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黑色的青铜器--子乍弄鸟尊

  鸟尊的疑惑

  子乍弄岛尊背部铭文上个世纪,在中国山西太原出土了一件青铜鸟尊,这是一只鸟型青铜酒器。这只铜鸟颔首引颈,两腿外开,鸟背上有一个虎形提梁,鸟喙的上半部分可以开合自如的倒出酒液,更值得一提的是,这只鸟尊的尾部有一只反扑的小虎,虎爪与鸟尊的两爪构成一个三角平衡器,使鸟尊能够平衡站立。这只青铜鸟尊出土于山西省太原市金胜村地区,与它同时出土的还有大约三千多件随葬青铜器,由此,专家推断墓的主人应该是一位非富即贵的大人物。那么这件鸟尊的主人究竟是谁?鸟尊又是什么时间,为何而做的呢?

  没有想到的是,这件鸟尊的身世之谜竟要由远在大洋彼岸的另一只鸟尊来破解。据专家介绍,在美国华盛顿的弗利尔美术馆就有一只和太原鸟尊极为相像的鸟尊。通过那只鸟尊身上的铭文,可以破解其中的奥秘。

  另一只鸟尊的故事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一天,美国弗利尔博物馆迎来了两位贵宾。两人走进博物馆办公室,签署了一份协议,紧接着,几箱中国文物被送进了办公室。工作人员依次打开箱子,对这些文物登记,终于,最后一个箱子打开了,在场的人大吃一惊,里面摆放的是一只中国的青铜鸟尊,可是它却不像其它青铜器那样满身绿锈,而是浑身黢黑,而且还黑得发亮。

  签署协议的两位贵宾是两个美国人,一个叫尤金,一个叫阿格尼斯,在当地,他们是小有名气的收藏家,这次,他们把自已收藏的中国文物送到弗利尔博物馆,其中就包括这只青铜鸟尊,据说,他们之所以把这些文物送到博物馆,就是要弄清楚这件中国青铜器为什么是黑的。

  七十多年过去了,这只鸟尊依旧摆放在美国弗利尔美术馆的展柜里。

  这只鸟尊是昂首挺立的鸮鸟造型,通身黑色,高26.5厘米,宽22.8厘米,鸟尊的周身装饰羽纹,夔纹,鳞纹和回纹等不同的纹饰。鸟尊以鸟首为盖,尖尖的鸟喙可以开合,并且鸟尊的双眼由错金勾勒。在鸟首背后还有错金的“子乍弄鸟”四字铭文,依此怪文为据,专家把它定名为“子乍弄鸟尊”。

  铭文中,“子”是器物铸造者的名字;“乍”在此为通假字代“作”,读音为“zuo”,意思为“制作”;“弄”字有玩弄、把玩之意。连贯来看,这几个字的意思是专门用以倒酒而作的酒器,是供人们玩乐使用的。

  中外专家的研究

  据美国弗利尔美术馆中国艺术部研究院司美茵女士介绍。美国弗利尔博物馆的这只鸟尊与太原鸟尊的确有许多相似之处,它们都是同样的鸮鸟造型,都以鸟嘴作流,羽毛纹理的极具写实感,并且制作得相当精致。但是,与我们平日所见的青铜器那样通体锈迹斑驳不同,此处的这只子乍弄鸟尊通体竟是黑色的,而且鸟眼两边镶金,为什么会是这样?

  据司美茵女士介绍,这件青铜器,在美国弗利尔美术馆的这只鸟尊是很特别的一件,正如开篇所讲,它是世传的器物,并非发掘而来的。据司美茵女士估计,这只鸟尊是清代乾隆时期存放于中国的宫廷之中,供皇室把玩的器物。这一推断的依据是,乾隆皇帝收藏了很多青铜器,并且,他希望这些青铜器都很干净、很漂亮,故而将其涂黑、镶金。据1876年的一份清单显示,当时有15000幅字画从北京紫禁城送到察哈尔的宫殿,从收藏的数量来看,爱好古玩的乾隆其收藏品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位皇帝。

  看着通身黑色的鸟尊,人们很容易想到,它辗转飘零的经历,据中国文物学家统计,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大批珍贵的文物流失海外,其中,1900年八国联军侵略北京,昔日平静的北京城顿时火光满天,火烧圆明园成为了中国历史上难以抹去的悲惨时刻,也成为了众多国宝的受难日,除了被偷盗而走的众多珍宝,还有很多宝物葬身火海,由此,有美国专家推断,子乍弄鸟尊就是在那时被战火焚烧,后来又被人捡了出来,虽然脱离了火海,但是鸟尊上原来的青铜绿锈,也被烧成了乌黑的色泽,可是这种说法立刻被否定了,因为如果是被烧成黑色的,鸟尊应该有破损的痕迹与斑驳烧痕,可历经了千百年的鸟尊却是丝毫未损,通身油光锃亮,而且在鸟尊头颈部“子乍弄鸟”的四字铭文清晰可辨,并不是大火后劫后余生的样子。看来关于大火把鸟尊烧黑的推测是不能成立的,可是到底是什么原因致使鸟尊浑身漆黑,又光洁如新呢,莫非是有人曾经对这个宝物进行过加工,想到这一点,美国专家立刻想到中国清朝一位鼎鼎有名的皇帝--乾隆,难道是乾隆抹黑了这“子作弄鸟尊”?

