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古堡下的欢笑

只要拧成一股绳,

羊毛也能捆住狮子。

胜利了,大鼻子、黄头发的洋妖终于被赶出了宗山,整个江孜平原沉浸在欢呼胜利的浪潮之中。

宗政府大开仓门,拿出了储存多年的青稞;白居寺敞开寺门,奉献出味香质纯的酥油;日喀则、白朗、康马、浪卡子的贵族、牧主大施钱财,送来了成百上千的壮牛肥羊。

江孜宗,位于年楚河畔。在江孜平原上,有一座宗山,吐蕃王朝崩溃后,西藏高原曾长期陷入分裂割据的混乱局面。这时,后藏地区出现了一个著名的法王,叫阔赞,他认为宗山与江孜地形殊异,具有吉祥之兆,遂在宗山之上建宫居住。从此,这一地区便逐渐繁荣起来,成为后藏地区的一个重要城镇。这里气候温和,物产丰富,同日喀则宗、白朗宗连成一片,是西藏主要的产粮区之一。

雄伟的宗山,巍然耸立在江孜平原之上,民间传说它是一条巨龙变成的。看上去,真像一条卧龙。传说是龙头的地方,山峰突兀而起,恰似一条巨龙翘首远望。

江孜古堡就修建在龙头上,它被称为“江孜的眼睛”,从这里可以俯视全宗。龙尾远远地甩在后面,在它的上面修建了一座规模宏大的白居寺。龙身――山的中部是一个平凹的地段,它又像一个小小的宝瓶,所以叫“诺布日”“诺布”,意为宝贝。诺布日,即宝贝山。,江孜城的老街就在这里。宗政府在古堡之上,习惯上又称古堡为“宗山”。

宗山对面,年楚河南岸,临时搭起了上百个锅灶,煮肉的煮肉,熬茶的熬茶,还有很多人在炒青稞、磨糌粑,江孜城里的老百姓,几乎家家都在煮青稞酒。没有青稞的,随时可以到寺院的库房里去领取。牛羊肉堆成了山,青稞酒像水一样在流淌,十里八里之外,都可以闻到酒肉的香味。

草坪上,搭起了一个巨大的凉棚,可以容纳一千多人,噶厦政府的僧俗官员、藏军军官、活佛、大喇嘛、贵族头人,以及其他一些头面人物,坐在里面,观看各地百姓的表演。

盛大的庆祝活动由赛马揭开了序幕。

天刚破晓,五百名骑手及成千的观众已经聚集在宗山西面的起点线上。终点在宗山脚下,全程约二十里。骑手们大都是十五岁到二十岁的青少年,他们尽可能地把自己和自己的马用各种彩绸装饰得耀眼醒目,使人们能在成百匹马中认出自己来。但是,这样做的结果,恰恰适得其反。每个人都花花绿绿,每匹马都五颜六色,不要说别人分不清他们谁是谁,就连他们自己寻找伙伴都感到困难。

在这花花绿绿的人群中,在这打扮得五颜六色的马匹中,惟有一人一马最为醒目。马身洁白如雪,浑身上下没有一根杂毛,银鞍银镫,在晨曦中泛着白光。旁边站着一位英俊少年,年纪不过十五六岁,身穿一件白氆氇袍子,系着黄腰带,神情庄重。人们连声称赞,马好,人也好,装扮得更好。

