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争端目前涉及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中国和中国台湾省,即所谓“五国六方”。各方均对南沙群岛的一部分或全部提出了主权要求。中国政府和台湾地方当局一致认为南沙的全部主权属于中国。但是,从70年代初南海发现石油储藏后,南沙争端骤起,周边各国抢先事实占领南沙诸岛。由于我国当时正处“文革”高峰,无暇顾及。周边国家的“事实占领”与有关大国的干涉,对我国的南海主权形成了严重的挑战。
一、“抢先占领”:南沙被侵占的现状
在南海争端中,越南与中国的争端是全面性的。而马来西亚对南沙群岛石油资源的掠夺是最多的。这与争端初期我国正处于“文革”内斗顶峰之时无暇他顾而周边国家先下手为强有着直接的关系。
1.越南。越南对我国南沙群岛的侵占始于南越政权。其对南沙群岛提出了全面的主权要求。1956年至1971年,南越西贡政权多次派舰入侵南沙群岛,侵占南沙群岛的南威岛,并发表对南沙拥有主权的声明。1975年2月14日南越政权发表白皮书,声称对西沙和南沙群岛拥有主权。1975年5月,越南报纸刊登越南全国地图,把中国南沙群岛划入其版图,并改名为长沙群岛。1975年越南北南统一后,越南北方在南海问题上的态度发生变化。1976年越南将长沙群岛划入同奈省。1979年9月和1982年1月,越南还就中国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先后发表两个白皮书,声称拥有全部主权。目前,越南在南沙群岛的32个主要岛屿上驻有军队,配有发电设备和雷达系统,其中29个岛屿还配备了卫星电视系统。越南在南沙群岛的石油开发高达2100万吨,成为越南发展速度最快的工业之一。
2.菲律宾。1946年,菲律宾对南沙群岛的部分岛屿提出了主权要求。1956年,菲律宾探险家到南沙岛礁活动。1956年5月,菲律宾宣称在“斯普拉特利群岛”发现“无主地”,提出对部分岛礁的主权要求,将这些岛礁命名为卡拉延群岛。1970年菲派兵占领两个小岛,至1980年,菲已先后侵占8个岛礁。1978年6月11日,菲律宾总统马科斯签发了1956号总统法令,正式宣布“卡拉延群岛”〔KALAYAAN〕归菲律宾所有。目前,菲已在所占岛瞧上修建了两个小型空军基地,将3个岛礁建成陆军基地。菲政府还相继颁布了领海基线修正法和群岛原则,并单方面宣布200海里经济专属区,将中国南沙东部41万平方公里海域划入其领海。
3.马来西亚。在南沙群岛争端中,马来西亚无声无息、却是实实在在地侵吞我国的油气资源。1968年,马来西亚将我国南海习惯线内8万平方公里的南沙海域划为矿区,以“租让”形式出租给美国壳牌石油公司,勘探油气。1978年,马来西亚派一支小型舰队到南沙群岛南端的部分岛礁活动,并树立了主权碑。1979年马来西亚将上述岛礁和南沙27万平方公里的海域划入其版图。1980年,马来西亚单方面宣布200海里专属经济区。90年代后,马来西亚与越南达成协议,准备联合开发南沙群岛。1991年,马制定了一项耗资2500万美元扩展岛上陆地面积的计划。马来西亚是掠夺中国南沙海域油气资源最多的国家,在南沙海域油气井数量占五国打井总数的一半以上。
4.文莱。文莱声称对南沙群岛岛链西南端的路易莎礁(即我南通礁)拥有主权,并分割南沙海域3000平方公里。文莱因开采南沙油气而致富,目前已开发油田9个、气田5个,年产原油700多万吨,天然气90亿立方米。
