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几时起,人把兔的形象艺术化,创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以兔为题材的艺术品,其中流传至今的,只能是一小部分,但从中仍然能够窥见丰富多彩的特点。
周代的青铜器有一部分取兔的造型或兔的纹饰。
在第一章中,我们谈到了夏家店上层文化的奔兔形柄青铜刀,刀柄是一只奔跑的野兔。骑马猎兔铜扣环又称“士逐兔方环”,兔在沿着扣环奔走,生气勃勃。陕西陇县边家庄五号春秋墓出土的青铜伏兔,正在伏卧歇息,静中寓动,这都是很珍贵的青铜艺术品。
山西曲沃晋侯墓中出土的兔尊,是以兔为器型或器型的主体。有三种样式。第一种,如标本Ⅰ11M8:20。在兔背上立喇叭形口,兔做匍匐状,腹部中空与背上喇叭形口相通,四足下面有矮长方形圈足,腹两侧各有同心圆纹饰三周,从里向外依次为圆涡纹、四目相间的斜角云雷纹和勾连云雷纹。口径18.4厘米、全长31.8厘米、通高22.2厘米。这只青铜兔双目圆睁,双耳后抿,四爪微蜷,短尾。神态机警而怯懦。(见彩图)
第二种,如Ⅰ11M8:21,为行走状,腹部中空,背上有圆角长方形口,上边覆盖着与兔身浑然一体的环纽器盖。盖内粘有树叶状物,可能与缩酒有关。腹部两侧有与Ⅰ11M8:20相似的纹饰,嘴角两侧有螺旋纹。上唇两侧有斜十字纹。口长10.6厘米、全长20.4厘米、通高13.5厘米,神态与标本Ⅰ11M8:20相似。
第三种,造型与标本Ⅰ11M8:21基本相同,但形体较大。(见彩图)三种兔尊在地下埋藏年代久远,皆墨绿泛黄,表面有绿锈。磨损程度皆轻,器盖周缘棱角分明。Ⅰ11M8:21前后足中线及背脊上有范痕,可能是由1块底范、2块身范合范铸造的。
在这些兔尊发现以前,未见青铜兔形礼器,所以,这一新发现引起考古学界的重视。《文物》杂志1994年第1期,选用标本Ⅰ11M8:20的照片做了封面。后来,在同一墓地的第四次发掘中,又出土了一批与上述三件标本相似的兔尊,大家依然觉得它们既有研究价值,又有观赏价值,重要性自不待言,只是少了一点新鲜感。
青铜器的纹饰有不少是以动物为题材的,但兔纹却少见。河南洛阳北瑶出土过西周时期的兔纹觯(觯是一种饮酒的杯),颈部饰一周兔纹,形象写实,生动逼真。
此外,唐代的十二生肖铜镜上铸有十二生肖形象,兔的形象为其中之一。
兔机灵而狡黠,善良可爱,活泼好动,很早就引起了古人的好感。从青铜容器来看,兔尊和兔纹觯都是酒器。周代的贵族们在宴会上,一边饮着美酒,一边欣赏这些栩栩如生的青铜铸就的野兔,别有一番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