赛马开始了,一匹匹马像一朵朵彩云纷纷向前飘去,飘得最快的,还是那朵白云。这匹白马载着白袍少年忽起忽落,像是从天上飘下来,又像是要飞回天上去。突然,白袍少年滚鞍落马,白马继续朝前飞驰,人们大吃一惊,都为小骑手担心。忽然,不知从什么地方,又飘出一朵白云,另一个少年骑手,稳稳地落在飞驰如箭的白马上。人群中顿时爆发出一阵热烈的叫好声。当第二个白袍少年滚鞍落马时,离终点只有一小半的距离了。第三个白袍少年飞身上马,将一个白牛毛编织的抛石器,在头上抡了三圈,然后使劲打了个响鞭,白马四蹄腾空,闪电一样飞奔向前,把众多的竞争者远远地抛在了后面。白袍少年趁机在马上做着各种惊险动作,忽而倒立马上;忽而躲到马肚子下面,来个镫里藏身;忽而又腾空跃起,在人们的惊叫声中,又稳稳地落在马背上。任凭少年在自己身上怎样翻腾跳跃,大白马一点儿也不减低速度。白云终于第一个飘到了终点。

天已经大亮了,一条哈达披在第三个白袍少年的肩头,又一条,又一条……

原来,这白袍少年是小仁赛。前面两个是朗杰和诺布。大白马正是哲林代本的玉龙马“优珠”。哲林宣布自己不参加赛马,却把佛爷赏赐的宝马,破例地借给了进攻古堡时立下战功的三个少年英雄。此刻,“优珠”的背上也搭满了哈达,它昂着头,抖动鬃毛,发出一声声持续不断的高亢的嘶鸣,像是对人们宣告自己的胜利。

比赛结束,已是中午时分。歌舞表演开始了。这简直是集藏族歌舞大成于一地,各地的百姓们都表演了自己最拿手的歌舞,仿佛不这样,就不足以表达他们那胜利的喜悦。昌都地区的“锅庄”热情奔放;阿达巴魁和他的乡亲们表演的工布箭舞,别具一格;日喀则的“谐钦”典雅庄重;浪卡子的牧民们献出了精彩的“卓舞”;就连白居寺的喇嘛们也破例地跳起了“羌舞”――一种只有在过节时才跳的宗教舞;刘长寿等几位汉族兄弟,表演了他们四川老家的狮子舞。

“呜――”,“呜――”不时还传来一阵阵沉闷而粗犷的吹铜号的声音,这是白居寺的喇嘛在念咒经,准备送“鬼”。乍一听,这声音同年楚河畔的欢歌笑语很不协调,但却是整个庆祝活动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少了它,就少了一项重要的内容。

来自偏僻牧区的曲妮桑姆,第一次见到这么热闹的场面,看到这么好看的歌舞,第一次吃到这么多好吃的东西,心里十分高兴。她羡慕仁赛、朗杰和诺布能参加赛马,她也为阿达巴魁和格来在射箭比赛中取得的胜利感到高兴。但是,她不能参加比赛,整个庆祝活动,没有姑娘的比赛项目。姑娘们的活动只是唱歌和跳舞。看到别的地区的人又是唱歌又是跳舞,而且那么受欢迎,曲妮的心里急得冒火,嗓子发痒了。她很想放声地唱,尽情地跳,让大家知道我们沃措部落的人,也是能歌善舞的。可是,阿爸只是笑着看别人表演,哥哥的神情木然,格来板着脸,一见这样子,曲妮的兴头被打掉了一半。又等了一会儿,曲妮实在忍不住,悄悄往仁赛的背上扔了一块小石头,坐在前头的仁赛一回头,见曲妮正向他招手,忙凑过去:

“曲妮姐姐,又给我什么好吃的?”

“你就知道吃,长着嘴就是吃啊?”

“那……”

“看人家又是唱,又是跳,我们就像傻子一样呆看。”

“那你说怎么办?”机灵鬼一时间也没有了主意。

“快去跟阿爸说。”

“你怎么不说?”

“让你去你就赶快去。”

仁赛挠了挠头,像是明白了什么,便拉着诺布和朗杰一起去找阿爸洛丹。

“阿爸,您看,别人又唱又跳,我们在这里只会吃喝,多丢人啊,人家还会以为我们沃措部落的人都是些哑巴和傻子。”

洛丹歪着头笑了笑,做出一个无可奈何的样子:“那有什么办法?我们既不会唱,又不会跳,在这样的场合,只能当哑巴和傻子。”

曲妮桑姆跟在仁赛后面,听了阿爸的话,很是不服气:“我们沃措部落的人打仗勇敢,这次第一个冲进宗山,砍掉洋妖旗子的是哥哥和格来。刚才赛马、射箭,又取得胜利,大家都伸出拇指夸我们。现在别人高兴得快发了疯,我们为什么要当哑巴、傻子?”

