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甲骨文中的马字
“马”字在甲骨文字、文辞中经常出现。甲骨文单字总数约有4500字左右,其中可识的有2000字左右。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有许多表示马或与马有关的符号。马字符号,或单独成一字,或与其他符号组合在一起,组字表词。甲骨文中的马字符号或用马字作为字符的符号,都与马有关。
这里的“马”字,都是将马作为整体来描绘的。甲骨文中的动物名词绝大多数是抓住动物的特征作全体形象勾勒,如鹿、虎等,唯独“牛”、“羊”二字以首象形。马字与牛羊以外的其他表示动物的汉字一样,也是由整体形象勾勒而来,有头、鬃、身、足和尾。《说文解字》:“马,怒也,武也,象马头髦尾四足之形。”将甲骨文中的马字与原始岩画中的马形象比较,从中可以看出从图画文字到象形文字的演变痕迹。再将金文、古文、篆文以及楷书中的马字与甲骨文中的马字进行比较,其中的演变过程也很清楚。
马字在甲骨文辞中,多用作本义。如“甲辰卜……贞,奚来白马。王占曰:吉。其来”(乙3449)。也借用作官名或方国名,如马亚、马小臣、多马、马方等。如“贞,其命马亚射鹿”(甲2695);“丙寅卜,?马小臣”(粹1156);“贞,命多马羌”(粹1554);“乎多马逐鹿获”(丙74);“丁未卜……告曰马方……河东来”(前4?46?4);“未卜,宾。贞,马方其征”(京津1681);“贞……乎取白马氐”(乙5305)等。
此外,甲骨文辞中还有“车马”、“戎马”、以马为牺牲以及马祸等记载。
“马”作为甲骨文字字素,既可以独立成字,也可以构成其他字象形表词,如骊、驳、驱等。骊(前4?47?5;佚970),表示深黑色马;驳(前4?47?3;甲298),表示杂色马;驱(粹119;前2?8?3),从马从支,像手持鞭击马之形,表示驱马。甲骨文中还用其他动物符号与马字组合,如鹿字加马字,豕字加马字,用来为马命名或形容马。表示马的性别时,则一般加上⊥、匕符号表示公母。这些带有“马”字的符号中,“马”实际上是充当了偏旁部首的作用。
甲骨文以后,“马”作为汉字的一个字素,被人们广为用来造字。《说文解字》收有120个马部汉字,到了当代出版的《汉语大字典》则翻了5倍,有620多个,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马字群”。这些成群的马部汉字,或表示马的年龄、大小,或表示马的颜色、性别,或用来摹状马的形态、动作,其意义都与马有关。
(二)马的年龄、大小、性别与马的命名
从文字学材料来看,古代的马既有抽象的统称――“马”,又有按毛色、年龄、性别、大小等区分的具体称呼。我们今天见到马类动物时,一般不作详细区别,概以马论之,顶多加上一些表示性质、颜色或状态的词,如“公马”、“白马”、“小马”等,词根仍然是“马”。但在古人眼里,却不尽然,他们对马的辨别与称呼是非常具体、极其细致的。公孙龙子有一个著名的论题――“白马非马”,从古人对马的命名方式看,是有道理的。古人对马的辨别和认识有许多角度,角度不同,辨别的结果也就不同,对马的称呼也就不一样。
按年龄分,有一岁马、二岁马、三岁马、四岁马、八岁马等。
一岁马作“?”:《说文》:“?,马一岁也。从马一。”
又作“?”:《玉篇》:“?,马一岁。”
二岁马作“驹”:《说文》:“马二岁曰驹。”
三岁马作“?”:《说文》:“马……三岁曰?。”
又作“?”:《说文系传》:“马……三岁日?。”
四岁马作“?”:《玉篇》:“?,马四岁也。”
八岁马作“?”:《说文》:“?,马八岁也,从马从八。”
