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一节 中越边界问题的历史由来

  当代中国与越南的边界问题,是近代史上中法越南关系中的历史遗留问题。中越边界领土争端包括陆地边界、北部湾划分和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的主权和海洋权益争议等三方面。中越陆上边界全长1347公里,历史上已经对中越边界做了规定和划分,新中国成立后,也形成了比较友好和平的边界。1975年前后越南南北统一后,不断在两国边境地区滋事,使得争端凸起。与中苏边疆问题类似,当代的中越边界问题也充满了意识形态与地缘政治的矛盾与冲突。而在冷战后中越两国领导人本着“睦邻友好,面向未来”的方针,两党两国关系得到了全面的发展,两国边疆问题也基本解决。其中,北部湾划界谈判的成功经验,更加值得借鉴。

  古代越南为中国南方的藩属国。17世纪初,越南分为南北两国,1802年越南统一时其嘉陵皇帝仍被清朝册封为安南王。19世纪中叶后,随着英国与法国对印度支那半岛的殖民争夺,越南开始受到法国的殖民侵略,法国逐步侵占了安南南圻、北圻各省。1872年,法国逼迫越南签定了“西贡条约”,企图迫使越南放弃千年来对中国的宗藩关系,而成为法国的殖民地。清政府为了应对南疆的边疆危机,不得不与法国展开外交与军事的斗争。与近代中日两国围绕朝鲜的归属地位和边疆问题的交涉一样,近代中法越南关系的交涉,同样见证西方列强对中国领土与边疆侵略的历史。

  一、近代中、法、越关系与边界问题的交涉

  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为了保护安南,清政府派冯子材驻守镇南关,并在谅山击败法国军队。但软弱的清政府在战胜的情况下,依然同法国求和,签订了《中法越南条约》。其第三款规定:“自此次订约画押之后起,限6个月期内,应由中法两国各派官员,亲赴中国与北圻交界处所,会同勘定界限。倘或于界限难于辨认之处,即于其地设立标记,以明界限之所在。若因立标处所,或因北圻现在之界稍有改正,以期两国公同有益,如彼此意见不合,应各请示于本国。”1885年8月,清政府命周德润往云南、邓承修往两广会同当地督抚,与法国代表会勘中越边界。翌年初,邓承修、李秉衡与法使浦理燮会谈桂越边界,争论激烈,几致决裂,受到清廷申斥。1887年初,邓承修到东兴与法使狄龙会谈。因游勇在边界袭击法人,狄龙不敢实地勘察,按地图分定两广与越南的界线。同年6月清总理衙门与法国公使恭里当续议商务专约,将当时有争议的白龙尾、江平、黄竹划归中国防城,以换取龙州开埠。1890年清廷派员与法方会勘广东防城段(今属广西)与越南界线,长203公里,多以河道为界,立界石33埠,签订《广东越南第一、第二界约》。1891年清廷派员会勘广西与越南东段界线,自平而关向东到吞仓山,长302公里,立界碑67块,签订《广西中越东路立界图约》。1892年清廷派员与法方会勘桂越西段界线,自平而关向西到各达村,长648公里,立界碑140块。其中金龙峒与里板的归属争持不下。因中日关系紧张,清廷令从速了结,只收回金龙七隘,放弃里板三村。拖至1894年5月才签订《中法桂越界约》。至此,两广与越南勘界工作经历10年才告竣。

  二战后,越南人民民主共和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相继成立了新生的共产党政权。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考验着同志加兄弟的中越两党两国政府。当时,两国实际管辖的边界线与中法界约规定的边界线基本一致的,约有1230公里;不一致的地方约有120公里;其中中国认为有争议的地区62处,约63平方公里;中方超界限的13处,约14平方公里;越南超越界线的12处,约16平方公里;越南提出领土要求的有13处,约5平方公里;双方认识不一致的有19处,约28平方公里。这些不一致的地方并不是什么大问题。事实上,在中越友好的时期,中越边界也没有发生任何的纠纷。

  二、中越关系恶化与边疆冲突的凸现

  作为中国的南方邻邦,越中两国山水相连,人民往来频繁。越南建立了社会主义政权。中越两党两国关系友好,被称为“同志加兄弟”。中国政府在越南反对法国的斗争中,作出巨大的民族牺牲。但是,1973年越南统一后,大力宣传“北方威胁”论,两国关系在一系列问题上出现严重分歧。共同的意识形态无法掩盖两国在国家利益与边疆问题的差异。这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旅越华侨问题

