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一节 历史由来:中印边界问题之缘起

  中国和印度都是世界文明古国,同属发展中国家,都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两国人民有着二千多年的友好交往史。在近代史上两同也曾深受帝国主义与殖民主义的侵略、压迫,为争取民族独立作出过不屈不挠的斗争。长期的友好往来与共同的奋斗经历,本应使中印关系再续辉煌新篇章。但是,历史遗留下来的边界问题,给两国关系的发展蒙上重大的阴影。至今悬而未决的中印边界问题,成为影响两国关系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佛教东传、玄奘西天取经,古代中印两国交往的历史,充满浪漫的诗意。近代以前的中印两国从未因边界问题发生争端。自18世纪英国殖民者统治印度以后,随着英国殖民势力的东侵才出现了中印边界争端。为维护南安全,英印殖民当局提出了英属印度的安全战略,即所谓“前进政策”(fonvard policy)。其中,把分裂中国西藏作为中国和英属印度之间的“缓冲国”是其“前进政策”中的重要一环。他们认为,要确保印度北部的安全,仅靠喜马拉雅山是不够的,还必须将西藏地方作为缓冲区;再加上一个软弱无能政府统治下的中国做印度的邻邦。否则,印度的安全会受到威胁。因此,中印边界问题是英帝国主义侵华的产物。

  一、建国初期的中印关系

  1947年印度作为刚刚从殖民地独立出来的民族主义国家,不仅与中国接壤,而且同情反帝反封建的中国革命。印度是最早承认新中国的第三世界国家。1950年4月中印即已建交。在朝鲜战争中印度坚持中立的立场,同情北京,并且希望以和平方式加以解决。但是从中国的立场来看,印度作为资本主义国家,与美英有着密切的关系,虽然已从英帝国主义统治中独立出来,却想维持英国在西藏的特权与势力范围。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共中央从国际统一战线战略出发,认为印度是民族资产阶级当家的国家,是新中国团结的对象。为了国家统一和西南边疆的安全,1951年中国政府和平解放了西藏。但是印度对此并不甘心。为了通过外交协商解决印度与西藏地区之间的未决问题,1953年12月31日,周恩来总理在接见中印代表时,强调了两国的友好历史和各自作为独立国家的现实,表示在互相尊重主权与领土完整、互不干涉、互不侵犯、平等互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解决西藏问题,并且建立新的关系。1954年两国谈判签订了《关于中国西藏地方和印度之间的通商和交通协定》。其前言中明文规定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这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第一次成为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国际关系的合法原则。6月,周恩来访问了印度,在与尼赫鲁总理的联合声明中再次强调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声明指出:“在他们与亚洲及世界其他国家间的关系中也应该适用这些原则。如果这些原则不仅适用于国家之间,而且适用于一般国际关系之中,它们就会形成和平与安全的坚固基础,而时刻存在的恐惧和疑虑就会被信任感所代替。……亚洲及世界各地存在着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然而,如果接受上述各项原则,并按照这些原则办事,……这些差别就不应成为和平的障碍或冲突的起源。如果每一国家的领土、主权和互不侵犯都有保障,那么这些国家就能和平共处并相互友好,这就会缓和目前存在于边界的紧张局势,并将有利于创造和平的气氛。”

  中国政府不仅在口头上、条约和声明中主张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家间关系的原则,更重要的是在同邻国处理分歧、解决争端时,也是按照五项原则友好处理的。在解决边界问题时,中国按照五项原则,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反对在边界问题上的大国主义,反对不顾实际管辖与历史情况要求领土越多越好的主张。中国提出友好协商、公平合理、互谅互让的方针,从而友好地解决了同邻国的边界问题,签订了有关的边界条约及议定书。例如,中国与缅甸、尼泊尔、巴基斯坦、阿富汗、蒙古等国家进行谈判,在签订有关协定时,都明文规定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双边关系的准则。但是,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同样作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倡导者,中缅边界问题得以顺利解决,中印两国的边界问题很难解决,最后因此走向了边界战争。这一点特別值得研究。

