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彦儒
中华姓氏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言其博大精深,是说中华姓氏来源浩繁庞杂,既有一姓多源者,又有几姓同出一源者,还有在历史进程中发生变异者。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中华民族的姓氏多达11939个④谢钧祥:《中原寻根》,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2、445页。其内涵之丰富,一个姓可以说就是一部历史。为此,自古以来,就有专门研究姓氏文化的谱牒学、姓氏学;言其源远流长,是说中华姓氏起源很早。现在一般研究者认为,中国人的姓氏渊源于母系氏族社会。其姓氏制度的形成,为传说中伏羲、炎黄时期。伏羲“智嫁娶,正姓氏”,黄帝“吹律定姓”王三聘:《古今事物考》引《易是类谋》,《炎黄汇典》(一),吉林文史出版社2002年版,第357页。随后经过炎、黄及夏商时期,使中华姓氏得以发展,到周朝,使中华姓氏得以普及和定型,至今,中华姓氏已形成为一个庞大的姓氏文化体系,成为一门显学。本文就炎帝、黄帝与姜、姬二姓及中华姓氏的关系加以疏理和探讨。因为,姓氏既是血缘符号,又是地缘符号,所以,探讨炎黄二帝与中华姓氏的关系,不仅对认识炎黄二帝在中华姓氏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而且对认识炎黄二帝在中华民族凝聚力形成中的地位和作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炎帝“姜”姓之祖,分支易姓均源于“姜”
姜姓是中国22个古姓(妫、姒、子、姬、风、嬴、己、任、姞、祁、芈、曹、女云、董、姜、偃、归、曼、熊、隗、漆、允)顾炎武:《日知录》,甘肃民族出版社1997年版,第989页。之一。目前,据有关资料显示,按人口多少排列,在中国100个大姓中,姜姓排列第60位。④
姜姓来源,从史料记载看,有两种:一是出自于炎帝神农氏,一是桓氏改姓。这里主要探讨前者,对于后者因仅在宋代郑樵《通志》卷二十七《氏族修第三》载有“桓庭昌唐上元中准制改氏”的话,再无其他史料,故在此不加以讨论。
关于姜姓始于炎帝的记载,较早见于《国语·晋语四》:“炎帝以姜水成……炎帝为姜。”其后的《竹书纪年》、《世本》、《说文解字》、《帝王世纪》等古籍皆言“炎帝神农氏居姜水以为姓。”是说炎帝以地为姓。在今人的研究中,还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归纳起来,大致有四个方面:一是认为炎帝以图腾为姓杨亚长:《炎帝·黄帝传说的初步分析与考古学观察》,《炎黄汇典》(四),吉林文史出版社2002年版,第375页;吴汝祚主编《炎黄汇典》(六),吉林文史出版社2002年版,第219页。姜字从羊从女,表明炎帝族以羊为图腾。二是认为以羌改姜。对此,又有三种看法:其一,因地域不同而改。《西羌传》云:“西羌之本,出自三苗,姜姓之别也。”因而,有学者认为“姜与羌本属同源,为西方著名的氏族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增订本),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123页。”,“住在甘肃的羌人一直称羌,而住在陕西(可能包括甘肃东部)的羌人,则别称为姜了。”邹衡:《论先周文化》,《夏商周考古学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0年版,第351-352页。