5.印度尼西亚。本来印度尼西亚与南海诸岛的岛屿争端没有直接关系。但是,印尼对南沙群岛的海域提出了主权要求。而且印尼在推动南沙群岛争端的国际化方面,不遗余力。从而使围绕南沙的“五国六方”演变为“六国七方”。此外,印尼与东盟联手,试图形成共同对付中国的“统一战线”。自1966年以来,印度尼西亚在海上划分“协议开发区”,并让外资勘探和开发其“协议开发区”,侵占了我国南沙习惯线内5万平方公里。1969年10月印尼与马来西亚签订大陆架协定,协定瓜分了我南沙传统海域5万平方公里。1980年3月印尼单方面宣布建立200海里专属经济区,企图进一步公开侵占和掠夺南沙海域和油气资源。
在新世纪,南海周边国家的蚕食步骤加快。2002年11月4日,在金边举行的第8届东盟10+3峰会上,中国与东盟各国签署了《南海行为宣言》,规定对南沙“主权声称”的各国维持现状,不得在有争议的南沙群岛、西沙群岛以及黄岩岛等地区修建新建筑物。但是,有关国家为维护在南沙的既得利益,继续在南海问题上向中国展开政治、外交攻势,强化对已占岛礁和海域的军事管控,并加快了对南海资源的开发和掠夺。2003年4月9日,越南在南沙举行了“解放南沙”28周年纪念大会,以越南国会副主席阮福清为首的国会代表团及以越国防部副部长冯光青为首的国防部代表团赴南沙参加了纪念大会。并先后“巡视”越占南沙岛樵。5月31日,越外交部就中国在南海实施禁渔一事发表了南沙“主权”声明,宣称越南对西沙和南沙拥有无可争议的“主权”。2004年2月10日,越南声称要在南沙群岛建立“地方政府”以“方便行政管理”。
南海周边国家还大肆驱捕中国作业渔船、挤压我国渔民在南海的活动空间。2002年《南海行为宣言》签署以来,越军警在北部湾和南沙共抓扣中国渔船70余艘次,抓扣中国渔民250余名,驱赶中国渔船300余艘次。2003年4月一6月,针对中国科考船在南沙的活动,越军陆续增派船只实施不间断跟踪监视,阻挠中国在南沙正常科考作业。菲海军在南沙共对中国渔船实施登船检查50余次,抓扣中国渔民10余人。马海军也在南沙驱赶中国50余艘作业渔船。2003年5月,马来西亚在弹丸礁附近海域举行了“拉布安国际海上挑战”娱乐竞技活动,并首次批准27艘钓鱼船和1艘游艇在榆亚暗沙经营旅游休闲项目。
南沙周边国家还加紧实施勘测,显示其“主权”。2003年,越南多次派测量船对所侵占的30多个岛礁执行海洋测量任务。同年5月,菲外交部副部长宣称,为使菲大陆架的范围由200海里延伸到350海里,9月,菲2艘勘测船赴巴拉望西海岸和南沙群岛海域实施水文和海洋勘测。此外,越军在已占岛加强了军事和基础设施建设,对西卫滩等礁滩的高脚屋进行了维修。菲军为中业岛机场进行了修补,安装和维修了部分岛礁的通信设备。马来西亚海军也进一步加固已占岛礁及附近无人岛礁的军事设施建设。
二、国际化趋势:南沙争端的最大挑战
南海争端本应由沿岸有关国家依据国际法与具体情况谈判解决。但是,作为国际航运的重要水道,周边小国在日益崛起的中国面前,借机宣传和利用“中国威胁论”,企图将美日等大国因素引入到南海争端中,借以制衡中国。美国、日本、印度等大国加强了向南海的军事渗透。南海问题继续朝着复杂化和国际化的方向发展。这种日益加强的国际化趋势,是我国当前捍卫南沙群岛主权所面临的最大挑战。
作为一个远在太平洋彼岸且与中国远隔万里的国家,美国本不与中国存在海疆争端。但是作为世界的超级大国和自称其利益在世界各地无处不在的霸权国家,美国又是中国海疆争端主要威胁的幕后力量。在冷战年代,南海不仅是美国遏制中国的西太平洋岛链战略的重要一环,还是美国对我国沿海进行军事挑衅与骚扰的重要场所。1959年6月25日至1971年12月25日,美国飞机与军规侵入我国南海领空领海多达500余次。美国政要宜称美留第七舰队负有保卫南中国海安全的责任。美国在意识形态上与中国不同,中国被美国视为苏联瓦解之后的重要“潜在敌人”;华盛顿声称亚太地区是美国最重要的全球政治经济和军事安全战略利益所在。美国是一个太平洋大国,在亚太地区特别是中国周边地区部署了10万美军并与日韩菲新和澳洲建立了军事同盟。在冷战年代,这是美国在西太平洋遏制中国的主要力量,从勘察加半岛到日本海、东海、台湾岛、南海,美国建立了遏制中苏两国共产主义的岛链战略。而在美国的亚太海洋战略中,中国海特别是南海一直是美日重要的“海上生命线”。在冷战后,这同样是美国联合旧盟友制衡中国的主要依靠。