  二、新中国成立时的中印边界状况

  20世纪50年代初中印关系的蜜月时期无法掩盖两国涉及国家利益的冲突方面,主要表现在边界问题与西藏问题上。

  中国政府一直认为,中印两国的边界从来没有正式划分过。不过,历史上早已形成了一条传统习惯线。(1)中印边界全长约2000公里,分西、中、东三段,双方争议地区面积共约125000平方公里。西段北起喀喇昆仑山口,沿咯喇昆仑山南下至西藏阿里地区与印辖克什米尔的拉达克、印度的喜马偕尔邦三处接壤为止,长约600公里,争议面积约3.35万平方公里,争议地区主要是阿克赛钦的归属问题;中段长约450公里,北起西段的南端;往东南至中、印、尼(泊尔)三国交界处的里普列克山口,争议面积约2000平方公里,缘于1919年英印政府非法侵占中印边界中国一侧的葱沙、和桑两地;东段西起中、不(丹)、印三国交界处,东至中、印、缅(甸)三国交界处的库阳山口,长约650公里,争议面积达9万平方公里,东段边界争议就是所谓的“麦克马洪线”问题,中印边界西段:是中国新疆、西藏与拉达克接壤的地段,西段的传统习惯线以空喀山为交接口,可以分为东西两个部分。空喀山口以北是新疆和拉达克的边界,空喀山口以南是西藏和拉达克的边界。拉达克位于西藏西部,为一青苔高原,海拔高度超过5000米,因其居民为信仰喇嘛教的西藏人,故有“小西藏”之称,在历史上也一直是中国西藏的一部分。19世纪中叶,克什米尔多格拉族的头目辛格征服了拉达克,并企图侵占西藏,遭到西藏的反攻。双方于1842年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表示“各自自行管理自己的疆土,互不侵犯”。1846年英国侵略者占领克什米尔后,将拉达克并人克什米尔。中印边界西段的传统习惯线,由北面拉达克与阿里接界的空喀山口起,穿过羌臣摩河河西隆格巴尔马交汇处,穿过班公湖河和桑格藏布河即印度河上游,再向西穿过帕里河直到中国阿里地区、印度旁遮普邦和拉达克三地交界处。这条中国西藏阿里地区所及的传统习惯线,一直为拉达克和阿里地区所遵守,也成为中国西藏地方与克汁米尔邦的国际边界。但并不是正式划定或经双方派人勘定的国际边界线,它并没有规定任何边界的具体位置。因此,印度认为这一传统习惯线就是中印边界是没有道理的。传统习惯线的阿里地区,一向是在中国西藏地方政府的管辖之下,近一百多年来,西藏和阿里当局采取不同方式对这一地区进行了有效管辖。

  中印边界西段争执主要集中在阿克赛钦地区。19世纪中叶,英国侵略者私自把阿克赛钦以及喀喇昆仑山以北的大块地区划入克什米尔境内,并在拉达克与阿里地区交界处自行划了一条边界线。其后,英国政府私自在地图上把这条边界线用不清楚的颜色标出,或写上“定界”。这条包括阿克赛钦在内的克什米尔与中国新疆、西藏地区的边界线,划去了约3.35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但这一地区事实上一直在中国政府的实际管辖之下。旧中国政府曾对该地区进行过勘察。解放后,中国人民解放军接管了该地区,并于1956年修筑了通过阿克赛钦地区的新藏公路。

  中印边界中段:介于尼泊尔和印度克什米尔之间,从中国西藏阿里地区西南角与拉达克、印度旁遮普邦三地的交接处起,到中国、印度、尼泊尔三国交接处止。同中印边界西段一样,这条传统习惯线也没有划定过,有一定的伸缩性,习惯线以东和以北的地区历来属于中国领土。1954年,中印协议同意开放中印边界喜马拉雅山六大山口为藏印交贸易和朝圣的路线,此六大山口从西北到东南分别为什布奇、尼兰、尼梯、巴罗、豪梯和拉不底。印度认为此六大山口就是中印边界中段,但中方认为1954年中印协定未提及中印边界中段事宜,而且,此六大山口及其附近地方,如波林三多、乌热、香札、拉不底地区等,历来属于中国,是中国边境居民生产生活的地方,长期为西藏地方政府管辖。但这些地方在1962年中印边境战争停火前为印度所占领,双方争执的领土面积近2000平方公里。况且,此六大山口在喜马拉雅山分水岭以南,最高点以北,如果以六大山口为中印中段边界,则印度若越过喜马拉雅山在西藏山坡山建立碉堡就威胁了中国安全。

  中印东段边界:从中国、不丹、印度三国交接点起,沿着喜马拉雅山脉南麓和布拉马普特拉河北岸平原交接线到察隅河下游,再向东南到中国、印度、缅甸三国交接处止。在地形上,此处北为西藏高原,南临喜马拉雅山,山南为丘陵地带及布拉马普特拉河谷。中印边界东段争议最大的就是所谓的“麦克马洪线”问题。