其二,因生产方式不同而改。认为羌和姜是同人群的两个分支,从游牧经济走向畜牧经济的羌人称为“羌”,而从游牧经济走向农耕经济的羌人则称为“姜”。后者就是炎帝氏族。王小盾:《高原人和平原人的共同祖先》,《寻根》1995年第4期。其三,由音转而来。有学者认为:“姜”是“羌”的音符(其声纽为牙音的同类相转)”,“‘姜’由羌、碫音转”刘起钅于:《炎黄二帝时代地点考》,《炎黄文化研究》,《炎黄春秋》杂志增刊1994年第1期。此外,还有学者依据司空季子和司马迁所说,认为炎帝与黄帝是出于同父(或同氏族)的兄弟关系,“本姓”相同,都姓“公孙”;后长大因炎帝住到姜水,便以居地而将公孙改为“姜”钱杭:《论中国古史上的“姓”与“氏”》,《学术月刊》1999年第10期。三是赐姓。郑康成驳《五经异义》云:“炎帝姜姓,太昊所赐。”四是从母姓。炎帝姜姓,为姜女所生。王献唐:《炎黄氏族文化考》,《炎黄汇典》(四),吉林文史出版社2002年版,第361页。《说文》云:“姓,人所生也。从女从生。”以上诸说,尽管分歧,除了第四点从母姓外,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均认为姜姓(桓氏改姜除外)源于炎帝神农氏,这是毋庸置疑的。
关于姜姓的流变,《国语·周语下》云:“禹治水土,其共工之从孙,四岳佐之”,帝尧为表彰禹治水有功,在“赐姓曰姒,氏曰有夏”的同时,亦“祚四岳国,命以侯伯,赐姓曰姜,氏曰有吕”。韦昭注:“姜,四岳之先,炎帝之姓也。炎帝世衰,其后变易,至四岳有德,帝复赐之祖姓,使绍炎帝之后。以国为氏也。”由此可知,炎帝虽或因姜水或因图腾或因从母而为姜姓,但其子孙却因“世衰”而“变易他姓”,直到其后裔伯夷(四岳,亦尊称太岳)在今河南南阳建立吕国后,才又被赐姓姜。炎帝之后,见于史书最早的姜姓人物是伯夷孙姜尚(姜尚因是吕国的子孙,亦名吕尚、吕望)。
据宋代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辨证》卷十三载:姜姓自夏、商到西周,分为齐、许、申、甫四国。其居戎狄者为姜戎氏。许国在今河南许昌一带;申国原居今陕西、山西间;甫国在今河南南阳西,因宣王时改吕邑为甫邑,建甫国。此外,炎帝后裔姜姓在东方建国的还有:析(在河南内乡、淅川)、封(在河南封邱)、隰(在河南武陟)、厉(在湖北随县)、高(在山东济南)、剧(在山东)、南瓦(在山东)、崔(在山东济南),卢(在山东)、廪邱(在山东郓城)、向(在安徽向县)、焦(在安徽亳县)、黄、姒、蓐、沈(均在山西汾河流域)。这些均以国为姓,分为24姓。齐国建都于今山东淄博市东北的临淄一带。田和灭齐,姜子牙后代分散各地,支裔歧分,子孙繁衍,先后分为71姓。有研究者查阅,周代金文嵌姓的女性称谓有455例,其中姜姓的出现数量已占到五分之一强。曹兆兰:《金文女性称谓中的古姓》,《先秦·秦汉史》,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2002年,第38页。据秦嘉谟辑补的《世本》,仅炎帝后裔姜姓一支,汇集为十六个属地(即地区或方国),107个氏。每个氏又发展为姓,即107个姓。
汉初,居住在今山东、河南的姜氏发展成为关东大族(豪族),迁至关中,遂居今甘肃天水。三国时代蜀汉大将军襄平侯姜维,居上砏(今甘肃省天水市西南)。族人世居天水郡,称“天水”为其堂号。另外,广汉(今四川省)姜氏、九真(今越南清化省)姜氏亦都是天水姜氏的分支,从魏、晋至唐、宋,逐渐播迁分布于今江苏、四川、河北、河南、江西、浙江、安徽、山东、广东等地。到了明清时期,今山西、陕西、贵州、湖南、福建、湖北等省也有姜姓的聚居点。在此期间,姜氏族人还纷纷向中国南部闽、粤和台湾迁徙,而渡海到台湾者又以来自粤籍居多。据有关资料记载,第一个到达台湾来的姜姓始祖是姜朝凤。他是姜世良(明代洪武年间,先迁到福建漳州龙溪县红豆村,发迹后,其子孙后代又迁居广东陆丰县盐敦乡,繁荣发展后,其子孙最先又迁居台湾)的第11代孙,于清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航海过峡,迁居台湾。先居台湾新竹县红毛港,后子孙繁衍,又分迁居台北等地。自姜朝凤入台后,姜姓人氏来台不断增多,成为台湾的一个重要姓氏。目前,在台湾姓氏中排第62位。后裔分支命氏计73个姓氏。