又作“?”:《集韵?有韵》:“马八岁谓之?。”
按大小分,有童马、马驹、六尺马、七尺马、八尺马等。
小马称“?”:《正字通》:“?,小马。”
称“驹”:《说文》:“马二岁曰驹。”徐灏注笺:“驹虽为二岁马,浑言之则为儿马方壮之称。”
称“?”:《集韵叫旨韵》:“马驹谓之?。”
称“?”:《字汇》:“?,小马。”
六尺以下称“驹”:《诗?周南?汉广》:“之子于归,言秣其马。”毛传:“五尺以上曰驹。”孔颖达疏:“五尺以上,即六尺以下。”
六尺马称“骄”:《说文》:“马高六尺为骄。”
称“?”:《切韵?翰韵》:“?,马高六尺。”
六尺以上称“马”:《周礼?夏官?人》:“(马)六尺以上为马。”七尺马称“?”:《周礼?夏官?人》:“马……七尺以上为?。”八尺以上为“龙”:《周礼?夏官?人》:“马八尺以上为龙。”按性别分,也有多种称呼,不像今人只冠以公母等字眼。
公马称“驵”:《说文》:“驵,牡马也。”
称“?”:《玉篇》:“?,牡马也。”
称“?”:《集韵》:“?,牡马。”
称“?”:《说文》:“?,牡马也。”
称“?”:即儿马。
母马称“骒”:《正字通》:“骒,俗呼为牝马,即草马。”
称“?”:《尔雅》:“牝曰?。”郭璞注:“?,草马名。”
称“?”:《玉篇》:“?,牝马也。”
阉马称“?”:《说文》:“?,?马也。”
称“?”:《字汇补》:“?,牿马也。”
称“?”:《本草纲目》:“马去势曰?。”
我国的一些曾经以畜牧为主要生产方式的少数民族,如蒙古族,他们对不同年龄和尺寸的马也有很多称呼。在蒙古语中,马既有通称(moe),又有按年龄、性别加以区别的特定称呼。如一岁马(ωnǎg)、二岁马(daag)、未成年公马(u待待)、未成年母马(b贷贷dǎs)、成年公马(贷d?γǎg)、成年母马(guu)、成年阉马(axt)等。
古人在长期与畜类打交道的过程中积累了许多经验,能够根据牛马等畜类的牙齿情况来鉴别其年龄,更能根据其性别特征辨别雌雄。从汉字所记来看,一至四岁的马都有专称,而四岁以上的马除个别外,很少有专称,这可能是因为马在四岁以前尚属幼驹,在不同的年龄阶段需要实行不同的调教,而四岁以上的马一般就开始用于使役的缘故。但如果将汉字中以年龄、大小、性别称呼马的字与称呼牛的字进行简单比较,就会看出,以年龄、大小、性别称呼牛的汉字要比称呼马的多得多。据笔者不完全统计,同样是以性别为参照,表示公牛的用字多达13个,而表示公马的用字只有4个;表示母牛的用字有7个,而表示母马的用字只有3个。以年龄、大小为参照称呼牛马所用的汉字也存在类似的情况。这表明,牛马文化虽然在汉族先民中都较发达,但牛文化的发达程度要高于马文化。
(三)马的颜色与马的命名
颜色,也是古人识别动物的一个重要参照系。根据马的毛色,古人将马分作许多类别,不同颜色的马获得了不同的称呼,并用不同的汉字来表示,这些字均从马。因书写、印刷繁难,此处除常用字外,只将颜色划分情况作一描述,表示马的专名的汉字及出处、释文等只好略去。
从马的整体颜色划分,有黑色、深黑色、青黑色、浅黑色、赤黑色、青色、紫色、白色、赤色、浅黄色、杂色、黑白杂色、黄马杂毛、有黑纹如棋盘、青骊色、黄白色、浅黑杂白色、黄白相间、青白杂色、青白杂毛色、苍黑杂色、赤白相间、马纹杂驳、马毛斑白、黄马发白、黄马白毛等。如深黑色马曰“骊”(《说文》),黄马发白曰“骠”(《说文》),杂色马曰“驳”(《说文》),有黑纹如棋盘的马曰“骐”(《说文》),青白杂色曰“骢”(《说文》)等等。
