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七章 龙行北京

  崇祯十七年正月庚寅初一,李自成在西安称王,僭越地取国号为“大呈”, 改元“永昌”。并改名为自晟。追尊他曾祖父以下的祖先,都追加谥号,奉李继迁为太祖。设立天佑殿大学士一职,由牛金星担任。增设六政府尚书,设立弘文馆、文谕院、谏议、直指使、从政、统会、尚契司、验马寺、知政使、书写房等官职。任命乾州人宋企郊为吏政尚书、平湖人陆之祺为户政尚书、真宁人巩为礼政尚书、归安人张嶙然为兵政尚书。恢复五等爵位,大封功臣,封刘宗敏等九人为侯,封刘体纯等72人为伯,封了30位子爵和55位男爵。制定军规,凡是骑马扰乱队形者立斩不饶,骑马踏入庄稼地者立斩不饶,登记在册的步兵达40万,骑兵达60万。

  二月初一,李自成令兵政侍郎杨王休任都肄,从横门出发,行至渭桥,一时间,锣鼓喧天,震撼大地。并命令弘文馆大学士李化鳞等起草檄文飞马传到崇祯皇帝手中,檄文中以不容置疑的口气告诉崇祯皇帝,大顺政府百万大军于3月15日抵达京师。明朝的君臣非常震惊,相顾失色。

  就在同一天,李自成亲率百万大军强渡黄河,相继攻克了汾州、河曲、静乐。然后马不停蹄地进攻太原,太原一战,明巡抚蔡懋德战死,晋王朱求桂被大顺军活捉。夺取太原后,李自成令刘芳亮率领精兵先行东进,刘芳亮率军攻陷故关、大名、真定后,挥军北上,直逼京师。李自成率领大部队随后东进,一举攻破大同,明巡抚卫景瑗、总兵朱三乐均阵亡。大顺军攻入山西后,李自成首先集中牛金星、李岩等文人的计谋,令弘文馆大学士李化鳞执笔起草了一道檄文,然后飞马发给山西各州县。檄文中有两句十分有名的文字:“君非甚暗,孤立而炀蔽恒多; 臣尽行私,比党而公忠绝少。”大意是:崇祯皇帝倒不是一位昏君,只是孤立无助,受小人蒙蔽太多太多,他手下的那批大臣,只知道结党营私,忠心为公的实在太少太少!

  檄文把主要矛头尽量避开崇祯皇帝而直指奸臣、宦官、外戚等人,这样一来,就引起了不少中下层官员和读书人的共鸣和同情,而大快人心。山西各州县果然望风而投降大顺军。有的百姓们甚至赶走了原来的旧官,焚香而迎大顺军入城。

  3月12日,大顺军直指九边重镇宣府,明朝镇守太监杜勋竟率领明军出城30里, 恭迎大顺军入城。明总兵姜投诚大顺军,巡抚朱之冯不肯降,但无一兵一卒愿为他燃炮守城,他只好一个人颤颤巍巍地登上城楼,要亲自燃炮攻击大顺军,却没想到火药线孔早就被人用铁钉钉死了, 他只得深深地悲叹一声,向城楼下纵身一跳,为了表示对明王朝的忠心而身亡。李自成意气风发地率领大军井然入城,一路上只见百姓们全是喜气洋洋,家家张灯结彩,人人焚香恭迎。

  听说李自成就要兵临城下了,崇祯皇帝急得三魂出窍,寝食不安。一面发罪己诏,即自我批评的诏书,一面发诏曰:有能恢复一郡一邑失地者,可以世袭地方官,其功劳与开疆辟土的功臣相同;即使是陷没“贼”中,如能率众来归,也赦之无罪,容立新功;能生擒或斩杀闯贼或张献忠者,依然给予封侯之赏。正月十六日, 崇祯皇帝召集大臣们商议退贼之计。这时,大学士李建泰自告奋勇,请求以山西老家的财产为军饷,率军出征。崇祯皇帝就好像捞到了一根救命草一样,不由得感激涕零,他亲自去正阳门城楼上为李建泰饯行。他执着李建泰的手,眼泪汪汪地说:“爱卿此次出征,就如同朕亲自出征一样啊! 望爱卿旗开得胜,剿灭闯贼。”

