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19章 那些简单工作的日子

  省广电总台电视新闻中心 杨海芸

  5月12日,对于很多人来说,改变就在突然之间

  那一天,家没有了

  那一天,人流泪了

  面对瓦砾,面对废墟,

  你是否还有勇气

  也就在那一天之后,他们来了

  越过危险,千里挺进

  他们用迷彩点燃了温暖和力量

  灾难无法选择,勇气却可以选择

  温暖而坚韧,悲情而壮烈

  ……

  这是自己有关“5·12”汶川大地震报道中的一段文字,虽然那篇新闻专题报道主要反映部队抗震救灾的战斗力。但是在当时,这不仅仅是部队的写照,也是每一个亲临那段时间的人们最真实的写照,就如同在灾区吹响了战斗的集结号,集结号响起,无论你是谁,你在干什么,都这样坚定地站在了灾难面前。

  在那段日子已经过去100多天以后,有很多事情和面孔却并没有模糊,反而更加清晰。那些简单工作的人们,那些简单工作的日子,就这样又一次出现在脑海。

  登记住宿的字条

  根据安排,自己的几次采访任务都是到陇南文县。第一次去的时候,我们直接从兰州就赶到了灾情比较严重的文县,文县县城依山而建,白水江穿城而过,县城的街道比较狭小,可供搭建帐篷的地方非常有限。由于当时当地居民的住房大多出现裂缝,有些建筑甚至垮塌,再加之余震不断,人们只能利用室外有限的空地搭建彩条棚、帐篷。

  由于前期帐篷还是比较紧张,又没有过多的空地搭建帐篷,因而必须先保证灾区群众,这样最早到达的抗震救灾人员,他们的住宿成了比较大的问题。也就是我们寻找住宿的时候,在一所招待所,被告知需要写一个保证才可以入住。这是什么样的一个保证呢?宾馆工作人员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样本,大致的意思就是“我们自愿入住,如果由于余震导致生命危险,一切后果自负”,我翻着一张张字条,在感慨这种做法好笑时,却发现写下这种住宿字条的人,都是各个单位来援助的。来自交通的单位、来自电力的单位、来自通讯的单位,还有医生、还有一些个人志愿者,这些字条代表了一个个我们没有谋面的幕后工作者。

  为了保证灾区的各项状况能尽快恢复,为了保障抗震救灾的顺利进行,有很多人都默默地工作在自己的岗位上,他们是一群真正的幕后英雄。

  基层干部

  以往下去采访,遇到最多的就是基层干部,都知道基层干部的工作不好做,这次面对这么大的灾难,工作真是千头万绪。这次地震采访中,给我印象最深最感动的有这样3个人。一个是文县碧口镇李子坝村的村党支部书记马小伦,李子坝村离四川青川县直线距离只有16公里,而且进入李子坝必须要通过青川县,当时整个由四川进入的道路已经中断,之前只有直升机和依靠步行送进去一些物资,所以和同事赵芃宇商量后,我们决定走进李子坝。

  到达的时候已经是夜晚,天开始下雨,马小伦正在组织人员开会、安排明天巡查道路等各项事宜。到了晚上小雨转为暴雨,也是他,带着这个村自己组织起来的突击队,挨家挨户去检查提醒,防止下雨使本来危险的房屋再一次垮塌,造成人员伤害。

  随后几天的采访中,我注意到他和村委会其他成员,每个人胸前都别着一个徽章,上面写着“共产党员”,他告诉我,这是地震以后他专门骑摩托,跑到四川青川县城自己掏钱买的,就是“为了让大家知道共产党员在那里,为了让大家安心”!

  还有一位是文县碧口镇的张晓青副镇长,一位年轻的女镇长,说话速度很快,办事处理问题的速度也很快。整整一天的时间,她一直不停地在处理问题,解答群众的疑惑,解释国家、省上的各种灾后救援政策。一位老人来反映他的受损程度,希望得到政府帮助,张晓青给他解释了很久。中午我们在一起简单吃饭时,我问她不累吗,她说早忘了,只有给老百姓解释得越详细老百姓才会越安心,只有把所有能想到的问题都提前想到,才能使灾后重建的工作能高效开展,她说每天的工作都是这样在进行。

  第三位,其实应该算一个集体,他们来自甘肃省农牧厅。在平时,他们都是处长、专家、顾问,可因为灾情他们也迅速集结起来,在第一时间赶往灾区。由于对于动物尸体的处理,往往在初期很容易忽视,所以及时进行焚烧、掩埋非常重要。那天在碧口镇中坪乡处理的时候,天气非常炎热,挖掘难度很大,味道很难闻,他们还必须穿着不透气的防化服。刚开始工作,并没有几个村民前来帮助,只有他们3个轮流进行,随着工作的进展,村民们受到感动自觉加入到这项工作中。一直到傍晚,所有清理工作才结束,在灾区所有动物的尸体都必须这样处理,这种工作强度可想而知。

