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爆发后,随着工厂内迁,资金转移,兰州地区成为全国的战略后方之一,国民党政府开始重视对西北的建设。在此背景下,兰州近代工商业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这种形势,一方面对科学文化事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另一方面也为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条件。因而,抗战时期,大量人口的迁移进入兰州,也使兰州的实业学堂得到了进一步的充实与扩展。
首先是“工合”学校的出现。这一时期,除了各类实业学堂继续存在并得到发展外,1942年秋,新西兰国际友人在甘肃省建设厅厅长张心一的支持下,以“工合”组织的名义,于兰州创办了一所培黎工艺学校。该校与后来创办的山丹培黎工艺学校互为姊妹。校内开设纺织、缝纫、机械、陶瓷、玻璃、皮革、造纸、煤矿、垦荒、畜牧、测量、地质勘探、地下水利工程、医院等各种实习场所,以半工半读的方式培训贫民子弟,为兰州地区培养了大批中等技术人才。另外,学校规模进一步扩大。据统计,从1939年到1945年间,兰州农业学校的高级科班增加了8个,初级班增加了3个;省立兰州工业学校高级班增加7个,初级班增加了4个。到抗战结束时,兰州职业技术学校各科学生人数,农业类603人,分属高级农艺、森林、合作与初级农艺、森林5个科别;工业类380人,分属于高级类的土木、机械、纺织、电信、化工和初类的机械、纺织等7个专业;普通高科类68人。可见,随着社会的需求,实业学堂的专业已有较大变化,从而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在此求学。1939年夏,西北技艺专科学校(后改为国立西北农业专科学校)创办于兰州,学生达400多人,并在平凉、武威、榆中等地分设农场、林场,作为学生实习基地。同时,抗战前已创办的甘肃学院,科系也得到重大扩充与调整,1941年,增加法律系、政治经济系及二年制的银行会计专修科;次年又增设了二年制的人事行政专修科,不久又将银行会计专修科改为4年制的银行会计系。从1943年暑假起,该校改为国立甘肃学院,将人事专修科取消,而把政治经济系分为政治和经济两系。这样,连同原有的2个系在内,就共有6个大系了。经过多年的曲折发展,到建国前后,兰州近代实业学堂初步形成了技校、专科、学院这种由中层到高层的配套教育体系,基本具备了培养工、农、商、矿技术人才的能力。所有这些对兰州乃至甘肃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与此同时,各类与实业相关的高等学府相继兴办,今天的西北师范大学就是在那时候搬来的。
西北师范大学的前身是1902年成立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在日本侵华的硝烟中,由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发展而来的国立北平师范大学,被迫走上了漫长的举校西迁之路,先后迁往陕西西安、陕南城固。1941年开始迁往兰州,并历经了西北联大教育学院、国立西北师范学院等沿革,最终发展壮大,成为西部地区第一所高等师范院校。在学校西迁过程中,有一个主要人物功不可没,他,就是李蒸先生。
李蒸(1895—1975年),字云亭,河北栾城县人,著名教育家。北平师范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后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习,获哲学博士学位。曾任北平师范大学校长、西北联大常务委员兼师范学院院长等职。1940年4月,学校迁兰前,李亲自勘察,选定校址,他说:“学院建在十里店,背山面水,既离开闹市,又距城不远,交通方便,从黄河取水,进城购生活用品,都比较便利;而且,这里蔬菜丰富,枣树连片,桃树成林,环境幽静,是读书的好地方。”就这样,河北籍的李蒸先生就像建设家乡一样,开始在兰州辛苦奔走。
在民不聊生的旧中国,建一所高校十分不易。在经济落后、地处偏僻的兰州新建高校,更是难上加难,但李蒸没有被困难吓倒。1941年4月,他聘请兰州各界知名人员和地方士绅29人,组成西北师院兰州分院建筑设计委员会。5月5日,主持成立了西北师范兰州分院筹备处,并购置地皮275亩,用来建筑第一批校舍。他废寝忘食,多方奔走,购得土平房35间,作为行政办公和师生员工食宿之用。还聘请原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院长齐国梁为西北师范学院兰州分院主任,具体主持筹建工作。
1941年11月1日,经过几个月的艰苦努力,西北师院兰州分院举行开学典礼。第一届招收新生150人。1942年,西北师院本部由陕西城固迁到兰州,兰州分院正式改为国立西北师范学院。从此,古老的兰州有了高等师范院校,有了中学教师的摇篮。
爱才,是李蒸的一大美德。建院初期,他即聘请了李建勋、胡国钰、袁敦礼、董守义、焦菊隐、孔宪武等著名学者来校任教,兰州遂成为全国著名的文化人聚集地之一,对兰州以及西北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李蒸先生和著名学者等的共同努力下,西北师院开设了国文、英语、史地、数学、理化、教育、家政、公民训育、博物等10个系和6个专修科,成为当时专业设置最全的高等师范院校之一。
这里不能不提随师院来兰执教的教育家何乐夫。
何乐夫(1893—1984年),名士骥,浙江省诸暨县人。浙江绍兴师范学校毕业,曾在北平孔德学校执教。后考入北平清华研究院,从师于国学大师王国维,攻读中国文字学与考古学,为王氏所器重。毕业后,在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所从事考古研究工作,兼任北平师范大学、北平女子师范大学、中法大学等校的文字学及文史考古诸课讲师。曾对北平附近文物古迹进行了缜密的考证调查,并撰写论文。1943年秋应聘来兰,在西北师范学院任教。为了宣传抗日,鼓舞士气,撰写了《宋代抗金名将吴玠、吴璘史迹考》《宋代西北抗金名将杨从仪史迹之调查》等著述。在兰任教期间,何乐夫先后在兰州十里店、崔家崖、孔家崖、达家庄、水挂庄、安宁堡、徐家湾、盐场堡、华林山、四墩坪、太平沟、西固城、西果园等地作过多次考古调查。这次对兰州地区的考古意义是非同寻常的,因为在此之前,兰州的地下文物,从来没有像他这样高级的专家前来问津过。1944年冬,西北师院举行校庆活动期间,他举办了一次历史文物展览活动,展出石器、陶器、铜器、历代货币、玉器、玉简册(部分)等,还有历代文物拓片、历代碑帖和汉画像石拓片、秦砖、汉瓦等,这在兰州地区前所未有。抗日战争胜利后,西北师院师生将复回北平师范大学。他说西北历史悠久,考古工作方兴未艾,遂坚留兰州,继续在西北师院任教,并从事考古工作。兰州大学成立后,他又兼任兰大中文系的文字学与历史系的考古学教授。1947年夏,在西北师院东北角一残堡处,他发现了一件明万历十年的《深沟儿墩墩军碑》,对兰州黄河两岸残存的古长城历史,提供了重要证据。他的教学与考古研究对甘肃的考古工作做出了卓越贡献。
抗战期间,随校迁兰的还有曾任北京第一师范学院院长、北平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的黎锦熙先生,教育家李化方先生、李嘉言教授等。
抗战胜利后,西北师院部分师生返回北平恢复北平师范大学,部分师生继续留在兰州,兴办国立西北师范学院,他们把兰州当故乡,在这片土地上又开创出了新的业绩。粗略估计,自1942年西北师范大学迁兰至2005年,累计培养学生8.6万余人,为西北教育战线培养了大量的师资,为推动西北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