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泉山位于兰州市城南的皋兰山西北麓,海拔1600米。东连塔子坪,西接二郎岗,南至千佛阁,北距兰新铁路200米左右,占地面积266400平方米。
民间传说,五泉山的来历和西汉名将霍去病有关,据说当年霍去病奉汉武帝之命,率领大军从陇西郡(郡治狄道,今临洮)出发,准备征讨匈奴。霍将军率军从临洮出发后,沿着山间小路,直奔黄河边,由于这些地方人迹罕至,道路非常难走,到了今天五泉山一带,将士们口渴难耐,看到将士们无水可喝,将军非常着急,无奈之下挥鞭连击山崖,没想到地下竟涌出了五股泉水。2005年9月底,人们在五泉山门前的广场上,立了一尊雕像,以此来纪念霍去病。雕像中的霍去病脚踩马镫,抱拳感谢,充分表现了将军的爱国热情。后来人们把这五股泉水分别命名为甘露、掬月、摸子、惠、蒙,其中甘露泉、掬月泉、摸子泉在中麓南部,蒙泉在东涧,惠泉在西涧,五泉山也因这五泉而得名。
据明天顺五年(1461年)的《大明一统志》载:五泉山“泉有五眼,相传汉霍去病击匈奴至此,以鞭卓地而泉出。”清乾隆时统称鞭搠泉。当然,这仅仅只是一个传说,专家考证认为,霍去病两次远征匈奴时,并未来过兰州五泉山。
早在唐宋时这里就建有寺庙。元代在五泉山建皇庆寺,明洪武初改为五泉寺。永乐七年(1409年)重建,改为崇庆寺。明万历七年至九年(1579年~1581年)临巩兵备道副使在西龙口东侧建漱玉亭,以观瀑布。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兵备副使按察使邢云路重修后,改名清晖阁。经过元明两代经营,至清初,五泉山“自麓至巅,揽胜不穷,登临难遍”。到乾隆年间,五泉山终于形成以佛教为主,间以道教的建筑群。这座山历代均有修建,到清嘉庆、道光时,五泉山已经成为兰州风光的极胜之处。
乾隆同治年间,五泉山古建筑群两次惨遭兵祸,后来人们才又陆续修建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建筑群,在重修的过程中刘尔功不可没。他利用甘肃贡院明远楼的材料新建了三层楼阁,这就是今天人们所说的万源阁,供奉伏羲、周文王、周公、孔子;在万源阁下修建了思源楼,奉祀周敦颐、邵雍、程颐、朱熹,因为这些人“是我中华学术之导源也”。
五泉山上有许多的文物珍宝,其中比较著名的是“铜接引佛”和“泰和铁钟”。“铜接引佛”原在兰州东关接引寺内安放,这是一件明洪武年间所铸的铜佛,身高1丈6尺,身围8尺,重约万余斤。抗战时期,这个铜佛被日本人飞机所掷炸弹炸坏。1955年人们将铜佛焊接复原后移到五泉山金刚殿。这尊铜佛像造型优美,衣褶显晰,面部神态敦厚丰韵,怡静庄重,面含微笑,左手托钵,右手舒展,一副悲天悯人、接引众生普渡的神态。
“泰和铁钟”原为普照寺物,后安放在五泉山猛醒亭内。这座铁钟为金代章宗泰和二年(1202年)所铸,钟高9尺,直径6尺,重10000斤。造型宏伟肃穆,声音浑厚洪亮,这成为兰州抗战的见证,也是普照寺内留存下仅有的几件文物之一。
五泉中摸子泉最为神奇,过去善男信女用手在泉水中摸索,据说摸着石子的生男孩,摸着瓦片的生女孩。刘尔曾在洞口书写一联,嘲讽这种迷信行为是“糊糊涂涂,将佛脚抱来,求为父母;明明白白,把石头拿去,说是儿孙”。
从大门进入后,就开始登山了,只见山间绿树掩映,沿着通道殿宇层叠,楼阁错落。五泉山的蝴蝶亭、金刚殿、大雄宝殿、万源阁、文昌宫、地藏丝、千佛阁依次排列。
五泉山还是一个植物众多的地方,在公园内各种乔木花卉随处可见。国槐、银白杨、旱柳、白榆、臭椿、梨树、牡丹、丁香、玫瑰、榆叶梅、连翘、珍珠梅、红柳等树木,让人流连忘返。
如今这里保存建筑10000多平方米,其中崇庆寺、嘛尼寺、卧佛殿、地藏寺等系明清时代建筑。
然而许多小朋友是通过动物园认识五泉山的。五泉山公园西面的兰州动物园是甘肃省内唯一一所动物园,里面的鹿苑、熊池、狮虎房、猴山、禽园、熊猫馆等有大量各种各样的珍禽异兽。每逢周末和节假日,动物园就成了小朋友的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