  李建泰领兵而去了,崇祯皇帝站立在城楼上,期待胜利的目光遥送军队,久久不愿离去。恰巧,这天风沙大作,吹得李建泰军中将士心惊胆战,心无斗志。没过几天,家在京都的明军3000人全部逃了回去。其余的也是磨磨蹭蹭,一天走不上30里,让人觉得哪里是像出征,倒像是出殡。后来听说山西全境均被李自成所占领,兵饷也没有着落,军心完全瓦解,剩下的2000个明军也一哄而散了。

  崇祯帝曾策划过迁都金陵,幻想与李自成划江而治。他还准备了300艘船只,只等运河解冻,便立刻南迁金陵。没想到大顺军在刘芳亮的率领下二月份就进入河北,并迅即控制了运河,怎么办?崇祯帝想到手中的最后一张王牌,镇守山海关的吴三桂边防军。由于山海关外的清兵一直对中原虎视眈眈,并一再入关烧杀抢掠,如果让吴三桂来护卫京师,就等于开门揖盗拱手让清军进入中原。所以崇祯帝迟迟不愿意也下不了决心让吴三桂率兵入关。但是,山西的告急文书接二连三地传来,到了三月,崇祯帝一狠心,令太监谢文举火速赶赴山海关外,封吴三桂为平西伯,令吴三桂率军火速入关。吴三桂此时不敢怠慢,即刻率军星夜兼程,于3月16日到达山海关,而此时,大顺军已经直达北京城下了!

  崇祯帝再也拿不出什么主意了,一切都已经来不及了!

  3月17日,屯驻城外,号称禁军的京营兵三大营40万人中,除了两个军官不降战死外,其他的还没有交战就全部向大顺军投降。李自成令大顺军的大队人马围住京都,列队环攻,让明军各部降军穿着黄甲冲锋在前,义军则穿着蓝箭衣压阵在后。

  大顺军架好炮,李自成亲自打了第一发炮弹,彰仪门的城楼应声而倒。然后大顺军铳炮齐发,矢石横飞,一时间,震耳欲聋的枪炮声打破了北京城的宁静。明襄城伯李国桢奉命守城,然而京城长期以来缺乏粮饷,登上城楼守卫的残兵剩卒,远不足以做到一人守一堞(城墙上如齿状的矮墙),于是就组织内廷太监侍卫队来补充,还是不够人数,无奈他只好又凑了一些民兵去充数。可是,无心作战的守城士卒,仅在城上装装样子,作作摆设而已。他们在城楼上松松散散地架好了一门门西洋炮,放炮时,不装入铅弹仅只放出几团硝烟。更有意思的是,就是在放出硝烟前,还挥手示意大顺军稍稍后退一点后,才正式发炮,就这样,两军相持着。到了夜里,天寒地冻,明军更加松懈,士卒们都躺在城楼地面上,不愿意动弹,军官们抡着鞭子挨个地抽打士卒,拽着他们去堞口守卫,然而这个才被拉起来,那个却又躺倒不动了。李国桢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万般无奈地找崇祯皇帝哭诉。上朝了,满朝文武竟无人回答,只有人在哭泣。崇祯帝只得退朝与李国桢一起,抱头痛哭不已。

  3月18日,义军的攻势更急。下午,李自成亲临城下,端坐在彰仪门外的一把太师椅上。并令已经投诚的明秦王、晋王在他两旁一左一右地席地而坐,向城内明军官兵及士大夫劝降。又令弓箭手将劝降书射入城内,一面安定人心,一面派已降的太监杜勋进城。杜勋于是跑到城下,大叫道:“我有急事要面奏皇上,快快放我进城。”守城将士放下绳子将他吊进城中。杜勋飞跑,迅速冲进宫中,一见双目红肿的崇祯皇帝,急忙跪下,并急匆匆地说:“万岁爷,秦王、晋王都已经投降了,大明大势已去,那李自成让我来劝万岁爷禅位啦!”崇祯皇帝大怒道:“秦王、晋王乃是太祖皇帝亲封的藩王,竟如此不肖,该当何罪。”杜勋见崇祯帝到现在还如此念念不忘地叨唠着不着边际的事,不由急了起来,大声说道:“万岁爷,那李自成还有一句话,说万岁爷要以民族利益为重,吴三桂入关,指不定清兵随后犯境,如果陛下同意退位,他李自成愿派精兵强将赴辽,抗击清兵,保我汉室江山啊!望陛下三思!”

