朝黔国公沐英,就很不一样了。平南王尚可喜早年降金,一向效忠朝廷,别无异心。靖南王耿继茂之父耿仲明,虽也归顺很早,为主转战四方,但顺治六年以隐匿逃人被部议削爵,摄政王多尔衮未允其请,仅令罚银,仲明却在未知王之令旨以前即自尽。父之惨死,不能不在耿继茂心中留下阴影,对其是否忠贞不贰,难免不有所影响。平西王吴三桂之情又有不同。他任明平西伯、宁远总兵时,坚守关外四城,抗拒清兵,多次拒绝清朝劝降之旨。只是在大顺军领袖李自成统领大军包围山海关,欲尽歼吴军时,他才向清朝求兵相援。且仅只许诺事成之后,以关外封赐清国,仍要保全大明万里江山,后被大顺军猛攻,城将失陷时,他才被迫发降清。正因为有此一番曲折,故摄政王开始对其只是利用笼络,并不完全相信,派其随英亲王从征陕西、江西后,于顺治二年夏即令其班师回京,率本部赴镇锦州,从此一闲就是两年多。顺治五年四月,因川陕吃紧,摄政王才派其率部移镇汉中,且命墨尔根侍卫、固山额真李国翰为定西将军,率右翼汉军官兵与吴同镇,自此以后,吴、李二人一直同领本部征战川陕,攻滇之时,亦是如此,十五年七月李病故后,吴才独统军行。

  为什么这时顺治帝要委任吴三桂移镇云南?显然是出于需要和可能这两方面的因素。顺治十六年三月,南明永历帝虽逃入缅甸,但晋王李定国、巩昌王白文选仍分统军队活动于边境地方,特别是李定国曾“两蹶名王,天下震动”,清廷对他不得不防。京城满兵虽善征战,可顺治十四年满洲八旗只有四万九千六百九十五丁,怎能派出数千或一万士卒远戍云南,且八旗军向来是出征一段时间即需回到京师“拱卫宸极”,不能长久在外,没有八旗军为主力,绿营兵虽号称六十万,亦无力担此重任。平南、靖南二王兵力向不及吴,只有平西王之兵参加了攻滇之战,并曾立下大功,因此,滇省需要大兵驻戍,需有大帅坐镇,环顾左右,确系舍吴不可。且皇上对吴三桂又一直比较赏识,比起摄政王多尔衮来说,世祖更加重视发挥吴之作用。

  顺治五年四月摄政王命吴三桂率本部自锦州移镇汉中时,只是下了一道谕旨令其移镇而已,并未详细明确规定其应有之职权。顺治八年九月初八,世祖赐平西王吴三桂金册金印和敕书一道。金册详列吴三桂开关降清,“随睿王破贼兵二十万,底定中原,大功茂著”,在山西陕西斩杀、降获、降服伪秦王、定远侯、经略、总兵、副将、参将、游击朱生福等五百七十余员和敌兵三万余人,攻克山西陕西二省五十八城等功,故“特授金册金印”,封吴为平西王。敕书则详述吴入川征剿之职权说:“四川逆贼盘聚,斯民陷于水火。兹特命尔统领大军入川征剿,凡事与墨尔根侍卫李国翰计议而行,投诚者抚之,抗拒者诛之”。“地方既定之后,凡军机事务,悉听王调度,其一应民事钱粮,仍归地方文官照旧管理。文武各官有事见王,俱照王礼谒见”。《清世祖实录》第60卷第6、7、8页。不久帝又赐敕谕固山额真、墨尔根侍卫李国翰说:“兹特命尔统领汉军及绿旗兵,入川征剿,凡事协辅平西王而行”,“地方既定之后,凡军机事务,悉助王调度”。《清世祖实录》第61卷第4、5页。顺治十年十二月初九,帝以吴三桂入川征剿有功,于藩俸六千两外,每年又加俸一千两。十四年五月又以吴平四川嘉定功,再加岁俸一千两。《清世祖实录》第79卷第19页,第109卷第21页。

  正可能是由于顺治帝赏识吴之军政才干,予以重用,吴对平定川陕滇黔立下大功,且其非常积极地统兵攻滇,要消灭南明永历权利,可见其对前明故君已经情尽义绝,今后自会永远效忠清帝不怀二心了。因此,顺治帝才决定派吴三桂移镇云南。

  顺治帝颇有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作风,他一决定委吴镇滇之事后,就授以统军治政大权。顺治十六年十月二十二日,他谕吏兵二部说:

