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2 50年代中苏关系的黄金岁月

  中苏关系不仅涉及两个相邻大国之间的关系,而且同中苏两国国内政治、经济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19 49 年1 0 月1日,新中国成立,10 月 2 日,苏联是第一个承认新中国的国家,两国关系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1 949 年至今,中苏关系可划分为五个阶段:50 年代中苏同盟关系及两国关系的黄金时代;6 0 年代意识形态与政治论争时期;70 年代全面战略对抗时期;80 年代关系改善时期;90 年代战略伙伴关系。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中苏两国确实有过蜜月阶段:苏联曾无私地支持过中国建设。2 0 世纪50 年代初也只有苏联一个大国真诚地帮助我们,其他西方大国对中国一直持仇视态度,尤以美国为甚,它对中国一直采取孤立与封锁的政策。因此,苏联对华援助显得更有价值。许多援华企业至今仍是中国工业的基础部分,许多苏联专家勤恳工作、无私奉献的精神至今仍为我们所称道。50 年代成长起来的一代人至今仍十分留恋那段岁月:那时的苏联对中国影响是很大的。1952 年 2 月 14 日签订的枟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枠,对于巩固中国的国际地位,发展与加强中苏友好关系具有重大意义。条约规定,苏方将不迟于 1952 年年底,将中苏共管的长春铁路的一切权利及财产无偿地移交给中国,并将苏方在大连的一切财产在3 个月内移交给中国。

  新中国刚成立时,由于连年战争破坏(八年抗战,三年解放战争),中国经济十分困难。再加上百年来帝国主义强盗的公开掠夺,中国财政及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人民忍饥挨饿,生活贫困。据查,1950 年时中国煤炭产量为 3600 万吨,生铁 87 万吨,钢58 万吨。工业生产水平低于 1942 年时水平。1949 年时全中国粮食产量还不到 1940 年时的 3/4,而棉花产量下降一半。1949 年中国工业只占国民收入总量的17%,全国共有250万产业工人。当时居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很差,货币贬值,物价飞涨。刚解放时一些不法资本家由于对新政权不理解,又制造了一些破坏生产设备的事故,加上国民党政权撤退时的破坏,国内情况十分困难。尤其是物价不稳,人心惶惶。19 49 年1 1 月1日北京小米价格比起4 月1 日时上涨了14畅3 倍,天津也上涨了13 倍,同期大米市场价格上涨了 12畅8 倍和 10畅5 倍,1950 年新中国政府的预算赤字占18%。这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于1 95 1 年又开始对中国实行贸易禁运。由日本及北大西洋公约国联合组建了一个协调委员会,负责监督和检查向中国运送战略物资的情况。该委员会还定期公布向中国禁运物资名单。这实际上是对中国实行经济封锁。这时,斯大林领导的苏联在中国最困难的时候伸出了友谊之手,真诚地帮助中国人民渡过了难关。从1950 年起,苏联向中国提供了许多成套的工业设备、农业机械、能源物资,帮助中国恢复国民经济。1 951 年 7 月 28日,中苏在北京签订协定,由苏方在大连建造铝厂,中苏双方共同投资,共同经营,按股分利,为期25 年。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在平等基础上建立起的中外合资股份公司。19 51 年度,苏联向中国提供了3090 万卢布的机器设备,1952 年又提供了 3660万卢布的工业成套设备。同时,苏联向中国派遣了大批专家,帮助中国政府制定发展经济的计划,帮助中国企业进行勘测设计工作,安装调试设备。在中国技术人员极缺的情况下,这种援助实属雪中送炭。一些苏联专家帮助中国修复铁路,建设水利工程。苏联与中国在科技、文化、军事多方面的全面合作,为中国经济的重建提供了强有力的帮助。195 0—19 52 年,苏联向中国提供了94 万吨钢铁,占到中国当年钢铁产量的 40%;3 年内苏联向中国提供了 150 万吨石油制品(煤油和汽油),其中 50 万吨汽油,48 万吨煤油,还有一些柴油。此外,苏联在 1950 年给中国政府提供了3 亿美元(即12 亿卢布)的贷款,为期5 年,以帮助中国建立电站,发展铁路及公路运输。这3 亿美元贷款年息率为一厘,十分优惠。这种低息贷款在世界贷款史上史无前例。