  三、印度的“前进政策”与边界冲突的发生

  16世纪英国的印度殖民地,被视为英国皇冠上的明珠。印度也成为英帝国在东方扩张的前进基地。1810年英国吞并不丹后,开始觊觎我国西南边疆。英印殖民当局确立以西藏为中印两国间所谓“缓冲国”的安全战略理论与向中国西藏边境推进的所谓“前进政策”,为后来中印边界冲突埋下最初的隐患。在“前进政策”的指导下,英一直妄图将其殖民势力深入西藏。1888年发动第一次侵藏战争,1890年强迫清政府签订《藏印条约》,1893年又签订了中英《藏印续约》。1904年英国武装入侵西藏,企图把西藏变成自己的殖民地,首次提出只承认中国对西藏的宗主权,而不承认中国的主权。1913年,中、印、藏两国三方在印度的西姆拉举行了西姆拉会议。会议上,英国政府代表公开露骨地提出分裂中国西藏的所谓“调停约稿”。当企图遭中方严厉拒绝时,英国代表麦克马洪竟背着中国中央代表与西藏地方代表签署了所谓的《西姆拉条约》,以秘密换文的方式非法炮制出一条中印东段边界线“麦克马洪线”,企图把传统习惯线以北9万公里的中国领土划归英厲印度。对于《西姆拉条约》和所谓的“麦克马洪线”,无论是当时的中国中央政府,还是之后历届的中国政府都是拒绝承认的。

  1947年印度独立,英殖民势力退出南亚次大陆,但其长期的殖民统治造成的基本影响依然存在,独立后的印度政府不仅继承了前殖民者的政府机构,而且继承了英印殖民当局的亚洲安全战略观和边疆政策。其对西藏的野心一如大英帝国的所谓“缓冲区”观念。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面对西藏和平解放的现实,屈于当时中印国力、军力的对比及国际环境影响的限制,尼赫魯政府决定采取现实主义态度,承认中国和平解放西藏的现实,在外交上推行对华友好政策,希望籍此换取中国政府对印度非法占领的大片中国领土的承认。为此,自50年代初开始,印度政府推行所谓的“前进政策”,有计划有目的地蚕食我国西藏地方的领土,希图通过造成既成事实,争取边界问题最终解决时的有利地位。尼赫鲁政府对华采取了两面性的政策和策略。尼赫鲁一方面主张早日同中国建交,发展对华友好关系,另一方面,独立后的印度政府却又在接收英国菹民统治者和平移交的国家权力的同时,自然地继承了过去英印殖民者留下的“遗产”,其中包括与中国的非法疆界以及为英属印度设计的安全战略构想。英国殖民统治者为印度制定的地区安全战略主要有两个内容:一是把南亚次大陆的邻国看成是印度安全体系的组成部分;二是把阿富汗和西藏作为防范俄国和中国势力南下的缓冲区。基于这种安全战略,独立后的印度就于1949年和1950年先后与不丹、尼泊尔和锡金这三个喜马拉雅山王国重新签订了条约,企图建立起防范中国的喜马拉雅安全体系。但是,随着1951年中国政庥和平解放西藏,变中国西藏为中印间“缓冲国”的安全战略显然已不现实,尼赫替政府不得不在西藏问题上放弃与中国对立的立场。而企图在边界问题上抢先向北推进,取得事实占领的优势。印度在军事上推行所谓的对华“前进政策”,将中印边界尽可能向中国一侧推进,即“先敌占领”喜马拉雅山分水岭印度一侧的中国领土。该政策要求:第一步,印度只派巡逻队渗透、进入中国和“占领”的领土;接着设立哨所切断中国哨所的后路;最后在“积聚够力量时向中国军队发动进攻,迫使中国人从已经建立的阵地后撤”。

  ]951年2月初印度军队强占达旺,1953年前后逐渐控制到“麦克马洪线”,1954年成立“东北边境特区”。同年4月印度总理尼赫鲁访华与中国政府最高领导人讨论两国边界问题。1954年4月印度与中国签订了《关于中国西藏地方和印度之间的通商和交通协定》,放弃了从英国殖民政府继承下来的特权,承认了新中国对西藏的统治。与此同时,趁中印协定刚刚签订,中国边防部队尚未到达之际,1954年6月印度即派军占领了乌热、香札、拉不底等地。

  1958年印度得寸进尺,又进占了中国扎西岗管辖的巨哇、曲惹。印军还在西段设置了多个据点,有些设在中国边防哨所的后面,切断中国边防部队供应线,形成犬牙交错的威胁局面:在东段,印军甚至越过非法的“麦克马洪线”的西端起点入侵扯东地区,与中方哨所近距离对峙。到1958年,印度已侵占了中印边界东段“麦克马洪线”以南9万平方公里、中段2000平方公里及西段450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并进一步对中国阿克赛钦地区和日土宗部分地区3.3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公开提出要求。1959年3月西藏叛乱被我人民解放军平息后,印度在中印边界全线步步进逼,尼赫鲁政府企图以武力甚至战争来迫使中国政府接受其扩张领土要求。1959年8月25日,印军在中印边界东段的朗久挑起第一次流血冲突。10月20日,印度边防武装人员在中印边界西段挑起空喀山口流血冲突事件。从1961年5月到1962年10月,印度在实际控制线的中方一侧建立起43个军事哨所,并多次打死打伤中国边防军人,造成流血事件。中国政府出于维护中印友好关系和西南边界安全的愿望,多次呼吁举行谈判解决边界争端。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