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彤笙在搭建西北畜牧部的工作班底时,考虑到畜种改良是振兴畜牧业的重点工作之一,特地请来了在北京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任技正的著名养羊专家张松荫。他们二人20世纪40年代初在西北农学院共过事,彼此互相了解,发展大西北畜牧业的热切愿望又将他们紧紧地连在了一起。在当年系主任的召唤和大西北事业的吸引下,张松荫来到了西北畜牧部,被盛彤笙聘为技正兼畜牧处副处长,这年,他已52岁。但在一个对祖国的养羊业充满热情的学者来说,这才仅仅是事业的开始。从此他献身于这方辽阔的土地,并为之作出了重大贡献。
张松荫,浙江杭州人,生于1900年3月。1922年考入国立北京农业专门学校,1923年进入国立东南大学畜牧兽医系学习,1926年毕业,成为我国畜牧界第一代大学生。后在母校畜牧兽医系任助教兼畜牧场场长。1935年东渡日本,入北海道帝国大学进修羊毛专业。抗日战争爆发后回国,辗转至大后方,先后任西北农学院教授、四川大学农学院教授。1947年张松荫应英国伦敦各大学中国委员会邀请,赴英国考察畜牧业一年,受英国以毛纺工业起家进而富国的影响,为了祖国的富强,他毅然选择了当时很少有人从事的养羊,作为自己的终生职业。1948年他又赴美国怀俄明大学留学一年,1949年9月返回祖国,在隶属于中央纺织工业部的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任技正,从事羊毛改良试验研究。
1952年8月,张松荫来到西北畜牧部,在以后的两年多时间里,多次到新疆、青海、宁夏、甘肃的牧区调查研究,特别是考察西北牧区养羊业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并选择甘肃的永登农村,开始从事绵羊品种的改良研究。期间撰写了《羊毛学》《中国羊毛分级检验》等专著;对羊毛密度计、羊毛切片截断卡、毛带长度计等专业工具进行了多项改进;在报纸杂志上发表中国羊毛品质、中国绵羊品种、滩羊毛品质、羊毛细度快速计算法、净毛快速检验法等多篇文章,为中国细毛羊新品种的研究做了许多奠基性的工作。
1954年西北大区撤销,应盛彤笙之邀,张松荫来到西北畜牧兽医学院,重登讲台。此后,他一直服务于这所学校及后来的甘肃农业大学,把终生都献给了大西北的畜牧教育和科研事业。
作为我国老一辈的畜牧教育家,张松荫对学术孜孜以求,一丝不苟,以治学严谨著称。为了讲好一堂课,他广泛收集素材,经常备课到深夜,反复推敲讲授内容和讲授方法。上课内容丰富,形象生动,很受同学们的欢迎。他酷爱读书,对时间抓得很紧,凡是可以利用的时间都用来学习和工作。他不仅认真进行课堂教学,还十分重视实验、实习和生产实践,以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原甘肃农业大学副校长赵有璋教授回忆说:
“记得在1965年,我当研究生时,他为了使我们学懂弄通并真正掌握他主讲的‘羊毛学’,不是在课堂上天天给我们‘满堂灌’,而是结合在新疆巩乃斯种羊场种公羊羊毛品质分析科研项目进行。通过对羊毛品质的大量测试分析,参阅有关参考资料,采用课堂讨论、辅导答疑等方法,使我们不仅学到了羊毛学的现代理论,比较熟练地掌握了测试羊毛多项理化性能的先进方法,还加深了羊毛品质与绵羊育种、绵羊生产和毛纺加工关系重要性的认识。他的这种教学方法,使我至今难忘。”
赵有璋,1964年师从张松荫攻读研究生,历任甘肃农业大学畜牧系主任、副校长,农业部畜牧专家顾问组成员,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羊学分会理事长等职,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四届学科评议组成员。2007年被甘肃省政府推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并进入第二轮遴选。继张松荫之后,成为我国著名的养羊学和畜禽生态学专家。
为了使青年教师多接触实际,张松荫担任养羊学教研组主任期间,每年春季绵羊剪毛前,都主动征求每位教师的意见并安排他们或带学生,或带科研任务到牧区去,到羊场去。他常说:“教室里、黑板上是养不成羊,也养不好羊的。”这与40多年后我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所说的“在实验室和电脑上是种不出水稻来”的话有异曲同工之妙。由于他的倡导和以身作则,教师们经常深入牧场或农村,这对教师素质的提高起了积极作用。