  “云南远徼重地,久遭寇乱,民罹水火,朕心不忍,故特遣大军,用行吊伐。今新经平定,必文武百官同心料理,始能休养残黎,辑宁疆圉,至统辖文武军民,尤不可以乏人。前已有旨,命平西王吴三桂移镇云南,今思该藩忠勤素著,练达有为,足胜此任。当兹地方初定之时,凡该省文武官贤否,甄别举劾,民间利弊,因革兴除,及兵马钱粮一切事务,俱暂著该藩总管奏请施行,内外各该衙门不得掣肘,庶责任既专,事权归一,文武同心,共图策励,事无贻误,地方早享升平,称朕戡乱柔远至意。俟数年后,该省大定,仍照旧令各官管理,其应行事宜,尔等即行议奏”。《清世祖实录》第129卷第9、10页。

  将此谕与顺治八年命吴入川征剿及前述平南、靖南二王分镇广东、福建之敕书相比,显然有着重大差别,那就是顺治八年敕及平南、靖南二王之敕书,均规定地方平定之后,三王只有处理军机事务之权,而“一应民事钱粮,仍归地方文官照旧管理”,三王只有军权,没有权利、财权和用人之权,现在却不一样了,云南省文武官员的“甄别举劾”,民间利弊的“因革兴除”,“及兵马钱粮一切事务”,都由平西王“总管奏请施行”,平西王在云南集军政财权为一身,成为该省之“总管”了。

  帝又允吴之请,以投诚兵一万二千名分十营,每营一千二百名,以投诚官统领,营之名为忠勇、义勇,各分中前后左右五营。原永历之淮国公马宝以右都督充忠勇中营总兵官,原公安伯李如碧以都督佥事充忠勇前营总兵官,原宜川伯高启隆以都督同知充忠勇左营总兵官,刘之复以参将管忠勇右营总兵官事,塔新策以副将管忠勇后营总兵官事,王会以右都督充义勇中营总兵官,刘以副将管义勇前营总兵官事,原叙国公马维兴以左都督任义勇左营总兵官,原怀仁侯吴子圣以都督佥事充义勇右营总兵官,杨威以副将管义勇后营总兵官事。《清世祖实录》第138卷第3、4页。

  帝复允吴之奏,设云南援剿四镇,以四川右路总兵官右都督马宁为云南援剿前镇总兵官,四川左路总兵官署都督佥事沈应时为云南援剿左镇总兵官,湖广益阳总兵官署都督同知王大臣为云南援剿右镇总兵官,都督同知杨武为云南援剿后镇总兵官。《清世祖实录》第141卷第11页。云南援剿四镇之设,固然为防备李定国进攻,保护滇省,以及将来进攻缅甸逼索永历帝,能起较大的支援作用,增强了滇军,但是此举也同时扩大了平西王的势力。他可以指挥湖广、四川的四位总兵官,他的评语对这四人的升降能起很大的作用,从而为他拉拢四将提供了方便,十几年以后王大臣就是吴三桂起兵反清时的一员大将。

  帝又允吴之请,任用了一批云南省的总兵官,以原任经略右标提督总兵官左都督张勇为镇守临元广西等处总兵官,原任湖广左路总兵官右都督张国柱为永顺总兵官,原任湖广中路总兵官署都督佥事阎镇为大鹤丽永总兵官,云南团练火器总兵官王永祚为蒙景楚姚总兵官,原永历之德安侯今三清抒诚侯狄三品为广罗总兵官,祁阳总兵官都督佥事刘文进为曲寻武总兵官。《清世祖实录》第141卷第11页。

  这些援剿总兵、本省各镇总兵、副将,皆系由吴三桂自己选择后报请帝批,皆依议而行。云南省的各级文官,亦以吴之意愿为定。吴三桂还积极扩大属下佐领数额,“其藩属五丁出一甲,甲二百设一佐领”,后竟多达五十三个佐领,辖以左右都统。

  从以上事实看来,吴三桂拥有藩下牛录兵约一万名、投诚兵一万二千人,可以调遣云南省已设六镇之绿旗兵约二万三四千名,还可征调援剿四镇兵约一万二千名,总兵力多达五六万人,超过了任何总督、驻防八旗将军和北京八旗的一旗都统,他又拥有统辖云南文武官员大权和辖理滇省政务的大权,这样强大的军权利力集中于一人之手,固然有利于打压反清武装,彻底消灭南明和李定国大西军,保证滇省的平定,但是,也易出现尾大不掉分割的局面。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