  中国有关专家的看法与美国专家的看法很是相近,据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青铜器专家李先登先生介绍说,的确是因为入清宫,这件散发着神秘古韵的青铜器--子乍弄鸟尊才满身黑色的,不过这黑色不是墨染的,而是被收藏者清理后打的蜡,这种青铜器在文物界被称为“熟坑”器。坑熟的意思是,为了对古代的青铜器进行保护,避免它继续生绿锈,就在表面,把土等一些东西清除以后,在表面打蜡,这是明清时期采用的一种保护青铜器的方法。

  子乍弄鸟尊的通体黑色之谜终于解开了,而与此同时,还有很多青铜器也采取了这样的保护方法,后来,随着清王朝的没落,这些珍玩瑰宝中有许多都流落到了海外。

  揭秘鸟尊

  据专家分析,中国太原的这只鸟尊与美国的那只鸟尊虽然颜色不一,但是器型、纹饰都如出一辙,而且,收藏于美国弗利尔美术馆的这只鸟尊和中国太原的鸟尊一样,曾经也有过一只支脚来支撑身体,可经历了岁月的消磨,这只鸟尊已经失去了尾部的的支脚,需要用其他物体来支撑它,才能子乍弄鸟尊纹样及铭文拓片使它保持平稳站立。这一点可以从设计上说明两只鸟尊的共性。这两只鸟尊还有一个最大的共同点就是,鸟喙的上半部分可以开合,当倾斜倒酒时,上半喙自动打开,这是在众多青铜酒器中十分罕见的。从这些相同或相似的地方,我们可以判断出这两件鸟尊是源于同一时代和同一地区的器物。

  通过专家的描述可知,山西太原的鸟尊与美国弗利尔美术馆所藏的鸟尊来自于同一个地区,那么它们又是什么时候铸造的呢?开篇所讲的那个大富大贵又是何许人也呢?要想破解这一谜团,也许我们应当从鸟尊的身上寻求答案。

  收藏于美国弗利尔美术馆的青铜鸟尊身上有四个措金铭文。而在中国青铜器的历史上,措金工艺普遍开始应用是在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由此,这两件鸟尊的“生产日期”也大致是在这一时期。

  按照子乍弄鸟尊提供给人们的信息,国内有些学者大胆推断,这两件器物连同太原鸟尊一同出土的几千件物品,都应是赵国的赵简子或其子赵襄子的随葬之物。

  当初,专家们对于鸟尊出土的墓地中的随葬品进行分析比对,断定这是一座富贵人家的墓地。并且,通过对墓主人的牙齿、骨骸运用高科技手段进行检验,得出结论:墓主人应该是年龄应当在65岁到70岁左右的男性,这些特征都与赵国的赵襄子和赵简子相吻合。

  赵简子,本名赵鞅。在春秋末时期,赵襄子30岁就成为了晋国的六卿之一。到了战火纷乱的战国,他又率兵南征北战,成为了战国七雄之一,建立了赵国。而他最小的儿子赵襄子本名赵无恤。他于公元前475年嗣位,在位期间,他联合韩、魏等国灭掉了智氏,扩建晋阳,为赵国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且二人治理赵国都逾30年,也同样都是在古稀之年辞世的,这与墓主人骨龄的探测结果是相吻合的。更为凑巧的是,收藏于美国的那只鸟尊上,铭文的第一个字就是“子”,如若它前面还有字,则很有可能是“简”或“襄”。

  专家推断,这两件鸟尊的主人是同一个人,但也有可能这两件被安放于不同的墓室。子乍弄鸟尊很有可能在一个世纪前甚至是更久远的时间被人们发现,并作为贡品送到清朝宫廷之中。而它的兄弟却躲过了海外飘零之劫。

  子乍弄鸟尊

  子乍弄鸟尊:

  高26.5厘米

  宽22.8厘米

  现藏地:美国弗利尔美术馆

  赵卿墓鸟尊

  高25.3厘米

  宽33厘米

  现藏地:中国山西博物馆

  相关链接

  美国弗利尔美术馆

  在美国,有七大收藏中国文物的中心:波士顿美术博物馆、哈佛大学福格艺术博物馆、纽约艺术博物馆、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弗利尔美术馆、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和纳尔逊艺术博物馆。弗利尔美术馆以丰富的青铜器收藏而闻名,所藏青铜器占全美的五分之一左右,这些青铜器大多是从美术角度精选的,对于研究器物形制和纹饰有特殊价值。

  华盛顿的弗利尔美术馆(The Freer Gallery of Art)和赛克勒博物馆(The Arthur M。Sackler Gallery)合称为“美国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位于国家大草坪中段的南边,独立大道以北,跟绝大多数美国博物馆一样,从早至晚免费向公众开放,只有圣诞节才闭馆休息。这座艺术博物馆的珍藏绝大多数是实业家弗利尔和医学家赛克勒捐赠的。

  走进博物馆的青铜器展厅,中国商周时期的青铜尊、卣,鼎、镈、簋、斝、彝等依次摆放在展柜中,这些来自中国的珍宝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观者。

  赵简子

  又名赵鞅(古本《竹书纪年》载简子卒于晋定公十七年,为公元前458年,《春秋左传》载简子卒于晋定公三十七年,为公元前475年),世称赵简子,又名志父、赵孟。春秋末期晋国六卿之一,战国七雄之一赵国的奠基人。

  赵襄子

  原名赵毋恤(?~公元前425)春秋战国之际晋国赵氏的封君。生年不详,卒于周威烈王元年(前425年)。卒谥襄,史称赵襄子。《史记》中所引赵襄子的纪年,在位为33年(前457至前425年)。

  智氏

  名智瑶(?-前454)春秋末晋六卿之一。即智襄子,又称智伯。晋定公时,晋有智(亦作知)、赵、韩、魏、范、中行氏六卿。六卿日强,晋室愈弱。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