依据《世本》、《史记》、《路史》、《姓史考略》、《通志》、《万姓统谱》、《姓氏急就篇》、《路史》、《风俗通》及《古今姓氏书辨证》、《姓源》、《姓篆》等古籍和台湾学者姜竹先生提供的《炎帝神农姜姓诸氏渊源表》、何光岳先生《炎黄源流史》的考证、归纳,炎帝神农氏后裔分支命氏散布在全国各地及邻国的姓氏大约有366个,分别为:“姜、魁傀、魁、炎、神、农、厉山、厉、赖、烈山、烈、列山、列、山、列御、裂、丽山、丽、伊耆、耆、大庭、大、节、缙云、三苗、三饶、三乌、危、蚩、白、白乙、柱、稷、封、封父、富父、钜、巨、舟、药、穆、畜、阪泉、钅且丘、籍丘、公干、俟汾、俟豆、佚豆、潞、路、路中、戎子、斛律、斛、解批、皋落、落、乌镬、狄、方、句龙、句、纟句、共、洪、后、夸、逢、蜂、有邰、邰、有台、台、骀、怡、帖、默怡、墨胎、墨台、墨、伯、玄氐、氐、羌戎、羌、乞、彡、函井、同蹄、吕、甫、旅、刑、许、甘、申、申屠、齐、谢、纪、崔、冏阝、戏、露、薄姑、薄、蒲、孤竹、竹、竺、州、淳于、淳、氵亨、焦、国、章仇、章、井、百里、明、西乞、灌檀、檀、太公、望、牙、尚、绍、茶、浦、柯、指、彦、青、年、角、氵并、丘、邱、大陆、陆、东郭、铎、闾公、闾丘、闾葵、余丘、佘丘、佘、蛇丘、蛇、其、即、略、於陵、易、翰公、公翰、丁、亻及、丁若、崔、左子、左、右子、右、骆、将具、癸、乐利、献、高、高堂、尹文、卢、柴、仲孙、诸儿、无知、毋知、无圉、齐季、桓、亘(互、)、旦、棠、卢蒲、蒲、蒲卢、卢胥、善弋、古蒲、隰、朋、庆、庆父、贺、孝、懿、子襄、襄、栾、子雅、子屋、子旗、旗、子工、子功、子泉、子公、子韩、雍门、子夏、子渊、渊、子乾、灵、臼季、移、公牛、公牵、公皙、皙、公纪、士疆、士强、彊(强)、士、景、晏、平、公旗、壬、仲长、麻、甗、东宫、咸丘、梁丘、虞丘、东门、唐孙、畅、莱、斜、吕相、女句、姜林、姜范、神农、神民、励、连山、郦山、骊山、庭、阜、曲阜、缙、云、三鱼尧、怪、丙、邴、邴意、向、嗣汾、宇文、榆、钅句、龚、土、蒙、逢公、逢丘、逢门、逢孙、亮、噎、鸣、岳、公孙、休、杨、礼、锡我、止、文、苴、且、苴人、无阝、叔、函、申鲜、宇、貌、齐貌、射、蒲如、蒲姑、苻、亳、州公、于、鄣、彰、补、氵平、湃、糕、勾龙、北—、、耨、闾、将其、将、钅巨、卢门、但、堂、襄隰、囊、宾、捷、接、楫戈、揖戈、我、子牵、艾、禀丘、剧、禚、南史、西郭、北郭、北、弦、蓋、析、子剡、储、氵省、氏、是、琅、罩阝、谭、覃、阚、福子、连、晝、汲、郦、朱襄、戎、文、充、聂、查等。以上这些姓氏或以国、或以邑、或以地、或以人名、或以草木等等为姓,他们随着历史的演进,有些消失了,有些又分支变易他姓,有些还成为名门望族或大族、豪族,如姜齐支裔的崔、卢、吕、高、贺、齐等姓。但不管怎样的发展变化,其祖源均来自于炎帝姜之本姓。谢钧祥:《中原寻根》,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443页。引《姜氏会讯》统计:姜姓自炎帝神农氏以降,后裔分支命氏共计为247个姓氏。
二、黄帝“姬”姓之祖,分支易姓均源于“姬”