  崇祯皇帝对这番话果真有所触动,他愣愣地想了半天,尽管明知道怎么着都不可能保住帝位,但无论如何也不肯、也不甘心去向“流贼”俯首称臣。看着太监杜勋在一旁急得七窍生烟地等他作出决策,崇祯帝更加心烦意乱,向他挥了挥手说道:“你先回去告诉李闯,说容我再好好想一想,想好后,我会派人来告诉他的。”

  得了崇祯帝这一句话,杜勋一溜烟地向宫外跑去。他一边跑,一边对着那些眼巴巴地望着自己的太监说:“诸位赶紧先好好想办法吧,北京城马上就要给攻破了。”

  就在杜勋给守城将士吊出城后不久,崇祯帝手下的负责守彰仪门的太监曹化淳, 便命令明军大开城门,迎接大顺军进入了外城。大顺军则继续加紧对皇宫所在的内城进行围攻。

  3月18日黄昏,崇祯帝正坐在寝宫内,左想右思。忽然只听得枪炮声越来越近,宫墙仿佛给震得籁籁地颤抖起来似的,不由得惊恐万分,知道城破已迫近眉睫。于是,他赶紧命太监传旨,召集群臣来商议对策,然而并没有一人肯来相见。

  崇祯帝无奈,只得决定出逃,先安排好皇太子和另两位皇子易装逃往外戚周奎、田弘家躲避后,自己则也换了一身平民服装率数十骑太监出了东华门。可是到了朝阳门后,看到大顺军势盛,肯定跑不出去。便又奔向安定门,哪里知道安定门被锁得死死的,守城官员兵士连影子都未见到一个,无法开启城门。这时,天已微明,一看出逃无望,崇祯帝索性回到宫中。于是他把后妃们都召集到一起,自己先大口大口地喝了几大杯酒,然后随手拔出佩剑,指向周皇后,嘶哑着嗓子说:“大势已去,你去自尽吧!”

  袁妃闻言,大吃一惊,立即起身向外跑。崇祯仗剑向她追了过去,大声喊道:“别跑! 你也得死!”一剑刺去,正中袁妃肩头,鲜血似喷泉般地喷了出来,然而她仍旧不肯停下,直往外冲。崇祯仗势又是一剑刺去,从袁妃后背直贯胸膛,袁妃终于倒在门槛上,两只眼睛绝望地睁得圆圆的。

  周皇后见此,掩面回到坤宁宫,将一丈白绫往大梁上一扔,系上一个结,然后套住自己的脖子,用脚往后把凳子一踢,挣扎了一会后,气绝身亡。崇祯帝随后来到坤宁宫,眼见周皇后确实已经死去,大声叫道:“死得好! 死得好啊!”接着他又手提血淋淋的宝剑闯进了寿宁宫中。15岁的长公主披着衣服,惊恐万状地看着父皇,“父皇,出了什么事?” 状若疯狂的崇祯帝瞪着她,叹息道:“你为什么要生在我家啊?”说完,提剑就向长公主砍去,长公主吓得直往后退。崇祯帝咬紧牙,把眼睛一闭,挥剑直向女儿头上劈去,长公主本能地用右手一挡,脑袋给躲过了,然而右臂却被利剑无情地砍了下来, 长公主哼了一声,倒在地上。年幼的小公主听到喊声,迷迷糊糊地跑了出来,一看此情景,给吓呆了。崇祯赶上一步,当头一剑,小公主当场气绝而亡。崇祯帝浑身溅满了血,他顾不上换一身衣服,也不顾长公主、小公主的死活,带了几十名太监火速冲出皇宫,向煤山跑去。一到煤山,回头一看,几十名太监都已星散,只有掌印太监王承恩一人在身旁。又见随风飘来一股股硝烟,城内杀声阵阵,火光冲天,显然皇城失守。他令太监王承恩敲钟召集众官员,却没有人来。夜色已经散尽了,于是在衣袖上写下了诏书曰:“因失江山,无面目见祖宗, 不敢终于正寝; 望百官俱赴东宫行在。”写完,他披头散发闭了闭眼睛,流完了最后一滴眼泪。命令王承恩把一尺丝巾搭在山亭梁上,自己缓步走到丝巾前, 再回头看了看皇宫内外烽火连天,叹息道:“唉!苦了我的百姓啊!”说完,把脖子往丝巾套里一伸,双脚一蹬,气绝身亡。太监王承恩亦吊死在他旁边。

