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帝王图》卷之十后周武帝宇文邕
“名称”历代帝王图
“规格”纵51.3厘米,横531厘米
“年代”唐代初年
“收藏地”美国波士顿美术博物馆
《历代帝王图》是中国唐代画家阎立本人物画的代表作。是表现帝王生活的人物画,又称《古帝王图》。此图绢本,设色,纵51.3厘米,横531厘米,现藏于美国波士顿美术馆。全卷共画有自汉至隋十三位帝王的画像,在人物个性刻画上表现出很大的进步,不落俗套,而显得个性分明;画中按等级森严的封建伦理观念处理人物的大小。《历代帝王图》用重色设色和晕染衣纹的方法,有佛教艺术的影响。
《历代帝王图》的艺术成就代表了初唐人物画的最高水平,在古代绘画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唐代是中国画繁荣、鼎盛的时期,融合了印度、波斯等外来文化的基因,在绘画题材方面倾向面对现实。这一时期人物画不仅大家辈出,而且描绘人物的技法也得到了全面发展。阎立本溯源顾恺之又融进恢弘博大的气度,他在《历代帝王图》中,以刚劲而厚实的线条恰当而真实地刻画出古代帝王的个性特征。
总体来讲,《历代帝王图》作为中国肖像画的经典作品,把帝王的气势和内心世界体现无疑,画家的色彩审美水平完全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都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
末代皇室的哀影
在流失在海外的上千万件中国文物中,《历代帝王图》堪称中国绢画代表作,这幅唐代名画,自始一直作为私家藏品,不想南宋时期被朝廷收去,从此也就真的成了名副其实的国宝,被历代皇室秘密收藏起来。
1860年,英法联军对圆明园进行了野蛮的劫掠和焚烧,圆明园内难以计数的珍奇宝贝、历代典籍被大量掠到海外,《历代帝王图》因存放在皇宫得以幸免。但它虽然躲过了八国联军的掠夺,却没有躲过“监守自盗”的尴尬命运,最终流失于末代皇帝溥仪之手。
1924年,溥仪为了支撑门面,开始一点点变卖他当初偷运出来的书画,通过古董商等各种人物搭桥卖出,《历代帝王图》也在这一时期流落民间。当年溥仪、溥杰兄弟二人从宫中运出的书画、古籍和珠宝,通过铁路运抵在天津英租界的洋房中。此画未随溥仪到处躲藏,而被运往英租界得以暂时的保全。
1925年2月23日,溥仪潜到天津,在日租界原张彪的私宅张园安顿下来。溥仪在天津成立了所谓“清室办事处”,形成一个“小朝廷”。当时的民国政府每年拨给逊位皇帝溥仪400万元的巨额费用,但仍满足不了他们浩瀚无边的开销,于是他们把念头转到了盗运出宫的历代法书名画上。由旧日臣工陈宝琛、宝熙、郑孝胥等人经手,通过古董商等各种人物搭桥卖出,买主多为外国人。
溥仪在天津的几年中,究竟卖出多少件法书名画,无案可稽,难以查清具体数目。据王庆祥先生撰《伪满小朝廷覆灭记》书中《八一五这一天》一文中所述,溥仪在天津时曾“赏赐”经手人--即陈宝琛的外甥刘骏业--一批书画,其中有唐人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图》卷、《步辇图》卷,五代阮郜的《阆苑女仙图》卷及宋拓《定武兰亭序拓本》卷等,对一个经手人竟以如此国宝作为酬答,可以想见当时这位经手人经手的国宝数量之巨。
《历代帝王图》从此失踪,不知通过什么途径流到了美国,现藏波士顿美术博物馆之中。
品画
画卷共包含了西汉至隋朝十三个帝王及一些侍从的肖像,帝王的上方书写有庙号、姓名及在位年数。这十几位皇帝依次是前汉的昭帝刘弗陵,后汉的光武帝刘秀,有才有艺的魏文帝曹丕,憨厚的蜀主刘备,深沉的吴主孙权,统业天下的晋武帝司马炎,粗野但有策略的北周武帝宇文邕,外柔内凶的隋文帝杨坚,聪明浮夸的隋炀帝杨广,美才兼备的陈文帝,以及软弱无能的陈宣皇帝陈顼等。
帝王均有榜书,有的还记述其在位年代及对佛道的态度。画家既注意到刻划作为封建统治者的共同特性和气质仪容,而又根据每个帝王的政治作为,不同的境遇命运,成功在塑造了个性突出的典型历史人物形象,体现了作者对这些帝王的评仪。
阎立本画像 画家力图通过对各个帝王不同相貌表情的刻画,揭示出他们不同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那些开朝建代之君,在画家笔下都体现了“王者气度”和“伟丽仪范”;而那些昏庸或亡国之君,则呈现委琐庸腐之态。画家用画笔评判历史,褒贬人物,扬善抑恶的态度十分鲜明。人物造型准确,用笔舒展,色彩凝重。眼神、嘴唇、须眉的各种变化也透出了不同人物的素养和心计。蜀主刘备深思而劳瘁,吴主孙权桀骜不驯,魏主曹丕咄咄逼人。以及隋炀帝杨坚的深谋远虑和陈后主叔宝的委琐尴尬等。画面人物的坐、立姿态,以及不同的服饰、器物都进一步烘托了人物性格。人物比例上主子明显大于侍从,是封建时代严格的等级观念在绘画上的反映。
阎立本,生年不详,卒于673年,唐代画家。雍州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祖籍榆林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出身贵族,与父毗、兄立德俱擅绘画、工艺和建筑。高宗显庆初,兄死,代为工部尚书,总章元年(668)升右相,咸亨元年(670)任中书令。工书法,擅画人物、车马、台阁。其绘画有“丹青神化”、“冠绝古今”之誉。传世作品有《步辇图》、《历代帝王图》、《锁谏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