姬姓亦是我国22个古姓之一。但从1982年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姬姓未进入100个大姓之列,其原因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黄帝姬姓子孙被分封各地,多数以国或地为姓氏所造成的。《史记·五纪本纪》:“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以章明德。故黄帝为有熊,帝颛顼为高阳,帝喾为高辛,帝尧为陶唐,帝舜为有虞。帝禹为夏后而别氏,姓姒氏。契为商,姓子氏。弃为周,姓姬氏。”《三代世表》:“舜、禹、契、后稷,皆黄帝子孙也。”据司马迁这一天下皆同姓、同姓皆一家的民族大一统思想,中华民族无论是华夏族(汉族前身),还是东夷、南蛮、西戎、北狄等古代中原周边地区的少数民族,都是炎黄子孙,根同一系,本自一源;中国人的姓氏产生于唐、虞、夏、商、周的上古时期,而唐、虞、夏、商、周的古帝之姓,皆为黄帝姬姓分衍而来。
关于姬姓的来源,从现有资料看,有两种:一是源于黄帝姬姓。《左传·昭公十七年》:“昔年,黄帝氏以云纪,故为云师而云名”。杜预注:“黄帝,姬姓之祖也……”。一是以周姓改姬。据《姓氏考略》记载:“梁(梁朝)周弘正,谄事王伟,避侯景讳改姓姬氏,周石珍亦改姓姬氏”。这里我们主要来讨论黄帝姬姓的来源。
黄帝姬姓的来源,古今研究者亦有多种看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五种观点:其一,以地为姓。《国语·晋语四》云:“黄帝以姬水成……黄帝为姬。”是说黄帝生姬水,故姓姬氏。王相笺注《百家姓考略》,中国书店出版1991年版,第47页。其二,“改姓”或分化而来。《史记·五帝本纪》云:“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司马贞《索隐》案:“黄帝生于寿丘,长于姬水,因以为姓……,是本姓公孙,长居姬水,因改姓姬。”《通鉴外纪》云:“黄帝,有熊国君少典之子,姓公孙,名轩辕,生于寿丘,长于姬水,改姓姬。”从少典与黄帝的关系,似乎说明少典的“公孙”是比黄帝的“姬”更古老的一个姓。黄帝出生在寿丘,“本姓”公孙,后来在姬水边长大成人,故“改姓”为姬。参见钱杭:《论中国古史上的“姓”与“氏”》,《学术月刊》1999年第10期。其三,以图腾为姓。据文献记载,姬字从女从,《说文》谓:“,也,象形”,即人的面颊。著名的古文字学家于省吾先生则以为“姬本像梳比之形(《甲骨文字释林·释姬》)。然而,字在商代青铜器铭文中有的作“形”(见《犭臣大父丁卣》三代·一三·三),在一些西周青铜器铭文中作“形”(见《格伯作晋姬鼎》三代·九·一六)。我们认为,由于在甲骨文字和青铜器铭文中有一个惯例,就是为了便于书写和契刻,一般动物的形象都作竖立形。那么,上述青铜器铭文中的字实际上应当为熊的竖立形象。由于黄帝为姬姓,而字最早则为熊的形象,因而可证明黄帝氏族应当以熊为图腾参见杨亚长:《炎帝·黄帝传说的初步分析与考古学观察》,《炎黄汇典》(四),吉林文史出版社2002年版,第375页。还有学者认为,据《左传·昭公十七年》云:“昔者黄帝氏以云纪,故云师而云名。”说明黄帝氏族先以熊为图腾,其后又以云为图腾。王充《论衡·龙虚篇》云:“故易曰:‘云从龙,风从虎’。又言:虎啸卷风至,龙兴景云起。龙与云相招……云雨感龙,龙亦起云而升天。”由于云与龙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黄帝部落从云的图腾而转化为龙的图腾。黄帝的姬则由龙演化而来。参见吴汝祚主编:《炎黄汇典》(六),吉林文史出版社2002年版,第218页。其四,郑康成驳《五经异义》云:“黄帝姬姓,炎帝所赐。”其五,音转而来。刘起钅于先生认为,“典”是“氐”的音转(二声纽全同,韵部作了阴阳旁对转),“姬”由氐、典音转。刘起钅于:《炎黄二帝时代地点考》,《炎黄文化研究》,《炎黄春秋》杂志增刊1994年第1期。上诸说尽管分歧,但有一个共同点,都认定姬姓之祖、之源来自于黄帝。