  3月19日黎明,几乎就在崇祯皇帝朱由检上吊身亡的同一时刻,京都的德胜门、朝阳门、阜成门、宣武门、正阳门同时向大顺军敞开。大顺军将领刘宗敏、李过先行率军迎着晨风入城,并在大街小巷贴满了安民告示曰:“大帅临城,秋毫无犯。敢有擅掠民财者,凌迟处死。”在动荡的北京城中,无论是皇亲国戚,还是平民百姓,在经历了一个不眠之夜后,一见满街布告,争先恐后地看着、读着。旋即他们则照常起居生活。

  中午,李自成头戴毡笠,身穿月白色衣衫骑着乌驳马,意气风发地准备进京。丞相牛金星,尚书宋献策、喻上猷,侍郎黎志升、张嶙然等一班文武紧随其后,并有数万大顺军将士声势浩荡喧喧嚷嚷地在后护卫。

  大军直抵西直门前,宋献策向李自成提出建议,先安定民心再入城。李自成沉吟了一声,随即从箭袋里取出三支箭,拔出箭镞,转过身来,向军中“嗖、嗖、嗖”连发三箭,大军顿时安静下来。李自成大声说:“马上就要进入京都了, 各位将士务须谨记三条军纪,第一,不准伤害百姓!第二,不准奸淫妇女!第三,不准焚烧房屋!有违令者,立斩不赦!”大军一片肃然。

  正要从西南门进城,李自成忽然瞧见一股浓黑的烟雾从城门里扑面而来,原来是从一处正在焚烧的房屋上飘拂过来的。李自成不禁皱了皱眉头,身旁的宋献策连忙说:“这是凶气,咱们最好赶紧回避一下。”于是李自成拔马率领大军转向德胜门入城。

  李自成一进城门,眼睛便为之一亮。只见老百姓喜气洋洋地簇拥在道路两旁,指指点点,比比划划地看着他们这一行人。有的民居前摆上了香案,并焚着香;有的民居前则挂上节日的灯笼;几乎每家门口贴上了黄纸条,上面写道“大顺永昌皇帝万岁万万岁”字样。还有不少老百姓在帽子上别着写有“大顺民”的小布片。在城门口还跑着已经投降的明朝官员和太监300多位,李自成命令他们不必害怕,务必依旧各司其职。听了这话,他们方敢抬起头来,看看这个让明军闻风丧胆,而且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一举消灭了300年历史的大明江山的头号“流贼”,只不过是一张普普通通的陕北农民的面孔和一副与其士兵并无两样的装束时,心中真有些难以理解和接受,不少人小声地说:“大明灭亡,真天意也!”

  李自成策马来到承天门前,停了下来,对左右笑着说:“要是我能一箭射中‘天’字,便应该一统天下。”

  于是,便从身后的箭袋里抽出一支雕翎箭,取下挂在胸前的大弓, 把箭搭在弓上,瞄了瞄,“嗖”的一声,一箭射在“天”字下面二寸的地方。

  一向射箭百发百中的李自成,没想到这一箭没有射中,情不自禁地“咦?”了一声。宋献策见状,立即翻身下马,向李自成拱手作揖并笑着说道:“我王此箭正中‘天’字下面,不就正预兆着获得天下吗?可喜可贺啊!”

  李自成听完,仰天大笑,然后策马直入承天门而去。

  皇宫门前,明皇太子给几个未来得及逃走的太监挟持着,跪在地上。李自成一见,跳下马来,一把扶起正处少年的明皇太子,令人把他扶进宫中,并且命令任何人包括大顺军将士不得惊扰他。然后,李自成回头对这些太监喝道:“本该把你们这些背主求荣之辈一一处斩!姑念你们还知道天意所在,降我大顺,就饶你们不死,日后不准再胡作非为了,否则立斩不赦!起来,去吧!”

