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叔敖,姓蒍,名敖,字孙叔,楚国期思(今河南淮滨东南)人。
他的祖父为楚国大夫,父亲蒍贾曾任楚司马,以才智闻于楚国。
斗越椒叛乱时,蒍贾被袭杀,孙叔敖与母亲逃奔梦泽避难,自己耕田为生,后被楚庄王任为令尹。孙叔敖秉政后,参考楚国的历代制度,制定军法,量才用人,兴修水利,进行了一系列的军事内政孙叔敖为政廉洁,品德高尚,为此而受到楚国君臣的一致爱戴。他在与母亲隐居梦泽期间,有一天去田间锄地,发现了一条两头蛇。当时人们认为两头蛇为不祥之物,见者必死,孙叔敖非常惊骇,他又转眼想道:“若留此蛇,倘后人复见之,又丧其命,不如我一人自当!”(第五十一回)于是挥锄打死了这条蛇,埋于田间。母亲知道此事后,赞扬了他的行为。孙叔敖把这样的品德带入他的政治生活中,表现出了高尚廉洁的作风。他在为政期间,不治家财,身后家贫如洗。临终前他嘱咐儿子孙安说:“楚王若封汝官爵,汝不可受。汝碌碌庸才,非经济之具,不可滥厕冠赏也。”
(第五十四回)后来孙安谨遵父嘱,在农村耕田砍柴为生。楚庄王身边的人偶然在城郊见孙安砍柴而归,惊讶地问:“公子何自劳苦负薪?”孙安回答说:“父为相数年,一钱不入私门,死后家无余财,吾安得不负薪乎?”楚庄王闻听此事后,派人去召孙安,孙安衣衫破烂,脚穿草鞋来见庄王,庄王问道:“子穷困至此乎?”身边的人从旁答道:“不穷困,不见前令尹之贤。”庄王遂给孙安封以万家之邑。孙叔敖临死前在给庄王的遗表中说道:“民苦战已久,惟息兵安民为上。”表现了他对国民的高度关怀与爱护,正是这种爱民思想才形成了他的廉政行为。可以说,孙叔敖的廉洁在历史上是少有的。
古人认为:“精洁则耻于自污。”(第二十五回)孙叔敖一心为国,严于求己,品格高洁,他因而也不容于自己的不足。邲城之战,他事前力主避晋不战,楚庄王在回军途中听了嬖臣伍参的建议,最后返军大败晋师,战后,孙叔敖长叹道:“胜晋大功,出自嬖人,吾当愧死矣!”(第五十四回)他为自己身为令尹而未建奇勋于国,深感羞愧不安,终于郁闷成疾,不久逝去。他临终在给庄王的奏表中声称:臣蒙君王拔之相位,数年以来,愧乏大功,有负重孙叔敖也是庄王诸臣中较有远见的人物,他临死前告诉庄王说:“晋号世伯,虽偶败绩,不可轻视。”他死后二十二年,楚国在与晋的鄢陵(今河南鄢陵北)之战中失利,再往后三十年,两国举行了弭兵之会,均证明了孙叔敖预见的正确,他没有被一时的邲城之胜战冲昏头脑,而是看到了长远的趋势。临终前他还对儿子吩咐:楚王“若封汝以大邑,汝当固辞。辞之不得,则可以寝邱(今河南沈丘县东南)为请”(第五十四回)。庄王后来召来孙安,坚持要为封万家之邑,孙安遵父命提出寝邱之地,并表示:“先父有遗命,非此不敢受也。”庄王遂以此地封之。寝邱以山得名,土地瘠薄,后世无人争夺,遂为孙氏世守。这事也体现了孙叔敖的先见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