随着黄帝子孙的增多,由姬姓又分出多个姓氏。《国语·晋语四》云:“司空季子曰:‘……凡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女吉、儇、依是也。’”《史记·五帝本纪》亦云:“黄帝二十五人,其得姓者十四人。”这些新的姓氏实际上就是从黄帝族分化出来的。他们从黄帝族分化独立出来以后,或者随着时间的变迁,或者由于分居新的地域,久而久之,便采用新的姓氏来命以族名。据记载,黄帝的25个儿子为四母所生,得姓12个,分化为12个胞族,散居各地,发展到101个属地(方国、诸侯),派生出510个氏,其中,仅一个姬姓,就衍分出198个氏。参见谢钧祥:《中原寻根》,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60页。
夏、商、西周时期是中华姓氏的发展、普及和定型时期。关于夏、商、周三代古帝之姓的来历,司马迁根据《帝系姓》、《五帝系牒》等牒记、历数之书,在《史记》中作了如下的考察:据《夏本纪》载:“禹者,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颛顼既生穷蝉,传帝舜一系,又生鲧,鲧生文命,文命即代鲧治水有功而开创夏朝的夏后帝禹,姒姓。据《殷本纪》载:商朝的始祖姓子,名契;而契是高辛次妃陈锋氏之女所生。“帝喾高辛氏,黄帝之曾孙也。”据《周本纪》载:周王的始祖后稷(名弃)为高辛氏元妃有邰氏之女姜矰所生,姓姬。《礼记·祭法》也有大致相同的记载:“有虞氏禘黄帝而郊喾,祖颛顼而宗尧。夏后氏亦禘黄帝而郊鲧,祖颛顼而宗禹。殷人禘喾而郊冥,祖契而宗汤。周人禘喾而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由此可见,颛顼、帝喾、尧舜及夏、商、周民族都将黄帝奉为自己的祖先神,五千年中华文明史初创阶段的古帝之姓,皆同根共祖,源出黄帝。
据秦嘉谟辑补的《世本》,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禹、契等族(周族未计)总共18性,他们的后代占据152个属地,组成了152个方国,包括875个氏。这里说的18姓,实际上是早期的有血缘关系的18个系统;所谓属地就是指地区,或称方国,或称诸侯国。这800多个氏的名称,有一部分在后来被淘汰了,有的被简化了,绝大部分被简化为单姓,少数保留为复姓。现在社会上存在的姓,可以说百分之九十以上包括在这八百多个氏以内参见许顺湛:《论中华人文始祖与炎黄子孙》,《中华人文始祖——炎黄二帝巨塑奠基纪念文集》,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1-62页,(氏和姓的内涵本来是不一样的,但后来氏的名称都演化为姓了)。
关于周之“姬”姓之来历,大致有两种说法:一是说出自于黄帝的姬姓。《国语·周语下》云:“我姬氏出自天鼋”。“天鼋”,韦昭注谓十二次的玄枵。郭沫若认为西周青铜器铭文的族徽“”形字当之,并说“‘天鼋’即轩辕也。《周语》:‘我姬氏出自天鼋,犹言出自黄帝’”。马叙伦亦从此说。参见王贵民、杨志清主编:《炎黄汇典》(一),吉林文史出版社2002年版,第7页。以此可知,黄帝为姬周之远祖。一是说与图腾或生育行为的特征有关。王充在《论衡·诘术篇》中说:“古者因生以赐姓,因其所生赐之姓也……周履大人迹,则姬姓也。”这是说,古人生下来就有了姓,是由其所出生之物而名之,周始祖的母亲踩上了图腾足迹而生,故以“姬”(“迹”)为姓。周人灭商后,成康之际,为了巩固其统治政权,“昔周公吊二叔之不咸,故封建亲戚,以蕃屏周。管、蔡、黂、霍、鲁、卫、毛、聃、郜、雍、曹、滕、毕、原、酆、郇,文之昭也。邗、晋、应、韩,武之穆也。