见阿爸无动于衷,曲妮又转向旺秋和格来,他俩都紧锁眉头,不说话,曲妮很不高兴:“打了大胜仗,把洋妖赶出了宗山。大家都高高兴兴,可你们为什么总是阴沉着脸,不唱不跳,连话也懒得说?”

旺秋和格来仍然不说话,洛丹看了他俩一眼,说:“你们自己去玩吧,就别难为他们了。我们牧民,除了放牧牛羊,还会干什么?”

“放牧牛羊?”仁赛灵机一动,跳了起来:“对,我们就跳个牦牛舞吧!我看这里什么舞都跳了,就是没有人跳牦牛舞。”

曲妮一点仁赛的鼻子:“还是‘猴子’主意多。”见旺秋和格来依然面无表情,就来拉旺秋的手:“走吧,快去跳牦牛舞,和大家一起高兴高兴。”曲妮知道哥哥和格来最会跳牦牛舞,一是想让他俩在各地来的乡亲们面前露露脸,二是也想让他俩开开心。

格来一脸的不高兴,气冲冲地说:“帕拉村还没有攻下来,也没有把洋妖赶出江孜去,有什么可高兴的?”

“话可不能这么说,”诺布不大赞成格来的说法,“我们收复了宗山,消灭了那么多洋妖,打了一次从来没有过的大胜仗,大家高兴高兴有什么不可以?”

“最可气的是,又让那个洋妖头子跑掉了。”短兵相接的激战中,格来盯住了荣赫鹏――这个被格来刺杀不成的洋妖头目。格来一心要打死他,最好能活捉他。格来朝荣赫鹏连打了几枪,眼看着荣赫鹏从马上摔了下来。恰在这时,枪膛里没有子弹了。正当格来冲上去要活捉荣赫鹏时,廓尔喀骑兵冲过来,把荣赫鹏救走了。一想起这件事,格来就觉得十分丧气。他觉得,只有砍下荣赫鹏的头,来祭奠拉丁代本和死难同胞的英灵,才算取得了真正的胜利。那时举行庆祝活动,才是有意义的。那个时候,他格来才能开怀畅饮,纵情歌舞。

“只要他不滚出西藏去,总有一天我们会打死他。”仁赛认为能收复江孜就是一个了不起的胜利,所以他比过节还要高兴,这几天是他有生以来最痛快的日子。

“你懂什么!”格来没好气地说,

“我……”仁赛刚要回话,见旺秋看了他一眼,又见格来心情不好,也就把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

曲妮桑姆见格来生气,仁赛也被格来堵得没了情绪,就和颜悦色地说:“不管怎么说,我们打了大胜仗,高兴高兴也是应该的。再说你们从曲米打到江孜,也够劳累的,痛痛快快地玩几天,有什么不好?谁像你们那样,打了败仗发愁,打了胜仗还发愁!”

小朗杰并没有参加他们的议论和斗嘴,刚一听仁赛说要跳牦牛舞,就跑去借衣服。此时,他已经从寺院里借了一套跳牦牛舞的衣服,他们不管旺秋和格来愿意不愿意当牦牛,不由分说,硬把牦牛装给旺秋和格来套上了。旺秋在前,格来在后,就像刘长寿他们跳狮子舞一样。曲妮不用打扮,就可以演牧羊姑娘。洛丹换了一件洁白的袍子装猎人。仁赛戴上面具,换了一身衣服,演“小猴子”,骑在牦牛身上。