但是,美国在外交语言中对中国近海海疆争端表示了所谓的“中间立场”。在南中国海问题上,“对于南中国海各岛屿、礁脉、环礁和沙礁主权的领土争端的法律依据,美国不表明态度”,不介入南沙主权问题的争端;但是“对于南中国海不符合国际法、包括1982年联合国通过的海洋法公约的任何海上领土要求或限制海上活动的行动,美国将深表关切”;“所有提出领土要求备,方要加以克制,避兔采取破坏稳定~的行动”,“在外交上加强努力,解决同领土争端有关的问题”:中国在“南中国海的作用是关键性的”。同时,美国明确表示美国准备以“参与对话”等方式卷人解决争端。1995年2月27日美国发表的《东亚安全战略报告》明确指出,在南中国海问题上,美国“愿意帮助和平解决这场争端”。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副主席欧文斯上将1995年3月16日表示:“美国准备从了解情况的角度来参与这个问题。如果这样做有益的话,而且力图参加这方面的对话。”
总之,冷战后的南中国海问题已经成为美国联合东南亚防范、制约中国的整体战略中新的斗争焦点。美国认为,如果能在这一地区确立霸权地位,向东北可穿越台湾海峡,伸入到日本海,强化日本海防线;向南可覆盖南太平洋地区,强化美澳南太平洋同盟体系;向西可穿越马六甲海峡,有利于美国在印度洋和波斯湾地区的利益;向北更是可以直接遏制中国向南拓展。因此,南中国海问题被美国看做为除朝鲜半岛、台湾海峡之外的亚太地区第三个重大潜在热点,是美国构建亚太安全秩序的又一重要机遇和挑战。美国国会、新闻媒体和学术界有不少人认为南中国海问题主要是“中国问题”,中国对南沙群岛的主权要求是“南沙争端的根源”。1995年3月10日,美国众议院国际关系委员会主席本杰明·吉尔曼提出一项议案,要求总统“研究对南中国海提出领土要求的民主国家的防务需要”。该法案强调维护南中国海的自由通航权利符合美国的利益,并断言美国对“一个非民主国家想以武力维护其领土要求”的任何企图深表关切。众议院国际关系委员会资深委员杰里·利普森说:
“这基本上可以说是对中国声称南中国海属于他们一事的反应。”吉尔曼在提出这项法案时说:“南中国海是美国海军舰只从太平洋驶往印度洋和波斯湾的重要通道,它对美国的防务需要来说是至关重要。为了避免将来发生对抗……我们最好是加强我们在该地区的民主国家的朋友和盟国的防御力量。”美国还认为,其在南海地区拥有重要的政治、经济、安全利益,“在维护南中国海的和平与稳定方面,美国有持久的兴趣”。“保持航行自由涉及美国的根本利益。使所有船只和飞机不受阻碍地在南中国海航行和飞行对于保持美国在内的整个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繁荣是极为重要的。”为此,维持与菲律宾等同盟国的军事关系,实际支持其在南中国海的主张,成为美国事实干涉南海争端的重要手段。
冷战结束后,苏联的解体标志着美国和欧洲安全的主要危险消失了。美国的战略重心从此由欧洲转移到东亚。美国强化了对我国南海海域的侦察。
