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导亡灵
戌在很多古代民族看来,人死后他的灵魂就游荡在四际,倘若要回到他应该去的地方,就必须有一个向导。而这个向导就是——狗。
这样看来,狗的殉葬不仅仅是为死者看家护院,它还担负着导引灵魂的特殊使命。我国古代的乌桓、鲜卑、契丹,以及南方的一些少数民族也都持有这种宗教观念。他们认为狗是死者灵魂在阴间里的向导,而且是狗让他们与早先死去的祖先的灵魂相聚在一起的。少了狗的引导,灵亡就难返家园。
在乌桓民族中,曾流行着这样一种古老的习俗,生前每人都要养狗,当某人去世后,到了埋葬的时日,亲人们将他生前喂养好的一条肥狗,用彩色的绳索牵着,同时带着死者生前乘骑的马,用过的衣物及装饰品,在夜里聚集到死者从前任职的(即氏族会议上)座位旁,从他的座位旁走过,一些人唱着歌,而另一些人哭泣;把肉扔给狗,并大声地念着咒语,嘱咐着狗和马,使护送死者的灵魂越过危险的障碍,不让恶魔阻碍,平安地到达红色的山,然后把狗和马杀殉,把衣服、用品烧掉。
对于这一习俗,《后汉书·乌桓鲜卑列传》曾曰:
俗贵兵死,敛尸以棺,有哭泣之哀,至葬则歌舞相送。肥养一犬,以彩绳缨牵,并取死者所乘马、衣物,皆烧而送之,言以属累犬,使护死者神灵归赤山。
在乌桓人看来,狗是能沟通死者亡灵与祖先相见的一道桥梁。缺少了犬的引导,灵魂将无家可归,这对于古代的游牧民族来说是一件非常重大和严肃的事情,因而对狗的饲养与敬拜也就异常认真谨慎了。
近些年来,我国考古工作者在内蒙古和辽宁省陆续发现了一批鲜卑、乌桓的早期墓葬。在这些墓葬中都发现了殉狗和马的现象。在这里,狗具有“引导”和“陪同”亡者灵魂到达“阴间那个世界”与祖先亡灵相会的作用,它既是向导,又是保护神,故在墓葬中是不可缺少的。
在实行天葬的藏区,即使是在今天,很多藏族人仍然深信死者的亡灵最初是由一只天狗带往天国的说法。例如在西藏直孔寺天葬台的一块石头上,尚残存着清晰可见的狗的脚印,据说那是从印度来的天狗留下的。传说,起初,这里的天葬是由天狗把尸体带往天国的,因路途遥远,天狗进入天国要很长时间,觉卫就派来了天鹰。虽然方式不同,一是以犬殉葬,一是以犬食尸首,但犬的引导亡灵的功能却没有变。
在古代的印度宗教文化里,狗的宗教意象也十分突出和重要。人死之后亡者的灵魂不但需要狗来守卫,更需要狗来相送。印度著名的诗集《梨俱吠陀》里就提到了狗作为送葬者所起到的护卫和送魂的作用:
去吧!去吧!遵循古时道路,
到我们的祖先所去过的地方。
……
长了四只眼睛的一对花狗,走平安道路;
然后与慈祥的祖先一起,
他们正同阎摩共享筵席。
阎摩啊!你的那两只狗,一对护卫者,
长了四只眼,看守道路,视察人间;
王爷啊!请把这人交给他们,
并请赐福给他,使他无灾无病。
长着大鼻子,贪求生命,孔武有力,
阎摩的两只狗追随着人们。
愿这两位使我们得见旭日上升,
今天在此处降福,再给我们生命。
……
犬通在别的民族里,也有将犬视为灵魂向导的事例。在加拿大土著看来,狗的灵魂将去阴间继续为其主人效劳;新西兰的毛利族深信人死后所去的那条路上,也是狗所去的路。而且人灵魂的引路者是狗,沿着这路,精灵可以降入冥府。一些爱斯基摩人总要在儿童的墓穴里埋葬一个狗头。在他们看来,狗总是能够找到自己的家,所以它的灵魂也会引导无依无靠的婴儿的灵魂达到阴界。
在古老的墨西哥阿兹特克文明中,狗同样具有引导亡灵的功能。在阿兹特克的墓葬文化中,其中一个重要的埋葬礼仪就是屠杀一种本地的狗。被杀的狗要与死者一同火化或埋葬,人们用棉线拴住它的脖子,而它的任务就是将死者送过位于通往阴间路上的深深的丘那豪潘河。
(二)犬与死而复生
1986年,在甘肃放马滩一号墓出土了几支记载一位名叫“丹”的人在公元前297年死而复活的竹简,丹的复活与狗的招魂巫术有极大的关系。
据放马滩简文记载,“丹”自杀后被埋葬,三年后被地下官吏从墓中送出,重返人间。此简的详文如下:
今七年丹刺伤人垣雍里中,因自刺听。弃之于市,三日葬之垣雍南门外。三年,丹而复生。丹所以得复生者,吾犀武舍人,犀武论其舍人命者,以丹未当死,因告司命史公孙强。因令白狗穴屈(掘)出丹,立墓上三日,因与司命史公孙强北出赵氏,之北地柏丘之上。盈四年,乃闻犬坏(吠)鸡鸣而入食,其状类(抆)益(嗌),少麋,墨,四支不用。
此简所反映的内容,大约与秦汉盛行的“学道之人尸解而去,其实不死”的“起死回生”的宗教信仰有关。但从“丹”的复活过程看,白狗的作用在此不可忽视。美国学者夏德安在《战国民间宗教中的复活问题》一文中指出:
在丹的复活中,白狗的作用是值得注意的。《风俗通义》中由应劭所描写的用白狗的血涂在道上以驱避邪恶的习俗是中国宗教中关于狗的特性的著名的一段话。石泰安曾经进一步论证了在商王墓中随葬狗的目的也许与东北人习俗中将狗作为死后灵魂的卫护者的这种狗的作用有关。为了使丹复活,狗必须在墓中打一个洞通往地面,大概这只白狗在公元前300年是和丹一起下葬的,或许这只狗是由地下官吏临时派遣的。河南洛阳东汉墓口的狗牲和辽宁辽阳三国墓中的白狗被拴在门旁的壁画中都说明狗在商代以后,仍是一个很重要的随葬代表。丹的生还提供了确认狗作为卫护死者,同时也守卫墓葬的证据……
丹的故事证明了犬与死而复生有关的观念在秦汉之际是普遍流行的。以至在魏晋六朝“起死回生”的志怪小说中,仍能看到类似于“犬与死而复生”这样的故事。
人之亡灵与狗形成的这种关系,既含有巫术的心理又带有极强的神秘色彩。人与狗生前死后所形成的灵魂去向问题,再一次表明狗在丧葬仪式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是其他动物难以替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