  那几个本想借此获得厚赏的太监,一个个给李自成喝骂得面红耳赤,灰溜溜地走开了。

  在宫中, 李自成没有见到自己的老对手崇祯皇帝,却在坤宁宫看见了悬梁自尽的周皇后,并在寿宁宫看到了断了右臂的躺在地上的长公主,断臂处还在汨汨地向外流着鲜血。得知乃崇祯皇帝亲手所为之后,李自成深深地叹息道:“崇祯帝未免太忍心了!”一面赶紧让女兵将长公主抬进宫中,令刘宗敏请军医负责医治,一面派人加紧寻找崇祯皇帝。

  两天后,李自成得知崇祯皇帝已在煤山上吊身亡后,命令军中依然按照封建皇帝和皇后的礼节,安葬了崇祯帝和周皇后,并封明太子为宋王。

  进入京城后,大顺军起初的确是军纪严明,对百姓均是秋毫无犯,他们依然吃自己随身而带的干粮,附近的居民,给他们送去食物,也一律不肯接受,所有这些深深地赢得了北京人们的心。

  李自成自己也很早起来处理军政大事,每天早上只喝些小米粥充饥。他把皇宫内乾清宫上的匾额“敬天法祖”也换成了新的匾额“敬天爱民”。还在武英殿两次召见了当地的父老乡亲,向他们询问疾苦,并且释放了被关押在东西厂和刑部监狱的囚犯。

  一天,有两个兵士,抢了前门布店中的绸缎,居民告发后,大顺军的将士立即将他们逮捕,并且很快就处死了那两个家伙,还把他们的手足割下来,钉在前门大栅栏上,并张榜布告,号令大顺军,以安定民心。

  这件事很快就在居民中传开了,居民一个个人心大快,拍手称赞。一些对农民起义军有陈见和疑虑的,顿时烟消云散,放下心来。京城的百姓一如既往地安居乐业着。

  李自成从占领西安起, 就已经正式定国号为大顺,改元永昌,并建立了官吏制度,到这时,为了巩固政权,更把明朝的官制全改了。改“六部”为“六政府”; 改“司官”为“从事”; 改“六科”为“谏议”; 改“十三道”为“直指使”; 改“翰林院”为“弘文馆”;改“太仆寺”为“验马寺”;改“巡抚”为“节度使”;改“兵备”为“防御使”;分别改称知、府、州、县长官为尹、牧、令。开始铸造大顺政权的“永昌”钱币。并采取甄别录用的办法以区别对待明朝官吏。

  这天,天气寒冷,天刚蒙蒙亮,承天门前喧喧嚷嚷。这里集中了早已在此等候多时的3000多个明朝大小官吏,人群里面有皇亲贵戚、文武大臣周奎、朱纯臣、陈�、魏德藻等人,录用开始了,只见李自成面向南端坐,牛金星、刘宗敏、宋献策等人挨着李自成左右一起就坐。大顺政权首先由牛金星公布了录用原则:一,三品以上的大官一概不录用;二,四品以下的,如果没有贪污劣迹和其他罪恶,量其才干而授职。3000多位官员,一一甄别下来后,最后,仅只录用了三品侍郎侯恂、四品以下少詹事梁绍阳、杨观光等92名。那些活生生地把大明江山搞得一团糟的贪官污吏们,得到的只是乘兴而来,扫兴而归而已。

  为了筹集兵饷,巩固新政权,大顺军缴获了明宫内库的3700万两银子,权将军刘宗敏等逮捕了甄别录用后余下来的明朝皇亲国戚、大官僚和其他有贪污嫌疑的降官800余名,开始刑讯追赃。

  首先定下了以下原则:

  一、凡罪恶昭彰者,家产全部没收,并处以死刑;二、贪官污吏不肯如实交代纳银之数目者,严刑追赃;