  中国旅居越南的侨民共有200多万人,其中绝大多数在越南南方,是下南洋的劳动人民。由于广大华侨吃苦耐劳,在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逐渐在商业与企业方面占有重要地位。因而从一贫如洗的讨海人成为在南洋被人眼红的资本家和地主商人,也就成为越南“社会主义专政”与革命的对象。而华侨的国籍问题,正如其他东南亚国家一样,只是越南政府掠夺华侨财产的借口之一。

  1955年,中国共产党同越南劳动党就旅越华侨的国籍、权利和义务等问题交换意见。其后经过多次协商,达成了原则协议。双方确认:旅越华侨在和越南人民享有同样权利的前提下,经过长期耐心的思想说服和教育工作,按照自愿原则,可以逐步转为越南籍公民;绝不强迫命令华侨转籍,决不歧视保留中国国籍的华侨。当时两党还协议:越南南方的华侨问题,待越南南方解放后,再由两国另行协商解决。此后,中国就从各方面采取措施,协助越南引导华侨加入越南国籍。周恩来总理和陈毅副总理1960年5月访问越南时,亲自接见旅越华侨代表,动员华侨自愿加入越南国籍。但是,1975年越南全国解放后,越南当局在对待华侨问题上一步步背弃了上述两党协议,这首先表现在对待越南南方华侨的问题上。从1956年起,吴庭艳集团曾颁布一系列反动法令,强迫越南南方的华侨放弃中国国籍。对此,中华人民和国华侨事务委员会1975年5月20日提出强烈抗议,指出它不仅粗暴地侵犯了南越华侨的正当权利,而且严重违反了国际法的原则。

  越南统一后不久,河内就违反中越两党过去关于越南南方的华侨问题待越南南方解放后再由两国另行协商解决的协议,把反对吴庭艳集团强迫华侨放弃中国国籍的那些表态抛到九霄云外,宣布:“在越南南方,早在1956年,几乎所有华侨都加人了越南国籍,他们不再是华侨、而是华裔越南人。”这也就是肯定了他们过去曾经斥之为“独裁的、法西斯的和严重违反国际法的行动”。与此同时,越南当局在全国范围内加紧歧视和迫害华侨。大批华侨被迫流落街头,那些侥幸留在工厂企业工作的华侨,在工资福利方面也不能与越南职工受到平等待遇。越南当局还剥夺华侨报刊,解散华侨团体。中国方面多次通过内部协商,劝吿越南方面停止反华排华,伹是他们都置之不理。1977年甚至发展到大批驱逐华侨。先是在两国的边境地区,以“净化边境”为名,把许多华侨逐往中国境内;随后又在越南全国各地,通过各种高压手段,通华侨离境;到处公开声称“我们的方针已定,不入越南籍的都要赶走。”到1978年7月20日止,被越南当局驱赶回国的难侨总数达16万人。越南华侨问题成为越南北南统一后,河内恶化两国关系,鼓吹“北方威胁”的第一个方面。

  2.援助越南问题

  在当代中国对第三世界的“革命输出”与援助中,越南一直居首要位置。从50年代的抗法援越到六七十年代的援越抗美。中国为了尽国际主义义务,保卫南疆安全以“同志加兄弟”的情谊大量援越。历史具有讽刺的是,1975年越南一统一,就视中国为“北方威胁”。

  中国对外援助,对越南的援助时间最长、数量最大。据统计,到1978年止,按当时的国际市场价格计算,中国对越南的援助总值达200亿美元左右,其中包括足够装备陆海空军200多万人的轻重武器弹药和其他军用品,450个成套设备项目(已完成339项),3.46亿米棉布,3.5万辆汽车,几百公里铁路的修建工程以及全部铁轨、机车和车厢,500多万吨粮食,200多万吨汽油,3000多公里的油管和6.35亿美元的现汇。这些援助不附带任何条件,绝大部分是无偿的,一小部分是无息贷款。除物质援助外,在20多年间,中国还向越南派专家、顾问2万余人、工程和防空部队30多万人。毛主席教育中国援越人员要把越南人民的事业当作自己的事业,全心全意为越南人民服务。他同周总理还经常嘱咐中国援越人员必须坚决反对大国主义,爱护越南的一草一木,绝不容许损害越南人民的利益。中国人民在支援越南人民抗美战场上伤亡达5000多人,其中1000多人的遗骨就安葬在越南的国土上。对于中国给予越南的援助,越南领导人给予过很高的评价。胡志明主席说是“恩深、义重、情长”。黎笋在1975年9月访华时也向毛主席说:如果没有中国这个辽阔的后方,没有中国提供的援助,越南是不可能成功的,“我们一直认为,能向我们提供最直接、最紧急和生死关头的援助的,是中国”。

