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辞海》缩印本,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
2.王尚寿、季成家等编著:《丝绸之路文化大词典》红旗出版社,1995年。
3.《中国丝绸之路交通史》,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年。
4.《甘肃公路交通史》,人民交通出版社,1986年。
5.甘肃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纂:《甘肃省志·大事记》,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年。
6.兰州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兰州市志·园林绿化志》,兰州大学出版社。
7.兰州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兰州市志·市政建设志》,兰州大学出版社。
8.兰州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纂:《榆中县志》、《皋兰县志》、《永登县志》、《西固区志》。
9.《陇上珍藏》、《百年甘肃》、《塔影河声》,敦煌文艺出版社。
10.郎树德、贾建威、张行、何双全等著:《遥望星宿——甘肃考古文化丛书》(全十册),敦煌文艺出版社。
11.薛仰敬主编:《兰州古今碑刻》,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
12.赵德才编著:《古镇连城》。
13.《中国古代史常识》,中国青年出版社,1980年。
14.《丝绸之路访古》,甘肃人民出版社,1982年。
15.《甘肃风物志》,甘肃人民出版社,1982年。
16.郭方忠、张克复、吕清华主编:《甘肃大词典》,甘肃文化出版社,2000年。
17.邓明著:《兰州史话》,甘肃文化出版社,2005年。
18.杨兴普编著:《永登史话》,甘肃文化出版社,2004年。
19.程兆生著:《金城漫话》,甘肃人民出版社,1986年。
20.张文玲编著:《榆中史话》,甘肃文化出版社,2004年。
21.《丝绸之路漫记甘肃分册》,新华出版社,1984年。
22.蔡宗德、李元芬编著:《中国历史文化》旅游教育出版社,2001年。
23.杨殿奎等编:《古代文化史常识》,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年。
24.郭承录主编:《武威史话》,甘肃文化出版社,2005年。
25.吴廷桢、郭厚安主编:《河西开发研究》,甘肃教育出版社,1993年。
26.林健著:《明肃王研究》,甘肃人民出版社,2005年。
27.丁焕章主编:《甘肃近现代史》,兰州大学出版社,1989年。
28.兰州市西固区文化馆编:《西固文物志(初稿)》,1989年。
29.张世廉著:《甘肃古今谈》,甘肃人民出版社,1991年。
30.《甘肃历代诗词选注》,兰州大学出版社,1988年。
31.陈良著:《丝路史话》,甘肃人民出版社,1982年。
32.侯玉臣著:《甘肃古代民族简史》。
33.兰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兰州市志·文物志》,兰州大学出版社,2005年。
34.兰州市地方史志委员会、兰州市园林绿化志编辑委员会编:《兰州市志·园林绿化志》,兰州大学出版社,2001年。
35.兰州市旅游局编:《游在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2003年。
§§后记
2005年8月份,兰州市文化局将撰写《兰州历史文化 ·文物名胜》的任务交给了笔者。这是压力,也是动力。
这一年多来,笔者为撰写书稿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从拟定大纲,查阅资料,动笔撰写,请专家把关,最终五易其稿,才有了今天看到的这本书,其间甘苦唯有自知。
撰写本书是为了介绍兰州,宣传兰州,最终起到了解兰州之目的。因此,在材料的选取过程中,笔者重点选择在全国比较有影响的点,以起到以点带面的目的。如文物的选材中我们尽量挖掘一些不为外人所知道的全国之最以及兰州市民所不太了解的点,如珍藏在兰州的“中华第一刀”,兰州的两条明长城等。而风景名胜中我们则将目光放到白塔山、五泉山等影响力比较大的景点上。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能更加突出兰州的历史文化内涵。具体撰写时本着有材料则长,无材料则短的原则,叙述力求简洁,史料力求准确,不同观点一一罗列。限于篇幅和本人水平,一些点的选取可能不够精当,有些观点的表述也可能不太恰当,也可能有人云亦云的情况。在此,恳请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不吝赐教。
本书的写作过程中得到了文史学界的许多先生的指点,同时参阅了40多位先生的著作,作者、书名在参考书目中都列举了出来,在此对那些熟识的或素昧平生的先生们表示深深的感谢。
撰写的过程也是一个提高和再认识的过程。本书的撰写中笔者多次到甘肃省图书馆西北地方文献阅览室查阅资料,写成初稿后,笔者将其呈送给几位专家学者。他们对本书提出了许多中肯的意见和建议,使得一些原本有点模糊的观点逐渐清晰明确。在本书的撰写过程中甘肃省文物保护所何双全先生、黄河水利委员会上游局蔺生睿先生、兰州晚报社黎晓春女士、兰州大学敦煌学硕士研究生石坤女士成为本书的第一批“读者”,提出了不少中肯的修改意见。兰州市地方志办公室邓明先生指出了书稿中的诸多不足。我的家人和同事对本书的撰写也给予了大力支持。在撰写过程中我夫人张树丽女士承担了大量家庭事务,使笔者能够集中精力完成书稿。兰州晚报记者马军、甘霖给本书提供了部分图片,在此向他们表示诚挚的感谢。
由于本人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不妥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