2001年4月1日,美国一架军用侦察机抵中国海南岛东南海域上空活动,撞毁中方一架军用飞机。事件发生后,美机未经中方允许,进入了中国领空并降落在海南陵水机场。这就是震惊中外的“南海撞机事件”。为了强化对南中国海的控制,9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调整了“不介入”南海的政策,积极推动与一些东南亚国家举行以南海为背景的多边和双边军事演习。1999年美军与南海周边各国举行的联合军事演习多达14次,2000年更达16次之多。2000年1月31日至3月3日,菲律宾与美国在吕宋岛、马尼拉湾、巴拉望岛等地举行了代号为“联合2000”的军事演习。该演习旨在检验美菲两国军队的协同作战能力,以加强两国的军事防务关系,显示“美支持菲抗击外部侵略的决心”。演习的主要科目是海空联合登陆作战,即设想中国在南沙某无人岛礁或黄岩岛派兵驻扎后,菲联合美军对中国实施反登陆作战。2000年6月14日至9月22日,美国海军和海军陆战队与菲律宾、印尼、文莱、马来西亚等国,在南海地区分别进行了“2000年度双边系列演习”。演习的设想是:“某一地区大国”派兵占领了南海上有争议的岛礁并封锁了南海上的国际航道,美国应东南亚相关国家的要求,进行军事和人道主义援助,维护地区安全和海上航行自由。美国驻东南亚某国大使声称:“演习旨在确保我们的部队与南海周边国家军队做好井肩作战以迎接现实挑战的准备。”
美国在提升菲律宾等传统盟友国地位的同时,促进与马来西亚、新加坡以及越南的军事合作关系。2002年底以来,美菲双方先后签署了多项军事协定。美国还先后与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和越南等国的军政高层进行了会晤和互访,就军事援助,基地租用、反恐合作、武器采购以及长期合作计划等事宜进行了协商。2003年,美与东南亚国家举行各类联合军事演习12次。美还继续对东盟国家进行大量的军事援助。2003年10月,美国航空母舰“尼米兹”号进入南中国海域活动。美国海军11月访问了越南金兰湾。有迹象表明,美国可能租借这个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军港。
三、日本的南中国海情结
作为海洋大国和陆疆的小国,日本对列岛海域的安全危机意识历史以来予以高度重视。日本又是“贸易立国”,其对“海上生命线”的重视,较其他大国更甚。
首先,在近代海外扩张史中,日本对南中国海有着深刻的历史情节。近代以来,日本一直在“南进”南洋,与“北进”西伯利亚的两种扩张战略中徘徊。1895年本在甲午战争中打败貌似强大的中国,“南进”战略占了上风。日本从此以台湾为基地,鼓吹所谓“水产南进”,1907年开始掠夺我国东沙群岛和西沙群岛。1931年后开始觊觎南沙群岛。1939年2月,日本占领海南岛,4月9日日本宣布占领东沙、西沙、和南沙诸群岛,并改名为“新南群岛”,划归台湾总督管辖,隶属高雄县。太平洋战争期间,南海诸岛成为日本侵略东南亚的重要军事基地。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南海诸岛重归中国管辖。此后几十年日本一直承认中国对南海诸岛的主权。
其次,南中国海,是日本“1000海里海上生命线”的重要一环。通过几条所谓“1000海里运输线”,日本列岛同世界各国海洋和地区联系在一起。到美国的横渡太平洋的海上运输线,到大洋洲的海上运输线等。而最为重要的海上运输线是经由南中国海和东南亚地区的马六甲海峡、新加坡海峡的海上运输线。70年代的石油危机后,维护1000海里“石油生命线”一直是日本的重要战略。东南亚是日本对外贸易、商品市场、投资场所和能源重要来源地之一。
