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野牛的原产地,有黄牛、水牛和牦牛多种。我国远古居民已经猎取野牛,这种猎技一直保留在民族学资料中。贵州苗族传说,很早以前野牛众多,凶猛异常,常常威胁人的生存。氏族头人对牛灾束手无策,号召氏族成员去战胜野牛,有功者赏。有一勇士岩扎挺身而出,甘当此任,去降服野牛。岩扎手持长矛,冲向牛群,杀死许多野牛,但是还有两头白牛、一头黑牯牛和一头黄牯牛依然同岩扎搏斗。后来岩扎的同伙将黄牯牛刺死,又扎伤了黑牯牛,这时两头白牛向岩扎猛扑过来,万分火急,岩扎舅舅射一冷箭,把一头白牛射死,另一头白牛见形势不妙,向北逃窜,从而苗族战胜了野牛。氏族头人为了表彰岩扎,召开氏族大会,对歌、跳舞,模拟斗牛,进行斗牛表演,后来的苗族斗牛就是由此产生的。
在清末民初台湾还有猎牛风俗。原来台湾没有牛,是从大陆和印度输入的,有些跑到山林,繁衍滋生,出现不少野牛。郑成功治理台湾时,寓兵于农,提倡牛耕。江日?《台湾外纪》卷十一:“有警则荷戈以战,无警则负耒而耕。使野无圹土,而军有余粮。”其中有一条措施,就是“插竹为社,斩茅为屋,围生牛,教之以犁”。这里所谓的“围生牛”,就是猎牛活动,主要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套牛。此法与牧民套马相似。《番社采风图考》:“以长竿系绳为圈,合圈束期颈,牛曳绳怒奔,则纵其所往,伺其力尽,绳势稍缓,徐徐收系于木,饿之,渐进草食。”在东宁陈氏《番俗图》上有一幅《捕野牛》,三个高山族男子赤臂上阵,乘马疾追,以长绳套住野牛脖子,牛拖绳奔跑,猎人紧随。其诗曰:
捕牛有新术,长绳系修竿;
牛行宁胜马,随处围遮拦。
骇颅入环缠,臾致谅匪难,
野村虽未训,刍秣编皂枪。
另一种是设陷阱。《台湾使槎录》引《居易录》:“台湾多野牛,千百为群。欲取之,先置木城四周,一面为门。驱之急则入,入则为局,闭而饥饿之,然后徐施?,豢以刍豆,与家牛无异。”使用这种猎牛方法一次可捕捉若干头牛。
捕到野牛后,经过“饥饿”方法驯育之,逐渐可以役使,高拱乾《台湾府志?风土志》:“深山中多野牛,教而驯习,可用以耕田,驾车。”为此必穿牛鼻子,戴笼头,以便驾驭。
在云南独龙族、普米族、西藏珞巴族地区也有猎牛风俗。由于野牛凶猛,体大力足,一般不个人出猎,而是集体围猎。所用工具有弓箭、围栏等。其中除手持弓箭外,还有一种地箭,实际是弩,即先在地上搭一米高的架子,其上张弩,在机关上拴一绳,引到前面的树枝上,当野牛触及伏绳时,机发箭射,正中牛身,由于箭头上涂有乌梅膏或“咪树”根毒汁,牛过百步即倒地而死。另一种方法是“梭戈木”,即围栏的意思。每年五月、十月时节,人们常在野牛群经常通过的山坡上,留一通道,其他路口拦死,在通道处拴有若干套索,当牛头伸入即不能出来,而且越勒越紧,猎人伺机前来刺牛。
过去独龙族猎牛是集体狩猎,共同消费,这是民族的原则。近代则是谁狩猎谁参与分配,并且突出了个人的作用,如每个猎手的箭头都是不一样的,或尖镞,或圆镞,或者箭翼有别,射中野牛后,首先检查箭头特征,决定猎物归属。野牛的头、颈归猎中者所有,其他由全体均分,虽路人见之也“见者有份”。这种分配制度是私有观念产生后才有的,突出了个人的作用,讲究技艺高低。当地一个英雄的猎手,往往把牛头和其他兽头拴在门楣上,少者几个,多者数十,其用意有二:一是显示主人的勇敢、智慧和高超的猎技;二是具有避邪作用,鬼魂看到主人如此善猎,自然也就敬而远之。
关于牛的驯育,所知资料甚少。《淮南子?本经训》:“拘兽以为畜。”由于牛的野性,力量较大,可能是把幼牛留下来,以绳索拘之,逐渐养大、驯育的。我国是野牛的产地,远在七八千年前的史前遗址里已出土黄牛、水牛遗骨,当时可能已饲养耕牛。最初的饲养可能发生在长江流域。广西毛南族传说他们的祖先三界公是水牛的驯育人,原来他们以火耕田,生活艰难,后来三界公把野牛驯化为家牛,代人耕田,种植水稻,后来毛南族祭祀祖先时,必须杀牛,认为三界公喜欢吃牛肉。布依族民间驯育小牛,还采取捆绑小牛四蹄,在家饲养,久而久之才放开喂养的方法。傣族有一种竿放法,即在地上插一木桩,木桩套一竹竿,能够转动,竿端系一长绳,绳头系着牛角或牛鼻环,牛可在方圆几十米的地方移动、吃草。这种竿放法也是从“拘畜”演变来的。不过,最初控制牛是很难的,可能是在牛角上拴绳,甲骨文中的牛字上,牛角上有一横木,就是见证。这样比较容易控制难以驾驭的牛。《说文》中也说“牛触人,角著横木,所以告人也”。后来才实行穿牛鼻子。关于穿牛鼻子的起始,有人说始于商代,有人说始于战国。在山西浑源出土的战国铜器上已有穿牛鼻子的形象。战国时期称牛鼻环为?,《吕氏春秋?重已》:“使五子竖子引其?,而牛恣所以之,顺也。”当时的牛鼻环是以桑条制成的。《淮南子?主术训》:“若指之桑条以贯其鼻,则五尺童子牵而周四海者,顺也。”至今在民间还有穿牛鼻子的习惯,一般都是在小牛时穿孔,套一木环或铁环,作为拴系缰绳的地方。民谚说:“牵牛要牵牛鼻子”,这种驾驭方法正抓住了要害,使牛更易于使用,这是驯育野牛的重大进步。
民间所保留的牛环,起初还是以木为之,然后拴有牛皮缰绳,如彝族过去就利用木牛环,古代绘画上就绘有这种形象。作者在民间调查时,还曾看见有些地区仍使用木牛鼻环。南方的壮族、苗族的牛环比较简单,仅仅利用一根绳索穿系而已,并从牛角后拴一绳,形成简易的牛笼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