  1975年越南统一后,越南对华政策发生了很大变化。越南当局为了反华的需要,居然在中国向越南提供援助的问题上食言而肥,从赞扬、感谢转为诬蔑、诋毁,把援助当作“讨价还价的筹码”,“施加压力的工具”,以“强迫”越南改变它的“独立、自主和国际团结的路线”。1978年7月,由于越南方面不顾中国政府的耐心劝告,一意孤行,不断加紧反华排华,极为严重地破坏了中越两国的友好关系,极大地损害了两国人民的兄弟情谊,破坏了中国专家在越南继续进行工作的最起码条件,中国政府不得不作出决定,停止对越南的经济技术援助,撤回在越南工作的中国工程技术人员。

  3.中越柬埔寨问题的纷争

  70年代后期,中越围绕柬埔寨问题的纷争,事实上与当时的中苏美大三角地缘政治密切相关。越苏1978年签订了军事合作条约,南北制约中国。中美建交则联合反制之。1975年越南统一后,越南当局就迫不及待地加紧推行其“印度支那联邦”计划,越南试图控制老挝、柬埔寨搞地区霸权。它无视过去同柬达成的一系列有关边界线的协议,于1975年6月派兵入侵属于柬埔寨的威岛。中国对越南的作法表示遗憾和不能理解,希望越柬双方协商解决这一问题。1976年越柬边界谈判破裂。到1977年,越南在越柬边境进行挑衅的规模越来越大,那一年年底,甚至集中5万兵力进攻柬埔寨。

  1978年11月,越南同苏联签订了带有军事同盟性质的《友好合作条约》。就在这一条约出笼后不久,越南于12月25日派遣十几万正规军,兵分七路,对柬埔寨反动了全面的侵略战争,1979年1月7日占领了柬首都金边,第二天又拼凑了名为“柬埔寨人民革命委员会”的傀儡政权,2月18日还炮制了一个包括军事“合作”条款的所谓越柬《友好合作条约》。至此,越南自以为它建立“印度支那联邦”的计划已经得逞了。但是柬埔寨爱国军民不畏强暴,坚持抗战,打破了越南的“印支联邦”计划。中国政府在1979年1月7日和14日的声明中宣布:中国人民坚决支持柬埔寨人民把神圣的民族自卫战争进行到底,将竭尽努力给柬人民以多方面的支持和援助,希望一切关心东南亚、亚洲和世界和平稳定的国家和人民都采取各种可能的措施来制止越南当局对一个主权国家的野蛮侵略。在联合国和其他有关的国际会议上,中国强烈谴责越南在苏联支持下严重违反联合国宪章和公认的国际法准则的行为,为公平合理地解决柬埔寨问题进行了不断的斗争。

  三、边界争端:从陆疆到海疆的全面爆发

  边界争端是中越纷争的重要表现之一。70年代中越南走向统一后,就在中越边界挑起事端,制造边界纠纷,开始用武力强占它单方面认为是它的土地,并私自废除旧界桩,设立新界桩。而且,越南还在中国未同意的情况下,改变边界实际管辖情况,派人到它所指定的地区巡逻、植树、修路等,并干涉中国方面的巡逻,干涉中国边民的生产生活,蓄意闹事,殴打中国边民,制造了许多流血事件。仅1979年就发生侵犯中国边界地段事件162起,打死打伤数以百计的中国人员。对于越南的挑衅,中国政府多次抗议和警告,也多次表示要用谈判的手段解决中越边界争议。

  中越两国的海疆争端也在70年代中后期突出出来。这就是中越围绕南海诸岛的争端,以及北部湾问题。南沙、西沙群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1887年的《中法界约》中规定,芒街南线以东及东北一带均归中国管辖,该线以东的海中各岛也是中国领土。从地图上看,芒街南线近东经108度,西沙和南沙群岛均在该线以东,属于中国领土。新中国成立后,1958年,中国政府发表关于领海的声明,其中规定:“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领土,包括……东沙群岛、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以及其他属于中国的岛屿。”同年,越南总理范文同给中国总理的照会中,表示越南政府承认和赞同中国关于领海的声明,并尊重这一决定。1965年5月,越南民主共和国就美国总统约翰逊宣布美军在越南及其附近“战斗区域”发表声明,明确承认西沙群岛属于中国;6月15日,越南外交部副部长曾正式向中国外交部表示:“从历史上看,这些岛屿属于中国领土。”那时,在越南出版的地图、教科书中都标明南沙、西沙群岛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可到了20世纪70年代中期,越南统一过程中,却出尔反尔,以突然袭击的方式侵占了中国南沙群岛的六个岛屿,并公然宣称南沙、西沙群岛是越南领土,完全背离了它过去承认这些地区是中国领土的声明和照会,自然遭到了中国政府的强烈抗议和反对。