凡、蒋、邢、茅、胙、祭,周公之胤也”。《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春秋左传》(一),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75页。《荀子·儒效篇》: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所封的同姓子孙,或以地为姓,或以国为姓,其后均成为姬周的裔支姓氏,如:“管、蔡、黂、霍、鲁、卫、毛、聃、郜、雍、曹、滕、毕、原、酆、郇、邗、晋、应、韩、凡、蒋、邢、茅、胙、祭、吴、虞、虢、郑、燕、魏、芮、彤、荀、贾、耿、滑、焦、杨、密、随、巴”顾炎武:《日知录》,甘肃民族出版社1997年版,第989页。姓。据今人研究,周代金文中出现的女性称谓姬姓使用数已是“三分天下有其一”,占到当时455例的32.75%。从这一侧面,可见当时姬姓使用之普遍。这与周王室及姬姓诸侯贵族掌握政权有关。周朝实行的分封制度,与宗法制度的紧密结合,是各国同姓便为兄弟,异姓则为甥舅,彼此之间都有了血统关系。
据《史记》记载,不但颛顼、帝喾、唐尧、虞舜和夏、商、周上古的华夏族古帝是源出黄帝这位同根同宗的本家,而且“中国”以外的周边地区古代其他民族也出自黄帝一系。少昊族(东夷)的后代,据《路史》的统计:偃姓国二十二个,嬴姓国五十七个,李姓国四个,纪姓国六个,蔑姓国二个,还有不知何姓的国九个,总共六姓一百个国。《世本》云:“少昊,黄帝之子”。说明这六姓都与黄帝姬姓有关。北狄是指北方的民族,《山海经》云:“黄帝之孙曰始均,始均生北狄。”《世本》亦云:“翟(狄)氏,黄帝之后,代居翟(狄)地。”是说北狄为黄帝子孙。司马迁说:“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司马迁:《史记·匈奴列传》,中华书局1982年版,2879页。是说处在北方的匈奴亦是黄帝的后代。南方的吴、越、楚、巴、蜀、苗民,亦自认是黄帝子孙。如《楚世家》载:“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在高阳的后裔中,有个叫吴回的,号祝融氏。祝融生陆终,陆终生昆吾、参胡、彭祖、会人、曹姓、季连等六子,今衍出己、董、彭、秃、舥、曹、斟、芈八姓(祝融八姓)。其中,第六子季连(芈姓)的后裔鬻熊为楚国的开创者。又如《越王勾践世家》载:“越王勾践,其先禹之苗裔,而夏后帝少康之庶子也。”《东越列传》又载:“闽越王无诸及越东王摇者,其先皆越王勾践之后也,姓驺氏。”东越出自勾践,勾践出自夏禹,夏禹出自黄帝,一脉相承。
秦汉以后的魏、辽、金、夏、元、清等少数民族,在他们入主中原,取得政权后,亦都表明为黄帝后裔。如魏晋南北朝时的夏国赫连勃勃、鲜卑慕容氏、氐秦苻氏、匈奴刘渊、羯人石勒、契丹以及在世界屋脊上建立的藏族政权,都自认为是炎帝、黄帝的苗裔。满人建立的清王朝,仅在康熙朝就先后遣使17次祭祀炎帝陵和黄帝陵。据调查,在历朝历代中,少数民族多达6636多个两字以上的汉字姓,其中5100多个均为古代少数民族姓氏的汉译。今天尚在使用的复字姓仅剩250多个,其中除80%的是原有汉姓和近代新创造的以外,古代留存下来的仅有50多个,其余的5050个全部都改从了汉姓。②参见王泉根:《姓氏谱系与中国文化之根》,《寻根》,1994年第2期。这反映了他们对汉族姓氏的认同。