70年代开始,日本石油公司积极参与东南亚国家在南沙群岛海域的油气资源勘探。因此,确保南中国海的“石油生命线”安全成为日本石油和其他资源进口筹经济安全战略的重要方面。南沙群岛和南海正处于日本这条海上生命线上。因此日本不希望看到中国独自拥有整个南沙群岛。南沙群岛和南海海域由南海周边国家共同瓜分,更符合日本的利益。日本所需石油的90%,铜的42%、铁矿石的17%是通过马六甲、新加坡海峡运输到日本的。日本同欧洲、中近东、非洲、西南亚地区之间的物资运输,几乎全部经由马六甲、新加坡海峡。日本总出口额的约40%是通过上述海峡运输的。如果加上来自东盟各国的进口、来自澳大利亚西部但通过印度尼西亚海域的进口,那么,日本进口的半数以上要通过东南亚海域。正如口本防卫研究所所长西原所说:“南中国海是我们非常重要的贸易通道,不仅是同东南亚的贸易,而且是同中东和欧洲的贸易”,所以“我们对中国的扩张感到担忧”。
第三,从检视中国的海洋划界政策方面,日本早就关注南中国海争端了。南海诸岛涉及“六国七方”,比中日钓鱼岛问题要复杂。南海诸岛争端的久拖不决,中国在南海与东海问题上“两线作战”,有利于日本与东南亚国家搞联合战线,共同制衡中国。在海洋划界的技术层面,日本更关注中国解决南海诸岛争端的原则与标准,检视中国有否所谓“双重标准”。因为在大陆架自然延伸原则上,我国在东海有理,但是在南海却于我不利。
第四,在新世纪,日本力图寻求与东盟和印度方面在南中国海的共同立场,以统一战线对付中国。2003年,日本防卫厅长官赴新加坡访问。自卫队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石川康率领高级军事代表团访问了越南,就加强两国军事合作、打击恐怖主义等问题与越方军政高层进行商讨。4月11日一14日,2艘日本军舰访问了越南胡志明市。8月25日,日本海上自卫队训练编队抵菲律宾马尼拉港进行了访问。2003年12月,日本与印度在东京接连召开了数次国际会议,首开日印安全对话。其中之一是以前防卫厅事务次官秋山昌广为会长的日本财团法人船舶与海洋财团举办的“日印海洋安全保障对话”,另一次是外务省举办的“新时代日印合作战略”会议。此间分析人士指出,此举含有共同遏制中国海军力量增强的考虑。
四、东盟的对华“统一战线”
“以邻为伴”、“与邻为善”,是中国在新世纪睦邻外交的重要战略。东盟国家是中国睦邻外交的重点之一。南沙问题成为中国发展同东南亚各国关系的潜在障碍。东南亚各国在强大的中国面前,深感“北方威胁”的可怕,认为一旦中国实现对南海的独霸地位,将对周边国家的领土安全与经济利益形成严重的威胁因此,东盟认为,建立统一的东盟,用一个声音在国际舞台上说话,并将西方大国特别是战略利益攸关的美国与日本拉进来,使南海问题国际化,有利于平衡和制约中国在南海的影响,从而维护东盟的利益。1992年6月,新加坡的南海问题专家李泰道说:如果美国不在该地区发挥稳定局势的作用,某些国家就会更加肆无忌惮,他们提出的领土要求就会更加咄咄逼人。菲律宾总统拉莫斯更是主张在联合国下召开国际会议讨论南沙群岛问题。在南沙群岛问题上,东盟十国协调立场,一致要求以整体的立场来和中国商谈南沙群岛问题。东盟共同对外的立场对中国很不利。
冷战结束以后,受到“中国威胁论”宣扬的影响,东盟加大了对中国的戒备和防范。东盟加强了区域内的军事、政治、经济合作。尤其在有争议的地区加强了军事合作。东盟各国加强了沿南海的海空军事基地和战场建设以及海空军联合军事演习。同时,东盟国家特别是菲律宾改变了前几年的排美倾向,开始重新加强同西方尤其是美国的军事合作。加强了与美军方高级将领的互访同美国举行了多次大规模的军事联合演习。马来西亚还为美菌军队重新提供了海军和空军基地,并大量从美国购买军火。
与此同时,东盟国家还力图使南海问题国际化。其中,菲律宾最先反对中国倡导的双边谈判。在1994年东盟会议上公开宣布,“今后东盟成员对外将以集体名义而不以双边名义接受谈判”。同年底又强调“美军在亚洲的存在是必要的”,这充分表明了东盟在南沙群岛问题上行动趋向一致,并企图使南沙问题国际化。