其他人有的演牧民,有的演猎人,有的趴在地上装牛羊,有的装豺狼,也有装猎狗的。

牦牛舞很适合在广场演出,没有一定之规,人可多可少,时间可长可短。既可以边跳边唱,也可以只跳不唱。牧区人少,观众和演员也常融为一体,跳累了可以走到观众之中休息,吃肉喝茶,观众中谁有了兴趣,可以走进去跳,也可穿插其他歌舞,形式灵活多样。

老猎人一般由年长者扮演,起了领头和组织作用。主要的角色是牦牛和猴子。演牦牛的人,做各种翻滚跳跃的动作,要想方设法把“猴子”摔下去。而演猴子的人则要牢牢地骑在牦牛身上,不能让摔下来。万一被摔下来,也要很快骑上去,假若长时间骑不上去,就算输,要另换一个“猴子”。换的越多越勤,说明跳牦牛的越有本事。同样,跳牦牛的人也可以换。

小仁赛很机灵,而旺秋和格来情绪不好,跳得不起劲,仁赛稳稳当当地骑在牦牛身上,做着各种顽皮、淘气的动作,引起人们的一阵阵哄笑。

跳了一会儿,旺秋和格来也为大家的情绪所感染,暂时忘掉了那些不愉快的事情,渐渐跳得起劲起来。让仁赛稳稳当当地骑在身上,在别人看来是没有本事的表现,旺秋和格来当然不情愿。突然,他俩猛地一蹲一蹿,再一翻滚,把仁赛摔了下去。仁赛四脚朝天,摔得很狼狈,惹得大家哈哈大笑。仁赛满脸通红,很不好意思,幸好他戴着面具,谁也看不见。仁赛赶紧爬起来,想重新骑在牦牛身上,但旺秋和格来真像一头桀骜不驯的野牛,跳跃翻滚,左突右冲,根本不让仁赛挨近,他几次想骑上去,都没有成功。观众中发出了一阵阵喝彩声,口哨声,称赞跳牦牛的人有本事。

正当仁赛十分为难之时,一群“豺狼”扑向了“羊群”,“羊群”立刻躲到“牦牛”身旁。“牦牛”要是仅仅把“猴子”摔下去,也并不困难,按照规矩,它还有保护羊群的责任。当“牦牛”冲上去,用犄角去驱赶“豺狼”时,仁赛趁机一跃,重新骑在牦牛身上,还装出各种得意洋洋的姿态。“牦牛”想翻滚,把仁赛摔下来,“豺狼”却趁机把羔羊一只只“叼”走了;“牦牛”去驱赶“豺狼”,“猴子”又摔不下去,弄得旺秋和格来十分紧张。

原来,小仁赛早已同演“豺狼”和“猎狗”的诺布、朗杰等人商量好了,要整一整旺秋和格来,开个小玩笑。他让演“豺狼”的人在他最困难时扑向“羊群”,演“猎狗”的人只是“汪!汪!”空叫,不要认真同“豺狼”相斗。

阿爸洛丹一眼就看出了这是小仁赛他们搞的鬼。他想,这也不是什么正经的比赛,让瘦小的“猴子”取胜,强壮的“牦牛”失败,叫乡亲们高兴高兴,也是件好事。所以,他这个“猎人”也只是站在一旁发笑,偶尔喊几句,并不认真保护“羊群”。

这样一来,“羔羊”一只只被豺狼“叼”走了。

在场的人里面,只有牧羊姑娘曲妮桑姆一个人为哥哥和格来担心,当着这么多人,两个战场上的英雄,连个小小的“猴子”都摔不下去,该有多丢人啊!她着急地跑来跑去,一会儿挥动抛石器驱赶“豺狼”,一会儿吆喝“羊群”躲远一些,一会儿又高声喊阿爸,让他驱赶“豺狼”。

曲妮不喊还好,这一喊,倒提醒了一些人,他们知道,演牦牛的人,一个是她的哥哥,一个是她的情人,输了她当然会着急。那些人就故意气她,不仅“猎狗”不赶“豺狼”,连一些“羔羊”也自动跑到“豺狼”群里躺下了。

看热闹的军民们却真的着急起来,他们大声喊叫,让“猎人”打“豺狼”,让“猎狗”咬“豺狼”,有的人甚至跑进场来打“豺狼”。这时,场外的人有节奏地呼喊:“打豺狼,保牛羊!”“打洋妖,保家园!”