从马的个别部位的颜色划分,有马头赤色、马额白至唇、白额、额带白星、面额白色、额白色的黑马、马口黑、白马黑唇、黄马黑喙、赤马黑鬃、白鬃尾、鬃尾黑色、红身黑鬃尾、多鬃青色黑马、赤鬃白身黄目、黑嘴黄毛、白腹、赤毛白腹、膝以上皆白、膝下白色、膝胫间多毛、骊马黄脊、黄脊薯马、黑脊白马、色黑脊黄、黑马黄脊、脊上有旋毛、脊有旋毛、骊马白胯、脚胫有长毛、前足全白、后足皆白、后右足白、后左足白色、后足皆白、左足白、四蹄全白、白尾、色黄尾白、赤马黑毛尾、尾根白色、白臀等。如白毛尾马称“骠”(《说文》),红身黑鬣尾良马称“骝”(《玉篇》),面额白色的黑马称“?”(《尔雅》)等等。
从上可见,马的毛色是古人辨别马的一个重要手段。从整体颜色分,马分为黄色、黑色、赤色、杂色等。不同颜色,称谓不同;同一颜色,也有不同称呼。同时,马的个别部位的颜色也是人们辨马、识马的重要视点,如额、鬃、唇、脊、腹、膝、胫、足、尾、臀的颜色不同,对马的称谓也不同,甚至足的前后左右颜色不同也得出不同的称谓,足见其名目繁多。
古人如此关注马的颜色,可能跟相马术有一定关系。因为马在古代帝王的祭祀、战争、田猎、出行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这样一些重大的活动,马匹的选择尤为重要。据《礼记?檀弓上》记载:“夏后氏尚黑,大事敛用昏,戎事乘骊,牲用玄。殷人尚白,大事敛用日中,戎事乘翰,牲用白。周人尚赤,大事敛用日出,戎事乘儿,牲用?。”夏商周三代由于崇尚的颜色不同,祭祀时选用的牺牲和出征时选用的战马颜色也不同。夏人尚黑,为死者举办丧事要在黄昏入殓,战争时喜欢乘黑马,祭祀时用黑色的牺牲;殷人尚白,为死者举办丧事要在中午入殓,战争时喜欢乘白马,祭祀时用白色的牺牲;周人尚赤,为死者举办丧事要在日出入殓,战争时喜欢乘赤马,祭祀时用赤色的牺牲。马之毛色与马之用途联系如此紧密,难怪古代会有如此众多的以颜色称呼的马字。
(四)马之别名?良马?似马之物?状马
马部诸字还多用来表示马的别名和类似马(或与马有关)的动物。表示马的别名的有“骖”、“验”、“?”等,约有50多个。这些字,古代字书多释为“马名”,具体是什么样的马,往往语焉不详,说明这些表示马的汉字由于时代的变化有许多连古人也不明其意了。
马部诸字还记录了许多古代的良马,有骏、骥、骁、骝、骅骝、??等,约有30个左右。当然对劣马也有所记录,有驽、骞、?等,约10个,此外,一些具有与马的某些特征相似(体形像马、头似马首、尾如马尾、足似马蹄、腹类马腹)的动物,也被以“马”为偏旁造字记录下来,如“?”,《尔雅?释畜》记之为“状如马,食虎豹”;“?”,《山海经?北山经》记之为“马尾而有距”,都是传说中的或今已不详的怪兽的名字。这样的汉字大约有30个。
马部汉字用来“状马”的字最多,约有150多个。这些字大多用来形容马的行走和奔跑、马的脾气和性情、马的体态和动作等。其中表示行走和奔跑的用字就有70多个,从古代字书的解释来看,又分马行、马疾行、马缓行、马行步向前、马行不前、马踌躇不行、马停步、马立止、马立不定、马步急、马走、马跑、马奔、马竞驰、众马行、众马疾行、群马相逐、马行相及、马奔驰不齐、众马依行列次第奔驰,以及马行壮勇、马行威仪、马行恣纵、马步闲习等。表示马的体态特征的,细分有马头高、马耳曲、马鬃毛长、马毛长、马逆毛、马脚屈、马曲脊、马污面、马高大、马肥壮、马雄壮、马强健、马重、马小等。形容马的脾气和性情的汉字,细分有表示马驯服、马和善、马和乐、马迟钝、马狠、马怒、马性恶、马多恶、马凶悍等。表示马的动作和马对外界反应的用字也很多,如表示马啮、马跃、马跳跃、马奔驰腾跃、马头仰或俯、马卧地打滚、马摇头、马睡觉、马负物、马负重难行、马怕石不能行、马受惊、马惊视、马惊怒等。其他如马多、马盛、马病、马卒、马衔脱、马腹下鸣、车马声、车骑声等也都用特定的汉字来表示。且略举几例:
众马行――?