  其实,留下深刻印象的不仅仅是上面提及的几位,还有很多像这样的基层工作人员,碧口派出所的民警,每天晚上都要去巡逻;文县教育局高考办的工作人员,办公地点严重损毁,但是为了延期高考的顺利进行,重新找地点坚持工作……他们这些最普通的工作就是生产自救最好的体现。

  点燃温暖的年轻战士

  这次抗震救灾以及随后的灾后重建,部队承担了极其重要的各项任务,说到印象深刻与感动,无法不提及部队。虽然相同的事例都已经报道了很多次,但还是有一些感受愿意说出来分享。

  下去采访时,无论在哪里,都会看见那些年轻的军人。这次在文县碧口镇抗震救灾的部队,我们栏目曾经采访过,但这次才是充分体会到了这支部队平时训练的严谨作风和顽强的战斗力。碧口镇白果村采访时,村民们无不夸奖那些年轻的战士,不喝不吃不拿任何东西,帮助群众抢救粮食、物资;在中坪村,战士用手挑出粮食中的瓦砾,细心地排除可能存在的隐患。被埋7天已经死去的村民,战士们用手一点点挖出来,他们说这是为了表示对死者的尊重。

  这些十七八的年轻战士,默默地给同样十七八的高三学生搭建帐篷,为他们建立专心复习的学校,保障他们的吃住。年轻的战士为他们的同龄人,认真做着每一顿饭菜,认真扛起国家赋予的神圣责任。休息时,和他们聊天,你真的能听到“做有意义的事”这样最简单的话语,你无法不从内心深处为之感动,我的镜头记录了他们的笑,很单纯,很认真。

  我的同事们

  最后来说说我的同事吧,其实到现场采访的记者很多,每天大家都奔忙在现场,忙碌自己的工作。

  最初去文县采访,由于工作需要,自己从编导转为摄像记者,配合我的同事仲文静。我们在碧口的日子过得简单而充实,每天同其他栏目的记者碰个头,然后各自开始一天的采访工作。其实对于新闻节目来说,我们那几天拍摄的镜头已经足够用了,但是在当时在那个环境,每一个人们都希望我们能去看看,能去拍一拍,说实在的,很多镜头都是一样的裂缝,一样的废墟,拍那都是一样。可仲文静对我说,有些镜头可能我们不会播,但是当时我们到那里去看了,去拍了,就是我们最好的工作。

  杨树和寇颖,是我们栏目另一路记者,我们是在碧口抗震救灾的指挥部碰面的。杨树笑着说,他们是坐了“过山车”来的,后来我看了他们拍的镜头,发现这个说法真的很适合。他们随救灾物资的车队,走了两天两夜,一路从兰州到碧口,康明斯货车深夜都在赶路,由于陇南的道路非常险峻,而且当时还有余震落石,所以那种坐车的感觉用“过山车”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还有同事赵芃宇,在我们得知还没有李子坝具体的消息时,他说我们走进去。《今晚新时空》的汪琳和杨铭山也加入进来。我们整整走了一天,遇到余震、滑坡、迷路、蚂蟥叮咬,到达李子坝开始工作后,我们感觉到了李子坝人的信任,我第一次感到做应该做的事情多么重要。

  还有总台微波处的同事,很多人的名字都不知道,但是那里我们称之为“娘家”,传输信号,编辑节目,甚至找点吃的,一个真正保障工作顺利进行的平台。

  从第一次到灾区,然后再去,又去,到现在,我自己越来越觉得自己只是在工作,在做好工作,灾难面前,简单工作。其实,很多的人都是这样,我们只是做了我们应该做的工作。

  
更多

编辑推荐

1心理学十日读
2清朝皇帝那些事儿
3最后的军礼
4天下兄弟
5烂泥丁香
6水姻缘
7
8炎帝与民族复兴
9一个走出情季的女人
10这一年我们在一起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绿眼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为纪念冰心奖创办二十一周年,我们献上这套“冰心奖获奖作家书系”,用以见证冰心奖二十一年来为推动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书系遴选了十位获奖作家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这些作品语言生动,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叫花子蜕变成小红军的故事,展现乡村小子成长为少年特工的历程。读懂那一段历史,才能真正读懂我们这个民族的过去,也才能洞悉我们这个民族的未来。《少年特工》讲述十位智勇双全的少年特工与狡猾阴险的国民党...

  • 角儿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石钟山影视原创小说。

  • 男左女右:石钟山机关小说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文君和韦晓晴成为情人时,并不知道马萍早已和别的男人好上了。其实马萍和别的男人好上这半年多的时间里,马萍从生理到心理是有一系列变化的,只因文君没有感觉到,如果在平时,文君是能感觉到的,因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