据1983年5月3日《人民日报》的统计资料表明,当今中国人口最多的前十大姓是李、王、张、刘、陈、杨、赵、黄、周、吴。又据有关资料显示,十大姓中的前五姓,其人口合计超过3.5亿,若再加上后五姓(以每姓为4000万人口计算),这十姓合计约达5.5亿人,几乎为全中国人口的一半。而这十大姓的来源,均可上溯至黄帝。分别是:李——始祖皋陶——女华——大业——颛顼;王——一支始祖太子晋——周灵王——周太王亶父……后稷,一支始祖齐国田氏……妫满……帝舜,一支始祖比干……商汤王天乙……契;张——始祖挥——帝少昊(玄嚣);刘——一支始祖士会……刘累……帝尧,一支始祖王季——周成王……周太王亶父……后稷;陈——始祖妫完……妫满……帝舜;杨——一支始祖尚父……周宣王……周太王亶父……后稷,一支始祖伯侨……周成王弟叔虞……周太王亶父……后稷;赵——始祖造父……季胜——蜚廉……皋陶……颛顼;黄——始祖陆终后裔——吴回——老童——颛顼;周——一支始祖太王亶父……后稷,一支始祖烈——周平王……周太王亶父……后稷;吴——始祖太伯、仲雍——周太王亶父……后稷②。
三、姬、姜通婚,构成了中华民族凝聚力形成的“血缘”基础
《国语·晋语四》云:“昔少典娶于有虫乔氏生黄帝、炎帝……二帝用师以相济也,异德之故也”。从季子的话里,我们可以知道,黄帝和炎帝是从少典、有虫乔氏族分化出来的两个“双胞族”,因住在两个相邻而又不同的水系即姜水流域和姬水流域独立发展,而成为“异姓”、异德”。“德”依据《易·系辞下》、《庄子·天地》、《韩非子·解老》等古籍的解释,其初义便是“生”,指种的繁衍,也可引申为族群的姓质,赵世超:《炎帝与炎帝传说的南迁》,《炎黄汇典》(四),吉林文史出版社2002年版,第568页。也就是指传统、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和特征等。参见霍彦儒:《姬姜二族的“三缘”关系》,《姜炎文化论》,三秦出版社2001年版,第160页。“异姓(生)则异德”,据古代社会同姓不婚,姬、姜二族便成了两个长期的通婚族(“族外婚”),并以联姻而结为部落联盟,互为相济,彼此救援。赵世超:《炎帝与炎帝传说的南迁》,《炎黄汇典》(四),吉林文史出版社2002年版,第568页。
姬、姜二族的婚姻关系,从文献记载可溯至“五帝”时期的帝喾高辛氏。《史记·五帝本纪》“正义”引《帝王世纪》云:“帝喾高辛氏,姬姓也。”又云:帝喾有“四妃,卜其子皆有天下。元妃有邰氏女,曰姜嫄,生后稷”。邰,《说文》云“炎帝之后,姜姓所生,周弃外家国。”可见,周人始祖后稷(弃)为姬姜二族通婚所生。
姬、姜二族的这种联姻,从周的建国前到建国后即西周时期就更为频繁。古公亶父为“周家历史第一代”,他的妻子是古公在岐下娶的,她是姜水边长大的姜姓女子。因这是第一位从姜姓族(有邰氏)里嫁给姬周族的女子《诗经·大雅·绵》,《诗经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58页,所以后人称她为“太姜”。又据《帝王世纪》载:“武王妃,太公之女,曰邑姜……生太子诵(成王)。”可见,在周的建国前,姬姓贵族与姜姓贵族是世为婚姻。周朝建立之后,姬姓诸侯,仍以与申、吕、齐、许等姜姓诸侯通婚为常例。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周朝是姬姜两姓族联盟建立起来的王朝。同时,历史也说明,随着姬姜联盟的破裂,西周也就走向灭亡。周宣王之母为姜氏,其皇后又为姜氏。宣王子幽王之后为申后,是申伯的孙子,生下平王宜臼。由于幽王宠爱褒姒而废弃申后及太子宜臼,另立褒姒之子余臣为太子,这就破坏了姬、姜联姻的感情纽带,引起姬、姜两姓情感的破裂。于是,申侯大怒,联络缯、西夷、犬戎等姜姓联军攻破镐京,杀幽王于骊山之下,导致西周灭亡。这一正一反的例子,说明姬、姜联姻是姬姜二族政治联盟的基础,在西周政权的建立和巩固过程中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姬、姜两姓的通婚,除西周时的周王室外,姬、姜为了维护东周王朝政权和巩固各诸侯国的统治,并把这种联姻推及到春秋时的各诸侯国。如“姬姓之国娶姜姓者,卫国有庄姜、敬姜、夷姜、宣姜、定姜,鲁国有文姜、声姜、哀姜、穆姜、敬姜,晋国有姜氏(穆公夫人)、齐姜,郑国有武姜(申侯之女)、齐姜。姜姓之国娶姬姓者,齐国有季姬、王姬、蔡姬、卫姬、孟姬、虞姬、东郭姬等。”何光岳:《炎黄源流史》,江西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915页。