场内场外,互相影响,群情激昂,气氛十分活跃。没有想到沃措部落的牦牛舞,获得了意外的成功。哲林代本亲自给洛丹赏了一条哈达,寺院的管家给了他们一大盒油炸果子,“小猴子”仁赛非常得意。他取下面具,深深地给管家鞠了一躬,又翻了个跟斗,转了一圈,向观众做个怪相,嘴里还叼着个大麻花,惹得大家笑个不停。

人们发现沃措部落的人不但作战勇敢,而且能歌善舞,就让他们再唱支牧歌,有人还指名要“牧羊姑娘”来唱。

曲妮桑姆并不忸怩,显然是不想当哑巴,领着一群姑娘,手拉着手,放开歌喉,高声唱道:

悬崖下移走了拦路的巨石,

宽广的道路畅通无阻,

旅客哟,该是自由来往的时光。

吃羊的豺狼已被斗垮,

矫健的骏马自由驰骋,

骑士哟,该是跨马打猎的时光。

草坪上聚满了欢快的人群,

满罐的美酒多么清香,

歌手哟,该是对歌赛唱的时光。

这一唱,牵动了小伙子们的心弦,由诺布领头,边跳边唱,唱了一曲收复江孜的颂歌:

黄毛妖怪像群狗哟,

我们手里有打狗的石头;

黄毛妖怪像群狼哟,

我们手中有打狼的火枪。

那天夜晚没有月光,

正好把我们的身子隐藏;

黑夜里寒风凛冽,

没有皮袍也不惧寒霜。

洋妖还在做美梦,

我们已发起进攻;

子弹上膛刀出鞘,

洋妖在刀枪下丧生。

……

表演结束之后,广场上的人又化整为零,分散开去,围成了一圈又一圈,手拉着手,唱啊,跳啊。唱渴了,喝一碗酒;跳累了,坐下来吃一块烤肉。

僧俗官员们吃饱了,喝足了,也玩累了,由随从和佣人们侍候,分别到寺院,宗山或贵族庄园里休息去了。

老百姓们没有去处,仍在不停地唱,不停地跳,没有一丝倦意,极度的兴奋使人们难以驾驭自己的情感。

也有人喝醉了酒,这儿一堆,那儿一堆,横七竖八地躺在草坪上。

小仁赛好像不知道什么叫累,什么叫困,喝足了奶茶,吃饱了羊肉,又缠着阿爸洛丹讲故事。

洛丹也累了,更重要的是,他还想着以后的事,比旺秋和格来他们想得还深、还远。豺狼虽被我们打败,但没有被打死。被打败的豺狼还在不远处吐着血红的舌头,他们随时都有可能猛扑过来。洛丹曾经要求哲林代本派他们去攻打帕拉村,哲林没有答应。哲林倒是诚心诚意地想让老阿爸他们休息休息。不仅没有同意沃措部落下山,其他民兵也被留在了山上。此时此刻,洛丹哪有心思讲故事。但是,他也不想扫仁赛的兴,而且,还有那么多双期待的眼睛在看着自己。洛丹知道,大家都想听他的故事。

洛丹的故事是讲不完、说不尽的,沃措部落的人称他是“智慧宝库”、“故事口袋”。可是,现在,讲点儿什么好呢?洛丹正想着,只见朗杰飞奔过来:

“仁赛,快,快去,有位说唱艺人在讲《格萨尔王传》。”

这下可给洛丹解了围:“快去吧,听听人家艺人讲的,比我说的好听多了。”