  三、清廉官吏者,不动刑具,听其自行捐赠。

  明嘉定伯周奎,是周皇后的亲戚,当大顺军围攻京都时,崇祯帝因缺乏兵饷,士兵不愿为他守城抗击大顺军而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只得派太监去央求周奎捐赠部分家财来充当兵饷。周奎仅只是向太监推托说:“请转告皇上,老臣实在无多余的银两呀!”那太监央求了半天后,见他捐赠无望,不觉气上心头,拂袖而去,并说:“老皇亲啊!你真不识大局, 同时也太吝啬了,这样下去,大明朝很快就要完蛋了,就算你有再多的金银珠宝,大明一完,又有什么用呢?”周奎听了,总算勉为其难地捐赠了2000两银子。大顺军进城后,早有人告知周奎乃最大贪赃枉法之辈,于是,刘宗敏派人将他逮来,没收了他的财产,共抄得银子53万两,绸缎布匹等财物不计其数。

  明大学士陈�,贪财好敛的名声,早已在外。他被刘宗敏逮捕后,很快就让家人送来了银子共4万两。刘宗敏觉得他还算老实,也较为慷慨,于是未给他上刑。但是陈�平时对仆人相当苛刻,动辄打骂,仆人们对他恨之入骨,但又敢怒而不敢言。一天夜里,他的一个仆人把牙一咬, 对刘宗敏手下的人说:“请告诉刘将军,我有急事相告!”刘宗敏于是接见了他,问他:“什么急事?”仆人说:“刘将军,陈�他在院子里地下埋藏了好几万两银子呢!黄金珠宝也颇为不少,我可以为刘将军带路。”刘宗敏一听,大喜过望,立即派大顺军带着铁铲等随同陈�仆人冲入陈家院子里,果然挖出了陈�贪赃枉法所得的银子8万两、黄金360两和成斛成斛的珍珠。

  明大学士,崇祯皇帝的宰相魏藻德,尤为贪生怕死,他曾经是明朝的状元。刚被刘宗敏逮起来,就对刘宗敏说:“刘将军只要能用我,不管让我干啥都行。”刘宗敏厉声呵斥道:“用你,哼,明朝崇祯帝不是用你为宰相吗?怎么样?把大明江山竟弄得如此的一团糟,你对得起崇祯皇帝吗?你说,你还有什么用呢?”魏藻德厚颜无耻地说:“刘将军,休要误会,大明江山的断送与我毫无关系,罪在先帝昏庸无道而已!”刘宗敏一听,怒火冲天:“真是个无耻小人,来人啊!大刑伺候。”“是!”一声刚毕,左右一把拖住魏藻德,把他死死地按在地上, 狠狠地打了40军棍。打得他皮开肉绽, 呻吟不已。魏藻德竟还不死心,还梦想着在大顺政权捞上一官半职,于是向看管他的大顺军战士王旗鼓说:“王将军如果肯替我去说说好话, 放我出去做官,我就把我那17岁的美若天仙的女儿嫁给你做妾,王将军,你看怎么样?”王旗鼓一听,只觉得怒火中烧, 好像他自己受够了委屈似的,飞起一脚, 向魏藻德重重地踢了过去,大声骂道:“明朝用你这种卑鄙下流的人做宰相,明朝江山岂有不支离破碎的道理。祸国秧民的东西,不知廉耻的东西,大顺政权永昌皇帝又如此英明, 怎能用你这种东西做官,哼!做你的黄梁美梦去吧!”最后,魏藻德终于丧命于大刑之下。

  大顺军雷厉风行地追缴贪官污吏的赃物及其所得,很快就在百姓中传开了,百姓们都拍手叫好,人心大快。一时间,北京城内,大街小巷,百姓在茶余饭后,所谈论的话题就是大顺军追赃。

  为了巩固新政权,继而一统天下。进京以后,李自成随即派精兵强将去远近各地平定明朝残余势力。大顺军所向披靡,不战而下通州、天津、保定,随后,挥军直指齐、鲁一带。齐鲁一带的百姓一直深恨明朝的残暴统治和地方官的横征暴敛。大顺军传檄一到,当地百姓们就摆上香案,有的甚至还供上李自成的牌位,一齐排队出城,远道而迎大顺军。明朝地方官大部分望风逃窜,也有部分平时没有什么劣迹和罪恶的官员,置酒接风,等大顺军到来后,办完交接手续才离开。后来,大顺军所任命的河北、山东、河南的各府州县的地方官,均是单骑赴任,所到之处,秩序井然。