我们从前文知道,姓从中国的史前传说时代就已开始。由于那时的子女“知其母,不知其父”,所以将一些代表氏族标志和符号的“图腾”转化为姓,以此来代表有共同血缘关系的氏族,即一个氏族名下的成员都出自一个母系祖先。如《左传·隐公八年》载:“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说文》载:“姓,人所生也。”随着氏族、部落之间的交往、融合,姓亦得到了普及和扩大;秦汉以后,随着“姓”和“氏”的“混而为一”,将姓由最初的图腾得姓变为多种的得姓方式以后,姓的“生”的本义亦逐渐变得模糊起来,也就是说,姓从“族”的方面说,其表示血缘关系的功能已基本消失,仅剩下一个“符号”而已。尽管如此,若追溯一个民族的起源,其最早形成民族的氏族或部落,则是以血缘关系为“脐带”的。也就是说,形成一个民族的内核或者说“基因”就是血缘。《原姓篇》云:“氏一再传而可变,姓千万年而不变”。这里所说的“姓”实际上指的是“血缘”。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姓”则是这种血缘关系的一种反映。中华民族的形成过程也是如此。
中华民族的主体民族是汉族。汉族先世,主要渊源于先秦时期的华夏族。而华夏族的来源,据古史传说则渊源于炎黄氏族集团。从上文我们已知道,这两个氏族即姜姓、姬姓集团是从少典、有虫乔氏分裂出来的,并从炎黄时代起,就是两个通婚族,建立了具有血缘关系的华夏联盟集团。以姬、姜华夏联盟集团为核心,为基础,通过融合东夷、苗蛮、百越等族,至春秋战国,形成了以夏、商、周三族融为一体的、并有“四夷”参加的华夏族;至秦汉时期,又形成了汉民族。经过魏、晋、南北朝、隋、唐以至宋、元、明、清,汉民族无论是作为统治民族还是处于被统治民族,都是人口占绝大多数,汉地经济是历代王朝立国之基,汉文化始终起主导作用。其“中间经历两次由大分裂到重新南北多民族统一,终至实现大统一,汉族始终发挥了中华民族凝聚核心和主体民族的作用……近现代中华民族从自发到自觉大联合,汉族同样起着凝聚核心和主体民族的作用。”陈连开:《中国民族史纲要》,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年版,第132页。汉民族之所以能有如此强大的凝聚力,成为各民族共同的凝聚核心,其形成原因既与汉民族所处优越地理环境、稳定的共同地域、拥有强大的国家政权、发达的社会经济、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以及善于与各族人民相处、彼此间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相互依存,共同反对民族压迫、阶级压迫,共同反对帝国主义的武装侵略与掠夺等所结成的难以分割的血肉联系,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血浓于水,与形成汉民族之内核和“基因”的姬、姜二姓的血缘关系有着一定的作用。再说,前者所举因素可能会因时因地、或其他某种因素而发生变异,但唯独五千年“血脉”源远流长,是永远不会改变的,其血管里永远流淌的是“龙”的血液。所以,我们说姬、姜二姓之通婚,构成了中华民族凝聚力形成的“血缘”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