  中越海疆争端,主要包含了南沙争端和北部湾两个部分。由于中越两国海疆纠纷的全面性以及1979年边界战争的历史怨仇,人们还认为中越海疆谈判也是最难以取得成功的。北部湾是南海西北部的一个半封闭海湾,湾顶(北面)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东面为广东省的湛江市(雷州半岛)和海南省(海南岛),西面为越南,面积约12.93万平方公里。北部湾最大宽度170海里,其大陆架为中越两国领土的自然延伸,依照联合国海洋法,属于两国共有的大陆架,因此存在重疊的海域与权利要求。北部湾有明显的区位优势。沿海港口既是我国滇、黔、蜀、桂四省区向南出海的最近通道,又是我国距东南亚各国以及南亚海湾区最近的口岸。北部湾海洋资源丰富。这里具有良好的储油条件,蕴藏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同时还是我国著名的渔场。由于它属于热带、亚热带内海,各种海洋生物都可以迅速生长和繁殖。在北部湾海底沉积物中含有丰富的砂矿,主要有钛铁矿、金红石、锆英石、独居石、鳞钇矿、板钛矿等。北部湾历史上是中越两国人民往来的重要海上通道。在越南战争期间,中国政府通过北部湾大力援助越南人民的抗美战争。中越两国政府在北部湾相互尊重对方的12海里领海主权,也没有发生任何争端。

  北部湾海域划界是越南首先提出来。70年代中期,随着越南北南统一的到来,中越边界问题日益凸现出来。1973年12月26日,当时的北越因准备把第一批勘探区批准给意大利石油公司,故建议中国举行北部湾海域的划界谈判。1974年1月18日,中方答复同意谈判,但要求双方均不得在北部湾中心107°-108°E,18°-20°N的一个长方形区域内进行勘探活动,亦不准任何第三国在湾内进行勘探。北越接受这些条件,暂停与意大利、日本、法国石油公司进行勘探谈判。1974年8月15日,中越双方在北京举行第一轮副外长级谈判,延至11月底暂时休会。1977年10月7日谈判重新开始,但未能达成协议。双方主要分歧在于北部湾是否已经划定的问题。

  越南硬说1887年中法《续议界务专条》已经划分好了两国在北部湾的边界,并臆造了一条所谓的“海上边界线”即“108度线”。越方认为:把北部湾作为两国共有的历史性海湾,正如1887年6月26日界约规定的那样,以格林威治东经108°线作为边界线,各自的水域为本国的内水。双方均不再提出各自的领海区和专属经济区问题;北部湾为越中两国的“历史性海湾”,近百年来两国政府一直按照“108度线”行使了主权管辖;越南方面希望同中国依此谈判确立北部湾的封口线,并正式全面确立北部湾的边界线。1982年11月,越南公布其领海基线声明时,坚持了同样的观点。越南单方面臆想的“108度海上边界线”包藏着强烈的私心。如果按照越南的意见,以东经108度线为界,那么越南将占有北部湾海域的大部分。这条线离中国海南岛最近点只有30多海里,而离相应的越南海岸却有130多海里,从而使越南占有了北部湾的三分之二,这就是越南主张“108度海上边界线”的实质。

  中国方面认为北部湾海域过去从未划分过。事实上,越南主张的“海上边界线”,无论是在历史条约中,还是在中越的实际管辖中,都是不存在的。当年中法谈判时,划分的仅是北部湾沿海的岛屿,而没有划分到北部湾海域。而且在1887年6月26日签署的《中法续议界务专条》中,其第三款也规定:“广东界务,现经两国勘界大臣勘定边界之外,芒街以东及东北一带,所有商论未定之处均归中国管辖。至于海中各岛,照两国勘界大臣所划红线,向南接划,此线正过茶古社(茶古社汉名万注,在芒街以南竹山西南)东边山头,即以该线为界,该线以东,海中各岛归中国,该线以西,海中九头山(越名格多)及各小岛归越南。”因此中国方面一直认为,中法界约中的“红线”,只是芒街附近沿海岛屿的归属线,而不是北部湾的边界线。在北部湾海域中越两国从未划过边界线。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