  时至1644年4月,大顺政权的版图已东至山东,西抵甘、宁,北沿长城,南达淮河、长江以及川北一带。占据了当时中国版图的一大半,达到了大顺统治的鼎盛时期。

  李自成进了北京后,整天忙于处理军政大事,一直迟迟没有登基称帝。这可急坏了牛金星。他心里想如果李自成不赶快登基称帝的话,他这个丞相也就有点不能名正言顺了。于是,他经过几番思索后,对李自成说:“如果不赶快登基,不正大位, 恐怕中途会变啊!” 李自成只是笑着说:“着什么急啊!等处理军政大事妥当后,再登基称帝也不为迟呀!”

  于是牛金星把明朝鸿胪寺的官吏全部官复原职,让他们每逢三、六、九日教习大顺政权的文武大臣向李自成“劝进”――劝李自成快点登基称帝。

  刚开始,这些农民出身的义军将领和众大臣,都对封建皇帝礼仪制度感到莫名其妙,颇不习惯。一天,鸿胪寺的一位官员捧着一张劝进表,毕恭毕敬地来到了刘宗敏的府第。刘宗敏拿着劝进表,左看右看,横看竖看,就是看不明白,笑着问:“你这是在搞什么鬼名堂?”

  那官员不厌其烦地向刘宗敏解释清楚后,便拉着他说:“好,刘将军明白了吧!来, 我们一块去大元帅那儿行‘礼’去!”“ 行礼?怎么个行法?” 刘宗敏瞪起了眼睛,百思不得其解地问道。

  “就是行五拜三叩头之礼,而恳求大元帅登基称帝呀!”

  “什么?行五拜三叩头之礼?我跟老李造反已14年了,一直都是兄弟相称,平时也是在一起拍肩擂背,互相取笑,现在怎么能给他叩头呢?我不去!”那官员见刘宗敏根本就不把他放在眼里,也根本不理行大礼那一套,自己觉得没趣,又不敢再说什么,而唯恐得罪这位草莽英雄。于是,只是到牛金星府第上哭诉。牛金星一见刘宗敏,若口婆心地劝了他好半天,诸如什么“现在和以前不一样啦”,“ 你是武将之首,应该得做出表率啦”等等,他就凭着那文绉绉的三寸不烂之舌,大谈利害,特谈关系,把刘宗敏说得云里雾里,不知东西南北,然后连拖带拽地把刘宗敏拖去劝进李自成了。

  李自成呢,也稀里糊涂地被牛金星请到大殿正中的龙椅旁边,他依然身着那套青布战炮,很随便地往龙椅上一坐,笑着问:“军师,你在搞什么名堂呀?”没等牛金星答腔,旁边一位鸿胪寺的官员赶紧捧了一套崭新的龙袍,递给李自成,并说:“大元帅,请试一试这龙袍,看看是否合身?”并告诉李自成如何坐在龙椅上?手如何摆?脚又怎么放?过一会儿,百官“劝进”时,又该怎样作些谦逊的答辞等等,直弄得李自成惊奇不已。于是,他摇了摇头对牛金星说:“真是太繁琐了, 我是马上天子,何必拘泥于这些�嗦冗长的礼节呢?我看,还是免了吧!”

  牛金星则急忙装出十分庄严的样子说:“我王啊!这是君王的尊严所在,不能免,必不能免呀!”李自成无可奈何,只得付之一笑说:“当皇帝,我也是大姑娘上轿――头一遭!你们怎么说,我就怎么办吧!怎么样?”

  李自成穿戴好后,刚坐在龙椅上,只见那一班文武大臣按秩序鱼贯而入大殿,分立两旁,叩拜如仪,然后递交劝进表,李自成一见,自己的一群爱将谋臣被礼仪拘管得如此的循规蹈距,不由得觉得可笑,颇不习惯。

  时间长了,李自成和他的文臣武将均对此习以为常了,从此,帝王的尊严也就建立起来了,李自成那一帮多年随他东拼西杀出生入死的难兄难弟们,如刘宗敏、高一功、田见秀等人再也不敢跟他开玩笑了。

  
更多

编辑推荐

1聚焦长征...
2聚焦长征--长征中的...
3红军长征在湖南画史
4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5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6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7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8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9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10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