在大西北的50多年中,张松荫经常深入农村和牧区生产第一线,跑遍了新疆、西藏、内蒙古、青海、宁夏、甘肃的六大牧区,进行调查研究,总结养羊生产的经验,主动帮助解决存在的技术问题,开展科学研究,为我国养羊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早在20世纪40年代初期,他在大量实地考察的基础上,根据西藏羊繁育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社会经济条件以及羊的外形特征和生产性能的差异,提出把西藏羊分成两种类型,即牧区草地型和农区山谷型。草地型藏羊的特点是:体格硕大,公、母羊都有角,体躯主要部位为白色,毛辫粗长、两型毛含量高、羊毛弹性大、光泽好。山谷型藏羊体格较小,体躯稍矮,四肢较短,公羊有角,母羊多数无角,毛色很杂,羊毛不如草地型长,但密度大,油汗较多,纺织性能较好。张松荫对西藏羊的分类方法,抓住了不同类型藏羊的主要特征,简单明了,便于运用,50多年来一直被我国养羊学术界所公认并仍在继续采用。
1954年他一到西北畜牧兽医学院,就带上年轻的助教张尚德,一头沉到永登县农业合作社,开始培育甘肃的肉毛兼用细毛羊,受到国务院的表彰。他还参与和指导西北畜牧兽医学院1949级学生杨尔济在新疆伊犁地区巩乃斯种羊场进行的“中国美利努细毛羊(新疆型)”新品系的培育,育成了我国第一个新疆毛肉兼用细毛羊新品种,极大地提高了羊毛等级和净毛量。
研究家畜的行为,掌握各种行为特点并运用它来为人类服务,已成为现代畜牧学、家畜生态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张松荫从1927年在管理中央大学畜牧场时,就对观察和研究家畜的各种行为发生了浓厚的兴趣。1978年以后,他集中精力对绵羊、山羊的行为和习性进行专题研究。这时他虽已年老体弱,但仍下到牧区,对羊群进行细致的观察和测试,拜访有经验的技术干部和农牧民,在收集大量素材的基础上,1985年撰写并出版了我国第一部有关绵羊和山羊行为的著作———《绵山羊的行为与习性》,并给甘肃农业大学动物生产学硕士研究生开设了“绵山羊行为学”课程,填补了我国在绵羊、山羊行为学研究方面的空白。
“文革”中,张松荫被打发回家。1978年落实知识分子政策,他又回到了位于武威黄羊镇上的甘肃农业大学,虽然不再从事教学,但还带着研究生。1982年,他已82岁高龄,为加速提高我国绵羊的品质,他风尘仆仆地来到海拔3000米的甘肃皇城绵羊育种试验场和天祝种羊场,亲自主持“应用群选法选育提高甘肃高山细毛羊品种质量的试验研究”课题。他认为,甘肃高山细毛羊是个优良品种,但质量品性还有待于进一步改良和提高。所谓“群选法”,就是用有澳洲美利努血统的新疆细毛羊种公羊,与甘肃的高山细毛羊母羊进行交配,所产后代一致性强,也就是说,外貌特征明显、生产性能好、遗传力强,较之原来的高山细毛羊品质会有明显的提高。
这个课题计划搞5年,准备繁衍选留的甘肃高山细毛羊有1500只,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而且农牧业不同于工业和其他科技,受自然条件和生物自身繁衍生长周期及其他因素的限制、影响很大,一项科研项目颇费时日。当年,张松荫的妻儿老小都在杭州老家,为了这项研究,他孤身一人留在了学校。甘肃农业大学原校长黄慎钊研究员很感叹地说:“老人家那么大的年纪,没有在杭州那‘人间天堂’全家团圆,享受天伦之乐,还在为事业奋斗。考虑到他年岁大了,为了照顾他的生活,学校派了一名教师给他当助手。记得1990年从羊场回到学校,还是一个人,有一次他拉肚子,我们去看望他,半天敲不开门,从窗户里一看,他跌倒在地,把门弄开进去后,扶到医院检查,发现什么病都没有,就是营养不良,虚脱而跌倒,后来打电话叫他儿子来,接到杭州去。老人家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养羊事业。”
经过5年多试验研究,甘肃高山细毛羊的外形有了较大的改观,拥有“三宽一深一长”的砖形身体结构,羊毛品质也有了显著的改善,提高了生产性能,受到生产单位和国内许多著名养羊专家的充分肯定和好评。“群选法”的运用,开创了我国养羊业中选育方法的新途径,加速了我国养羊业良种化的进程。
在他的积极参与和指导下,促进了新疆细毛羊、青海细毛羊、青海高原半细毛羊、甘肃高山细毛羊新品种的育成和浙江湖羊品质的提高,多次受到农业部、新疆、青海、甘肃、浙江等省区领导的充分肯定。1982年,他所领导的甘肃农业大学养羊学教研组荣获国家科委、国家农委授予的“绵羊改良奖”。他著有《绵羊与羊毛学》等多部著作,编写了《养羊学》等教材,大大地丰富了祖国畜牧科学的知识宝库。1983年被甘肃省人民政府授予“先进生产者”荣誉称号。
1992年1月9日,张松荫因病在杭州逝世,终年92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