小仁赛一听,顿时来了兴趣,不等洛丹把话说完,就拉着诺布和曲妮跑了,阿达巴魁也硬拉着洛丹等人一起去听故事。

《格萨尔王传》是深受藏族人民喜爱的一部英雄史诗,在藏族地区流传很广,真可谓家喻户晓,老幼皆知。

人们早就把说唱《格萨尔王传》的艺人围在了中间,仁赛和曲妮他们又不甘心站在圈外,尽管他们很小心地往里挤,还是招来许多不满的目光。说唱就要开始时,仁赛和曲妮他们也挤到了圈子里面。

“曲妮姐姐,你看,看……”仁赛指着说唱艺人,对曲妮叫着。

“独臂大叔!”曲妮已经看见了,她和仁赛一样,真是又惊又喜。自从和独臂大叔分开以后,旺秋他们一直很想念这位身负重任的大叔,特别是仁赛和曲妮,就更是常常念叨这位不是神的“神人”。

独臂大叔也听见了他们二人的喊叫,朝仁赛和曲妮扬了扬手,又眨了一下眼睛。

仁赛刚要说什么,被曲妮拦住了:“大叔现在没时间和我们说话,等会儿我们再去找他。”

只听独臂大叔清了一下嗓子,然后一举手,周围立刻静了下来。

“翁木,愿一切吉祥!开篇祝愿之辞。

大奏世界安乐曲,

遍照智慧宝珠光,

降伏妖魔大力士,

雄狮大王雄狮大王,即格萨尔大王。赐吉祥。”

唱完四句颂词,独臂大叔便开始讲,只见他打着手势,边说边唱,眉飞色舞,今天讲的是《格萨尔王传》中的《降伏妖魔》之部。

这一部讲的是英雄格萨尔大王经过千辛万苦,克服重重困难,终于降伏侵占别国领土、抢掠牛羊财宝、残害黎民百姓的北方魔王鲁赞的英雄业绩。故事惊险曲折,语言优美生动。

独臂大叔确实很有表演才能,道白时口齿流利,吐字清楚,富于表情;咏唱时,如行云流水,朴素自然,悦耳动听。他的歌声不仅粗犷、高亢,而且清亮、圆润,给人以舒适、畅快的感觉,如同在盛夏的牧场,烈日曝晒之时,喝上了一口清凉的泉水。

独臂大叔的那双眼睛,犹如夜空中闪烁的星星,随着情节的发展变化,表现出各种感情色彩:或惊、或险;或赞、或叹;或喜、或怒;或褒、或贬,把人们带进了那古老而又遥远的年代。

独臂大叔的演唱是哲林安排的。他是藏军即将收复宗山的前夕才回到哲林代本身边的。他要求立即参加战斗,但哲林要他先好好休息,然后在庆祝胜利的时候给大家说唱《格萨尔》。独臂大叔又从洛桑饶登那里听到了攻占宗山以后藏军内部的大致情况,就在歌舞表演得差不多时,突然出现在草坪上。他的演唱是经过精心思考的,连每一个眼神,每一个手势,乃至演唱的语气,都反复想过了。他要拿出他的全部技艺,提醒人们,胜利的时候不要忘了还有魔鬼,还有豺狼。

哲林代本也很喜欢听《格萨尔》的故事,过去他当粮草官,到庄园和牧场去征集粮草时,只要遇到著名的说唱艺人,就把他们叫来,让他们说唱,常常是通宵达旦,仍不能尽兴。第二天晚上又让他们接着唱,往往一唱就是好几天。

听着独臂大叔的演唱,站在圈外的哲林又想起了和他初次相遇时的情景:

有一次,哲林奉拉丁代本之命到山南地区去征集粮草,恰好遇见独臂大叔边朝佛、边说唱,来到那里。听说他能讲四部降魔史和十八大宗宗,即城堡,相当于古代藏族社会的土邦。十八大宗,即格萨尔征服十八个土邦的故事。,一下就把哲林吸引住了,不知不觉中,已经过了半个月,四部降魔史还没有讲完,却耽误了征集粮草的时间。为此,受到拉丁代本的严厉训斥。然而,从那以后,独臂大叔就留在了哲林的身边。他为哲林说唱,为藏军说唱,也为百姓说唱,《格萨尔》的故事像是说不完、唱不尽似的。哲林代本尽管一遍又一遍地听,可每次都觉得不一样,不仅故事不同,内容不同,感受也不同。

唱完一段,独臂大叔又一举手,表示要休息一会儿。仁赛等人早就围了上去,曲妮忙端过一碗茶:

“大叔,您讲得真好。我看那个洋妖头子就像魔王鲁赞一样凶恶、残暴。”

格来听得入了神,过了老半天好像才从古老的年代回到现实中来,不觉感叹着:

“可惜我没有格萨尔大王那样的本事,要不这次我就可以把洋妖头子剁成肉泥。”

阿达巴魁轻轻抚摸自己心爱的砍刀,认真地说:

“看来格萨尔大王的宝刀,比我这砍刀要厉害多了。”这句话,惹得大家捧腹大笑,他却不嬉不笑,一本正经地说:

“我说的是真话,要是有一口格萨尔大王那样的宝刀,我就像割草一样,把洋妖通通砍光。”

诺布笑着说:“我说老哥,跳蚤怎么能同雄狮比?你的砍刀再厉害,也不能和格萨尔大王的宝刀比呀!”

仁赛问独臂大叔:“今天您讲《降伏妖魔》,是不是要我们像格萨尔大王降伏北方魔王那样,降伏这些从西方来的妖孽?”

独臂大叔点了点头:

“正是这样。我讲英雄格萨尔大王的故事,是为了给抗英的军民们鼓鼓劲。格萨尔大王教导他的百姓,‘不要挥兵去犯人,但若敌人来进犯,奋勇抗击莫后退’。现在不是我们去侵犯别国的土地,是洋妖异教徒闯进了我们的家园,杀百姓,毁寺院,犯下了十恶不赦的罪孽。我们僧俗百姓就要像格萨尔王降伏魔王,保卫家园一样,打败洋妖,保卫疆土。”

“大叔,你说得太好了,不杀尽洋妖异教徒,我们绝不放下手里的砍刀。”阿达巴魁显得很激动,他恨不能立即冲进帕拉村,砍死洋妖头子。

“按照传统的习惯,打了胜仗,在举行庆典时,要说唱《降伏妖魔》之部。今天我讲这一部,”说到这里,独臂大叔停了一下,用他那聪慧的眼睛,环视听众,提高了声调,好像要引起大家注意:“一是庆祝,二是提醒。”

“提醒,提醒什么?”仁赛不解地问。

“对,提醒得好。”洛丹赞许地点点头,“你们知道吗?英雄格萨尔大王在降伏北方魔王之后,因为取得了巨大胜利而骄傲起来,忘记了世间还有许多妖魔,他天天寻欢作乐,在北方魔国一住就是几年。结果残暴的霍尔白帐王史诗里说霍国的白帐王也是一个魔王。趁机入侵岭国,抢掠财物,残害百姓,连格萨尔自己的爱妃珠牡也被抢走了。这就引起霍尔国和岭国交战,一打就是好几年,两国的百姓受了很多很多的苦。”

“老阿爸,您说得对,下一部《霍岭大战》里,我就要讲这段故事。”独臂大叔高兴地说。

仁赛似乎听出了阿爸洛丹的弦外之音:

“阿爸,你们的意思,是说我们现在不应该忘记身边还有豺狼?”

