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考古资料,先秦时期马车上的“伏兔”有两种,一种是青铜制造的兔形装饰物。另一种不具明显的兔形,木质,为车的部件。
(一)青铜伏兔
这类青铜兔形装饰未见于古代文献记载,我们只是根据其形状称之为“伏兔”。在第一章中,我们谈到陕西陇县边家庄五号春秋墓出土了四只青铜兔,镶嵌在一辆木车的衡木上。
衡木与车辕垂直,压在车辕前端,四只青铜兔镶嵌于衡木的两端,每端两只。衡木后方左右两侧各有一个木俑胸像,木俑造型简单,但五官俱全,高鼻、深目,眉脊涂黑,眼、嘴涂朱。
衡木两端各有一木俑,说明这辆车是以人为动力的,人拉的车,古代称为辇。这种车虽然比较平稳,但速度慢。四只青铜兔伏在车衡上,呈蓄势待发状,可能是人们期望这种人拉的车也能有快的时候。
(二)车轴上的伏兔
古代文献中记载的伏兔,是车轴之上、垫在车轸之下的枕木。又称为?、屐、?。
西周时期的车上多次发现伏兔的痕迹。长安张家坡第2号车马坑中的第2号车,轴的两侧各有一个伏兔,顺着车轴放置,形状如鞋底。北京房山琉璃河遗址的车马坑中,也发现车厢下两侧的轴上有伏兔,其外侧紧靠铜轴饰,高度和?的“当兔”相同,长度与车轸的宽度相同。河南三门峡市上村岭虢国墓地第1727号车马坑的第3号车,在车轴靠近两毂内端处,各有一块长15厘米、宽7厘米、高3厘米的长方体木块,也应是伏兔。有的考古学者经研究认为,伏兔是用革带缚在轴上,然后髹漆彩绘。伏兔的里端垫在车轸下,外端抵住车毂不使内侵。轴饰是用来固定伏兔的,是用革带捆缚伏兔的一种发展。轴饰的外端由于加了伏兔而使梯形平板升高,正好覆在车毂内侧之上,既不影响车毂转动又可以防止泥土落入轮舆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