群马相逐――听
马行相及――坏
众马依行列次第奔驰――?
马头高――?
马鬃毛长――?
马曲脊――?
马污面――?
马驯服――驯
马凶悍――?
马和善――?
马受惊――骇
马头仰或俯――骧
马卧地打滚――灶
这些字今天多已不用,因书写印刷繁难,此处不能将这些字一一写出。古代对马的摹状之词(字)如此丰富,又如此细致,这充分说明古人与马的密切关系。
以上从马诸字,是古人对马从不同角度区分、认识、摹状而产生的。实际上马部汉字所蕴涵的文化意义要较上述丰富得多,此处简略提及,意在表明,如此丰富的马部汉字实在是古代马文化发达的一个充分标志。一般来说,对一个民族越是重要的东西,越是经常打交道的东西,其“语言分割”就越细密。在爱斯基摩人眼里,雪的颜色有好几十种。在阿拉伯语词汇中,表示各种各样骆驼的词就有6000多个。中国长期处于农耕社会,牛部汉字有几百个,与牛有关的成语、谚语、俗语、歇后语也极为丰富。马部汉字也是如此。有人认为人类早期的语言词汇是不丰富的,这并不符合实际。人类早期的思维和语言,就某一方面而言,是极其细致而具体的。《诗经》中所记的鸟兽草木之名,至春秋时不经过专门的学习有许多已经无法确认,所以孔子在《论语?阳货》中说,学《诗经》可以“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后世许多文字学著作在释鸟兽草木时,也往往意见不一致或解释不清,这是由于时空变化造成的,正如明人陈第《毛诗古音考序》中所云“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亦势所必至”。马部汉字古时众多,而后人多不解或不用,这正是后人的生产、生活方式已与前人有所不同造成的。
从现代动物学角度来看,马属哺乳纲马科动物,草食役用家畜。耳小直立,面长,颈上缘及尾有长毛。四肢强健,每肢各有一蹄。毛色复杂,有骝、栗、青、黑等。性温顺而敏捷,能负重远行。多在春夏发情,性周期21-22天,发情持续3-7天。3-4岁开始配种,妊娠期11个月,每胎产驹一头。寿命约30年。广布于世界各国,我国主要分布在西北、东北和西南地区。有重挽、轻挽和骑乘三型,亦可兼作驮、乳等用。但这只是动物学家的分类和解释,一般人则很难对各种马加以分类并准确地叫出它的名字。今之生产方式与古之生产方式已大不相同,对马的过细区分已没有任何意义,所以人们对马的区分、称谓、摹状之词变得越来越笼统、抽象、贫乏,而古代那些成群的马部汉字也似乎成了一堆死物。但我们不能小看这些汉字的文化价值。如果没有如此众多的马部汉字“化石”保留下来,我们今天就不可能看到如此丰富多彩的古代马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