洛丹笑了:“这个‘小猴子’,就是有点儿鬼聪明。”

“我们牧民有句俗话:狼在睡梦中也想着吃羊。我们可不应该光顾着唱歌跳舞,忘了虎狼窝还没有捣烂。”旺秋觉得打了胜仗庆祝一下也是可以的,但不能总这么热闹下去,就是一时攻不下帕拉村,也应该把它团团包围住,而现在派去的兵力太少了。

独臂大叔的演唱收到了比预想还要好的效果。哲林代本听到众人的议论,感到宽慰,觉得军民之心思战,现在要紧的是说服藏军的指挥官。哲林也知道,藏族军民已经失去了战机,目前,不可能向困守在帕拉村的英军发动进攻。但是,应该加强对帕拉村的包围,切断他们同外界的一切联系。

哲林正想着,“呜――”,“呜――”,白居寺的大铜号吹得更响了,压倒了一切声音,也打断了他们的谈话。

“送鬼啦!”“送鬼啦!”不知道谁喊了一声,一呼百应,广场上喊成一片。唱歌的,跳舞的,讲故事的,谈论战事的,全都停了下来。他们知道,按照习惯,太阳落山时,要举行送“鬼”仪式。

往常寺院里念经送“鬼”,总有一种恐怖和凄凉的气氛,使人感到沉闷、窒息、压抑和愁苦。今天却不同,大家怀着喜悦的心情,像过节那样欢快、热闹。

白居寺的喇嘛,排着长长的队,足有三四里长,从寺院出来,经过宗山,来到年楚河畔。他们当中,有当地的,也有外地来的。有的吹号,有的敲锣打鼓,有的拍巴掌,念咒驱鬼。

而最引人注目的是荣赫鹏的模拟像。按照传统,念经送“鬼”时,要用青稞秆或麦秸扎个“鬼”,今天扎的是荣赫鹏的模拟像,有三丈多高,由几十个体格健壮的喇嘛抬着,朝广场走来。

“鬼”的头是糌粑做的,头上插着麦秸,大概要表明他是黄毛妖魔;带血的舌头,一直伸到胸前;两颗犬齿向上翘着,足有两三尺长。按照佛教的说法,吃人魔王的犬齿是朝上长的。脖子上挂着用一百零八个人的头骨穿成的念珠,右手拿着一把卷了刃的、带血的木质长剑,左手掐着一个婴儿。前胸和后背,都用藏、汉、英三种文字写着:“吃人的魔鬼、佛教的仇敌荣赫鹏!”

聚集在广场上的僧俗百姓,一看见这个模拟像,立即活跃起来,吹着口哨,“咯嘿嘿――”地呐喊着,迎上前去。小仁赛、朗杰和诺布他们几个跑得最快,一直跑到模拟像跟前。拍巴掌,吹口哨,大声呼喊,又跟着模拟像走向广场中央。人们自动地闪开了一条路,站在两边的人,朝荣赫鹏的模拟像吐口水,甩鼻涕,撒灰尘。有的妇女撩起前襟,朝模拟像抖动,咒他倒霉,早点儿凶死凶死,是藏族民间的一种说,说罪孽深重的人,不得好死,将死于刀剑之下。。

广场中央早已架起大火。喇嘛们围着火堆站了一圈,把模拟像放在火堆旁边。念咒喇嘛念过咒经之后,喇嘛们涌上前去将模拟像推向火里。此时,送“鬼”的活动进入最高潮,大号和腿骨唢呐吹得更响,更尖厉,口哨声、呐喊声震耳欲聋。无数支箭同时朝模拟像射去,无数杆火枪朝着帕拉村射击。哲林代本早有命令,为了节省子弹,送“鬼”时不许打洋枪和抬枪。

篝火越烧越旺,“劈劈啪啪”,荣赫鹏的模拟像在大火中被烧成灰烬。

火光映照在哲林代本脸上,映照在洛丹和旺秋父子的脸上,映照在诺布、仁赛和朗杰这些小抗英战士脸上,映照在所有抗英战士脸上。他们希望,有那么一天,所有的洋妖异教徒通通埋葬在火海之中。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