  在1 950—195 1 年间,苏联帮助中国修建了50 个大型工业,并帮助中国开通了几条民航航线:北京—沈阳—长春—哈尔滨—齐齐哈尔—海拉尔—赤塔为一条航线;北京—太原—西安—兰州—酒泉—哈密—乌鲁木齐—伊宁—阿拉木图为一条航线;北京—张家口—乌兰巴托—伊尔库茨克为第三条航线。这几条航线由中苏共同经营,有效期 30 年。双方平担公司资金,公司领导由中苏双方轮流担任。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主要航线。

  除此之外,苏联为中国培养了大批急需人才。苏联在中国开办了各种训练班,中国还不断派遣人员到苏联去学习。1950—1952 年,中国的许多大学都采用苏联的教学大纲,使用的是苏联高校的教材。1950—1952 年,中国各地成立起 12 所俄语专科学校,在校俄语专业学生5000 人。此外,1952 年中国有52 所大学开设有俄语专业或俄语训练班。在东北、西北、北京等地市中学一般只开设俄语课。仅在1956 年这一年中,中国就派有1 800 名大学生或研究生赴苏深造。学成回国后他们就是中国第一批科研人员或高校教师。1 95 2—19 62 年中,1 0 年内在苏留过学的大学生共有101000 名。在苏受过培训的工人有8 00 0 多名。多少年来,中国思想、教育、文化、科技诸方面一直深受苏联影响。至今中国许多高层领导人都是当年的留苏生。1954 年,苏联援助中国建立起169 个大工业企业。到 1958 年8月8 日,苏方又答应在华援建47 个大企业及大电站。1959 年2月7 日,在莫斯科中苏又达成协议,由苏方给中国再建成78 个大型冶金、发电企业。到 195 5 年1 月 1 日在中国工作的专家8 00 多名。这些专家又为中国培养出近 20 00 名各种专业技术人才。195 5 年 4 月2 7 日,苏方还同意帮助中国建立起第一座试验性原子能反应堆及回旋加速器,帮助中国和平利用原子能。

  中苏文化交流也十分活跃。1 949—195 8 年间,双方在文化合作上卓有成效:苏方有112 个文艺代表团体访问了中国,中国进口苏联电影74 7 部,观看者在2 0亿人次以上。中国也派出了1 34 个文艺团体访苏,有1 02 部中国电影在苏联放映。195 2 年12 月被中国定为“中苏友好月”,全国各地举行活动,盛赞苏联的无私援助。“苏联老大哥”、“苏联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等口号就是这个时候提出来的。

  1 95 7 年11 月,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党政代表团访问莫斯科,参加十月革命40 周年庆典。代表团成员有宋庆龄、邓小平、彭德怀、郭沫若等,这标志着中苏关系已达到高潮。19 59 年,周恩来总理在枟伟大的十年枠一书里指出:“在庆祝建国 10 周年时,我们要特别感激苏联在‘一五’计划期间援建中国的1 66 个大项目。1958—1959 年我们又达成了支援建设 125 个项目的协议。在1 0 年里苏联派往中国的各类专家1 080 0 人。”这是对中苏10 年关系的权威性总结。

  据前苏共中央对外联络部第一副部长拉赫马宁(中文名字罗满宁)于 19 80 年出版的专著中所引用的材料讲:“19 49—1 95 9 年间,苏联共承担中方新建、改建、扩建 400 多个大企业。其中包括12 个大型钢铁企业(鞍山钢铁联合公司、武汉钢铁联合公司等)、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洛阳拖拉机厂、哈尔滨电机厂、兰州合成橡胶厂、吉林氮肥厂、太原氮肥厂、抚顺炼油厂等,这些企业一直是中国工业的骨干。从 1950 年到 1958 年,中国翻译出版俄文著作达 13000 多种,总发行量达 2 亿~3 亿册。从 1949 年到 1960 年,苏联为中国培养了 1700 多名大学教师。”这些数字都反映出当年中苏关系发展的客观情况。中国人民也不会忘记这些无私援助的。中国人有个传统观念:“受人滴水之恩,理当涌泉相报。”中国广大老百姓及中国几代领导人都曾在各种场合称赞过苏联在抗日战争中以及在50 年代对中国人的无私援助,这一段美好合作是今后发展中俄关系的良好基础和条件。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正说明朝十八臣
4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5西安事变实录
6汉武大帝
7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8大唐空华记
9红墙档案(二)
10红墙档案(三)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

  • 目击天安门-(二)

    作者:韩泰伦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选择了中国政治变迁的聚焦点--天安门这一独特的视角,完整系统地记述了天安门历经的沧桑巨变,挖掘出中国100多年,特别是建国50年来天安门地区发生的政治事件的内幕秘闻,是一部中国的近现代史的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